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朝小侯爷 >

第582章

明朝小侯爷-第582章

小说: 明朝小侯爷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张知节做错了或者迫于这些官员的压力才将张知节召回来的!

    所以正德皇帝只能息了将张知节召回来的念头,对于那些弹劾的奏折,他当然是全然不搭理。要不是内阁的大学士从中周旋,锦衣卫差点就要大开张了。因为东厂正在盯着呢,马永成还想着借此重树东厂的威风呢。

    京里最苦恼的就是内阁的杨廷和、梁储两位大学士了,夹在百官和皇上之间,十分的为难。

    虽然京里的官员的蹦跶的欢快,但是正德皇帝全然不搭理,远在江南的张知节就更不搭理了,而且他也知道正德皇帝肯定会无条件支持他的,所以他才带着骑兵直接去了福建。

    这期间京里一直都没有消停,结果更加劲爆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夏家被张知节带着骑兵屠了个干净!因为夏家和福建一众高官勾结山贼袭击张知节,在被张知节带领骑兵剿灭之后,更是丧心病狂的调动大军想要袭杀张知节。

    消息传动京城,这无异于一场大地震。这次将整个京城的官员全部搅合了进去。不过,虽然这次风波更胜从前,但是并非所有的官员都在攻击指责张知节。

    虽然那些既得利益的南方系官员,十分汹涌的指责张知节严刑逼供捏造证据逼反了夏家和泉州人。是的,这些人睁着眼睛说瞎话,将那些山贼说成了是被张知节逼反了。

    但是也有北方系的官员看不下去了,夏家和福建的官员竟然公然袭杀朝廷钦差,眼里还有王法吗?眼里还有朝廷吗?

    毕竟张知节最开始并非是要屠杀夏家,而是将夏家押送京城,不管夏家存在不存在冤屈,都不应该暴力对抗朝廷,公然袭杀钦差!这反而说明了夏家心里有鬼,那些证据都是真的。

    京里头就此热闹了起来,朝野之间简直就是吵翻了天。但是也吵不出个所以然来,正德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无条件支持张知节。

    而且是更加坚决的支持张知节,张知节是代天子巡视南方,换句话说就是代他朱厚照巡视南方,夏家竟然敢勾结山贼谋害张知节,就算夏家没有其余的罪状,只是因为这个就够将他们满门抄斩了!

    所以说张知节直接将夏家给屠了有问题吗?没问题!根本就没有任何问题!别说张知节有自己给他先斩后奏的旨意,就算是没有旨意将夏家给屠了也没问题!

    正德皇帝心里就是这样想的!还有福建的官员,正德皇帝差点没有气死,这些官员吃着官俸,受着皇恩,竟然敢擅自调兵袭杀张知节,真是狗胆包天!

    若不是张知节震慑三军,令福建将士倒戈,后果简直不可设想!对于即将被押送进京的福建官员,正德皇帝已经打定主意要重办了!

    就在吵吵嚷嚷声中,福建的官员被押送进京,同时还有夏家查抄出来的全部家财。正德皇帝先是一怒,然后就陷入了惊喜之中,现在无论是内库还是国库都缺银子呢!

    正德皇帝一边乐呵呵的数银子,一边禁不住想到,若是早知道能得这么多银子,就让张知节早些下江南,然后押送着这么多银子回京。自己迎娶刘姬的时候就不用那么委屈刘姬了,那样的话就真的完美了。

    虽然京里吵的天翻地覆,但是事情总是要解决,经过内阁的极力周旋,最终终于有了盖棺定论。已经灭族的夏家所有罪名属实,连同京里的夏朗也被下狱抄斩。

    而被张知节押送进京的浙江官员全部处斩,被张知节押送进京的福建官员则抄斩三族。这桩大案便到此为止。

    京里总算是安静了下来,但是其实每个人的心都还提着,因为张知节这厮还在南方呢!谁知道他会不会又掀起什么风波来?

    内阁一边和吏部甄选官员派往福建,一边开始请正德皇帝将张知节召回京城。他们两个也受不了了,这一阵子在京里四处周旋,他们两个真的有种心力交瘁的感觉。

    虽然正德皇帝也想让张知节尽快回京,但是正德皇帝还是要顾及张知节自己的想法的,并没有直接答应下来,而是含糊过去了,随即派人去信给张知节。

    关于京里的风风雨雨张知节其实都清楚的很,不过就是知道的消息也都是已经过去很久了的!毕竟路途实在是太遥远,但是张知节对京里的风雨并没有上心。

    这点风雨根本就动摇不了他,他一心扑在了沿海各卫所上。带着常云和冯海生每个卫所都仔细的巡视,统计个卫所的战力情况,在巡视当中常云和冯海生都给了张知节很大的惊喜。

    常云识个好苗子,对于海事十分熟识,也很有灵性。更让张知节惊喜的是冯海生,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他对海事的了解程度让人惊叹。

    张知节冷眼看去,沿海卫所的将士们竟然没人能比的过他。他出海的那些年之所以闯下了偌大的名声,不只是因为他熟悉航路,还因为他有着丰富的海战经历。

    (本章完)




第943章 翠娘

    日子过的飞快,朝廷任命的福建官员已经到任了,张知节也从巡抚衙门中搬了出来。但是张知节依然是福建官位最高的官员,也是在福建一言九鼎的官员。

    张知节和正德皇帝几次通信,大体说了一下自己在福建做什么有什么计划,表示自己还不能回京。虽然有些遗憾,正德皇帝只好嘱咐张知节只管放开手脚干就是,早些处理了早些回京。

    在福建各卫所巡视了这么久,张知节终于征调组合了一支四十余条战船组成的船队。真正福建水师的战力比这个还要大一些的,但是张知节并没有全部征调了。

    随后张知节就带着这船队离开了福建,他要前往南京,龙江船厂挑选了容易修复的战船优先修复,终于凑够了二十余条战船。立即就将这个好消息送到了福建。

    所以张知节便带着福建的水师船队来到了南京,将这二十余条新修复的战船编入水师,并且给水师的船队补充火力。火器局就在锦衣卫的麾下,张知节倒是便利得很。

    水师的战船难得出海,倒是引起了海上的惊动,不过对于水师的战船出动,海上的海盗们倒是没觉得害怕。朝廷的水师日渐凋落,这些年来也没有什么作为,根本就对海盗们没有任何的威慑力。

    最近海上倒是热闹的很,先是名扬海上的夏家被灭,引起了海上的震动。一直以来被夏家控制的船队便失去了根基,只能漂浮在海上了。

    虽然名扬海上的夏家被灭震惊了海上,但是海上的海盗们也只是感叹一番了,根本就不觉得这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不,还是有关系的!那可是足足二百多条船组成的船队,要船有船,要人有人,多么大的一块肥肉啊!谁若是能得到这些船队必然会实力暴涨,甚至成为海上的霸主。

    至于什么张知节屠了夏家,杀了三千山贼,让福建官军倒戈,这些事威震江南他们也听说过,但是却镇不住他们,因为一个是海上一个陆上,根本就像是两个世界。

    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夏家流落在海上的船队,夏家被屠了,这些船队和夏家的人都不可能再上岸了。夏家都被杀了个干净,他们这些人上岸还能活着不成?

    所以这些船队只能扎根海上了。原本四家海盗关系还挺不错的,但是自从夏家被灭的消息传到了海上之后,他们之间就有了隔阂了。

    谁都想要得到船队,谁都生怕对方得到船队。这四家海盗频频和夏家的船队联系,但是一直都没有得到什么回复。事实上,夏家的船队自己还处在懵逼中呢,虽然当初船队来到舟山群岛避风头,但是当时夏家还没有什么不安的样子。

    当时夏家的指示也只是暂避风头而已,相信风头很快就会过去,没想到夏家竟然突然就被屠杀了个干净!真是太突然了!

    这让这些人都有些茫然了,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了。上岸吗?夏家都被屠了个干净,他们这些人上岸还不是得挨一刀?

    随后他们就受到了其他出海豪族传来的消息,只要船队靠岸,钦差大人既往不咎!

    这个消息在船队中炸了锅,船队一下子分成了三个阵营,有的人觉得钦差大人这种高官肯定一言九鼎,是可以上岸的!他们这些人的根在岸上,既然有了这个机会,还是上岸的好!

    但是大多数人都觉得不应该上岸,这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他们觉得当官的话也不能信,上了岸肯定得挨上一刀!

    反对上岸的人又分成了两个阵营!既然不能上岸了,那要想在海上生活下去,那就只能做海盗了!

    一部分人想着投奔别的一处海盗势力成为海盗,还有一部分认为船队这么多船,这么多人,何不自己做海盗?何必去别人手底下讨生活?

    总之船队里也是吵吵嚷嚷的,没有定下来到底该如何。夏家的船队迟迟没有就没有定下来什么章程,四大海盗势力抛来的橄榄枝自然得不到什么回应。

    这下四大海盗势力的大当家的就有些忧心忡忡了,他们拿不准了,不知道是不是夏家的船队被其他的海盗头目给说动心了。

    此时刘良三就光着膀子在骂娘,当然是骂别人的娘。刘良三就是海盗的大当家的,他正在骂赵大胡子的娘,赵大胡子就是海上另一个大当家的!

    原来刘良三心里忧心忡忡,恰恰知道了上次派人去游说的时候,刚好赵大胡子的人刚刚去过。最后刘良三没有得到什么准信而,心里不免就怀疑其赵大胡子了。

    所以就派人去赵大胡子那里探探口风,结果,赵大胡子还怀疑他呢,冷嘲热讽的就给堵回来了!

    做海盗的脾气都好不了那里去,听到手下的回报,刘良三立即就破口大骂起来,这时候谁要是敢插话,保准被他喷个满头满脸。所以他的属下们都一个个低眉顺眼的听着。

    他们不敢插话,但是不代表别人不敢插话。刘良三正在张牙舞爪的骂的痛快,后面传来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