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风流-第5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奴婢的,当然要表现出痛惜的样子,不,得比陛下还要痛,要痛彻心扉、痛入骨髓,痛不欲生才好。
于是他滔滔大哭着道:“陛下啊,叶春秋的功绩,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才入朝几年哪,办成了多少事,奴婢伴着陛下多年,也不及他的一根脚趾头,这样的人,真是世所未见,他是陛下的诸葛孔明,是陛下的房玄龄啊。”
“奴婢在想,那该死的安化王在谋反时,以那叶春秋的性子,必定是为了陛下的社稷,而奋不顾身讨贼的,即便是以卵击石,亦是在所不惜,他去宁夏,或许也是为了陛下啊,陛下能看出安化王会反,以他的聪明,怎么会瞧不出?他明知如此,明知那里是死地,是万丈深渊,依旧勇于赴死,这是要为陛下定社稷、安江山哪。他的忠心,实是天日可鉴,奴婢虽也忠心耿耿,却不及他半根脚趾头。奴婢心疼,疼哪。”他哀痛地捂着心口,眼泪唰唰地滚着出来。
此时,刘瑾终于摸透了朱厚照的性子了,陛下疼,自己要更疼,只有疼,才能产生精神上的共鸣,所以刘瑾捶胸跌足,哀痛到几乎要死去。
叶春秋死了,死的好,死的妙,死了就了却了咱的一桩心事了,从此之后,这陛下身边,就再没有人和咱相比了,他这一死,真是及时雨,让咱久旱逢甘霖。
死了就可以对他大书特书了,不要紧的,吹捧一个死人有什么干系呢,吹到天上去,得益的也是咱,陛下除了哀悼那个死鬼之外,便是和咱的心贴得更近了。
这时候绝不能吝啬溢美之辞,虽然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刘瑾的心里不免还是有些酸酸的,可是无妨,这是政治,这是宫中的生态,咱在宫中混了半辈子,什么没有见过?比起某些人,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刚才还在为叶春秋的死而难过的朱厚照,身躯不由一震,刘瑾的话,竟让他意识到了什么。
朕猜到了安化王反,叶春秋也猜测到了,他若是没有猜测到,怎么会如此反常,怎么会对朕说,一个月后,陛下就会明白?
可是当朱厚照在一个月后的今日,朱厚照终于明白醒悟过来,他悲从心起,斯人已逝,留下的那段话,只令他后悔不已。
现在细细思量,叶春秋那般做,其中固然有为了他爹的缘故,可是他剑术高超,又对安化王有所防备,怎么会轻易死呢?
除非……正如刘瑾说的那样,他不肯走,他要留下平叛,一切就都解释得通了,他就是这样的性子。
想到叶春秋带着区区数百镇国新军赴死,更令朱厚照痛心不已。
朱厚照瘫坐在御椅上,至今还不肯接受现实。
只听刘瑾在一旁接着说道:“最让人痛心的是,叶春秋只留下了一个遗腹子,哎……他为了陛下,连性命都没了,可怜那没出声就要没爹的孩子啊……”
似是一语惊人梦中人,朱厚照的眼眸猛地一张……
是啊,他还有一个遗腹子,想到这里,朱厚照既有心痛,又感觉到了几分责任,他不由道:“此事对叶家那儿能瞒得住多久就多久,御医……御医要随时待命,告诉他们,出了差错,孩子有一丁点的差错……就……朕决不轻饶,这个孩子,比皇子还要贵重,任何人敢掉以轻心,朕立杀无赦。孩子出生之后……他既是春秋的孩子,也是朕的孩子,朕会将他当做自己的孩子看待,母后那儿,能瞒也先瞒住吧,这件事,你去办,宁夏安化王谋反的消息,肯定是捂不住的,可是能捂住一时是一时,叶王氏……叶王氏……”朱厚照说到这里,又忍不住想要哭了,他费了好大的劲,才道:“叶王氏腹中的孩子还小,不可出一丁点的差错,一旦消息泄露了去,随时都要有人在侧,不可让她伤心过度。”
“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想到叶春秋曾经为了救太子的事,朱厚照便觉得,自己该有所担当。
刘瑾忙道:“奴婢拼死也要将事情办好。”
一个孩子罢了,无所谓,当然要显出自己尽心竭力的样子,越尽心,陛下对自己就越是信任。
所以刘瑾已经想好了,这件事,他不但要办,而且要办好,要完美无缺,让任何人都挑不出一丁点的瑕疵来。
朱厚照只是点了点头,眼眸里依然是那满满的,怎么也抹不开的悲痛。
正在这时,有宦官来报:“禀陛下,刘健与诸学士和各部部堂求见。”
既然宫中得到了密报,那么可以想象,内阁那儿也有得到消息的渠道。
安化王反,这是何等的大事,内阁和各部怎么可能无动于衷?遇到这种紧急情况,诸臣肯定是要第一时间来觐见,商讨对策的。
朱厚照这时又想到了安化王,他不由露出了几分狞然之色,冷冷地道:“来的正好,朕正好有事要和他们商量呢,请进来,都请进来。”
他让一旁的小太监将的踢翻的御案扶起来,又收拾了一番,便坐直了身体。
他努力地掩住了心中的悲痛,只是通红的眼眶里杀机毕露。
他深深地觉得自己现在要做许多的事,叶春秋的孩子,安化王的谋反,前者是让叶春秋能够瞑目,后者是要为这个兄弟报仇雪恨。
《
第九百一十九章:哀莫大于心死(第三更)
《
天才壹秒記住『 qu 】
安化王谋反,是打着反对中官的名义,说中官乃是虎狼,周东度是死了,可是不要忘了,这一次平叛的人……杨一清,是一直都想要将自己置之死地的人,若是这时候,杨一清挑拨离间,再拉拢了张永,那该死的张永和杨一清一道趁宁夏这事上捅自己一刀子,那后果,嘿嘿……
刘瑾阴测测地看着刘健,突然道:“陛下……奴婢想要亲自去督军,这安化王胆大妄为,更是杀害了叶侍学,实在该死,既然刘公要起用杨一清,奴婢恳请代陛下,亲去宁夏,将那安化王碎尸万段,方能解奴婢之恨。”
对,得自己去擦宁夏的屁股,绝不能假手他人,换了任何人,自己都极有可能陷入危险的境地。
刘健不禁皱眉,他显然看出了刘瑾的意图,刘瑾害怕了,失去了叶春秋,不但意味着宫中的格局会恢复原状,也可能会导致八虎之间的明争暗斗又要继续延续下去,只是刘健还真没想到,这个时候刘瑾居然会有所警觉。
而且此时,他还一副悲恸的样子,捶胸跌足地道:“奴婢想到叶春秋惨死于朱寘鐇手下,想到陛下痛失贤良,便辗转难眠,若是不能去宁夏,奴婢便是生不如死,求陛下成全。”
他演得过于投入,竟是声泪俱下,这又使得朱厚照与他有了共鸣,自己和刘伴伴的心情想必是一样的吧,刘伴伴就这点好,肯陪自己哭陪自己笑!
久久没有说话的朱厚照,终于叹出了一口气,道:“好吧,就依刘伴伴和刘师傅所言。”
依刘师傅,是答应了刘健起用杨一清,依刘伴伴,是命刘瑾为监军。
刘健的眉头皱得更深了,正想要说刘瑾不懂军事,而张永毕竟是御马监的掌印,对军事了若指掌。
刘瑾又怎么会不知道刘健的心思呢,在刘健开口之前,他立即道:“奴婢还有一事禀告。”
一下子,堵住了刘健的嘴巴,刘瑾心里冷笑,你刘健以为自己是谁,嘿嘿……从前没有叶春秋的时候,咱没心思整你,现在你还想整咱?咱们走着瞧吧!
刘瑾本来就是睚眦必报的性子,现在存着害人之心,便道:“陛下,奴婢以为,这檄文之中,为朱寘鐇这叛贼所杀的官吏,都是我大明的忠烈,现在平叛在即,大军即将讨贼,此时此刻,为了提振军心民气,陛下何不立即下诏,恩赏忠烈,如此,讨伐的诸卫军马方能知道朝廷赏罚分明,更愿欣然讨贼。”
刘瑾的提议是很有道理的,安化王杀了不少忠烈,这些人都没有依附朱寘鐇,所以现在朝廷既然决心平叛,当然要对这些人进行封赏和追封,否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追封来得越早,对于士气的帮助就越大。
那朱寘鐇,大张旗鼓地杀了这些人,印发成檄文昭告四方,不就是想乱朝廷的士气吗,更是要告诉天下的臣民,不肯依附他就是如此下场。
如此,朝廷就该针对这份檄文,立即做出反应,昭告四方,好让大家知道,朝廷对于忠烈的礼遇,是绝不会有吝啬的。
朱厚照听罢,在哀痛的情绪中,终于打起了一点精神,道:“刘师傅以为如何呢?”
他一想到懂自己,总是愿意支持的那个人已经不在这个世上,就难以掩盖悲痛,此时便没有了什么主意。
他甚至有些心灰意冷,心里只念着两件事,其一是报仇雪恨,其二便是叶春秋的遗腹子,其他的事,他已经不甚关心了。
《
第九百二十章:封赏(第四更)
《
刘健没有多想,便直接道:“这是大事,该让礼部先上一份章程……”
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封赏是如此,其他事也是如此,刘健作为内阁大学士,就是这个规矩的维护者。
可是刘瑾却仿佛抓住了刘健的话柄一样,随即道:“事急从权,天下臣民都在等待朝廷对忠烈的抚恤,若是再延误下去,不免军心动摇,陛下,奴婢以为,朝廷不可这样按部就班,理应现在就商量出一个对策来。”
刘瑾现在是不放过任何打击刘健的机会,接着又道:“刘学士何以说这样的话,难道刘学士就是这样对忠烈的态度吗?”
刘健便默不作声了,只是脸色显得不大好看。
那张彩这时候大致也摸透了刘瑾的心思,刘瑾这一次打算去宁夏,而且……显然刘瑾想在这上头做点文章,他便正气凛然地出班道:“刘公公所言甚是,忠烈以死许国,朝廷岂能按部就班?以臣之见,理应速速恩赏,以免寒了将士们的心。”
朱厚照便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