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第7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人都认为北方的局势会慢慢的稳定下来,郑勋睿也表现出来继续稳控南方局势的意思,可这才多长的时间,为什么郑家军集结的命令突然下达了。
户部和兵部开始了紧急的筹备,很多的具体事情需要他们去办理。
郑勋睿还是和原来一样,下达了命令之后,就独自思考问题了,根本不管细节方面。
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去打扰郑勋睿,众人都很清楚,郑勋睿正在思考重大的事宜,一旦这种思考结束,就将是重大决定出台的时间。
腊月的南京,气候不是特别的寒冷,不少人家已经进入到采购年货、准备过年的氛围之中,可南京的六部却很是忙碌。
杨嗣昌做梦都想不到,京城竟然会出现大规模的饥荒和疾病。
等到他察觉情况不对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疾病不仅仅在老百姓之间传染,甚至连宫内的太监都遭遇到了不测,杨嗣昌在乾清宫的时候,亲眼看到太监倒在地上,瞬间就失去了生命。
朱由检也发现情况不对了,开始安排内阁,必须要拨付一定数量的银子,交给太医院去治疗疾病,钱士升建议拿出来一万两白银,这都让朱由检犹豫了好半天的时间。
一万两银子想要防御肺鼠疫,这可是天大的笑话了。
京城内不断有百姓走着走着就倒在了地上,没有谁不害怕疾病,很多人关门闭户,足不出户,害怕染上这种可怕的疾病,没有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厉害的疾病。
真正能够做到关门闭户的,还是那些有钱有权的人家,寻常的百姓不可能躲在家里,因为他们没有粮食吃,躲在家里就意味着饿死。
应天府开始招募运送尸首的人,待遇还是很不错的,一天可以挣到五钱银子,按照目前粮食的价格,可以买到半斗,足够一家人维持一两天的时间,不过这个能够挣钱的事情,愿意干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因为很多人挣到了银子,却也成为众多倒下的人之中的一员,而且他们的家人几乎都不能够幸免。
太医院提出的建议,这些尸首必须要处理,否则感染的范围将越来越大,最终京城内的谁都不能够逃脱。
于是京营的军士出动了,这个决定是皇上亲自拍板决定的,也是无奈之举。
这个无奈的决定,成为了毁掉京城的第一根稻草,京营的军士不是铁打的,而且京营军官冒领军饷的情况普遍存在,京城之中很多的老弱病残,都被京营拉去冒充军士,此刻那些混迹京营之中的有钱人家的子弟,是绝不会出面的,于是无背景的军士被命令去收拾尸首。
疾病迅速传染到京营之中。
尽管发现情况不对的杨嗣昌,果断的叫停了这个行为,但疾病已经开始在京营之内蔓延,根本无法控制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真定府、保定府、大名府与河间府等地都传来了紧急奏折,这些地方也出现了大面积传染的疾病,更加要命的是,当地的驻军也出现了大规模传染的疾病。
看到这些奏折之后,杨嗣昌感觉到天都要塌了。
可惜杨嗣昌不会明白,这一切引发的根源,就是粮食的短缺,就是大饥荒,就是因为京城之中的权贵倒卖漕粮。
皇上的圣旨和朝廷的敕书,开始前往北直隶各地,也送到了南直隶。
郑勋睿早就做好了准备,彻底封锁了山东与北直隶交界的边境。
到了这个时候,郑勋睿绝不会心软,不管是穷苦的百姓,还是士大夫和读书人,包括达官贵人,全部都不准进入山东境内,凡是有偷偷进入者,一律斩杀,没有丝毫的理由可说。
郑勋睿很清楚,按照现在的医疗条件来说,无法彻底防御肺鼠疫,若是让这种疾病进入到山东,甚至传播到南直隶和南方各地,那将是一场历史都无法书写的灾难。
尽管也有人对郑勋睿的这种做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但郑勋睿坚持自身的意见,丝毫没有动摇,他在后来甚至下达了死命令,山东靠近北直隶的边界,务必派遣军士全天候的巡逻,禁止任何人进入到山东,就连那些进入到北直隶做生意的商贾,也不准回到山东来。
第八百四十九章兑现承诺
时间进入到腊月,平静的南直隶各地,包括南方大部分的地方,已经进入到春节的氛围之中,没有谁关心北方出现了什么事情,毕竟这不是寻常百姓需要考虑的事情。
郑勋睿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他预感到大变即将来临,联系到李过两次到南直隶来购买粮食,一共支付了十五万两黄金,购买了三十万石的粮食,其购买粮食的总数甚至超过了九月份以来漕粮的总数,说明李自成已经开始做相应的准备。
驻扎在山西的李自成,不可能不知道北直隶发生的大饥荒。
郑家军已经集结一段时间,随时等候出征的命令。
相比较来说,驻扎在山东的郑家军第二军,其任务是最重的,他们占领了金州、复州等地之后,在松山之战的时候,趁机占领了旋城、岫岩、凤凰城、汤站和镇江等大片的地域,将后金鞑子的势力几乎全部清退出山东。
第二军占据的这些区域,让大清国的侧翼遭遇到严重的威胁,皇太极对此肯定不甘心,不过因为松山之战,大清国也耗费了元气,恐怕没有力量顾及到辽南的事宜。
松山之战结束一年多时间了,期间阿巴泰率领的八旗军横扫北直隶,劫掠了不少的钱财和人口,应该说皇太极缓过一口气了,下一步说不定就将主要的目光集中到辽南。
不过郑勋睿的重点没有在辽南,他的重点在辽东,在关宁锦这一大片的区域。
所以郑家军第二军留守的将士,主要任务是稳固辽南的局势,时刻给后金鞑子造成巨大的威胁,而郑家军真正进攻的方向。肯定在辽东。
因为郑勋睿的眼光不一样,他需要统一的地方,不仅仅是辽东、辽南等地,还有整个的草原,他的观点非常明确,即将建立的新的王朝。决不允许有其他军队的存在,只能够有郑家军的存在,其余不管是什么势力、什么军队,悉数都是要彻底剿灭的。
郑家军北进的时间,肯定在崇祯十七年开年之后,具体是什么时间,需要看北方局势的发展,内心深处,郑勋睿不愿意承担直接推翻大明王朝的责任。
即将到来的征伐。将是郑家军成立以来最大的征伐,时间上无法确定,也许是几个月,也许是几年。
在即将开始征伐的时候,郑勋睿必须处理好诸多的事情,这里面就包括他曾经许下的承诺。
秦淮河的寇白门还在老老实实的等候。
作为秦淮河最为耀眼的明星之一,寇白门已经淡出好几年的时间了,不参与任何读书人的聚会。南京局势的稳定,让秦淮河的生意好的出奇。不知道有多少的读书人和商贾涌入秦淮河,抛洒钱财换取美人一笑,也有一些颇有权势的人,到秦淮河之后,点名要寇白门接待,但寇白门根本不予理睬。
冲突倒是不可能发生。因为钞库街的寇家,在很多人眼里有了不同的色彩,这一切当然是因为郑勋睿。
寇白门与郑勋睿之间看上去没有什么交集,但郑勋睿给寇白门的承诺,还是传出去了。既然寇白门是郑勋睿的女人,那就没有谁敢找死去调戏了。
寇白门安心这种平淡的生活,每日里都是在家中练习琴棋书画,等待郑勋睿的消息。
马上就是二十岁的寇白门,期盼着有一个稳定的家庭,放眼整个大明,能够比得上郑勋睿的男人,恐怕还找不出来,就算是京城的皇上,恐怕都要礼让三分了。
不过等待的寇白门,也是心怀忐忑的,郑勋睿是什么身份,大明的王爷,她寇白门不过是青楼的女子,就算是郑勋睿说话不算数,寇白门也是无可奈何,这期间忍不住的寇白门,亲自到南京兵部去询问,得到了郑勋睿肯定的答复。
这让寇白门放心了,郑勋睿身边的杨爱珍和徐佛家,都是秦淮河出去的,这说明郑勋睿对青楼的女子没有异样的眼光。
当然寇白门还有一点值得骄傲的地方,那就是她虽然出身时代娼门,却守身如玉,洁白如织。
这一切恐怕也是因为遇见了郑勋睿的原因。
腊月十五,身为郑勋睿夫人的文曼珊,同意郑勋睿迎娶寇白门。
郑勋睿身边的老婆不少了,文曼珊、冬梅、荷叶、杨爱珍、徐佛家和卞玉京,足足六人,这要是放在一般的家族里面,家中早就是吵吵嚷嚷的,女人之间争权夺利,都想要得到郑勋睿的宠爱了,不过郑家的情况不一样,文曼珊、冬梅和卞玉京忙于洪门钱庄的事宜,家中的事情根本顾不上,徐佛家和杨爱珍忙于郑家军调查署的事情,更是难得看见影子,家中就是荷叶支撑。
特别是身为夫人的文曼珊,在家中的地位本来是不可动摇的,不过身为洪门钱庄的大掌柜,她的视野早就没有局限在家庭之中,有些时候和冬梅、卞玉京说及家中不和睦情况的时候,还感觉到很是奇怪,认为家中各自都有各自的事情,众人做好份内的事宜就可以了,哪里来的那么多争斗。
郑勋睿准备迎娶寇白门的事情,文曼珊没有反对,其实寇白门为郑勋睿做的事情,特别是当初郑勋睿干净利落的清除东林党在南方的势力,寇白门是立下功劳的,只不过文曼珊自身的事情很多,来不及操办这些事情。
荷叶虽然管家,但在郑勋睿迎娶寇白门这件事情上面,还是不敢擅自做主的,这是夫人的权力。
郑勋睿在文曼珊面前第三次提到寇白门的事情的时候,文曼珊拍板了,抽出了时间,专门安排此事。
程序不用那么复杂,寇白门的家也就在南京城内。
腊月十六,文曼珊亲自带着人到钞库街的寇家。
郑勋睿的夫人亲自到寇家,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在南京城,甚至整个的南方,郑勋睿的名气很大,但文曼珊的名气也不小,特别是在商贾之中,谁都知道文曼珊是财神娘娘,只要得到文曼珊的点头和支持,生意一定能够做大,一定能够赚钱。
文曼珊前往寇家的时候,没有提前打招呼,长期与钱财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