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侯爷-第5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阁老,有何打算?”梁储问道。
“打算?梁阁老,你也同张知节打过交道了!这封奏折肯定是提前就获得了皇上首肯,然后又打通了内阁!你觉得会如何?”杨廷和反问道。
“难!很难啊!”梁储叹道,前一阵子他是真的领教了一番张知节的圣眷。现在知道了李东阳竟然是被张知节给阴掉的,梁储心里也禁不住直冒寒气!
“是啊,很难!李阁老出京前就对我说,要谨防群小窃权,浊乱朝政,音犹在耳啊!不管有多难,总要去面对!”杨廷和感叹道。
(本章完)
第834章 牛鬼蛇神
对于杨廷和和梁储联袂而来,彭玉臻心里不用想都明白发生了什么,显然是因为那封奏折的事情。
之前一直患得患失,事到如今,彭玉臻反而坦然了,起身笑道:“杨阁老,梁阁老,两位阁老联袂而来是有什么事情吗?”
杨廷和笑道:“刚刚通政司递上来了一封奏折,我对这封奏折存有疑惑,所以过来问问!”
彭玉臻摇头道:“什么时候通政司竟然还有封剥奏折的权利了?”
梁储皱眉道:“并不是封驳奏折,只是觉得这封奏折若是发出了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为了慎重通政使才来了内阁,事实上这封奏折确实有问题!”
彭玉臻沉声问道:“那不知梁阁老觉得这封奏折有什么问题?这封奏折的处理不合规矩吗?”
这封奏折的流程确实没有不合规矩的地方,梁储摇头道:“没说它不合规矩,杨阁老和我只是觉得彭阁老的处置不妥当!太祖皇帝有训,片帆不得下海!”
彭玉臻沉声道:“此事并非没有先例,永乐朝有郑和七下西洋!”
梁储眉头一皱沉声道:“出海之事劳民伤财,所以太宗皇帝七下西洋之后就搁置了!现在却要重新组织船队,这不但是违背祖训,而且如今国库空虚,根本就没有财力支撑!这封奏折完全就是罔顾百姓,罔顾江山社稷!”
彭玉臻听了沉声道:“梁阁老说的未免太重了吧?这又不是组织一支当年七下西洋那样的庞大船队!不过是拼凑几十条福船罢了!都知道如今国库空虚,所以皇上也没打算从国库出银子!梁阁老这罔顾百姓,罔顾江山社稷之论就无从谈起了!”
“这些年来,国库紧张,水师颓废,水师的战船根本就得不到维护,都烂在了水里,再这样下去,水师怕是要无船可用了!那还叫什么水师?”
“虽说承平日久,但是如今海上并不得安宁,屡有海盗上岸侵民之事发生,已有愈演愈烈之势,若是无水师可用,如何防备水患?皇上决意组建船队,可以重建福船,这是利民利国之事,有何不可?”
梁储听了,无言以对,半晌方道:“朝廷的政令是禁海,如今连朝廷都要组织船队出海,这禁海令如何服众?恐会引得民间争先出海!”
彭玉臻听了忍不住讥讽道:“现在东南沿海到底是个什么情形梁阁老竟然不知道?要想真的禁海,那更要发展船队!若是连船队都没有,水师颓废,如何禁海?”
梁储听了脸色一沉,沉声道:“皇上这是与民争利!”
彭玉臻听了冷笑道:“与民争利?不服朝廷禁令,出海走私的人也能叫民吗?这次赈灾朝廷用的哪里的银子?若是内库也没有银子的话,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河南发生易子而食的惨剧吗?”
梁储听了默然,彭玉臻顿了顿,慨然道:“我知道两位阁老对我有偏见!我不是廷推入阁,而是张提督向皇上举荐的!那****与张提督偶遇曾经聊过海上的事情,相谈甚欢。”
“我入阁也是一片拳拳为民之心!这封奏折,我思虑良久,深为赞同!如果两位阁老觉得有异,可以奏请皇上,至少我是问心无愧的!”
杨廷和听完了所有的话之后,这才叹道:“这封奏折一旦发出去,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还是要慎重一些的好!以后再有这种敏感的奏折,希望彭阁老不要擅自决定,还是要大家商讨一下!”
彭玉臻低头道:“是我莽撞了,几十条船而已,本以为是一件不大的事情!以后我会注意的!”
杨廷和和梁储离开了之后,梁储沉声道:“杨阁老,接下来该怎么办?”
“去豹房!”杨廷和淡淡道。
“这事儿皇上已经准了,背后又有张知节的影子,咱们就算是去见皇上,也很难有个结果!”梁储沉吟道。
“那梁阁老以为呢?”杨廷和反问道。
“不妨去见一见张知节,这事儿会在朝廷里引起轩然大波,他也会被推在风口浪尖的,难道他就不顾及一下后果吗?”梁储沉声道,显然上次张知节十分痛快的去劝说正德皇帝赈灾给梁储的印象太好了。
杨廷和苦笑道:“张知节为了这封奏折,连内阁首辅李阁老都都对上了,他这种决心,你觉得几句话就能把他劝回来吗?”
梁储听了默然,然后沉吟道:“如果劝不动张知节的话,那,又如何能劝得动皇上?”
杨廷和听了之后笑道:“行不行,总得试一下!”
梁储听了禁不住目光微闪,他似乎有所觉察,杨廷和对此似乎并不十分上心,更像是在走一个过程。
正德皇帝刚刚搬回豹房,听说杨廷和和梁储求见,对身边的张永笑道:“瞧瞧,到底还是来了?什么时候朕能省心呢?传他们进来吧?”
杨廷和和梁储行完礼之后,正德皇帝笑问道:“两位阁老有何事啊?”
杨廷和躬身道:“皇上,臣这里有一封奏折,似有不妥之处!”
正德皇帝有些不在意道:“哦?呈上来吧!”张永将奏折接过来呈给了正德皇帝,正德皇帝瞄了两眼就放在了案子上,沉声道:“这封奏折朕已经批示了,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此事也有先例,太宗朝曾有七下西洋的壮举。这封奏折说的也不无道理!海事废弛,常有海盗侵民,重建船队也很有必要,反正又不花国库的银子,你们也不用瞎操心!”
“东南沿海走私之事极为猖獗,海禁的政令形同虚设,总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该解决的还是要解决的!”
“就这样吧,让工部督促龙江船厂造船,一应花费不用国库耗费,至于其余等事皆由张知节全权处理!就这么着吧!”正德皇帝淡淡道。
“皇上,这封奏折发传去,恐会引起轩然大波,如今朝廷刚刚平静了下来!”杨廷和沉声道。
正德皇帝听了冷声道:“只管发就是,朕倒要看看都有哪些牛鬼蛇神跳出来!”
(本章完)
第835章 试探
毫无疑问,正德皇帝的态度十分的坚决,最重要的是杨廷和并没有什么太好的理由来阻止!而且杨廷和并不想因为这件事就和正德皇帝发生对撞,不值得!
在杨廷和的内心之中,认为这件事并没有超出他的心理底线。杨廷和没有李东阳那么固执。
虽然梁储对于这件事还是抱着很强的戒心,但是同样的,他也没有太好的理由来规劝正德皇帝!而且他也看出来了杨廷和没有强硬的表态,作为一个新进的阁臣,梁储最终没有选择越过杨廷和去。
出了豹房,梁储苦笑道:“接下来,咱们怕是要面对很多的诘问了!”
杨廷和笑道:“无妨,这事并非没有回转的余地!”
梁储听了有些讶然道:“阁老还有别的办法?”
“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事儿想要劝皇上回心转意根本不可能,比咱们劝皇上从内库拨银子还难!”杨廷和沉吟道:“所以还不如将奏折发了就是,不是要造船吗?龙江船厂早已不复永乐年间的繁荣了,每年还要修补运粮船。要造船,哪那么容易?”
梁储瞬间就领会了杨廷和话里的精妙了,你不是说要造船吗?好啊,没说不给你造,至于什么时候造出来,那谁知道呢?别说造船了,光文书上就能卡你一年!
梁储笑道:“杨阁老高见,现在的船厂已经衰败了,想要造船可不容易!也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这下咱们能对他们有个交代了,至于能不能领会就看他们的了!”
两人商量着向前走着,前面一个英武的身影迎面而来,不是张知节是谁?原来张知节一直都在关注着奏折递上去之后的后续发展。
两位大学士来到豹房的事情自然瞒不过他,他心里也知道肯定是为了组建船队的事儿!虽然正德皇帝已经前肯万肯,拍着胸脯跟张知节保证了,但是张知节还是不放心,赶来了豹房。
结果迎面就碰到了杨廷和和梁储,张知节仔细一看,发现杨廷和和梁储脸上并没有阴沉之色。张知节禁不住心里一凛,难不成出现了什么变数?
“杨阁老,梁阁老!”张知节笑呵呵的抱拳道。
对于这个一举将内阁首辅李东阳赶出京城的少年,谁还敢有丝毫的大意?杨廷和笑道:“原来是张提督,老夫正要想见张提督一面呢!”
张知节有些惊讶道:“哦?不知杨阁老找我有何事?”
杨廷和袖子里出现了一封奏折,递给了张知节笑道:“不知道张提督知不知道这封奏折?”
张知节接过来看了看,笑道:“原来是楚天霸的奏折,哦,原来是说的组建船队出海的事!不瞒杨阁老,虽然这封奏折我并不知情,但是在南京的时候我曾和楚天霸一起讨论过,这是好事儿啊!”
虽然张知节说的煞煞有介事,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样子。但是杨廷和自然不信,笑道:“自从太祖皇帝以来,历代对于海禁都看的非常重!虽然有当年七下西洋的壮举,但是太宗皇帝最终还是放弃了,重新开始禁海!现在突然要组织船队出海,太过贸然了,至少也该廷议一番,要不然这奏折一出会引起轩然大波啊!”
廷议?廷议个球啊!廷议还不是你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