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断狱 >

第843章

断狱-第843章

小说: 断狱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今韩震提起这件事情,却毫无敬意,力挺之和杜庶自然要义愤填膺。

    不过韩震接下来的话,却让李庭芝和杜庶都选择了沉默!

    “据我所知,朝廷如今也是紧锣密鼓地商议,因为杨璟并没有死,而且还回到了大宋,据说已经出现在巴陵鄂州一带,他要到临安去讲理,扬言要替枉死的神火营和蛮兵平凡,真是可笑之极!”

    韩震如此一说,那些个将领们也是恍然大悟,他们其中很多人都跟家里有联系,对这些消息自然是一清二楚,他们与家族共享情报,就是为了在军政两方面得到最大的情报便利。

    只是为了配合韩震,他们也都装作恍然大悟的模样罢了。

    韩震显然很享受这一点,掌握内幕的人往往都有着一种莫名的优越感,更何况他一直压制这李庭芝和杜庶,就更觉得自己高高在上了!

    李庭芝和杜庶此时也醒悟过来,这韩震乃是贾似道的亲信啊!

    果然,韩震做出一副智珠在握的高深神色来,朝李庭芝和杜庶说道。

    “我也不怕告诉你们,无论是贾相公还是朝廷方面,是绝不可能让杨璟活着回到临安的,只是这恶贼颇多心计,已经开始四处散布谣言,若不及时杀掉这恶贼,民情舆论喧嚣尘上,再杀他的话只怕不得民心,所以杨璟距离死期已经不远了!”

    韩震说到此处,非但李庭芝和杜庶,便是营帐之中绝大部分人,也都终于知道宗云等人为何要南下了!

    在两淮和北方大地之上,无论是义军还是朝廷禁军,乃至于蒙古人,试问谁不知道杨璟曾经义军的副统帅?

    时至今日,北方大地上仍旧流传着双鱼山宗副宗主的传奇事迹,又有谁能够忽略宗云和杨璟之间的情义?

    有了这一点,宗云南下的意图也就不说自明了。

    他们之所以南下,是为了给杨璟保驾护航啊!

    韩震见得李庭芝和杜庶惊愕得哑口无言,也很是洋洋得意,朝二人说道。

    “既然你们都已经知道了,那就不要再阻挠我等的围杀行动了,接下来众位还是好生议一议,该如何分配人手吧!”

    韩震这个所谓的分配人手,倒不如说是如何分配这份大功劳,那些软脚蟹们,此时一个个都主动请缨,真真是将宗云这一千人,当成了一头大肥羊,当成了一块等待瓜分的大蛋糕!

    可李庭芝却知道,宗云是个理智的人,他绝不会带着这些人回去救杨璟,因为杨璟根本不需要他去救,他只是摆出自己的姿态来,这其实是一种威慑!

    如果你们敢动杨璟,我宗云就要将两淮全都收回来,说不定还要挥师南下,将你们的朝廷打个稀烂!

    可惜韩震之流都看不到这一点,他们只看到了围杀宗云的功劳,却看不到隐藏在背后的杀机!

    此时李庭芝基本敢笃定,宗云这一千人确实只是先锋,甚至说是诱饵,这一千人的背后,只怕是义军的大部主力,就等着韩震这样的笨蛋来触霉头啊!

 第八百二十章 宗主发怒兵临城下

    乱军首领张本灵竟然只领一千人秘密南下,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两淮制置的官员和武将都蠢蠢欲动,韩震与京城来镀金的那些纨绔二代们,也都开始争夺出兵的名额。

    在他们看来,仿佛宗云和刘汉超等人已经是他们的囊中首级,肩上军功,想要剿杀这一千人,对于驻扎了数万禁军的两淮而言,简直如探囊取物、反掌观纹一般!

    然而李庭芝和杜庶却知道,这件事若牵扯到杨璟的头上,只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李庭芝固然力劝,韩震等人却如何肯听,只以为李庭芝是为了争夺军功,才危言耸听,非但没有听取意见,反而对李庭芝冷嘲热讽。

    李庭芝这个制置使在韩震这个贾似道亲信的压制之下,早已名存实亡,若非在军中还有威望,早不知被欺负成什么样了。

    如今,涉及到杨璟,这些人非但没有任何感恩,反而如见得大肥羊一般,恨不得宰割瓜分,这也使得李庭芝有些心灰意冷,拂袖而出,不再留下来军议。

    杜庶很快也就追赶了出来,朝李庭芝道:“张本灵是何等样的人物,这些纨绔不清楚,你我心里头应该是有底的,今次他们只怕要碰个头破血流了…”

    “哼,这也是他们咎由自取,不给他们一点教训,又如何学乖?”李庭芝心烦意乱,不由忿忿地答道。

    “只是他们好大喜功也便罢了,却苦了一众军士,与张本灵的义军对战,也不知要牺牲多少兄弟,难道这些兄弟就该为韩震之流的愚蠢来填账?”

    杜庶的话也让李庭芝陡然醒悟过来,是啊,生气郁闷都解决不了问题,这些人想要围杀张本灵,可大战开启,死的还是军士,受苦的还是两岸的百姓啊!

    “只是他有调兵的虎符,你我只有统兵和练兵的职权,又该如何阻止他?”

    李庭芝不由为难起来,这也是大宋武将的悲哀,不能随意调动兵马,自己辛苦训练出来的精兵强将,最终只能葬送在无知的文官和监军手里,看着他们指手画脚瞎指挥,却又使不上力。

    杜庶的父亲杜杲有着极高的军中威望,杜庶自幼在军营里头长大,对军事也非常熟悉,而后又被调入文官的行列,可以说是两头都熟,既有武将的果决,又有文官的狡黠,此时沉吟了片刻,便朝李庭芝建议道。

    “他固然有调兵的权柄,但也要有兵给他调才成啊…我等不是要进行冬日常例练兵么?”

    杜庶如此一提醒,李庭芝当即醒悟过来,是啦!他们有练兵的权力,眼下正是冬季练兵的常例时间,只要自己把主力精锐都拉走,以练兵的名义避开这场战争,起码能够保存两淮军的实力!

    无论是李庭芝还是杜庶,他们都是两淮地区的人,自然知道张本灵为这个地方制造了多大的福祉,也最清楚,这些地盘可都是义军交给朝廷的。

    于情于理,他们都不想与张本灵为敌,但保家卫国又是他们的天职所在,如果一定要选择,他们即便再不情愿,也只能无奈且决绝地与张本灵对杀。

    只是眼下有折中之法,为何不去试一试?

    把主力部队拉走,驻扎在淮河南岸,若张本灵只是为了震慑,他就不可能过河,若他真的有心打过淮南来,李庭芝手里头起码还有应对的人马,可谓一举两得双重保险!

    李庭芝是个果决之人,与杜庶商量之后,认为可行,便吩咐下去,让部下全都整束武备,即日开拔,往淮南练兵去了。

    韩震听闻这个消息,也是勃然大怒,带着几个心腹亲信,便过来寻李庭芝的晦气。

    李庭芝一直隐忍不发,已经憋了一肚子气,如今见得韩震还敢来问责,当即爆发开来,一把将他按在墙上,怒视着他的眼睛,眸中满是杀气!

    “某与你说过,张本灵必定有后援,尔等去了只能自寻死路,你不听劝阻,某也没法子,但某乃淮南制置,有权练兵,你想要调兵,可有枢密院和兵部的公文?”

    李庭芝早已与杜庶商议过对策,那韩震到底是熟悉程序的,听得李庭芝说到公文的事情来,不由脸色尴尬,但很快又嘴硬地回道。

    “本官有着监察淮南军的职权,遇到紧急军务可便宜行事,敌酋张本灵是多么重要的一个人物,何须赘言,只要拿下此人,慢说是本官,便是你这鼠目寸光的淮南制置,也要跟着鸡犬升天!”

    李庭芝却冷笑了:“若是拿不下呢?”

    韩震被李庭芝这句话噎住了,脸色憋得通红,却色厉内荏的昂起头道。

    “你莫以为只有你李庭芝懂行军打仗,本官也是熟读兵书,那张本灵固然百人难敌,但他们终究只有千人之数,我两淮数万禁军,便是一人一口唾,都能淹死这些逆贼!”

    李庭芝知道韩震已经被还未到手的军功给迷住了心窍,如何劝说也都没有用,只能让他碰了壁,才知道后悔,便也不再硬劝,将他放了下来,冷冷地说道。

    “既然韩大人如此自信,那便去试一试吧,不过李某人从不打一点胜算也无的仗,明知是套还要往里头钻,李某实在没有这个兴趣,韩大人想要军功,自己去拿便是,别拉上李某人便成。”

    李庭芝这么一说,韩震也知道这是李庭芝的底限了,他好歹是淮南制置,即便韩震是监军,也没法子强摁牛头喝水。

    横竖淮南的军力也充足,双方隐约也分成了两个派别,各有亲信部众和支持者,竟然李庭芝不愿意掺和,也不是什么坏事,少一个人来分军功的事情,韩震自然乐见其成。

    再者,等他拿下张本灵等一众贼军首领,凭着这桩军功,便能掌控整个淮南禁军,往后将张本灵的地盘全都接收了,封侯拜相也就指日可待了!

    “你不愿意跟着本官升官发财,本官也不拦你,李大人自去练兵便是!”

    双方把话都挑明了,李庭芝也就再没停留,点齐了人马,便往淮南左翼练兵去了。

    杜庶自是要跟着李庭芝的,两人到了练兵驻地之后,不由有些疑惑,杨璟要入京申诉,引来了杀机,宗云借道是为了深入腹地救杨璟,这显然不太可能,因为远水解不了近渴,所以宗云只是在边境威慑警告。

    可他警告的是谁?是贾似道?是朝廷?

    若朝廷这边对他的警告视若无睹,就如同韩震之流这般,张本灵会不会真的挥师南下?以两淮的军力,能否挡得住义军的冲击?

    两人执掌两淮军事已经很长时间了,对军务实在太过了解,若双方真的爆发冲突,只怕义军会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两淮防线根本就挡不住厌胜军!

    李庭芝和杜庶忧心忡忡,一面加紧练兵,一面打探义军方面的消息,可惜韩震的强硬回应似乎让宗云彻底失望了,这位义军首领再没有给李庭芝和杜庶传送密信。

    到了第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