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781章

明朝小侯爷-第781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草原头领们齐声应诺,科尔沁台吉齐齐克成为了新鲜出炉的顺义王,代表草原诸部表达了忠心,正德皇帝又颁布了诸多赏赐,这才恩旨他们返回草原。

    草原部族头领离开京城,张知节受命亲自出京相送了十里,又殷殷叮嘱了一番。这些草原部族头领们就此离开了京城,返回草原。

    张知节望着部族首领消失的背影,真心希望自此草原能够平静下来归顺朝廷。不过张知节知道,这些部族头领们还要经历一番考验。

    因为迟迟未见达延汗死去的消息,也就是说达延汗还活在草原上的某个角落。在张知节离开草原之后,达延汗会甘心接受失败吗?

    肯定不会,他一定会有所动作的,面对达延汗的动作,这些草原部族的头领会作何选择呢?特别是在张知节已经离开了草原的情形下。

    张知节倒不是担忧,毕竟他既然能横扫草原一次,就能横扫草原第二次,他只是不想再在草原上掀起腥风血雨。

    (本章完)




第1268章 昌国公

    关于世界是个球、日不落帝国之类的传言在京里不断的流传,虽然不像是征服草原那样一下子引起了京城热议,但是却也有在百官之中越传越热的趋势。

    开海通商也有几年了,朝中百官和民间有志之士对于海外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接受新生事物、新生观点也更加容易。

    所以张知节那些话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特别是海外竟然有日不落帝国的存在,让所有人都心惊不已。因为他们实在没法想象日不落帝国的国土到底有多么庞大。

    当然了,既然是讨论,那自然也有很多官员持怀疑的态度。主要是这些观点都太惊世骇俗了,虽然是出自张知节这个朝廷重臣之口,但是仍然让很多人难以相信。

    这也就是如今张知节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深入人心,若是早几年张知节说出这样的话来,肯定所有的官员都会嗤之以鼻。

    最开始只是在百官之中流传议论,最后自然也免不了传入市井之中。皇帝纳草原哈屯为妃之事已经过去,热议也平息了,如今京里百姓的八卦之心正是空虚的时候,正好张知节的这番话又在百官之中传了开来。

    “啥?脚下的大地是个球?俺看你才是个球!蠢球!”

    “大地就是个球,还是正在转动的球!”

    “哈哈!你是不是傻了?!得了癔症了!用你的猪脑子想想,你还能站在个球上过活不成?而且还是个转动的球!你试试,你脚下的大地在转动吗?”

    “这俺不知道,但是这是张提督说的!人家张提督说了,正是因为是个球而且转动,所以有了什么不落太阳的朝廷!在人家的国土里,太阳永远不会落下,人家国土比大明大百倍呢!”

    “哪个张提督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哗众取宠?太阳东升西落,怎么可能不会落下?这不是扯淡吗!还比大明的国土大百倍?大明乃是四海之中,是天朝上国!”

    “当然是新鲜出炉的昌国公了,那位说的话不会假吧?”

    “啊?!竟然是小侯爷说的!”那人一声惊呼,还左右张望了一下,生怕有锦衣卫的人在场。若是让锦衣卫的人听到说他们提督大人扯淡,少不了教训一番。

    对于京里渐起的流言张知节也知道一些,觉得这是好事,能够让百姓和百官对海外多些了解。

    徐佳颍刚刚从宫里回来正在卸妆,如今她也算是国公夫人了。虽然金书铁券还没有赐下,但是侯府旁边敕造的国公府却已经开始动工了。

    张知节倚在榻上漫不经心道:“宫里头如何?”

    虽然张知节这话说的含糊,但是徐佳颍却知道他问的什么,如今距离丽妃被册封也有些日子了。

    徐佳颍笑道:“挺好的,一派风光霁月。皇后娘娘是听进了你的话去,至于丽妃娘娘,那也是个顶顶聪明的人。”

    就在这时,娟儿进来笑道:“二爷,有位公公来传召,皇上召二爷入宫呢!”

    本想忙里偷个闲,看来是不可得了,张知节有些慵懒的起身。娟儿转身找了蟒袍出来。张知节看了一眼摇头道:“换一身立蟒吧,这件新蟒袍太打眼了。”娟儿依言换了一身。

    巧巧挺着肚着在一边笑道:“还是刚才的坐蟒袍瞧着更精神些。”

    张知节笑道:“低调才是王道,听没听说过扮猪吃老虎吗?”

    巧巧掩嘴笑道:“倒是没见过穿着蟒袍的猪。”

    此言一出房间里的丫鬟们尽皆笑了起来,徐佳颍咯咯笑道:“自从有了身孕,巧巧这个嘴是越来越厉害了!真是叫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巧巧说完之后捂着脸觉得自己是说错了话,张知节倒也不介意,捏了捏她的小鼻子这才笑着去了。

    来传旨的是乾清宫的小太监,正恭恭敬敬的在前厅候着。张知节信步走来,笑道:“皇上召见本督所为何事?”

    小太监恭敬道:“回国公爷,奴婢听着是杨阁老奏请皇上,请开经筵。”

    张知节听了感到莫名其妙,疑惑道:“经筵?这和本督有什么关系?”虽然张知节也读过书,也只是读过,什么孔子、孟子他都听说过,开经筵他去了也跟听天书一样。

    就算是正德皇帝对于经筵也没有什么兴趣,经筵都好几年都没有开过了,杨廷和怎么突然想起来建言皇上开经筵,而且正德皇帝像是同意了的样子。

    小太监听了恭声道:“国公爷,奴婢也只是听张公公随口说了一句,具体奴婢也不知道啊!”

    张知节听了点头,上了马车由侍卫们簇拥着向宫里行去,一路上张知节已经打定了主意,什么经筵不经筵的他是绝对不会掺和的。有那功夫还不如回府睡大觉来的自在。

    乾清宫里,正德皇帝见到张知节来了立即兴致勃勃道:“知节,刚刚杨阁老奏请朕要请开经筵,朕已经准了!”

    张知节斟酌道:“皇上,这也是好事,开广心思,耸励精神,亦能针砭时弊。”

    正德皇帝点头道:“确实如此,杨阁老进言以你为讲官,所以朕便答应了。”

    张知节瞬间就懵了,他以为自己听错了,疑惑道:“以谁为讲官?”

    正德皇帝笑吟吟的点头道:“你啊,还能有谁?”

    这下张知节彻底懵了,他以为正德皇帝宣召他是想让他陪着听这些官员们念经呢,万万没想到会让张知节充任讲官。

    搞什么啊?想想自己连论语都背不下几句来,怎么去当讲官?虽然听过后世的那什么讲坛,不过张知节可没有勇气将那些甩出来。

    张知节一脸懵样的指着自己的鼻子道:“皇上,臣做讲官?”

    正德皇帝笑吟吟的点头,张知节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哭笑不得道:“皇上,臣那点微末之学您又不是不知道,臣怎么能做讲官,这不是贻笑大方吗?”

    见到张知节有些发窘,正德皇帝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张知节的学问他自然是清楚的,怎么说也是做过他的伴读,和他相比半斤八两,而且还是张知节半斤他八两。

    (本章完)




第1269章 经筵

    张知节十分无语的看着正德皇帝放怀大笑,正德皇帝又不是不知道他的学问水平,没道理会看他出糗啊。

    正德皇帝笑完之后,这才拍着张知节的肩膀道:“放心吧,若是真的讲史、讲四书五经,那朕还没工夫听呢!”

    “知节你在天津说的那些话在京里传开了,百官议论纷纷,但是传来传去总觉得云里雾里,所以杨阁老就萌生了这个念头,请开经筵。”

    “这次经筵不讲史,不讲四书五经,只讲海外,讲西洋!这可是知节你擅长的。这次经筵呢,不只是讲给朕听,也讲给百官听,算是开拓眼界吧!世界这么大,这么精彩,咱们也不能只是盯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不是。”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张知节听了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笑道:“皇上可是吓死臣了,既然是讲海外的事,那臣倒是可以勉力一试。”

    正德皇帝听了笑道:“那好,知节回去准备准备,朕三日后在文华殿设经筵,到时候好好让他们开开眼界!”

    离了皇宫之后,张知节一路上十分振奋,原本他对经筵是十分不感冒的,但是没想到这次经筵是让他来做讲官,而且讲的还是海外,这无疑是最合张知节心意的。

    张知节就是想着开阔朝中官员的眼界,让他们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了解,不要坐井观天,目光短浅。

    所以张知节摩拳擦掌好好准备准备,他已经很久都没有过着这样激动的想要做一件事了。

    到了侯府张知节下了马车刚要入府,一个人影从里面冲了出来,惊喜的叫道:“姐夫!”

    还沉浸在经筵中的张知节吃了一惊,止步定睛一看,来人正是徐光平,徐佳颍的弟弟。张知节笑道:“原来是光平啊,怎么不进去?你姐姐不在家?”

    徐光平笑道:“我不是来找姐姐的,专门在这候着姐夫呢!”

    “找我的?”张知节有些惊讶道,徐光延倒是有时候来找他,徐光平毕竟年纪小,和张知节也说不到一块去。

    旁边的门房赔笑道:“可不是嘛,小舅爷都在这等了半天了。”

    张知节斥道:“怎么不进去通禀?”

    门房吓了一跳,徐光平摸了摸头不好意思道:“姐夫,是我执意不让他们通禀,要在这里等的。”

    看来徐光平是偷偷来找自己的,张知节真有些好奇是为了什么事。毕竟是自己小舅子,张知节也完全没有架子,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怎么,这是怕你姐姐知道啊?有什么事进来说!”

    徐光平嘿嘿笑道:“是有点事。”

    看徐光平是瞒着家里偷偷来的,而且不想让徐佳颍知道,张知节就带着他去了外厅。

    吩咐丫鬟上了茶,张知节笑问道:“说吧,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