回到明清当军阀-第1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讲道理的话,这些还处于野蛮当中的民族哪里能讲得过自治区这个文明更加发达的地方,文件向外一搬,你看,这是我们跟阿巴音签的合约,我们租借包头,期限还没到,而且文件当中也没有说明不允许我们自治区接收蒙古人的加入,何况在自治区,实行各民族平等等,汉人享用什么,蒙古人就享用什么,包括那些在辽东加入了自治区军事系统的山地骑兵师。
但是这些少数民族也绝对不会享受到什么特殊待遇,更不会被人另眼相看,顶多就是内地汉人好奇草原生活罢了,甚至还会亲身感觉受一下,萧远绝对不会让自治区出现法律不公的现象,后世那种某族以小偷闻名,警察抓不敢抓,管不敢管,几乎比得上土匪的情况,绝不许出现,一视同仁,只要你加入自治区,就与汉人享有同样的待遇,当然,也同样受到法律的制裁。
那些王爷们软的不行,自然联合起来来硬的,蒙古人之所以先被大明击败,然后又被满清打得归降,败在大明的手上,有这些蒙古人初入繁华中原,快速腐朽的原因,而被满清打得归降,更大的原因则是他们内部不合,各部自行其事,一旦联合起来,将拥有极其强大的力量,毕竟当年黄金家族统治了地球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这成就可不是假的。
这些野蛮民族或许重视承诺,但是要分跟谁,碰到了好处,什么承诺都丢到脑后头去了,白纸黑字也不能阻止他们对财富的贪婪。
离包头、自治区近的,害怕自己的部落就这么无声无息的消失,而离得远的,则垂涎于包头的繁华,没错,无论谁得到了经过自治区数年建设的包头,实力都会有质的飞跃,仅仅是那里每年出产的钢铁,就足以让人眼红之极了。
这些蒙古人上窜下跳,数十个部落来回的通报着消息,哪里能瞒得过军情处的耳目打探,蒙古人不是没向满清求救,只是人家一直保持沉默,对蒙古人这种举动,也保持着沉默,未尝没有用蒙古人当炮灰,他们捡便宜,甚至在关键时刻横插一杠的打算。
自治区日期渐成熟的军事系统可以从容应对,首先两个骑兵师全部调回了包头附近,再加上原来驻守的一个步兵师,兵力在十天之内就达到了五万左右,对付草原上的蒙古人,五万精锐,足够用了,毕竟时代已经变了,已经不再是快马弯刀就能打天下的时代了。
自治区自产的十架双翼飞机也沿着公路飞往包头,一来是准备进行支援,军中侦察,二来,也是对性能上的一种测试,几架原型机早就被拆了,自治区的技术工们一直都在努力去复制那些比较原始的发动机,只不过故障率太高,根本就无法长时间运转,这一次派出来的十架飞机,是发动机最稳定,可以连续飞行八个小时而不会出问题,不过飞行八个小时之后就要对易损件进行更换了,不过八个小时也足以飞出六七百公里去了,用古代的长度来计算,足有近两千里了,绝对是一个恐怖的距离。
''
分卷阅读 293 汉蒙之战
更新时间:2011…2…23 22:49:27 本章字数:2157
几十个部落联合了起来,倒也凑出了十万大军来,当他们还在为谁来统帅而争吵的时候,自治区的部队已经全部进入了做战状态,每天飞机都以包头为中心,半径八十公里进行巡视着,高空侦察热气球也频繁的升空,日夜不停的观察着敌情,虽然萧远曾说,如今自治区的出现,终结了骑兵为王的年代,但是骑兵仍然具有极强的机动性。
刘跃马出任了北方战区临时司令员,坐镇包头,准备指挥做战,而且几个蒸汽机车头也在包头至大同的铁路上跑开了,公路上也有着巡查车辆,防止蒙古军破坏包头至中原的交通线,仅仅是防守,就防得滴水不漏。
只是对于蒙古人来说,破坏后勤这活,没法干,那些钢铁大车打不动烧不掉,只能直接攻击压根就没有城墙的包头城。
包头为了自身的发展,与新区一样,是没有城墙进行防御的,全靠外围的高空侦察来进行预防,而本地也由民兵进行细节上的防御,正规军主要就是进行正规野战,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
虽然包头变得紧张了起来,不时的有军人在城中走动,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包头最主要的钢铁生产业,一切照常,只是民兵的训练时间增加了两个小时而已,也仅此而已。
军情处不停的将情报发回包头的指挥部,交给司令刘跃马,而刘跃马不时的调动着部队,甚至在他了解了两个蒙古骑兵师的做战能力之后,向自治区的军会打了一份报告,可以考虑再多增加两个蒙古骑兵师,其战斗力,做战精神都是一流,特别适合平原地带做战。
当萧远与总参谋部同时签名的同意再组建两个蒙古骑兵师的消息传到包头之后,那些在包头讨生活的蒙古人齐声欢呼了起来。
蒙古人天生便擅战,而且这种游牧民族并没有什么家国观念,谁强他就服从谁,最主要的是自治区的军人待遇那是相当的高,若是从了军,进入了正规军,那每个月的军饷就比得那些在钢铁厂工作,整天牛逼哄哄的熟练工人了。
那些挑选出来的蒙古人本来就经过民兵训练,骑马开枪不成问题,而且他们自小便骑马,对于汉人来说,最头疼的骑马问题,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存在,可以说,这个新组建的两个骑兵师,从组建当天,就拥有着不俗的战斗力,只要军官与士兵之间再稍微的熟练一下,就可以把战斗力达到顶峰,他们个个都是天生的战士。
但是四个蒙古骑兵师已经是极限了,不可能再增加了,萧远也要考虑到一个平衡的问题,总的来说,仍然是以汉人组成的军队为主,甚至已有两个步兵师准备转成骑兵师了。
蒙古人的大部队终于开进了上来,统帅也终于推举了出来,号称蒙古卓力格图,也就是战神的乌拉担任,乌拉正值壮年,本身的战斗值就高,而且还不只如此,他还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子孙,拥有着很强的统帅能力。
只是这年头统帅能力再强也白搭,因为萧远的出现,自治区的建立,完完全全的改变了如今这个时代的做战模式,自治区拥有着最系统的热兵器部队,而蒙古人,还停留在纵马弯刀的水平上,别看人数占优势,而且又拥有一个拿得出手的统帅,可是自治区打蒙古人,仍然是在欺负人。
刘跃马也只是稍加考虑便决定了做战计划,正规军只在步兵师留下两个团,带领民兵进行防御,其余的四个骑兵师,半个步兵师全员押上。
这一次做战,以蒙古骑兵师为主,而步兵师主要是充当火力支援,他们可是带着炮呢,而且还是新型的轻型陆军炮,重量更轻,携带更加方便,甚至只要一头驴子就能把这种射程三里的小炮拖着跑。
一路向北迎出三百多里去,这个距离还没有出包头的实际控制范围呢,甚至不远处就有一个包头的矿场,双方迎头相撞。
乌拉手下十万大军,一点水份都没有,甚至连后勤都没有,全靠一路上的那些部落提供,而刘跃马事带着四个骑兵师,半个步兵师,足足八万人,而且真正的做战主力只有四个骑兵师,步兵师还充当着后勤的角色呢,要带军粮,还要带弹药什么的。
由于是一路向北,有大青山挡着,路况并不是太好,所以飞机并没有派来,双方都是探马相撞,枪击箭射,自然是手持骑兵枪,抡着骑兵刀的自治区一方获胜,抢先得到了对方的消息,在一片平坦的山谷摆开了阵势。
乌拉也带着大部队一头撞了上来,就在这片山谷当中,双方摆开阵势,不停的试探着,只不过每一次试探都以自治区一方的步枪齐射而获胜,哪怕你蒙古人骑射再无双,也无法与实际军事实力已经达到了一战水平的自治区部队相抗衡。
在这无名山谷当中,虽然地势平坦,也足够宽广,可是终究是有山挡着,除了正面相撞,没有任何回旋余地,若是放在从前,蒙古人仗着他们的骑射,绝对可以占尽上风,但是今天,一切都变了。
当乌拉举起了手上的弯刀,下达了进攻命令的时候,胜负就已经定局了,自治区发展得太快了,除了火器用得最好的大明朝,其它人,还真没有习惯这种热兵器做战的方式与方法,一路狠冲,冲进敌人的阵营里,然后挥刀劈砍。
蒙古人才刚刚发动攻击,炮就响了,小炮的威力稍小,但是架不住数量多,射速快,在骑兵冲锋的马蹄声当中,将一发发的炮弹打了出去,轰轰的爆炸声掀起了一片片的残肢断臂。
冲得再近一些,四筒散弹炮响了,这种经典的,只经过局部改进的小炮一直都在自治区的部队当中服役,绝对算是武器当中的元老,威力大,射速快,一炮四响,虽然再装弹困难了一些,但是在做战当中,一口气打四炮,足够了。
''
分卷阅读 295 光明重现
更新时间:2011…2…24 23:28:14 本章字数:2188
自治区的统治,让草原上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主要就是体现在包头至白云鄂勃这一线以西五百东,以西,一直延伸到大兴安岭的边缘,今天的锡林浩特一带,因为这一片往南,山西、河北一边,尽入自治区之手,所以自治区也可以一直向草原进行延伸与辐射。
对草原自治区放弃了从前历代王朝的先打再压等等手段,而是采用和风细雨的手段,一点点的进行渗透,当然,打上几通老拳也是不可避免的,野蛮民族的一个特点就是畏威不畏德,只能先打怕了,他才能真心的去接受你。
刘跃马带着四个半师,在一天的时间内就灭了对方十万大军,而且追出上千里去,彻底的把蒙古人的保守力量向北和向西逼去,向东是不行的,科尔沁一带可是满清的老窝,那里的蒙古人是支持满清的,与满清联姻的规模也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