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断狱 >

第269章

断狱-第269章

小说: 断狱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里挑一,最终脱颖而出,才能够成为圣女。

    即便成为了药师圣女,还得跟其他两位圣女争宠争权夺利,在圣教里头也未必就能够坐享其成。

    而根据孙二娘的回忆,当初老圣女带她进入总舵,并非走的山路,而是走水路。

    她从圣教总舵出来,也是走的水路,至于如何进出圣教,孙二娘的描述可就跟杨璟探查到的相差无几了。

    她也同样需要通过云桥迷障,据说这云桥迷障能够洗去身上污秽和罪恶,能让人回到婴儿般的纯净,也只有经过了云桥迷障的“净化”,才有资格进入真母宫,而不会沾污了圣地。

    杨璟本以为仙云山上那座废弃道观,就是白牛教的总舵所在,毕竟那处地方实在太过诡异,而且又有董宋臣从中作梗,更是汇聚了百十年来诸多名家宗师的智慧。

    可以说如果天底下有那么一个地方,最符合关于白牛教总舵的描述,那么只能是这座道观。

    王不留和宗云等人也都纷纷为杨璟的现而感到震惊和欣喜,可他们也跟杨璟一样,在听完孙二娘的描述之后,不免生出失望来。

    矩州境内有嘉陵江的旁支末流,也有沅水和红河水的源头或者末流,水系也算达,但仙云山周围却没有河流,只有一些山溪之类的,撑个筏子都有些勉强。

    可按照孙二娘的回忆,当初她跟着圣女进入圣教总舵,乘坐的可是巨大的龙大船,当时正值夜间,四处昏暗,周围都是宫殿的黑影,浪潮之声极其巨大,出隆隆的轰鸣,声势浩大而惊人,让人永生难忘。

    如此一来,众人又陷入了僵局之中,心里也不禁觉得惋惜,毕竟仙云山太符合杨璟的推断,给人一种分明最符合推理,却又不是最终的真相,难免让人丧气。

    杨璟轻轻叩击着桌面上那张绞盘的设计图,陷入了长久的沉思,过得许久,才猛然一拍桌子道:“对啊!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众人见得杨璟如此,也纷纷侧目,杨璟却朝孙二娘问道:“二娘,身为圣女,你只进出过总舵两次,可出来传教的天香圣女和那些护法,是不是能够经常出入?”

    孙二娘想了想,朝杨璟点头道:“他们肩负着传法的重任,确实经常进入总舵,不过对此我也没有太多的了解。。。”

    杨璟继而问道:“适才你说当年跟着老圣女进入总舵,是夜里坐的船?”

    孙二娘想了想,便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在圣教里头当上圣女之后,奴家确实是夜里出来的圣殿,焚香拜祭了圣母娘娘之后,便进入了云桥迷障,醒来的时候已经在船上,当时确实是夜里,至于跟着师父进入圣殿,那时候奴家已经饿昏了头,迷迷糊糊地在船上颠簸,脑子也不太清醒,但两岸都是黑漆漆的宫殿轮廓,应该是不会的。。。”

    “也就是说,两次出入,都是夜里对吧?”杨璟再次确认道,见得孙二娘点头,杨璟便拍着大腿道:“这就对了!”

    宗云似乎也想到了什么,只是沉默不语,而宋风雅鹿白鱼等人则用迷惑的目光逼迫着杨璟,恨不得掰开杨璟的嘴巴,心里都急着想要揭开谜团。

    杨璟环视了一圈,而后朝孙二娘问道:“二娘,凭你自己的感想,有没有可能那条河并不在地上,而在地下?”

    杨璟如此一说,众人顿时恍然!

    是啦!仙云山方圆虽然没有大江大河,可矩州境内水系达,前后左右都是嘉陵江和红水河之类的大河流,矩州也在大流域之中,地下水系肯定也很达!

    而根据孙二娘的描述,这些大船都是夜间行走,或许这根本就不是夜间,而是在地底!

    至于那些宫殿的虚影,怕是地下河两岸的岩石!

    面对杨璟的疑问,孙二娘也有些惊愕,因为她从未想过,地下竟然会有河流,更没有想过大船能够在地底下通行无阻!

    不仅仅只孙二娘,便是其他人,又有谁能够如此天马行空地去想象,一艘龙大船,竟然能在地底穿行?

    他们没有杨璟的知识储备,对天文地理更没有太多的常识,杨璟接受的教育,远比他们要高级,许多在杨璟看来是常识性的东西,到了这些人眼中,便是惊世骇俗耸人听闻的咄咄怪事!

    “这怎么可能。。。”在杨璟提出这种说法之后,他们震惊之余,更多的是难以置信,而王不留和宗云几个即便再见多识广,也不可能接触到这样的情形,以往能够很快理解杨璟想法的他们,今次也有些觉得不可思议了。

    不过杨璟却并没有打算放弃,他挑出好几张设计图,而后朝王不留问道。

    “王老,你可懂得占水之术?”

    (ps:抱歉哈,昨天下午六点那章定时了没能布成功,今日补上,四更,早八点,十点,十二点,六点各一章,谢谢大家支持。)

 第二百六十五章 找向导探仙山

    杨璟推测出进入仙云山总舵的路线极有可能位于地下之后,众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而杨璟提问王不留是否懂得占水之术,说明他是打定了主意要探查出这条地下河流!

    所谓占水之术,简单来说就是古人寻找水源的方法。八★一くく.★√√.om

    占卜之术在华夏历史上实在太过悠久,从伏羲便开始有记载,若说到占卜,相信没有哪个民族比华夏民族还要热衷而兴盛,古人在龟壳上钻个小孔,通过龟壳被烤裂之后的纹路,便能知道老天爷会不会脾气了。

    而杨璟所说的占水,其实是占卜的一种,而且还是特别实用的一种,就是利用占卜去勘探和寻找水源。

    西方占水主要靠占卜杖,其实就是一个分叉的树枝之类的东西,或者可以用金属来制作,通过占卜杖感应周围不同寻常之处,杖子的分支就会生轻微的摆动,以此来探测水源或者金属等。

    这种占卜杖又称为魔占棒、寻龙棒,在中世纪的时候,被称为魔鬼撒旦的触角,后来才用于一些煤矿探测之类的领域,而后渐渐传开来。

    说白了就是利用人体的敏感度,透过这根棍子的反应、摆动、旋转等异动,外放出来之后,就变成了一种可见又有规律的讯息,占卜师就能够通过分析这些讯息,进行寻人、找物、勘探水源、矿脉、古迹等等工作。

    如果硬要给个科学或者伪科学的解释,就说这地球甚至宇宙都是个大磁场,比如南极和北极就能够为鸽子等动物引导方向,而地球上任何的物品都会带着电荷,石头,水晶,玉器,人体等等,这种电荷是一种独特的识别,每样东西都不一样,与磁场的共同作用也不一样,于是便能够通过感应力异常敏感的占卜师,来达到探测的目的。

    而在华夏民族,堪舆家们则通过罗盘等专业工具,利用寻龙点穴等地占术,望山点水,只需观察地形走势,再加上源远流长的占卜绝技,便能够找到想要的东西。

    王不留精通百家,宗云同样也是道门中人,如果哪个道士说自己不会武功,或许并不是什么值得难为情的事情,可如果说自己不会占卜算卦,那就让人有些无法理解了,毕竟从古时开始,占卜就与本土的道家联系在了一处。

    即便后来传入华夏的佛教,也出现了地藏占察法门,即是木轮相法,是佛祖嘱咐地藏菩萨为众生带来的一种修行法门,通过修行木轮相法,能够测出善恶业报,因果,机缘,波折等等。

    杨璟之所以将勘探地下水脉的重任寄托在王不留和宗云的身上,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即便他对贵州的地理知识烂熟于心,可那都是九百年后的状况,所谓沧海桑田,谁敢保证九百年前贵州的地形没有任何变化?

    再者,即便地理知识再熟悉,杨璟也没办法,因为仙云山与后世的地名有出入,根本就不能够确定比较确切的地点,而且地下河流又经常变化。

    在广西和贵州等地,又有很多独特的喀斯特漏斗地形,即所谓的天坑,地底岩洞更是成千上万,地下暗河与水脉更是不可胜数,杨璟想凭借自己的现代知识来找到仙云山的地下暗河,简直就难于登天。

    所以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王不留和宗云,毕竟寻龙点穴乃是他们的长项,堪舆无外乎看山看水看阴阳,无论是王不留还是宗云,都曾经云游天下,见识过太多山山水水,想要通过寻龙点穴来找出水脉,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虽然杨璟是个无神论者,对于堪舆之类的学说并不太相信,可他相信王不留的阅历和宗云的眼光。

    在杨璟看来,这种技艺更像地质勘探,需要很深厚的地理知识,经验主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他认为可以尝试一番。

    王不留和宗云相视一眼,后者似乎对此有些排斥,王不留也不明白宗云为何会对寻龙点穴如此的反感,不过既是如此,他也就只好一个人应承杨璟了。

    “大人,老朽早年间却是走遍千山万水,对此道也有些信心,大人信得过,老朽愿意勉力一试。。。”

    杨璟的表情有些严肃,看了看宗云,又看了看王不留,认真地说道:“不是尝试,而是一定要找出来!”

    杨璟很少有这么强势的时候,平日里对大家都是和和气气,很是平易近人,从没把自己当成官儿,也没有把大家当成手下人来使唤,此时如此勒令,也令得诸人有些惊讶。

    似乎感受到了诸人的异色,杨璟便解释道:“我总觉得白牛教和董宋臣在密谋一些天大的事情,心里很是不安,所以必须找到那条地下暗河,看看他们到底想要干什么,事干重大,必须全力以赴!”

    听得杨璟如此说着,王不留也朝杨璟拱手道:“老朽自当尽力!”

    “好,那就拜托王老了,不知王老需要些什么?准备妥当之后,咱们就一同进山去吧。”

    王不留是个喜欢留后手的人,凡事都有着防备,随身的乾坤袋里头便装有罗盘之类的道器,也不需要特别准备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