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回到宋朝我是哲宗 >

第114章

回到宋朝我是哲宗-第114章

小说: 回到宋朝我是哲宗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树立英雄形象,各位劳苦功高大臣们为国为民的优良事迹,让所有的百姓们都知道,国家所有的官员,其入仕的目的都是人民为百姓为国家奉献一切的,朕再举个例子,你们想想看,比如说国庆节戏台上,人家徐亮为了百姓们的修桥铺路,建设水利,改良农具一直不求回报的默默地奉献着,而你柳石海的家人奴仆在大街上飞扬跋扈,欺诈百姓,要是这些个戏班把这节目这么一上演,你老柳还怎么在这世上混,甚至是还怎么有脸活着。”

    “陛下,经过上次那件事情之后,臣已经严厉的管教过家里的所有人了,请陛下明鉴。”柳石海听了赵煦这么一说,当时吓得就差点尿了裤子,“扑通”一声的跪在了地上,对着赵煦指天画的的保证道

    “奥?你说的是真的吗?”赵煦看着柳石戏谑的说道。而看着海惊恐的样子,赵煦自己的内心邪恶的恶趣味瞬间充斥了自己的全身

    “真的,臣若有半句假话,臣就恳请陛下降下雷霆之怒将臣斩首。”

    “好,那你就回家了一头撞死在茅坑里好了。”

    “啊?!”

    看着柳石海目瞪口呆,一脸快哭了的苦逼相的样子,赵煦实在是忍不住了,遂即哈哈大笑的对柳石海说道:“哈哈哈哈哈哈,柳卿家,朕逗你玩呢,赶紧起来吧,朕刚才也就是打个比方而已,你又何必惊慌呢,起来吧。”

    “谢陛下隆恩。”柳石海哆嗦着拿出袖子中的手巾,哆嗦着将额头上的冷汗缓缓的擦了去,但是就这一会的功夫,他官袍里边那贴身穿的里衣已经全部被冷汗浸透

    之后赵煦都对所有人开始说自己所有关于国庆节的想法,当然了,这些基本上都是他照搬后世的创意,然后按照宋朝当时的国情进行改造的

    “国庆节的目的其实有很多,第一那就是庆祝建国周年纪念日,回顾过去的历任先皇,所有的名臣名将,第二,阅兵,向那些周边不服的小国炫耀武力,同时也是要让百姓们看到我们的军事力量是多么的强大,让他们知道我们是有能力保护我们自己的百姓的,让他们安心。第三,我们汉人文化的宣扬,让所有的百姓都能更好的去接受我们汉人自己特有的文化气息,比方说,我们的茶道,已经让扶桑人和高丽人学去了,我们自己却不是很重视,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要是就这么让人家学去了,那么多少年以后,世人再提起茶道,那就是只提人家扶桑倭人和高丽人,我们的很多文化特色和氛围,都可以通过国庆节的这个平台,得到大力的宣扬,我们大宋既然要征服世界,征服所有的国家,难道单单只靠武力就可以吗?难道没占领一个国家,就要把人家全部杀光吗?文化,同样可以用做战争,很多年以后,我们就可以潜移默化,兵不血刃的占领那些国家和民族,所以说,国庆节,朕的设定内容有纪念过去,让人们都怀有感恩之心。宣扬武力,威慑敌国,让敌人或者那些潜在的敌人,都感到恐惧,而不敢妄动歪心思。宣扬文化,让我们的百姓更多的去了解我们大汉民族特有文化,并且用文化的力量,入侵和同化世界上的所有民族。”

    。。。。。。。。。。。。。。。。。。邪恶的分割线又来了。。。。。。。。。。。。。。。。。。。。。。。。

    不为别的,爪爪还是弱弱的问一句:诸位看客大大们有票票吗

 一百九十章 皇帝的民间交流会1

    一瞬间整个御书房里的所有人全都陷入了寂静,赵煦也端起茶杯,慢慢的喝着今年刚刚呈贡上来的明前碧螺春,感受着淡淡的苦涩,带着茶叶本身固有的清香与丝丝的甘甜,在自己的味蕾上慢慢的打着转

    似是过了好久,又好似只有那一瞬之间,作为这些大臣之中资历最老的一个,吏部尚书欧阳书良率先站出来对赵煦说道:“陛下,这文化入侵,老臣倒是多少捋顺清晰了一些,但是老臣认为,若是仅仅靠文化的慢慢侵蚀,恐怕在这时间上的消耗倒是太久了一些吧,老臣斗胆,揣测了陛下的心思,老臣认为,陛下的文韬武略远胜历代先皇,且,以我国目前的国家经济能力和军事作战能力来看,我国可以随时对两个甚是两个以上的多个国家发动灭国战争,故而臣大胆揣测,陛下既然有莫大的雄心壮志,且又有百万之众战无不胜的百战雄师,您又怎么会不利用这种最直接且又最快捷的的方式方法,来进行征服世界的伟大计划呢,所以臣认为,陛下此举不过是缓和过渡之计罢了。”

    “哈哈哈哈哈哈,欧阳卿家言之有理,看起来你很了解朕嘛,你说得对,战争固然可以加快对别的国家甚至民族的征服,可是却治标不治本,让那些国家渐渐的接受和适应我们的文化,让他们不再有强烈的反抗念头,到时候我们的军队再开拔过去,我们所遇到的阻拦就会小很多了,同时在战后期间,我们也会用更短的时间将他们融入到我们的身边来,几十年以后,他们就会彻底的成为我们大汉民族的一份子了。”

    “原来如此,陛下深谋远虑,老臣实在不及陛下才能之万一。”欧阳书良轻轻的一记马屁拍上,弄得赵煦很是有些无奈,看来再正直的人,在朝堂这个大染缸里待久了,也会学会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拍马屁,而且还会渐渐的变成老油条

    “欧阳卿家,你且坐回去吧。”赵煦听了欧阳书良这如同爵蜡的马屁,无奈的让他坐了回去而看着欧阳书良面带羞赧之色,看来他自己也知道,这记马屁拍的着实拙劣了一些

    “好了,关于国庆节的事情,咱们就先说到这,你们都回去考虑考虑,出个大致的方案,写完之后就交给朕。”

    “臣等遵旨。”

    “下一件事,上至皇帝下至百官,如何去更好的了解百姓,造福百姓,这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和大臣们都在做的一篇文章,我们一直呆在京城,一直呆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什么都了解不了,只有走出去,我们才能做到更好的了解,所以朕决定,以后每年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朕都在皇宫的玄武门前的广场上摆一个交流会的台子,在这里朕将带领你们文武百官与生活在帝国市井之间的百姓们互相交流一下,这样可以更多去了解他们,他们也会更好的了解你们。礼部,这几天通过报纸,向百姓们讲述一下国庆节和皇帝百官与民众互相交流的这件事,马上月底了,你们礼部抓紧时间,先将这件事情安排一次,朕带着你们六部尚书与百姓们先进行一次基础性的交流。”

    “微臣遵旨,只是陛下的安危……”郑俊彦皱着眉头说道

    “若是刺客在层层保卫之下再将朕击杀,这也是说明朕已是命该不久了。好了你们都退下吧,礼部,记住每年国庆节的最后一天,这一点千万不要忘了。”

    “微臣遵旨。”就这样,赵煦将登闻鼓的制度直接搬到了自己皇宫的玄武门门口

    月末,四月三十日,未时初刻,大宋帝国第一次君民茶话会就此开始了。新搭建的宽台上,摆放着一把红木雕刻的九龙太师椅,太师椅的前面同样还摆放着一方龙案,而整个宽台被众多的御前侍卫重重包围着,唯恐有刺客对皇帝进行行刺

    “呜——呜——呜——”随着厚重的号角声,赵煦的皇帝仪仗终于出现在了翘首以望的百姓们的眼前

    “皇上驾到,众人跪接圣驾——”随着武松那一声包含着内力的爆炸般的的声音,整个玄武门前的广场上全都充斥着他的声音

    “娘子,弟妹,你们快看,那不是咱家二郎吗!”挤在人群前面的一个面目黝黑,矮墩墩的年轻人,对他身边一个同样矮墩墩的女人和一个身材火辣,面容姣好的女人说道,仔细一瞧,这不是武松的兄长武大郎和武松的妻子潘金莲嘛,至于那个同样矮墩墩的女人,那自然是武大郎的老婆了,来汴梁这几年,通过武松的关系,武大郎也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女人,或许说是般配自己的女人更加合适一些吧,这个女子也是从小得了怪病,病好之后,身材也是同样不再竖向生长,虽然能比武大郎稍微高那么一点点,但是也仅限于一点点而已,所以长这么大她也是同样一直生活在自卑之中,但是当她和武大郎见面之后,两人就真的好像是同时迎来了春天一样,且不说这俩人都互相喜欢上了对方,单凭武松是当朝皇帝的贴身侍卫这一点,女方家也没有什么好挑剔的,所以武大郎自然就和他的心上的女神很快的就拜堂成亲了

    “是啊,官人,那还真的是二郎啊,还别说,咱们家的二郎怎么看都是英武非常啊。”武大郎的老婆郭轻虹对着自己的老公高兴的说

    “大哥你快看那皇帝。”潘金莲拉了拉武大郎的袖子指着赵煦对他说道

    “弟妹,皇帝陛下怎么了。”武大郎有些疑惑的问道

    “大哥,那皇帝不就是当年咱家刚来京城时,跟着二郎来咱们家串门子的少年吗!那时他说他是二郎的同僚。”

    “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想起来,好像真的是他。”武大郎也有些吃惊的说道。能不吃惊吗,就像******跟你称兄道弟的聊天聊得很开心,但是突然有一天,你知道了他其实是这个国家的最大的boss,你说你会不会惊讶,甚至是惊吓

    不理这家满脸惊吓的一家人,镜头转向赵煦所在的宽台

 一百九十一章 皇帝的民间交流会2

    赵煦登上宽台,绕过龙案,缓缓地坐在了椅子上,暗运内功,嘴巴冲着放在龙案上铜质大喇叭,说道:“大宋帝国的子民们,你们好吗,朕是帝国当今的皇帝赵煦,大家既然能来到这里,就能说明这几天的报纸你们都看过了,其实这里,你们可以将它当成登闻鼓,可以当成衙门,可以当成救助站,也可以当成一个诉说故事的地方,你们也应该都知道国庆节的事情了,以后每年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朕都会带着朝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