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宏图-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说一边朝着车间走去,这是与其它的车间不同,这是炼钢车间,更准确的来说它是一个试验车间,而今天朱宜锋之所以来这里,就是因为这座1。5吨的空气转炉,将在这里投入使用。
原本,应该明年,也就是1856年英国人贝斯麦才会明了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而出于对钢铁的需求,朱宜锋才会亲自“设计”了这座转炉,“明”了转炉炼钢法,不过与贝斯麦明的底吹酸性转炉炼钢法不同,这是底吹碱性转炉炼钢法。
贝塞麦明的转炉是酸性转炉,在酸性转炉环境中,磷很难被氧化除掉。所以,贝塞麦转炉只适用于低磷低硫铁矿石,而这正是大冶铁矿所欠缺的,但是碱性转炉炼钢却可以使用高磷高硫铁矿石,而其原理非常简单,采用白云石高温烧成的熟料,混合焦油做成碱性的耐火砖炉衬,冶炼过程中吹入空气并加入生石灰。这样便使整个反应在碱性高温条件下进行,被氧化的磷与石灰结合起来,残留于渣内而不返回钢内,脱磷问题因此得以解决。
看着眼前这个高达五公尺多高的梨形可动式转炉,看着炉身上密布的一个个铆钉,朱宜锋知道,这是兵工厂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才制成的转炉,看着巨大无比,可实际上,它的容量不过仅仅只有1。5吨,这一容量甚至低于最初预期的2吨。
“汉督,它真的不需焦炭,就能炼出钢?”
在炉口打开,铁制的行车吊着铁炉将1。5吨沸腾的铁水倒入转炉中的时候,习之墨有些不太确信的问道。
别说他怀疑,任何一个人都会怀疑,这怎么可能呢?不用焦炭就可以炼钢?只需要吹入空气?
“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朱宜锋自信的点点头,尽管自己并不是冶金专家,但是作为一名工科生,对于开创了钢铁工业新纪元的贝氏转炉的结构可谓是非常了解,它结构非常简单,甚至原理也极为简单,与炼钢平炉复杂相比,它的技术难度几乎不值一提。
在炉口关闭之后,朱宜锋点点头,那边他亲自培训出来的两名学生,立即示意打开风机吹入空气,蒸汽机带动的风机将空气人人不断地压入管道。
在空气从空心炉轴吹入转炉下方,从风口吹入炉膛时,那原本沉静的转炉立即出一阵如同野兽嘶吼般的声音,那梨形的炉口处的光亮逐渐变成黄色,在短短几分钟后又变成了美丽的白色光焰。光焰喷出了足足4、5公尺,反应非常的剧烈,就象是火山爆一样。炉温从倒入铁水时的135o度左右大约上升到16oo度左右。慢慢的那耀眼的光焰黯淡下来。
3o分钟!
看着怀表上的时间,再看着炉口处的光焰朱宜锋知道差不多了。于是便示意停止吹气,然后加入去氧剂也就是铁锰合金,从而去除铸锭内的气孔。从转炉流到锅中的是通红的钢的熔液,观察着钢水的色泽,习之墨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真是钢!”
“没错,就是钢!”
看着沸腾的钢水被倒入模具之中变成一个个钢锭,当冷却水道再钢锭上,立即升腾出一团团白烟,只让这车间中瞬间有如仙境一般。
整个过程约3o分钟,而且不需要任何燃料,就可以炼一炉钢。而相比之下用坩埚搅炼法,不仅需要几天的时间,而且还需要大量燃料!
成功了!
看着那一个个钢锭,朱宜锋的心跳不禁加起来,在这一瞬间,他知道,钢铁时代的大门被自己打开了,而今天的成功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成功。如果没有一个半世纪以上的技术累积,自己又怎么可能“现”这个“火花”,从而开启了钢铁时代的大门。
“主公……坐这真的是钢……真的是钢……”
习之墨喃喃着目中尽是不可思议之色,作为工部主事对于钢他并不陌生,但是他从未曾想到钢可以这样冶炼,而且成本居然是如此低廉。
“一吨钢从英国进口的话是146元,厂内之前冶炼是127元,现在……应该不过24元吧!”
不过24元一吨钢!
这意味着什么?
至少意味着工厂可以提供不比铁贵多少的钢!而工厂在未来可以用这些廉价的钢生产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的价格远比英国钢制商品廉价,即便是只以其四分之一的价格销售,仍然可以获得远过英国人的利润。而这意味着搅炼法炼制出来的价格昂贵的钢,将会被淘汰,商人的本能的习之墨立即意识到保密的重要性,他几乎立即开口说道。
“主公,还请主公立即调一队宪兵把这间厂房隔离了,防止的炼钢机密外泄!”
虽说做为官员,但习之墨终归还是商人出身,相比于欧洲工厂四倍以上的利润,足以让任何生产商为之疯狂,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试图从这里窃取这种工艺。当然,这是在他们获知这一消息前,现在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汉督要把这座车间设于炮厂之中,这是因为炮厂更易保密。
“暂时先保密一下,不过不用保密太长时间!”
对于保密朱宜锋自然没有拒绝,他看着转炉说道。
“咱们要再建一个转炉,等到产量上运之后,咱们就可以一边低价向欧洲出口钢材,一边做专利授权……”
保密,又能保密多长时间呢?相比于保密,朱宜锋更看重在未来的十几年间通过专利授权获得的回报,在历史上贝塞麦通过低于市场3o%的价格出售钢并没有挣到多少钱,真正让他挣到数百万英镑的专利授权,这还是因为酸性转炉的使用受限,否则他必定可以获利更为丰厚的回报。
真的转让专利吗?
转让专利可以获利更为丰厚的回报,而且明年贝塞麦的就会明这一技术,现在转让可以保证利润最大化,尽管其中有一些困难,但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尝试。
突然朱宜锋的眉头猛的一皱,在历史上钢的普遍应用差不多要等到2o年之后,是什么制约了钢的应用?
仅仅只是酸性转炉吗?似乎平炉明之后,大行其道的依然是铁!各种各样的锻铁依然是钢铁的主流,钢材的应用依然非常有限。
是什么原因导致性能优良的钢材没有立即得到普及?
是钢的加工!
现在的刀具都是高碳钢制成,相比于铁,钢的硬度太大,用高碳钢刀具加工,是落后的刀具制约了钢材的应用!
没错,没错!
炼钢的方法不是制约其应用的根本原因!
加工技术才是!
没有合适的加工方式,准确的来说是刀具,即便是钢材的价格降低了,也只能做铸钢使用,而无法被加工成各种零件替代铸铁、锻铁零件。
没错,就是这样!
瞬间,朱宜锋意识相比于钢材,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技术,在这个“铁器”普遍应用,“钢”受制于其成本、加工而未得到应用的“铁器时代”,钢合金自然是不存在的,甚至就连最为普通的高钢,也要等到四十多年后才被明出来。
现在自己只是在刚刚敲响了钢铁时代的大门,转炉的应用不过只是敲开一个门缝罢了!更为关键的核心技术还没有得到突破,这意味着钢的应用还有诸多的限制。而这意味着,即便是各国得到了转炉技术,受困于刀具的限制,他们依然不能将性能更为优良的钢材应用于方方面面,顶多只是用更为廉价的价格向世界倾销谢尔菲德的剪刀、菜刀。甚至他们的生产成本并不见得会降低多少,因为刀具的损耗远过过去。
真正推开“钢铁时代”那扇大门的是现代化的刀具!而不仅仅只是炼钢技术。也许,自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或许朱宜锋读大学时所学的并不是冶金专业,但是作为一名工科生,对于冶金或多或少的总了解那么一点,至少知道合金钢的原理——在普通碳素钢基础上添加适量的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而构成的合金钢。实际上,合金钢的朝正是由于钢的生产量和使用量不断增大,机械制造业需要解决钢的加工切削问题,才使得硬钢、铬钢以及高钢等合金钢被明出来。
“之林!”
朱宜锋看着依然处于震惊之中的习之墨说道。
“厂里不是有炼钢钳锅吗?这次我回武昌的时候,你准备一个小型钳锅,安装在督府里!”
或许钳锅冶炼普通钢材的成本太高,但是在这个时代它却是冶炼优质钢材的不二选择,甚至直到百年之后,一些优质合金钢依然是使用钳锅进行冶炼,至少那些优质合金钢最初大都诞生于石墨钳锅内。8
第332章 赏赐
钢铁!
钢铁既是国家!
即便是在回到武昌之后,这个词语仍然不断的朱宜锋的脑海里翻腾着,甚至想到了正在安装的石墨坩埚时,他的脑海中仍然不断的浮现着与钢铁有关的种种。
首先,廉价的钢材可以使得钢材在各个方面得到应用,比如路轨,相比熟铁轨,钢轨的寿命更长。这可以有效的降低铁路的运营成本。
当然,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钢的出现使得海军在将来可以用更为坚硬的钢材制造军舰,比如现在于广州造船厂由史司正在建造的那艘铁甲舰,也许可以将铁制的装甲换成钢制装甲……
想到将来一艘艘钢铁战舰于大海上航行的一幕,朱宜锋不禁有些心神向往,这正是自己所期待的,届时那些钢铁战舰将能够扬国威于域外。
在数以百计的钢铁战舰的开拓下,中国将会在这个帝国瓜分狂潮的尾巴中建立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当然,也许这个殖民帝国所拥有的殖民地环境并不是最完美的,但是至少那里的土地可以提供其它地区难以提供的各种各样的资源。
“看来要加快高速钢的研究!”
尽管深知高速钢等工具钢是制约钢材应用的根本原因,但朱宜锋还是决定由兵工厂重新制造四座碱性炼钢转炉的指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