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传奇-第4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
“少爷,属下明白了,属下马上下达进攻的命令。”
“嗯,记住告诉刘泽清等人,不要拼命的追击,打出郑家军的旗号,让流寇感觉到恐惧就可以了,至于说流寇要拼命逃窜,就让他们逃走。”
“是,大家都知道,追击不能够超过十里地。”
红夷大炮再次开始了怒吼,这一次是郑家军主动进攻的。
尽管流寇排列的阵形,距离城墙有五里地左右,但居高临下发射的红夷大炮,炮弹能够打到流寇的阵形之中,只不过精准度和杀伤力方面,有所差距。
炮弹落地爆炸,让流寇的阵形如同潮水般的朝着后面退却。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南门的城门打开了,身穿红色战袍的刘泽清等人,率领骑兵从南门出来,开始在城墙下面摆出了冲锋的阵形。
硕大的郑家军军旗在空中飞扬,不仅仅是骑兵打出了旗号,就连城墙上面,郑家军的军旗也开始飘扬。
参与冲锋的郑家军骑兵,人数达到了一万人,一万人的骑兵阵营,迸发出来的气势,让人更加的胆寒。
手持单筒望远镜的李自成,清楚的看到了这一切。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自成的身体开始颤抖,他猛然间察觉,自己陷入到一个巨大的圈套之中,进攻洛阳府城的是郑家军,这是义军的梦寐,如此说来,驻守洛阳府城的两万义军,已经被郑家军彻底剿灭,李岩和红娘子等人不可能是投降。
可熊文灿率领的官军,同样也要对洛阳府城发动进攻,两路官军联合起来,岂不是要想着彻底剿灭义军吗。
李自成几乎没有犹豫,扭头对着身边的刘宗敏开口了。
“刘将军,命令大军迅速撤离,我们的对手是郑家军,要是被郑家军包围,后果不堪设想。。。”
刘宗敏同样知道郑家军的厉害,迅速离开中军帐,准备组织大军撤离。
李自成还能够保持面前的镇定,可义军军士已经稳不住了,看见了郑家军的军旗,一些指挥作战的军官,扭转马头朝着后面退却,他们可不想送死,何况郑家军的起兵已经准备开始冲锋了,一旦人家冲过来,最前面的人肯定无法幸免。
隆隆彻底鼓声响起来,郑家军的骑兵开始了冲锋。
久违的排山倒海的气势再次出现,郑家军骑兵如同洪峰呼啸而来。
让李自成和刘宗敏没有预料到的情形出现了,义军的阵形瞬间崩溃,所有军官军士都扭头朝着后面跑,没有谁愿意面对或者是抵抗郑家军骑兵的进攻。
李自成下达的命令,已经无法执行,刘宗敏看着溃逃的军士,束手无策。
城墙上面的郑勋睿,手持单筒望远镜,看着这一切。
他很快放下了望远镜,对着郑锦宏开口了。
“锦宏,没有想到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李自成还是没有什么长进,流寇的战斗力没有丝毫的提升,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打败卢象升的。”
“少爷,流寇恐惧郑家军,恐惧少爷,不敢正面应战。”
“马上派出传令兵,我想投降的流寇一定不少,还是不要大开杀戮,等到熊文灿大人到来之后,移交给熊大人处理。”
郑勋睿和郑锦宏的交谈还没有结束,令他们难以置信的一幕就出现了。
郑家军骑兵追上了拼命逃窜的流寇,厮杀尚未大规模的开始,就有不少的流寇跪地投降了,而且投降的趋势迅速蔓延,凡是来不及逃离的流寇,绝大部分都跪地投降了。
李自成早已经率领刘宗敏等人,开始了大规模的撤离。
四周是大量跪地投降的流寇,前面是拼命撤离的流寇,刘泽清瞬间犹豫了,要是率领大军全力冲锋,这么多流寇的俘虏怎么办,这些俘虏乱起来,也是不好应对的。
也就在这个时候,传令兵到了,传达了郑锦宏的命令。
刘泽清满脸的沮丧,看着正在大规模逃离的流寇,举起了手中的长矛。
亲兵随即大声疾呼,命令骑兵将士停止进攻。
回到城墙上面,满脸沮丧的刘泽清来到了郑勋睿和郑锦宏的面前。
“大人,郑大帅,这样的厮杀实在没劲,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要是让属下去追击,一定能够将流寇杀得人仰马翻,甚至能够生擒李自成。”
郑勋睿拍了拍刘泽清的肩膀。
“我知道你的想法,憋着劲想着好好厮杀一番,结果尚未放开手脚,战斗就结束了,以后有的是机会,李自成虽然逃走了,不过他没有粮草,没有钱财,带着如此庞大的队伍,有什么前途,我们展开进攻的时候,李自成那么快就撤离,怕是想着丢下包袱的,我们可不要那么蠢,不接受李自成的包袱。”
刘泽清稍稍思考了一下,很快明白了。
“大人明鉴,属下明白了,要是擒获的俘虏太多,还要管饭,划不来的事情,李自成手里无钱无粮,根本无法维持。”
笑声从城墙上面传出来。
城墙下面,垂头丧气的流寇,排列成为队形,朝着原先军营所在地集中,府城内没有那么多的地方,这些俘虏只能够看押在城外的军营里面。
接下来郑锦宏和洪欣涛马上要进行遴选,凡是选中的可以进入到郑家军之中,其中的一部分由洪欣涛带到陕西去,还有一部分会跟随回到淮安去。
一场看起来会非常宏大的战斗,如此之快结束,很多人都没有想到。
第四百六十四章进退维谷
李自成率领大军一路狂奔,仅仅用了两天多的时间,就撤离到了南阳府城。
先前携带的粮食快要消耗完毕,最大的问题已经出现,此次进攻洛阳府城,虽然有一些损失,但绝大部分的主力都在,进入南阳府城之后,刘宗敏清点了义军人数,尚有六万多人。其实进攻洛阳府城,损失不是很大,阵亡和投降的军士不超过两万人,李自成根本没有想到,这一路上郑家军都没有追击,任由义军撤离到了南阳府城,而且殿后的军士也来禀报了,没有发生追击的郑家军和官军。
稍稍安定下来之后,李自成马上就召集牛金星、宋献策、刘宗敏、蔺养成、张一川和刘国能等人了,义军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办,特别是如何度过眼前缺粮的关口,要是不能够解决这个最为棘手的问题,六万多的大军根本无法维持。
李自成倒不害怕什么困难,当年从播州逃离的时候,身边仅仅剩下数十人,那么艰难的局面都撑过来了,目前这点困难,还不至于让李自成趴下。
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李自成有些思念前往卫辉府等地去的顾君恩了,顾君恩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义军面临困境的时候,能够想出来很好的办法,要说李岩、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能力恐怕是强于顾君恩,但没有经历过那么多的风波和磨砺,骤然间遇见大事情的时候,不一定能够提出来很好的计谋。
众人进入到府衙之后,李自成的面容很是平静,越是在这样的时候,他这个义军的主帅和首领,越是要表现出来镇定自若。否则义军就很有可能难以维持。
需要讨论的事情很单一,首先是义军如何解决粮食困难的问题,其次是义军下一步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去发展。
按说讨论这样的事情,应该是李自成和谋士在一起讨论的,至于说刘宗敏等人,按照李自成下达的命令执行就是了。不过李自成不会完全相信没有经过多少磨砺的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若是顾君恩在身边,他说不定会单独征求意见。
讨论开始之后,首先发言的是刘宗敏。
这又是一个奇怪的景象,按说讨论这样重大的事宜,首先发言的应该是牛金星和宋献策等谋士,接下来众人按照他们提出来的思路展开讨论。
出现这样的情况,已经很能够说明问题,义军失去了洛阳府城。这是源于李岩提出来的以洛阳府城为据点,南下发展的思路,结果招致如此巨大的损失,导致义军难以维持了,接着攻打洛阳府城的建议,是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坚持的,虽说这是闯王自身的意见,但作为谋士应该要预计到可能发生的一切。
正是这么多事情的发生。让刘宗敏等人对读书人彻底失去了信任。
故而刘宗敏在闯王说完之后,第一个开口说话。完全不顾及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的颜面。
刘宗敏的建议很简单也很粗鲁,他认为如今最为重要的事宜就是筹集粮草,既然义军粮草不济,难以维持了,那么就应该开始在南阳府、汝宁府以及汝州等地征集粮草,特别是对于那些士绅富户。更是不要客气,只有征集到足够的粮草,义军才有可能度过难关,至于说义军下一步的计划,刘宗敏认为暂时留在南阳府是可以的。若是官军前来攻打,可以借助熟悉地形的优势,与官军展开周旋。
刘宗敏的建议,得到了蔺养成、张一川和刘国能等人的赞同。
牛金星和宋献策暂时没有开口。
其实刘宗敏等人的建议,其中一部分是符合李自成心意的,他感觉到义军想着长期在河南立足,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了,目前义军缺乏粮草,那就只有劫掠了,刘宗敏所说的征集粮草,那是文雅的说法,其实说白了就是要在南阳府、汝宁府以及汝州等地抢粮,保证义军的粮草所需,让义军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度过眼前的难关。
继续驻守南阳府的建议,李自成不是很赞同,洛阳府城距离南阳不到六百里地,若是郑家军发动了全面的进攻,那些犀利和火炮和火器,都是义军难以抵抗的,更何况郑家军的骁勇,也不是义军所能够抵抗的。
牛金星和宋献策等人没有表态,李自成将目光对准了他们,不管怎么说,读书人在提出意见建议方面,因为学识强了很多,还是占据一定优势的,既然刘宗敏提出来的建议,牛金星和宋献策没有表态,那就说明他们是有着不同认识的。
刘宗敏等人首先发言表态,这其中表现出来的微妙情绪,李自成也是心知肚明的,义军之中的首领的军官,历来与谋士就不是很合拍,这也是自尊心作怪,首领和军官率领军士在战场上厮杀,脑袋是挂在裤腰带上面的,比较起在后方的谋士,心理肯定是不平衡的。
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