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铁血宏图 >

第101章

铁血宏图-第101章

小说: 铁血宏图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谁曾想,那梦还没开始做,人就被楚勇用刀押上了城,先是和其它人一般,用竹笼木桩修着被太平军炸垮的城墙,待到城墙修好后,一件单薄的号衣加一杆歪棍尖着铁头制成的缨枪又塞了过来。

  又一次,丁大勇成了武昌勇练的一员。

  “狗……日、的,早晚有一天,老子还得逃了……”

  丁大勇在心里这般寻思着,对于当逃兵,他现在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现在,对于他来说,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好生过完下辈子,至于打仗这事……那断头粮还是不吃为好。

  “也就是多吃上几碗饱饭……”

  心里这般嘀咕着,他瞧着城头上那些个在风中瑟缩着身体,腰身像是熟虾般蜷着的官军,脑海中倒是又一次浮现出那些仰首挺胸的“黄州义军”来,别的不说,便是冲着他们身上的劲头,那些只会瞎嚷嚷的楚勇输的便不冤。

  “若是那些人打了过来……”

  不想还好,不过只是略微一想,丁大勇顿时便觉得的这天似乎更冷了。

  “该,该不会吧,这,这城里这么多兵……”

  “……其短期内必定不敢攻城!”

  湖广总督府大签押堂内,面对总督大人的询问,江忠源用极为肯定的语气说道。

  “既是如此,岷樵,为何又需点兵攻以黄州,毕竟我攻贼守,利在贼而不在我!”

  身为湖广总督的张亮基,这时倒没有因江忠源急欲点兵进攻黄州而轻视他。毕竟自从于湖南结识江忠源后,于他看来,这人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有勇有谋的悍将,他张亮基能不能于武昌坐稳这湖广总督之位,能依告的也只有他江忠源。

  也正因如此,他才会上折子保江忠源,以免其因黄州失陷而为言官所弹,可对江忠源的倚重,并不等于对于其言听计从,就像其欲尽出武昌之兵进剿黄州贼逆一般。

  “大人!”

  见总督大人并不赞同自己的看法,江忠源连忙起身说道。

  “从黄州以及武昌县等地传来的消息来看,所谓之“黄州义军”虽早先曾以粤匪之名张目,可实则绝非粤匪之属,其与粤匪流窜为筹粮饷强抢百姓不同,其每占一地,必先封衙内薄册,委任衙内府官,其行事与粤匪之短视全然不同,大人,以忠源看来,若不能从速将其剿灭,其必定为大人治理湖北之大祸,方之之计,唯有趁其立足未稳之时,断然以重兵相剿,纵是不能将其全歼,亦需将其逼出黄州,逼往他地……”

  想到二弟、三弟尽折于那黄州朱逆之后,生怕有人做文章的江忠源又连忙补充道。

  “大人,忠源今日所言全是为了朝廷,绝非是为私人恩怨若有丝毫私心,忠源甘愿受大人责罚!……”

  话时,江忠源已经跪了下去,一边叩头表示着自己之言尽是发自肺腑。可实际上,对于他来说,他之所以要立即出兵黄州,即是为了朝廷,更是为了自己,为了夺回老二、老三的尸首,一报杀弟之仇。

  “岷樵,”

  见江忠源如此,张亮基连忙起身相扶。

  “你我之间,何需如此,我又焉不知岷樵之心所为全是为了朝廷,若是不知岷樵,老夫又岂会甘愿以顶戴保以岷樵!”

  “大人如此厚待忠源,忠源必以死报效,以还大人之恩情!”

  在忠心时江忠源倒是没有提“朝廷”,而只是提及张亮基的恩情,似乎在他的言语中,这张亮基于他江忠源的恩情甚于朝廷,而这也是张亮基所乐意听到的。

  “岷樵,你我之间,何需如此,若是再提什么恩情,老夫可就不乐意了!”

  嘴上这般说着,张亮基的面上却带着笑,对于他来说,这江忠源与他楚勇以及其个人悍勇,无不是他治理湖广所需倚重的,挟恩……嗯,那是必定图报,官场上从来都是如此。

  “大人之厚爱,忠源焉能不知!”

  江忠源倒是没的继续言道此事,有时候一些事情并不是需要重复,只需偶尔强调一下既可,就如同现在一般。

  “岷樵,那以你之见,如若老夫同意你出兵黄州,那你需要率多少人马前往?”

  见大人已经为自己说服,江忠源连忙说道。

  “八千!有八千兵马足矣!”

  八千……沉吟片刻,张亮基知道,这江忠源提的八千人马之中,并没有他从湖南带来的湘勇,也就是说,他带去的除去其本部楚勇之中,也就是武昌新募之勇。

  “八千……岷樵,若是如此,这武昌可就只剩下三千人马了,到时候武昌怎么守?”

  尽管明知道虽说目下湖北混乱不堪,但张亮基却非常清楚,除黄州贼逆之外,其它大都只是乱兵、乱匪全不为惧,可有些话总是要说的。

  “回大人,忠源前些时日已经重修武昌城墙,虽只是以木桩竹笼固定,却也勉强可挡逆匪进袭,再则这湖北贼逆闻大人之名既已丧胆,想来便是借他们几个胆,也断不敢攻以省城,即便是那黄州朱逆,也不过只是趁大人未来湖北之时,方才趁乱夺城……”

  这一番马屁拍的张亮基倒是极为受用,他轻轻的搂着胡须,而后才对江忠源说道。

  “岷樵,你办事,老夫自然放心,不过,那黄州虽为贼逆盘据,可城内之民,毕竟是我大清国的子民,夺下黄州之后,你物必约束部属,毕竟,那黄州终归是一府之地,你可明白……”

  “忠源明白!”

  大人的提醒,江忠源焉能不知,这是在提醒他不要动辄屠城,以免授人口实,但若不屠城又焉能平丧弟之恨?

  “多谢大人提醒……”

  不待江忠源把话说完,突然一通炮声却是雷鸣般在从远而近的传了过来……

  

第117章 骑兵(求推荐)


  时进二月,旷野的平原官道上,却是不见什么人烟,这兵荒马乱之时,百姓们无不是小心翼翼的,非是迫不得已,便绝不出城,再则二月里,这庄户人家的菜园里亦没有什么时令鲜菜,自然也无需拿到市集换些盐钱,纵是家里的母鸡下的蛋,这会也被悄悄的藏了起来,以防万一遭了兵劫。

  百姓的小心,倒是让这官道越发的冷清,可今日一阵马蹄声却打破了官道的静寂。这是几百骑组成的马队,马队前行时的速度虽说不快,可那千蹄踏地时的动静,却也极为惊人,动若惊雷一般。

  纵是官道附近的村落听着那蹄声,无不是心头一慌,连忙闭门闭窗的祈祷着满天的神佛,以求个平安,可他们也就是闻着马蹄声,待到那雷鸣般的马蹄声消失时,人们方才惶然而略带些疑惑的朝着官道上看去。

  又一次绕过一个市集之后,骑在马上的安国梁,想着武昌城的繁华来,作为乡下人的他,从未进过省城,甚至就是那黄州,也只是他到过的第一个府城,府城都是那般繁华,更何况是省城?

  而为了避开官军的耳目,他们这支骑兵队绕过一个个村镇,虽说难免有可能暴露,但他们所需要的仅仅只是兵临武昌城下!

  想到即将到达省城,安国梁顿时精神抖擞。胯下的战马宛若神龙一般地在官道上飞驰着,实际上,这所谓的战马,于懂马的人眼中,不过只是低劣乡间用于拉货的驽马,虽是如此,在这江南凑出这么一支三百多人马的骑兵营,实属不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兴许是江南规模最大的骑兵队……当然,这自然不包括荆州满城的骑兵。

  一众骑兵沿着被车轮碾压的早不成形的夯土官道,朝着武昌一路奔袭,骑兵队的速度并不快,但是对于昨夜离开武昌县的骑兵队来说,不过百三十余里路,却也只剩下不过二十余里,在距离武昌府城尚还有不足三十里的时候,作为骑兵营营长的赵凤国一声令下,众人纷纷跳下马来,解下马鞍,让军马作最后的休整。

  虽说赵凤国并不是骑兵出身,可作为河南人的他却是当过土匪做过马贼,对马性极为了解不说,更清楚如何用马,也正因如此,他才能以“外人”的身份,成为大帅直属骑兵营的营长。

  不过,之所以用会用他,倒还有另一个原因——于王孚的军中,他只是一个马夫,没错,仅仅只是一个少了两根手指头的,没有多大用处的马夫。可也就是这个瞧着不起眼的马夫,有着其它人难以企及的马术。

  “弟兄们按按马腿,给马活活血,别忘记再喂上几口豆子……”

  对于自幼就给头目牵马,长大后更是成了马贼的赵凤国来说,他深知,越是要用马,越是要在之前把马伺候好,不把马伺候好,到时候马就会“伺候”你,那一“伺候”没准也就把命丢了。

  在赵凤国从喂着马豆子的时候,那边随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两名骑兵一前一后的骑马奔驰过来,那是先前派出的斥候,马背上的骑兵几乎是冲到营长面前,方才猛的一勒战马,在马身停下的瞬间,他便利索的跳下马来。

  “营长,瞧着武昌了,那地方现在城门大开了,守城的兵马,一部分在城外,一部分在城内……”

  跳下马的王老六,一边说,一边拿几块破砖碎头摆在地上,虽说只是在随营学校培训了十天,可却也知道如何摆设“沙盘”,虽说那沙盘是简易的,但却也能比划个差不多。

  一块砖代表的着武昌城,而那的几块碎石则代表着清军的兵营,至于那大开的城门,则用几块泥巴临时充当了一下,蹲在那沙盘边,就是赵凤国盘算着的时候,却听着王老六在那说道。

  “营长,我瞧着那地方城门大开的模样,要不然,咱们直接攻进去得了!”

  直接攻进去?

  王老六的建议让赵凤国惊讶的抬起头来,不待他说话,一连长邓明绍眉头猛的一挑,用看傻子的眼光打了一眼王老六。

  “我说老六,你小子没疯吧,咱们可就三百多号人,那城里城外,可是有一万多人马……”

  嘴上的话这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