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806章

明末传奇-第806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塔山等地,不是郑家军作战的重点,大军的重点就是宁远和锦州两座城池,前军明日开始行动,中军二十日从山海关发动进攻,作战时间限定在一个月之内,朕希望一个月之后,阿巴泰及其麾下的十五万八旗军彻底消失。”

翌日,郑锦宏和杨贺率领五万前军,从京城出发,赶赴山海关。

按照皇上的要求,前军在行军的过程之中,尽量的保密,当然五万大军想要彻底保密,可能性不是很大,且大军携带有红夷大炮和弗朗机,行军速度不可能很快。

前军出发之后,郑勋睿开始大张旗鼓的造声势了。

京城内外都知晓了,皇上将要御驾亲征,从山海关一路杀过去,收复关宁锦防线,渡过辽河,攻打沈阳,彻底灭掉后金。

消息迅速开始扩散出去。

刚开始是朝中的文武大臣兴奋的议论,到后来京城的百姓也开始议论,渐渐的北直隶很多的地方也开始议论了。

郑家军即将征伐辽东的消息,就这样传出去了。

内阁很是平静,因为这一切都是皇上和内阁安排的。

前军的行动不可能完全保密,但又不能够过早的泄漏行踪,免得引发阿巴泰的注意和怀疑,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开中军的行踪了,而且专门透露出来皇上御驾亲征的事宜,有了准确的时间,有了皇上御驾亲征的消息,阿巴泰的注意力一定会被完全吸引过来。

这样就能够保证前军的行踪基本保密了,而且就算是八旗军侦查到前军的行踪,也不会引发阿巴泰特别的注意,因为那个时候,皇上率领的中军已经从山海关出发,杀向前屯等地了,阿巴泰会认为前军不过是负责骚扰的部队,或者是斥候等等。

尽管是正面的作战,可是计谋还是需要的。

眼看着出发的时间就要到了。

内阁大臣开始提出来要求,内阁首辅徐望华首先写下了奏折,恳请跟随皇上前往辽东作战,不管怎么说,皇上身边需要参谋,也需要有人帮助处理公务。

内阁次辅周延儒同样提出申请,恳求跟随皇上出征。

其余内阁大臣一样要求跟随出征。

徐佛家、杨爱珍等人也跟随提出申请,因为她们依旧在调查署做事情,跟随皇上出征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皇后娘娘文曼珊虽然没有提出来跟随出征的要求,可是同意让徐佛家和杨爱珍跟随皇上出征,毕竟两人跟随在皇上身边,能够很好的照顾皇上。

郑勋睿很快做出了决定。

内阁次辅周延儒、礼部尚书杨廷枢以及徐佛家和杨爱珍等人跟随出征,内阁首辅徐望华留守京城,尽力辅佐皇太子,朝中若是有什么重大事宜,及时禀报。

让周延儒跟随出征,主要是需要处理朝中禀报的紧急事宜,让杨廷枢等跟随出征,就有着参谋的意味了,至于说徐佛家和杨爱珍,大军的确需要情报的支撑,再说皇后文曼珊专门提出来了要求,必须让徐佛家和杨爱珍跟随出征。

一切准备完毕之后,出征的日子也要到来了。

朝廷上下信心满满,京城的百姓也是奔走议论,相信郑家军此番出征,一定能够彻底剿灭八旗军,灭掉大清国。

第九百零六章进退两难

阿巴泰驻守宁远时间不短了,可是他一直都处于提心吊胆的过程之中,特别是一年前八旗军被迫撤离已经占据的山海关之后,阿巴泰的忧虑就是与日俱增。

阿巴泰与郑家军交手几次,且被郑家军曾经生擒,郑家军的骁勇在他心目之中有着深刻的印象,平心而论,郑家军应该是八旗军最大最为强悍的对手,两军交战最终怕是郑家军获取胜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驻守在宁远的阿巴泰,时时刻刻都会关注郑家军的动静。

平静的日子过去一年多时间了,阿巴泰慢慢放心了一些,加之皇太极好几次写来了信函,要求阿巴泰好好经营辽东,将辽东作为抵御郑家军和大明朝廷的前沿阵地,故而阿巴泰的主要精力,集中到如何管控整个辽东。

说起民生上面的管理,阿巴泰可不是什么高手,不要说阿巴泰,就算是绝大部分的满人权贵,这方面也不是很在行,毕竟满人以勇武为荣,对于读书人不是特别的重视,只是这些年皇太极创建大清国之后,读书人才慢慢受到重视。

辽东的民生没有丝毫的创意,阿巴泰只能够要求一些当初被生擒的大明官吏,来管辖民生的事宜,这些汉人不值得信任,也不会倾尽全力做事情。

辽东的汉人不少,特别是在宁远,当初八旗军占领宁远很是突然,绝大部分的汉人都来不及撤离,这些汉人于是成为了阿巴泰和八旗军盘剥的对象,反正阿巴泰看不起汉人,打心眼里厌恶汉人。

山海关方向传来消息,大明的皇上,也就是郑勋睿。将要开始御驾亲征,而郑家军首要进攻的地方,就是关宁锦防线。

这个消息让阿巴泰成为了惊弓之鸟。

辽东的情报几乎处于空白的状态,特别是郑家军占领山海关之后,阿巴泰几乎得不到关内的什么情报,派遣汉人进入关内刺探情报。阿巴泰是不放心的,满人根本无法派遣出去,人家看看你头上的辫子,就知道身份了,所以驻扎在宁远的阿巴泰,和聋子差不多。

得知大明皇帝即将御驾亲征,出征关宁锦防线的消息,纯属偶然,几个来往于锦州宁远之间做生意的商贾。私下里议论的时候,被八旗军军士发现,抓起来审讯之后,这些商贾交待了议论的是什么事情。

阿巴泰急忙派遣人员到山海关一带去侦查消息,这一次倒是让他没有预料到,前去侦查情报的八旗军军士,很顺利就获得了消息,大明的瑞元皇帝的确要亲自率领郑家军。展开对前屯、宁远和锦州等地的进攻,彻底收复关宁锦防线。

得知准确的消息之后。阿巴泰迅速给皇太极写去了文书。

焦急等待皇太极圣旨的时候,阿巴泰陆续接到了一些情报,有情报表示,前屯、高台堡、塔山等地的驻军,都发现了明军的踪迹,他们估计就是郑家军。同时前屯方面传来消息,驻扎在山海关的郑家军动静很大,看样子已经做好了征战厮杀的准备了。

阿巴泰没有关注各地出现明军的消息,而是将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到山海关,大明皇上御驾亲征。说明郑家军这一次是真的想要收复关宁锦防线了,至于说郑家军收复宁远和锦州等地之后,下一步准备做什么,应该是不难想象的。

按照阿巴泰以前的安排,若是郑家军开始大规模对宁远等地发动进攻,在难以抵御的情况之下,他则要率领大军迅速的撤离,毕竟八旗军在这些地方的根基还不是特别的稳固,而且关宁锦防线从前屯到锦州,几乎没有什么险要的地势,绝大部分地方都是一马平川,在这样的地方作战,对于火器精良的郑家军极其有利,对于八旗军来说是很不利的。

可是现在阿巴泰绝不敢撤兵,哪怕是与郑家军死拼损失惨重也不敢撤兵,因为沈阳此刻的防御极其的空虚,可以说是这么多年以来最为空虚的时候。

十万八旗军已经进入到草原去作战,目的是统一整个的草原,消除大清国西面存在的威胁,十五万的八旗军驻扎在辽东,还有五万的八旗军驻扎在辽南,而驻扎在沈阳等地的八旗军,总数不足四万人,这个时候阿巴泰要是率领大军撤离宁远和锦州等地,则在后面追击的郑家军,就可以快速朝着沈阳进攻了。

要是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阿巴泰死都不能够挽回自身的罪过。

阿巴泰必须要坚持,至少需要等到进攻草原的八旗军返回沈阳,加强了沈阳的防御,那个时候他才能够率领大军从宁远和锦州等地撤离。

与阿巴泰一同驻扎在宁远的,还有怀顺王耿仲明。

阿巴泰平日里不大理睬耿仲明,不过此一时彼一时,耿仲明毕竟以前是大明的将领,多少熟悉一些明军的作战方式,所以思考再三之后,他还是找来了耿仲明,商议如何抵御郑家军的事宜。

进入阿巴泰的官府,这里曾经是蓟辽都督府。

耿仲明的脸上没有多少的表情,大明皇上御驾亲征的消息,他也听说了,而且知道阿巴泰派遣军士前去核实,不过几天的时间,他就奉阿巴泰的命令前来商议事情,看样子郑家军这一次是准备真的收复宁远和锦州等地了。

尽管从未与郑家军面对面作战,可是与耿仲明同时被皇太极敕封为王的孔有德和尚可喜,两人都是命丧郑家军之手的,这也让耿仲明知晓了郑家军的骁勇和厉害。

进入厢房,阿巴泰正在厢房等候。

耿仲明行礼之后,还没有来得及坐下,阿巴泰就开口了。

“耿将军,本帅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大明皇上即将亲率郑家军,展开对辽东的进攻,前屯、高台堡和塔山等地的驻军,已经发现郑家军的踪迹,本帅今日请你来,就是商议如何应对事宜的。”

耿仲明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开口反问了。

“不知道大帅准备如何的应对。”

阿巴泰有些恼怒的看了看耿仲明,他要是有好的应对办法,也就不需要找到耿仲明商议了,不过如今情况紧急,不是赌气的时候。

“本帅暂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不知道耿将军可有好的办法。”

耿仲明稍微沉吟了一下,他知道自己必须要开口了。

“末将的意见,最好还是摸清楚郑家军出兵的规模,以及将如何展开对辽东的进攻事宜,根据郑家军的部署,大帅再行做出决定。”

阿巴泰慢慢站起身来,走到了耿仲明的身边,目光犀利的开口了。

“耿将军莫不是想趁着这个时候再次投靠大明朝廷吧。”

耿仲明的身体颤抖了一下,脸色发白的开口了。

“末将绝无这个意思,大帅如此说法,让末将惶恐。”

“本帅不管你如何的惶恐,本帅想听到的是实话,耿将军若是一味的应付本帅,那就不要怪本帅不客气了。”

耿仲明想着发怒,就算是皇太极也没有在他面前如此的说话,可现如今面对阿巴泰,他不敢发脾气,人家可真的有本事砍下他的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