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291章

明末传奇-第291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吏,甚至牵涉到京城的某些大人,这些材料,被精心挑选,其中可以公开的部分,放到了总督府刑房保管起来,同时刑房根据这些材料和文书。拟出如何处理的奏折,上奏朝廷,得到朝廷敕书之后,就可以采取相关措施了,不能够公开的部分,则是详细摘录要点之后。全部运送到郑家军的军营之内保管,任何人都不准开启。

为了力求掌握的材料精准,郑锦宏等人甚至反复进行了审讯和询问,某些不能够公开的文书,若是和需要上奏的文书有混合的地方,甚至采取了再一次审讯和画押的方式。

这些摘录的要点,全部都在郑勋睿的手里。

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巨大的财富,通过这些文书,基本掌控了江南最大的商贾。以及部分很有名望的士大夫家族。

唯独山阴帮的帮主,尚未审讯,因为郑勋睿准备亲自来审讯。

郑锦宏等人有些不理解,尽管说山阴帮是漕帮之中最大的帮派,从其银库之中缴获的黄金白银,接近千万两,可不管怎么说,山阴帮不过是一个漕运的帮派。其帮主也厉害不到哪里去,郑勋睿大可不必亲自出面审讯。

不过郑勋睿做出的决定。郑锦宏等人都是毫无条件的执行的,那些关押在大牢之中的官吏,经过初步的甄别,一些属于从属地位的官吏,已经被集中到郑家军的军营,等待郑勋睿训话之后。这些人就能够回去继续做事情了。

当然,经过了这一场的风波,这些人的把柄被漕运总督府掌握,不管他们内心是不是特别的情愿,至少在今后做事情的时候。一定是绝对遵从总督大人的要求了。

这些人被集中到郑家军军营之后,待遇有所改变,每天有专人告诉他们日后应该做些什么,告诉他们以前错在什么地方等等,这样的话语,已经让这些官吏明白,他们恐怕没有什么事情了,马上就可以重见天日了。

到了十月中旬,集中到郑家军军营的官吏,已经接近五百人。

继续关押在大牢的官吏,没有翻身的机会了,有关如何处置他们的奏折,早就送到京城去了,仅仅是等候吏部和刑部备案,总督府就可以动手了,四品以上的官员需要押解到京城,除非是特殊的情况,否则总督府衙还是不能够随便处置的。

十月十二日,第三批五十万石漕粮,分别从杭州、苏州、淮安、淮阴等地启运,运往京城,这一次漕运一百万石粮食的任务,总算是完成了,这件最大的事情完成,预示郑勋睿这个漕运总督完成了第一件最大的事情,到了这个时候,他就可以真正腾出手来了,开始重点解决漕运黑幕事宜了。

来到郑家军军营之前,郑勋睿已经知道了大运河所经过地方官府的情况,几乎都是郑家军在暂时维持,吏部的敕书还没有下来,继任的知府、知州和知县暂时没有到位,除开尽力筹措漕粮,官府几乎无法做其他的事情。

这样的情形是不可能长期维持的,必须要解决这些问题,郑家军有自身的任务。

郑勋睿就任漕运总督,并非是想着彻底解决**贪墨的问题,但他需要通过抓官吏贪墨树立起来一些新的规矩,让所有人都遵守规矩,所以他必须给绝大部分人下马威,让众人敬畏漕运总督府,执行漕运总督府的命令。

水至清则无鱼,牵涉到漕运的官吏人数太多了,不可能完全都惩处,那样官府倒是清廉了,可也没有人做事情了,俗话说得好,千里做官只为财,大明给与官吏的俸禄少得可怜,郑勋睿这个堂堂的二品大员,每月的俸禄不足三十两银子,七品的知县,每月能够拿到手的银子,零零碎碎的全部算起来,也就是五两银子,依靠这点银子维持生活,那绝大部分的官吏都要饿死。

火耗与淋尖踢斛是地方官员额外的收入,冰敬与炭敬是京官的额外收入,但这些收入,只有主官才能够得到,地方官府之中,也就是知府、知州和知县等少数官员能够得到,其他官吏是难以得到的,故而官吏没有其他的收入,无法维持生活。

这是大明一直存在的矛盾,开国皇帝朱元璋好像是痛恨官吏,确定下来的官吏的俸禄低得可怜,说的不客气一些,勉强能够让官吏维持温饱,甚至无法养活家人,如此情况之下,要求官吏清廉,这岂不是天大的笑话了,官吏自己吃不饱穿不暖,还要清廉,根本做不到。

郑勋睿知道这里面的矛盾,如今的粮食价格大幅度的上涨,官吏的俸禄原地不动,原来依靠那点俸禄,还可以勉强度日,如今怕是无法过日子了。

解决这方面的矛盾,首要一点就是大幅度提高官吏的俸禄,可惜这是朝廷掌握在手里的事情,郑勋睿暂时无法做到,除非他在淮北的根子硬了,才能够想办法解决。

另外一个方面,郑勋睿的打击面决不能够过大,过低的俸禄,让官吏无法生活,所以不贪墨的官吏是不存在的,若是真正动手去清理和查处,那只能够让官府成为空楼,所以他需要团结大多数,打击极少数。

郑家军军营,郑锦宏、徐望华、杨贺、刘泽清等人,早就在这里等候了。

郑勋睿没有啰嗦,径直来到了操场。

近五百的官吏,早就在操场等候,郑勋睿走过来的时候,硕大的操场上面,鸦雀无声。

郑勋睿的神情很是严肃,走到了点军台上面。

“总督府衙此次的行动,想必你们都知道了,也亲身体验到了,本官到淮安上任,就有了这么大的动作,若说你们内心没有想法,那是不现实的。”

“本官为什么要这样做,你们都是清楚的,本官不想多说,你们都是府州县衙门的官吏,助纣为虐,损害百姓利益,这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你们也无法推脱。”

“本官不是食古不化之人,也清楚你们的苦楚,你们也是为了家人能够体面的生活,迫不得已伸手,本官也不是迂腐之人,会让你们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那样你们怕也不想当官了。”

“今日之后,你们回到府州县衙门去做事,以往的事情,一笔勾销,不过你们记住一点,今后凡是总督衙门发出的文书,你们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否则休怪本官无情,新帐老账一起算了。”

“府州县衙门必须正常运转,凡是知府、知州和知县暂时未到位的,一律由同知、县丞暂时主持衙门的事宜,等候新任的主官到位,这段时间之内,你们必须尽心竭力,做好份内的事宜,要比以前做的更好,总督府衙会时刻考校你们署理政务的情况,做得好的官吏奖励和举荐,做得不好的官吏会弹劾乃至于裁撤。”

“本官相信你们,能够很好的署理政务,配合漕运总督府,彻底清除漕运之中存在的弊端。”

。。。

郑勋睿注意到,站在操场的所有官吏,脸上的神情都是放松的。

宽严相济,才能够让官吏服服帖帖,更是能够老老实实的做事情。

通过这一手,郑勋睿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整合了大运河苏州至夏镇的官府和官吏,相信从这一刻开始,没有谁敢疏忽漕运总督府的号令,当然,下一步郑勋睿还要采取更多的手段,提拔一批有能力、做事勤勉的官吏,清除一部分不作为的官吏,这才能够真正的树立起来官府良好的风气和氛围。

整治的第一步基本完成了,效果如何,就要看这些官吏回去之后,表现究竟如何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徐佛家的拜访

(感谢黄弦歌、斌斌琦琦、稻草人投出了宝贵的月票,谢谢了。)

第一步顺利完成,郑勋睿来不及松口气,下一步他就要直接审讯山阴帮帮主了,当然这不是他心血来潮,通过对诸多材料的分析,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山阴帮好像是漕帮认定的大本营,其他漕帮之间有着不少的争斗甚至是暗地里的厮杀,都是为了争取地盘和利益等等,这些矛盾基本都是山阴帮出面协调的,而且协调成功的效率很高,若是有漕帮敢于直接和山阴帮叫板,结局往往都很惨。

此外就是山阴帮与官府、士大夫和商贾之间的联系非常的紧密,尽管说其他的漕帮同样和官府、士大夫与商贾联系,但很少有直接和总督府衙联系的,这些事情,一般都是山阴帮在做,而且有声望的士大夫以及大商贾,基本都是直接与山阴帮联系的。

通过材料之中反应出来的这些情况,郑勋睿敏感的意识到,漕运的黑幕运行多年,有着自身的防御系统,或者说固定的规矩,官吏、士大夫和商贾也是谨慎小心的,绝不会泛泛的去联系所有漕帮的人员,他们的利益只会通过极少数的人得以实现。

山阴帮是关键,一旦打开这个突破口,就能够真正掌控南方的士大夫和商贾了。

山阴帮的帮主是读书人,而且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是淮安府的生员,这一点已经得到证实,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居然愿意去做漕帮的帮主,甘愿自降身价。背后绝不简单。

所以郑勋睿要亲自审讯山阴帮的帮主,他要撬开此人的嘴,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个过程,也许是很复杂的,需要智慧和耐心。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郑勋睿没有急着去审讯山阴帮帮主。

杨爱珍进入东林书屋的时候,脸上的神情有些奇怪。

杨爱珍同样不会遭遇到阻拦,守候在门外的亲兵看见杨爱珍来了之后,早就闪到一边去了,人家是总督大人的家眷,要是还傻乎乎的出面询问,那就是脑袋不对劲了。

郑勋睿不反对家人到东林书屋来找他,他可没有某些人那么死板,什么家人不能够进入到他办公的地方。什么不准过问总督府的事宜等等。

看见杨爱珍奇怪的神情,郑勋睿也奇怪了。

“爱珍,有什么事情吗。”

“夫君,妈妈到淮安来了。”

郑勋睿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愣了一会,才明白杨爱珍说的话了,也明白杨爱珍的神色为什么那样的奇怪了。

杨爱珍嫁给郑勋睿之后,身份已经彻底改变。名字都改了,应该说与秦淮河没有任何的关系了。再说任何一个从秦淮河出来的青楼女子,一旦摆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