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宏图-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利先生,很快就会见你!”
在等待着的时候,一下便四下打量起来。屋子中间有一张桌子,四边靠墙有几把简陋的椅子。墙壁一端挂着一幅非洲的地图,色彩之美犹如一道彩虹。眼前到处是红色,在北非和西南非大都是蓝色,还有几块橘红色,那是属于英国以及法国的势力范围或者殖民地,而在西南非向南开始,颜色与这里一样,变成了红色,红色并不局限于沿海,而是包括内6腹地——这表明那些来自明开拓者样是非常努力的,他们已经开辟了广阔的研究地。
但那里并不是他要去的地方,他要去的就是这里,是安西的腹地,这是这个地方!。这时那扇门打开了。在他走进这个办公室的时候,才现里边光线昏暗.中间放着一张笨重的大写字台。写字台后面是一个身材魁梧,穿着西装的英国人,这就是那位大人物——马利,最早进入这里的英国商人,在汤姆的眼中猜他身高六英尺左右,他的手中掌管着巨额财货。
接下来,他们谈了很多,在谈话的时候,马利看着面前的这个年青人。
“汤姆,我应该知道,你来到这里,是为了获取财富,但是你应该知道,现在这里的市场正在趋于饱和……”
看着面前的这个青年,马利继续说道。
“我小时候就特别爱看地图,我会一连几个小时盯着南美洲、非洲或者澳大利亚,沉浸在探险的梦想中。那时候地球上有许多块空白,我每看见地图上一块诱人的空白,就用手指按着这块地力说:“长大了我要去那儿。”但是探险的刺激已不复存在,赤道周围还有别的空白地方可去,在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各个纬度都有这样的空白,我去过一些这样的地方,还有……我们不谈这些了,但是有那么一个最大的,或者说是最空白的地方,让我朝思暮想。”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马利盯视着面前的这个从伦敦来到非洲的,怀揣着财梦的青年。
“就是非洲中部,现在中国人正在进入那里,而我们作为商人,也要跟着他们一同进入那里,怎么样?你愿意去吗?要知道,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尽管前往非洲中部与汤姆最初的计划不符合,但是对于已经来到安西的他来说,并没有其它的选择。
“当然,先生,谢谢你,给我这样的机会!”
汤姆连忙起身道着谢,尽管他并不知道非洲中部是什么模样,但是他很清楚,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对于很多人来说,非洲总是充满着各种机会!
每一个选择,都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对于赵礼堂来说就是如此,广州城内的那个不知世事的少爷,随着赵家一同被流放到拉格斯已经长达两年,与普通人家不同赵家毕竟是大户人家,与其它身无分文的流放犯相比,被流放到拉格斯的赵礼堂,携带了过十万元巨款,正是凭借着这笔资金,在两年前初抵这里时,面对这个刚刚从英国公司手中收购的,完全是一片蛮荒的贸易站,他就都下了赌注——在港口附近购买地皮,兴建仓库,住房、开辟种植园,在短短两年内,他就积累了一大笔财富,而他更是热切地将其中的一大部分投资到在煤矿的勘探工作上去。
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先,在西南非洲从来没有现过煤炭。
但是煤炭又是开展殖民事业必不可少的资源,拉格斯的电厂需要煤炭,港口的商船也需要煤,尽管在非洲的海岸线上建立了一个个港口,但是所需要的煤都是从英国进口。
也正因如此,每一个人都相信,只要找到煤矿,那肯定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对此,没有任何人会怀疑!
从去年开始,赵礼堂便投入数万元,聘请了一名英国的矿师寻找煤矿,与其它人专注于拉格斯不同,他选择了其它地区——沿着尼日尔河向其上游寻找煤矿,之所以选择那里,是因为那里还没有其它人涉足。
不过事情的进展并不顺利,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花费了上万元的经费之后,仍然没有任何好消息。
“也许,非洲真的没有煤!”
赵礼堂这么寻思着,并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煤,尽管他并不懂得地质,但却有很多人这么说。
“嗯,不过尼日尔河一带,倒也适当开垦,可以考虑在那里建种植园,可以先买十几万亩地,在那里种植水稻,毕竟现在移民越来越多,水稻总不会亏本……”
就在赵礼堂这么寻思着的时候,一个黑人男仆送来了一封邮件。一般情况下,邮件应该送到他的书房等他过目,可因为今天赵礼堂要进城迎接刚刚上任的知府,所以等不及了。他默默地看完几封信。就在孩子们吃着与广州老家没有任何区别的早餐时,突然间,赵礼堂打破了沉静。
“哈哈,哈哈!”
大笑着的赵礼堂猛的站了起来。
“这下好了!真是太好了!”
大夫人赵李氏看着他问道。
“怎么了?……”
其它人也都看着这位赵家的三少爷,或许老爷在安西,但是对于赵家来说,只要老爷还活着,其它人都只是少爷。
“我们到到煤矿了!”
他又一次拿起了信,然后激动的说道。
“先生,在您的支持下,我们在……现了一处煤矿……煤矿的埋藏不深,甚至可以露天开采,这是所有的殖民地中第一个煤田……很高兴地送你一份小礼物……埃努古煤矿!哈哈!赵家有望啊!有了这个煤矿,赵家重返广州就指日可待了!”
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赵礼堂一下子坐直身子,双唇白,两眼圆睁。而他的儿子,赵云也看着他,几个孩子中,只有他还留着对广州的回忆。
“爹,我们要回广州吗?”
儿子的问题,让赵礼堂一愣,在沉默良久之后,他笑了。
“回广州?”
摇摇头,赵礼堂说道。
“我或许是回不去了,但是有了这个煤矿,赵家就能再次兴旺起来,到那时候,赵家就会成为殖民地谁都无法忽视的角色。”
被流放到非洲是幸运还是不幸?赵礼堂并不知道,或许背井离乡是不幸,但若是没有这来到非洲的话,又岂会有他赵礼堂的现在?他拥有拉格斯的码头、拥有几座大楼以及附近的种植园,相比于广州来说,流放到非洲之后赵家的资产扩大了十几倍,而现在,有了这个煤矿,甚至可以让赵家一跃成为巨富。
这当然是幸运的!
“云儿,非洲现在已经是我们的家了!”
看着桌家的妻儿们,赵礼堂说道。
“就是我们的家!”他的语气严肃说,
“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有人回到广州,但是在广州我们还有什么呢?但是在这里我们却拥有很多东西,我们拥有那些东西,都是在广州所没有的,所以,这里将会成为我们的家!不,这里现在已经是我们的家了!”
赵礼堂的表情变得很严厉。
“从我们被流放到这里之后,这里就已经是我们的家了,或许,将来你们会考上本土的学校,但是你们要记住,广州是我们的老家,而这里则是我们的新家!”
此时,赵礼堂似乎忘记了当初刚来到这里时,那种唉声叹气的模样,现在对于他来说,他更希望能够在这里、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迎来属于赵家的新生!
————————————————————————————————————————
第503章 命运(求支持)
新生!
开宏元年之后,迎来的新生不仅仅只有国家,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他们同样迎接了新生,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在那一天起,被改变了。
在随后的一年之中,无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是否愿意,他们都必须要面对生活被改变的现实,而且这种改变是长久的,是持续不断的,甚至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
对于这里的很多人来说,无论他们是否愿意,这种改变都在改变着、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开宏元年,江北诸省皆免田赋三年,以令百姓休养生息。
尽管这种免征田赋是新朝给予北方亿万百姓的一种恩惠,但并不是意味着百姓没有付出——他们仍然需要在三年农闲时承担繁重的劳役,不过这些劳役与他们有着直接的关系,所有劳役皆为修建水利以及道路。
一条条年久失修的水渠得到了重新修葺,至于曾经的那些坑坑洼洼的,打从满清窃居中原几乎没有整修过的官道,也得到了重新修整,不过两至五公尺宽的官道被取直拓宽为15公尺宽的国道。
而根据这一庞大的筑路计划,这些国道将用三年时间完成,第一年为道路取直、拓宽,并用夯土筑基,第二年于道路两侧种植宽度不少于15公尺的林带。第三年,将会完成6。5万公里的渣油硬化路面国道。
静静管这一句话,从一开始就面对着很多困难,比如征地、资金等问题,但是,通过一年的实践,第一年的官道整建工程仍然基本上完工,尽管在征地上碰到一些问题,但是通过移民等手段,征地问题还是得到了解决。
“又得几个大子……”
赶着客运马车的车把式,看到前方的收费站的时候,车把式立即在嘴里头抱怨着。
“过去只听说过当土匪的收买路钱,没想到咱中华朝的官府,也和土匪一样收这个买路钱……”
他之会这么抱怨,是因为,虽说现在这些官道加宽平整,马车走起来速度更快了,但是相比过去,却多了一个收费站,这些收费站大都是建于过去的驿站,过去驿站是伺候官老爷的地方,而现在这些驿站却是收费的地方。
尽管嘴上抱怨着,但是车把式却也知道,若不是这些收费站,估计,这拉车的马吃草、喝水,都是个事儿,甚至就连马车行的备马,也是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