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青史尽成灰-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落了,罪名当然是不难找的。比如出身“江左衣冠”的豪门王家和谢家,都被他屠杀,京口贵族刁奎的家产,被他尽数分散给老百姓。他的这种打压,自然有政治上的目的,但起到的效果,却是“豪强肃然,远近知禁”,东晋时期世家大族的威风,在刘裕登基后,被狠狠地杀下去不少。
但是重用寒门、杀士族的威风,当然不止为了作秀,更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除了整人之外,还要整制度,特别是在东晋的晚期,由于军阀拥兵自重,国家一度陷入到分裂之中,这种局面,也是在刘裕登基后开始改变。他的第一个政策,就是把当时东晋的州县大量合并,裁撤冗官,既节省了国家开支,又加强了中央的控制力,可谓一举两得。对军事制度他也做了调整,在他登基之前,作为一个军阀,基本是想打谁就打谁,他登基之后,为了防止武将有样学样,他把军队的调动权收归到中央,大将外出征讨,都需要配备朝廷的官员监督。这一条,在后来被人诟病不少,认为此举掣肘了武将的权力,但就当时的局面来说,如果不这样做,很有可能导致国家不断发生兵变。刘裕这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从效果上看,可以说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从刘裕开始,随着大量寒门阶层得以进入最高统治核心,以及中央行政威权的加强,士族制度的瓦解,刘宋的强大,都是大势所趋。
当然刘裕更知道,国家强大的根本,必须要在经济上有所建树,特别是当时的东晋,留给刘裕的,是一个十足的烂摊子。因为东晋末年常年的战乱,大量农民逃亡,田地荒芜,农业生产倒退严重。按照南北朝著名文学家沈约的记录,刘裕登基时候的中国南方,许多曾经是农田的土地,在那时候已经荒芜了,国家赋税名册上应该缴纳赋税的农民,好多都跑得不知道哪里去了。刘裕登基后,把“重本务积”作为一个重点,所谓的“本”就是农业生产,所谓的“积”就是农业储备。他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整顿农村户籍人口,重新划分土地,扩大自耕农的数量,即历史上著名的“土断”政策。其中关键的一条,就是他把东晋时期拖欠的农民赋税,都减免了,原本逃亡的农民,这下可以放心回来耕种,中国南方在经过了长期战乱之后,这时候又重新走上了正轨。
因为刘裕是苦出身,所以也注定了他亲民的一面,对于民间的疾苦,他不但非常了解,而且感同身受。他登基后,开始整顿原本政府的专卖制度。专卖制度,本来是东晋政府的一条财路,简单地说,就是国家低价采购物品,高价贩卖物品,政府贩卖的物品,老百姓基本都是摊派购买,国家要购买的物品,往往压低价格,老百姓也没有还价的权力。刘裕重新规定了专卖价格,而且不许强买强卖,这条政策的实施,和他减免农民东晋时代的欠税一样,等于搬掉了当时南方老百姓身上的一块大石头。他还是个事必躬亲的人,比如为了防止司法官员害民,经常偷偷去司法机关旁听审判,发现有偏袒害民的,经常当场重办。江南的儒学教育,也在他这一时期发扬光大,许多著名的学校都是他主持修建的。他的这些行为,对华夏文化的西传以及江南经济的繁荣,都有重要贡献。
然而刘裕最为重要的贡献,是他为身后的南朝,留下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南方政府独一无二的行政模式:寒人掌机要。在早期通过杀戮树立了自己在世家大族的权威之后,刘裕开始改为怀柔之策,对世家大族,采取优礼为主,给予很高的爵位,但是实际的权力,越来越多的由寒门出身的官员来掌握,这就是“寒人掌机要”。从这时候开始,士族有地位,寒门有权力,就成了南朝政权的一个常态,无论是后来的南齐、萧梁、陈朝,还是北方的北魏、北齐、北周,都把这一套政策给延续了下来。寒门出身的皇帝,以及高贵的士族,也就因此实现了关系上的“和谐”,从实际效果看,这个暂时的平衡,其实启动了此后寒门阶层崛起,士族力量衰弱的大趋势,之后南北朝结束,隋唐相继而立,这个趋势被一直延续了下去。
公元422年六月,在位仅两年的刘裕过世,时年59岁,他虽然仅仅在位两年,但是他所创立的政治制度,却奠定了整个南朝政治的雏形。他的身后,是南北朝时期最繁荣的一段南朝盛世:元嘉之治。中国南方,在南北朝的早期,也因此拥有了最好的统一华夏的机会,虽然这个机会被无情错过了。
第十章 北魏是这样炼成的
有一句俗话:“谁吃到最后,谁才能吃到最好。”历史也一样,从五胡十六国到南北朝对峙的中国北方历史,更是一样。
看看五胡十六国之后中国北方政局的变迁,着实应了这句话,各个政权的变迁,真可以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在沙滩上。从公元3世纪末北方动乱开始,一直到公元5世纪中期南北朝开始,北方最早一批政权,基本都被拍在沙滩上了。就以五胡十六国的各个少数民族政权来论,所谓的“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别管一开始闹得多凶,战功多么显赫,到了公元5世纪中期,基本上都歇菜了。最早开始反抗西晋统治的匈奴政权,到了公元5世纪期间,其民族大部分融合入了汉族与鲜卑族,而羯族政权在后赵灭亡后,随着冉魏的兴起和衰落,其部族也大多离散,到了南北朝时期,也只剩下北方尔朱荣和南方侯景两支,最后也在南北方的叛乱中,融入了汉族等其他民族。其他的各个民族,也在其政权灭亡后,大部分都与中原汉族相处杂居,成为中华民族血脉中的一支,已经不再是历史的主角,唯独留在历史舞台上的,是“五胡”中的鲜卑族。即使是鲜卑族,早期的“白部鲜卑”、“慕容鲜卑”等主要支系也大多离散,真正在南北朝中成为主角的,是“五胡十六国”早期鲜卑族中一个不起眼的部落:拓跋鲜卑。
在五胡十六国的早期,鲜卑族的力量,本身就是其中比较弱小的,而作为鲜卑族中的一支,拓跋鲜卑更是小得不能再小,然而就是拓跋鲜卑,不但在五胡十六国的争霸中韬光养晦,最终发展壮大,更完成了五胡十六国时代任何一个政权都不能完成的伟业:终结北方的战乱,建立一个长期稳固和平的北方政权,为整个中国北方带来繁荣。事实上,拓跋鲜卑不但以最弱小的力量,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更用主动汉化的方式,最终融合入中华民族澎湃的血液中,在中国经过几个世纪战乱,最终走向南北统一的环节中,拓跋鲜卑,以及他们所建立的北魏政权,是其中承前启后的最关键环节。
拓跋鲜卑的历史,比起其他鲜卑部族的历史,都可以说是短得不能再短。要了解拓跋鲜卑,我们不妨首先梳理一下魏晋南北朝的主角之一鲜卑民族的历史。
【一】
说到鲜卑族,公认的说法是,它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关于鲜卑族的出处,历来史家争论颇多。有说法是他们本身是炎黄子孙,世居北方,如《魏书》里就说鲜卑族是黄帝少子昌意的后代;也有说法是,鲜卑民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代,这些说法,大部分都是在鲜卑民族进入中原后,为了争得北方士族的支持,做的一些假托。在鲜卑入主之前,东汉的历史学家普遍认为,鲜卑民族应该是早年和匈奴并立的东胡民族的一支,早在战国时期,就与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发生了联系。比如写下《三国志》的东汉著名历史学家陈寿,就是这个观点的持有者。而按照鲜卑民族自己的说法,他们祖居在一个叫“鲜卑山”的地方,早年被匈奴灭亡之后,他们的部族随后分散迁移。鲜卑真正作为一个独立民族出现,是在东汉后期,匈奴被东汉灭亡后,鲜卑人迅速南下,填补了匈奴人留下的空白,那时候的鲜卑,还是东汉治下的少数民族之一,对东汉采取臣服政策,而他们的部族也很杂,包括了白部鲜卑、慕容鲜卑等各个部族。
鲜卑的强大,开始于东汉和帝时期,窦宪击败北匈奴,随后又在金伟山一战中,消灭掉北匈奴的残部,迫使北匈奴西迁。这场战争规模不大,却成了改变北方草原格局的一件大事。鲜卑人趁机向原来匈奴的属地扩展,实力迅速增强,到了三国时期,鲜卑族已经“尽收匈奴故地”。因为地盘广大,所以他们的支系非常分散,虽然同属一个民族,但是不同的鲜卑部落,也有不同的游牧区域,其中拓跋鲜卑的活动地带,就在今天的河套草原地区,后来又内迁到了山西平城一地。东汉末年到西晋早期的鲜卑,还只是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不是一个完整的草原汗国,无论是部落的严密程度还是团结程度,都无法与早期的匈奴汗国相比,所以在实力上,也不足以对中原构成致命威胁。事实上,除了东汉末年以及曹魏时代几次有限的战争外,大部分时期,鲜卑民族都是对中原王朝臣服的。这种关系和匈奴以及其他民族都不一样,他们与中原王朝之间这种主流的和平,也使他们在进入汉地之后,得到了更多中原士民的认同。
鲜卑民族和其他各个少数民族另一个不同点是:虽然他们的发迹比其他的少数民族政权都要晚,但是起步却要高得多。当其他的少数民族政权,依然停留在奴隶制度,甚至才刚刚进入奴隶制的时候,从三国时代开始,鲜卑民族就已经由了封建化了。特别是在北方战乱的东汉末年以及曹魏时代,大量的汉人北逃到草原地区,带去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鲜卑民族在这个过程中,就已经由部族从游牧转为定居了,也就是说,他们虽然在实力上不如其他少数民族,但是在文明程度上,走得却比大多数少数民族政权都要快。五胡十六国的早期,许多鲜卑部族对于身为“中央政权”的晋王朝,依然采取了臣服甚至是尽忠的策略。比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