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传奇 >

第286章

明末传奇-第286章

小说: 明末传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吏、帮派以及帮丁,都要得到银子,那这银子总该有地方出,说到底就是从漕粮之中出来的,而漕粮又是老百姓上缴的,所以说最终掏银子的是寻常的百姓。

衿米、科米和讼米,按照规矩来,甚至是胡来,不敢多征收,以次充好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粮食面对的是士大夫、有功名的读书人和讼棍,毕竟人家的身份不一样了。

浮收就不一样了,面对的是寻常的百姓。

杨贺等人的调查,浮收的漕粮,基本是按照两石粮食抵缴一石漕粮的比例,其实有些地方已经达到了三石粮食抵缴一石漕粮的程度。

这就产生出来巨大的利润了,试想一次的漕运,就算是一百万石粮食,可实际收购的粮食达到了两百万石以上,若是折算成银子,那就是几百万两的银子。

这些粮食,就是漕运黑幕的由来了。

收漕粮的官吏、贿赂上面的官吏、帮派的维系、帮丁的好处等等,全部都是出自这里面的,说来说去,吃亏的最终是百姓。

第二个方面是帮派的巧取豪夺。

上百的帮派,都是依托漕运存在的,所以统称为漕帮,其中势力最大的山阴帮等十大帮派,一方面是占据了地理位置的优势,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与官府勾结异常紧密。

就说最大的山阴帮,乃是淮安府城所在地的治县,就连漕运码头的治安,都是山阴县衙负责的,如此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帮派无比比拟的。

帮派主要是从积歇上面获取利益,通过与官府的勾结,让每个漕船得到应有的运输任务,所谓的投文过堂,就是帮派创立出来的,前面说过漕船需要给官吏几十两银子的贿赂,这样才避免被刁难和检查,帮派的投文过堂就是公开的,每一单的漕船,需要支付五百两到一千两银子的投文过堂的费用,才能够保证漕运的一路顺畅。

如此多的银子,也不可能是帮派独自获取,肯定是需要上下打点的,没有官府的支持,没有下面帮丁的帮助,帮派也不可能很好的运作,光收钱不办事还是不行的。

帮派之间的残酷争斗甚至是厮杀,就是利益的调整,譬如说力量最为强大的山阴帮,一旦收取了投文过堂的费用,其漕船上面就插着山阴帮的旗帜,运输过程之中,若是有其他的帮派过多的敲诈勒索,那就是不给山阴帮面子,帮派之间的厮杀和斗争就要开始。

京杭大运河数千里,沿途都是需要漕运的船只和需要运送的漕粮,故而每一个牵涉到漕运的地方,都是有漕帮存在的。

第三个方面是帮丁的公开勒索。

帮丁负责漕船运输,他们也要活命,若是没有银子可赚了,那他们就活不下去。

说起来帮丁处于最底层,但做事情的人,往往能够掌握主动,帮丁就是从这里面想到的办法,漕粮不能够准时运输到京城或者北方,承担责任的是地方官府甚至是漕运总督,帮丁的责任不是太大,没有粮食运输,帮丁也没有办法。

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之中,帮丁就利用这方面的权力,与帮派联合起来,勒索官府了。

需要运送的漕粮,在装运的过程之中,帮丁之中的尖丁出面,与官府之人谈判,首先讨论私费的问题,这是所有帮丁都有份的银子,接着讨论帮费的问题,这是帮派得到的,两项费用谈妥之后,漕船才会开始运输。

当然这里面,官府、帮派与帮丁都是相互勾结的,每一次的漕运,都有通关的收据,这个收据是漕运总督府衙门开据出来的,有了这个通关的收据,才能够真正的运送漕粮,最为稀奇的是,这个通关的收据,一般都掌握在帮丁的手里,他们就是凭着这个收据,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银子。

阿炳爷这次说了足足一个时辰的时间,听的郑勋睿都是瞠目结舌,想不到漕运如此的复杂,环环相扣,官吏、帮派和帮丁,疯狂的劫掠百姓,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也难怪老百姓时时刻刻都想着造反,如此繁重的负担,谁能够承受。

漕运若是不加以改进,必定成为导火索,让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有了雄厚的造反基础和兵力的来源。

第三百二十三章突破口

上梁不正下梁歪。

这是郑勋睿的认识,所有贪墨和勒索的根源,都是出自于漕运总督府。

这与前任的漕运总督杨一鹏有着直接的关系,至少杨一鹏在管理方面没有尽责,而且不客气的说,杨一鹏从漕运之中,是获取了巨大利益的,可如今的杨一鹏,已经是内阁大臣,与他郑勋睿的关系是很不错的,也是极力支持郑勋睿担任漕运总督的,这个时候,郑勋睿若是首先从漕运总督衙门开刀,牵涉到前任的杨一鹏,肯定是得不到支持的,而且也会被人视作白眼狼,这对于他履行职责、掌控漕运总督衙门以及四府三州等地是非常不利的。

可眼见到了问题,不采取措施,不能够狠狠的打击贪墨的官吏、吸血的帮派,总是让百姓吃亏,那么就只能够等到已经从根子上面烂掉的大明王朝轰然倒下了。

这让郑勋睿无法袖手旁观,更不可能无动于衷,任由漕运弊端发展下去。

当然郑勋睿若是按照惯例来,那么他这个漕运总督,肯定能够得到数不清的银子,初略算下来,他的年收入是好几百万两银子,可想想这些银子都是从百姓身上搜刮来的,他不会伸手,也要斩断那些伸向百姓的黑手。

深入细致的了解情况之后,做出了方方面面的分析和预测之后,郑勋睿内心有了注意,目前他能够采取的手段,就是新官不理旧事,既然他是漕运总督了,那么所有的事宜,就按照他定下的规矩来,谁敢于违背。他绝不会客气。

徐望华、文坤两人在东林书屋等候。

两人已经商议了好几次了,徐望华对文坤很是满意,尽管几天前,他对文坤还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文坤的身份太特殊了,文曼珊的亲哥哥。郑勋睿的小舅子,看上去好像是依靠特殊的身份获得的信任,不过几番交谈下来,他发现文坤的能力的确是不错的,而且为人处事都很是灵活,绝不会钻牛角尖,这让他想起了郑勋睿的嘱托,说文坤这个人还是不错的,好好带一带。将来能够独当一面。

郑勋睿使人用人的能力真的是不一般。

文坤的想法更是惊诧和对郑勋睿的佩服,他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本意是想着到淮安来碰碰运气,至少妹夫是漕运总督,他能够找到很不错的差事,可短短的几天时间,他就领教了郑勋睿的果断和睿智,也知道了郑勋睿身边的徐望华是很有远见卓识的人。这样难怪比他年纪还小一岁的郑勋睿,能够成为户部尚书、右都御史、漕运总督。

跟随在徐望华的身边。知道自身即将承担的重任,文坤也变得严肃起来,身上拿着油滑和气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消失了,文坤很清楚,自己要是真正展现出来了能力,得到了郑勋睿真正的重视。那前途是不一样的,至少能够成为朝廷的官员。

心思一致,徐望华和文坤之间的商议,就能够有好的结果。

看见郑勋睿进入书屋,两人都站起身来了。

郑勋睿对着两人点点头。示意他们都坐下。

“漕运之复杂,你们都清楚了,想要杜绝漕运的黑幕,需要大动干戈,不过还有几天的时间,漕运就要开始,想着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彻底革除漕运的弊端,几乎没有可能,所以找到很好的突破口,就是关键事宜了,你们说说,选准什么样的突破口。”

郑勋睿说完,徐望华看了看文坤,紧接着开口了。

“大人,属下和文先生商议,想到了两个突破口。”

“徐先生,对文坤直呼起名就可以了,不需要那么客气。”

郑勋睿倒是说的不客气,文坤也点点头,不管是从年纪、阅历还是资格方面来说,他都不敢和徐望华平起平坐的,直接称呼名字,倒也是最好的办法。

“是,属下和文坤商议了,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个方面是调整漕运总督府的官吏,主要是调整六房的司吏和典吏,属下建议文坤出任总督府理刑知事,同时兼任刑房司吏,这样可以统领六房的事宜,至于说六房其他的司吏和典吏,全部都要调整,否则大人无法彻底掌控总督府,这些司吏和典吏,暗地里的交易,损坏了大人的形象,也会让外界产生误解。”

“至于说调整官员的事宜,可以慢慢来,此次的漕运不能够耽误,但可以更换几个关键的职位,属下认为必须要调整,其一是巡漕参政,这个位置非常关键,负责检查所有漕粮,若是此人暗地里谋利,那就无法扭转漕运黑幕,其二是督催参政,此人负责和地方官府接洽,督促漕粮的征收事宜,绝不能够和地方官府勾结,其三是押运参政,此人负责管辖漕船所有事宜,必须是清正廉洁。”

“还有一个职位,是绝不能够忽略的,那就是仓场主事,负责粮仓的调控事宜。”

“官员的调整,情况复杂一些,而且新上任的官员,需要一段时间熟悉漕运事宜,故而属下建议,首先调整这些位置的官员。”

“第二个方面,以郑家军将士总负责此次护卫漕运事宜,卫漕兵丁协助。”

“卫漕兵丁已经**不堪,根本无法承担护卫漕运的任务,属下也感觉到震惊,总督府辖下的一万八千卫漕兵丁,且不论是不是有这么多的兵丁,就从他们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令人愤慨的,他们没有真正的护卫漕运,而是成为了盘剥百姓的势力,他们参与到漕粮的征收过程,镇压有怨言的百姓,甚至是公开劫掠百姓。”

“卫漕兵丁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清洗,不合格的兵丁,坚决裁撤。”

“第三个方面,彻底剿灭漕帮。”

“属下和文坤仔细分析过了,漕运的所有贪墨行为,几乎都是由漕帮负责贯穿的,官吏的贪墨,通过漕帮得以实现,帮丁的勒索,通过漕帮得以兑现,甚至对百姓的压榨,漕帮也参与其中,一旦彻底打掉了漕帮,就等于是砍断了官吏和漕运之间的直接联系,接下来的清理会顺利很多。”

“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