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断狱 >

第266章

断狱-第266章

小说: 断狱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观自己,因为光明正大地承认了密探的身份,使得那些趋之若鹜地草莽英雄们,此刻对他们敬而远之甚至避之犹恐不及。

    这也打乱了宗云想要开宗立派的计划,所以杨璟对宗云也有着一些亏欠的情绪。

    经过这一场骚乱,望南风也是一片狼藉,不过那老儒士掌柜的也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幕后东家是林文忠,如何措置此事,他还需要听从林文忠的安排。

    宗云这厢虽然迟疑,但还是决定将与韦镇仙见面和谈话的内容都告之杨璟,可他正要开口之时,庞正元等坚守到了最后的几个武林高手,终于还是走了过来。

    他们看了看杨璟,眼中充满了警惕和敌意,虽然杨璟的脸上带着笑意,也展现出自己的善意,但杨璟是官,而武林人士说白了其实就是贼,是如何都没办法走到一起的。

    庞正元没再看杨璟,而是朝宗云问道:“张道长,你往后打算在哪里落脚?”

    这个问题对于武林人而言,是十分**的,因为常在江湖飘,谁都有不少仇家,一般都不太愿意让别人知晓自己的落脚安身之处,以免消息泄露之后,会招来仇家的报复。

    庞正元之所以问起,也并非真的想知道宗云要住在哪里,他的言外之意是,宗云会不会离开杨璟,与这个朝廷狗官划清界限!

    杨璟自然能够听得出来,但他不认为宗云会走,因为他知道宗云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更是个重情重义的汉子,虽然高冷了一些,但越是高冷的人,其实越有原则。

    果不其然,宗云看了看庞正元等人,最终还是开了口。

    虽然他明知道这些人等着他表态,就是想看看还有没有追随他的可能,如果宗云愿意与杨璟划清界限,他们并不介意继续为加入宗云的新门派而摇旗呐喊。

    可他们似乎忘记了一点,那就是杨璟那南无派弟子的身份已经坐实,他和宗云已经是同门,宗云是不可能会在这样关键的时刻,离开杨璟的。

    “辛苦各位了,小道感激不尽,今夜小道住在驿馆就好。”

    听得宗云如此回答,庞正元等人也不由惋惜,不过他们也没说什么,毕竟这是宗云自己的选择,他们也无法左右,只是窃以为宗云有种明珠蒙尘,弃明投暗罢了。

    “那。。。便告辞了,青山绿水,他日再会,请了!”

    庞正元等人实在有些不明白,宗云已经堪称宗师,为何还要借助官府的力量,莫不成这是全真教的传统么?

    “请。”

    宗云自肺腑地给庞正元等人稽道别,杨璟却不咸不淡地说道。

    “很快就会见面的。。。”

    庞正元也不知道杨璟此话的深意,只是与宗云回了礼,便匆匆离开了。

    白牛教受此波及,白牛圣母法会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开起来,如果最后法会没能办成,他们其实也算不上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为他们提前见识了宗云和杨璟带给他们的重重惊喜。

    只不过回头看看,想起杨璟的真实身份,他们也就不再为此纠结了,官和匪或许能够因为利益而联合在一起,但要说自内心的成为至交好友,实在有些难。

    杨璟此话一出,顿时引来了庞正元迷惑又担忧的目光。

    杨璟已经通过推理那根签字,证明了他的能力,所以当杨璟说出很快就会见面之时,众人的心神是相当不明朗的。

    因为他认为杨璟肯定知道了些不为人知的东西,毕竟杨璟乃是皇城司的公办,手里掌控着绝大多数武林人的资料档案,甚至于偏远之地,也会将信件成功送达!

    不过他的心里也在嘀咕,难道真如杨璟所预料那般,矩州城很快就会再次陷入乱战?

 第二百六十二章 林文忠讲大理

    通过一枚小小的签子,挖掘出这等让人既震惊又兴奋且担忧的情报来,诸人也颇感意外。√√.く★.om

    杨璟与宗云李准等人商议了一番,宗云便通过丘本玄,与董尚志进行秘密会晤,即便如今无法揭穿韦镇仙的真面目,起码也能让董尚志提高警惕,而杨璟则与魏潜,来到刺史府,与林文忠会面。

    这场会面是趋势使然,因为想要围剿白牛教,便必须得到地方官府的支持,而林文忠虽然领了个虚衔,退居二线,但实则大权在握,是如何都绕不过的一个人物。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只靠魏潜的州府兵马,想要剿灭白牛教,难度实在太大,必须借助宁西军的帮助,而宁西军早先隶书合州,后来才被划入矩州管辖。

    林文忠虽然只是虚衔刺史,但早先主政矩州之时,因为他是武将出身,为了培养宁西军而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心血,如今或许他没有掌控宁西军的实权,但却对宁西军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西南相对较为穷苦,宁西军也只有四五千的兵力,春夏秋忙时屯田耕种,只有冬天才集中练兵,战斗力自然不会太高,但胜在武备还算不,毕竟要时刻防备西南蛮族叛乱,朝廷的投入还是比较可观的。

    只要能够争取到宁西军这四五千兵力,杨璟便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来应对往后的局势,所以跟林文忠的会面是势在必行的。

    林文忠似乎早已料到杨璟会来拜访,早早便让人摆下了家宴,与杨璟在茶厅寒暄了一阵,便直奔主题,开始边吃酒边谈事情。

    林文忠是个武将,也不懂如何享受,席间并无丝竹管弦,更无莺莺燕燕,老头子胃口极好,吃饭也囫囵,声音还不小,虽然多少有些不雅,但跟这样的人吃饭,看着就觉得香,杨璟在望南风喝酒打架,也是又累又饿,懒得跟林文忠说话,先填饱了肚子再说。

    于是在诸多年轻奴婢的目瞪口呆之中,杨璟和林文忠这一老一小,吧嗒吧嗒便埋头吃饭,所谓风卷残云正好应景。

    林文忠的家宴自然都是一些家常菜色,并无太多山珍海味,但大部分都是硬菜,还有一些酸不溜秋的咸菜,专门用来下饭解腻味,生怕客人吃不完饭菜一般。

    不过杨璟的表现非常让人满意,桌子上的菜品并没有浪费,林文忠摸了摸肚子,用清茶漱了漱口,顺势吞入腹中,见得杨璟也打着饱嗝,便开口道。

    “大理要亡了。”

    杨璟这才刚刚举杯要喝茶,听得林文忠如此说着,仿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般,不由确认道。

    “老大人适才说什么?”

    林文忠轻轻搁下茶碗,直视着杨璟,再次开口道:“高禾已经战死于九河,大理王段祥兴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八府四郡四镇三十七部即将遭受蒙古鞑子的屠杀,大理就快要亡国了。”

    杨璟的茶碗便停在半空之中,听完林文忠的叙述之后,又举到嘴边,吹开茶沫子,小心地咗了一口。

    “所谓唇亡齿寒,看来咱们也要未雨绸缪了…”

    林文忠见得杨璟并无半点慌张,心里也不由暗自点头,临危不乱,泰然自若,这才是战将和谋士都该拥有的气度。

    “潼川府路有余阶大人在守着,整个川蜀如同铁桶一般,蒙古鞑子早就尝过余阶大人的厉害,如果大理被攻陷,下一个目标可就是咱们夔州路了,罗氏与罗殿当其冲,蒙古人对矩州怕也是志在必得…”

    杨璟见得林文忠忧心忡忡,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毕竟他对打仗一无所知,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更是让他毫无头绪。

    “大人觉着大理还能撑多久?”

    林文忠听得杨璟的问题很关键,可谓直指利害,心里也很满意,想了想这几天得来的情报,便朝杨璟答道。

    “大理国主高祥兴生性温和懦弱,又崇信佛教,怜悯百姓,眼下怕是要考虑议和…”

    林文忠说到议和二字,眼中也满是不甘,似大理这样的小国,遇到蒙古这样的庞然大物,所谓议和,其实就是投降。

    如果大理投降的话,蒙古人非但不会损伤战力,还能够利用大理的资源和补给,来攻打夔州路,到时候麻烦可就大了!

    “大人对此有何高见?”杨璟此时已经知道,就算自己不来找林文忠,林文忠也会找他,因为大理要是忘了,就必须有人站出来保卫西南国门,身为皇城司的勾当公事,杨璟有义务参与这件事情。

    杨璟主动提起,林文忠也省了不少力气,朝杨璟分析道。

    “大理素来恭顺,我朝也一向将大理视为西南屏障,若大理没了,以夔州路的兵力和民力,想要抵挡蒙古鞑子的铁蹄,其实并不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阻止大理投降!”

    林文忠如此一说,杨璟也就明白了。

    如果大理坚决抵抗到底,非但能够最大程度消耗蒙古人的兵力,还能够将整个大理打空,让蒙古人无法利用大理的人力和物资,也算是间接削弱蒙古人的实力。

    而且大理拖得越久,大宋这边就有越充裕的时间来做战前准备,这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法子,确实是个不的方案。

    林文忠见得杨璟露出释然的目光来,便继续说道:“段祥兴虽然懦弱求和,但大相国高泰祥是个有血气的主战派,而且权柄极大,高氏也曾经掌控朝政,民间声望与段氏不相上下,想要阻止大理投降,只能从高泰祥入手…”

    林文忠说到这里,杨璟似乎也想到了什么,有些警惕起来,然而林文忠并没有给杨璟任何推脱的机会,当即便说道。

    “余阶大人的意思是,想让你到大理走一趟,促成高泰祥坚决抵挡蒙古人,如果你愿意,余大人便会上奏,为你请旨,让你出使大理,如此便名正言顺了。”

    “当然了,白牛教的事情咱们也不会坐视不管,你的身份已经暴露,还不如正大光明站出来,余阶大人打算为你请官,让你担任矩州兵马钤辖,州府衙门的地方厢兵,甚至于宁西军都可任你调遣,待得此间事了,正好借着军功领个虚衔,顺势出使大理。”

    杨璟听得如此,也不由苦笑,看这架势,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