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末之旅-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边练习“五行操”,赵卫斌不禁想起了教自己五行操的那年轻人,赵卫斌心中想道,如果有机会,一定再请教一番,这“五行操”后续应该还有很多动作没有教自己。
此时,牢门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几名狱卒打开牢门,其中一名领头的狱卒大声喊道:“赵卫斌,跟我来,张总兵要见你。”
“张总兵,哪个张总兵?”赵卫斌大声道:“老子现在没空,老子现在不去!”
领头的狱卒道:“哟呵,你胆子还不小,张总兵要你过去你还摆谱。”
赵卫斌骂骂咧咧的起身,非常不情愿的随着这几名狱卒出了大牢,走进松江府衙后堂,赵卫斌一愣。
府衙后堂大厅,知府谭益先正陪着张丰喝着茶,对于谭益先,赵卫斌是认识的,这大堂之中,除了张丰和谭益先,哪里有什么“张总兵”呢?
“张总兵,张总兵……”赵卫斌脑海之中这么想着,突然看上张丰,怔怔的道:“你,你……你不会就是张总兵吧!”
张丰含笑的点了点头。
谭益先则道:“这正是张总兵,万岁爷亲封的松江总兵,正三品,统领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各路兵马。”
谭益先介绍,自然不会有假,这一下子,赵卫斌惊愕起来,“你。。。你真是总兵,张总兵?”
张丰面带微笑,再次轻轻的点了点头。
见赵卫斌呆在当场,张丰轻轻的挥一挥手,谭益先等人马上就退了一个干干净净,整个后堂大厅就只剩下张丰和赵卫斌。
张丰道:“坐,喝茶,我们好好的谈一谈。”
赵卫斌看了看自己破烂的衣服,摸了摸自己胡子拉碴的脸,闻了闻自己身上散发出来难闻的气味,不禁有一点尴尬。
在大牢之中呆久了,肯定是这样,张丰一点也不介意这些,招呼赵卫斌坐下,然后道。
“赵卫斌,松江府人士,三十四岁,军籍,当过把总,百户,千总,五年前任金山卫水军参将,因殴打赵水泉,得罪赵广才而入狱……”
张丰将赵卫斌的情况朗朗的介绍一番,弄得赵卫斌一愣一愣的,奇怪张丰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这些情况,当然是关鹏调查之后告诉张丰,张丰现在当着赵卫斌的面讲了出来。
张丰道:“大牢之中呆了五年也够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成为我的部下,干回自己的老本行,给我当水军统领。”
张丰本来是准备说“海军总司令”的,但想一想,自己这么说,赵卫斌不一定听得懂,于是说“水军统领”,反正意思也差不多。
赵卫斌脸上先是一阵激动,然激动之情很快淡去,叹气道:“还是算了,赵广才那死太监不会放过我,我还是回大牢算了。”
张丰道:“赵卫斌,如果我告诉你,赵水泉已经被我打死,赵广才也已经灰溜溜的滚出了松江府不再敢回来,你信不信。”
赵卫斌先是不信,但看到张丰目光清澈,没有一点说谎的样子,赵卫斌点一点道:“我信。”
张丰大手一挥道:“赵卫斌,你现在出狱了,去洗漱一番,收拾收拾,半个时辰之后,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赵卫斌本来想说“让我再考虑考虑”,但看到张丰的眼神,感受到张丰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赵卫斌将话吞了回去,点一点头道:“好,给我半个时辰。”
张丰道:“去吧,我就在这后堂大厅等你。”
赵卫斌没有用半个时辰,估计就只有半个小时,然后就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出现在张丰的面前,收拾一番之后,赵卫斌看上去年轻多了,也精神多了。
张丰带着赵卫斌,首先就去了上海造船厂。
先看了建造之中的“上海号”铁甲舰,接着又看了蒸汽动力运输船,甚至还乘坐了一下蒸汽动力运输船。
这一下子,赵卫斌不淡定了,远远没有想道,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舰船,自己以前在金山卫水军的那些战船和这些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就没有办法比。
接着,又去了上海机器制造局,看了制造之中的线膛火枪和七十毫米火炮,赵卫斌当即决定。
“张总兵,士为知己者死,总兵大人这么器重,我今后就跟着总兵大人干,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丰高兴的笑了,组建海军的领头人终于有了,在张丰看来,这个赵卫斌确实不错,不但精通陆军,陆军的行军打仗很在行,还干过好几年水军,对水军的那一套也非常了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
接下来几天,张丰带着赵卫斌,乘坐蒸汽动力船亲自去了舟山,在舟山一带选址建设海军基地。
张丰也大手笔,调拨十艘蒸汽动力船给赵卫斌,先期拨二十万两白银,后续还会一直追加。
张丰承诺,以后还会为新组建的海军建造一千料,两千料动力运输船,承诺大量建造铁甲舰。
赵卫斌也按照张丰的指示,很快进入角色,组建海军,在舟山一带建造海军基地,金山卫水军的旧部,除了部分被淘汰,大部分编入新成立的海军。
………
第一百八章首次远航(为推荐加更)
今日新增推荐马突破300票,新增收藏也距200不远,大家加油,贝壳相信你们,很快就会突破300和200,加更先送上!
………。。
四月中旬。
经过一系列的情报侦察,关鹏已经基本摸清楚,那大批的粮食和钢铁到了张献忠、罗汝才手上。
粮食将成为军粮,那些钢铁则被用来打造兵器和铠甲,种种迹象表明,张献忠、罗汝才在谷城、房县准备再度起事造反。
这些,本来不关张丰什么事,用不着张丰操心,但因为钢铁是从宝山钢铁厂流出,为了以防万一,防止被有心人拿这说事,张丰还是起草了一份奏折,将情况进行禀明。
奏折自然到了京城,到了内阁,最终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上。
奉天殿,早朝。
百官禀奏完毕,临近退朝,崇祯皇帝扫视了一眼文武百官,缓缓的道:“诸位爱卿,松江张总兵上了一个奏折,禀明张献忠、罗汝才准备在谷城、房县再度造反,大家怎么看。”
兵部尚书陈新甲出列,禀奏道:“万岁爷,张献忠、罗汝才反复无常,不可不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内阁首辅刘宇亮道:“陛下,张献忠、罗汝才已经招安,造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张总兵的奏折内阁已经仔细的看过,多半属于捕风捉影,臣以为不可信。”
大学士杨嗣昌一般和刘宇亮穿同一条裤子,也附和道:“陛下,臣以为我们的主要敌人是关外的满清,我们的重点是对付关外的清军。”
文武百官有多人禀奏了不同意意见,但大部分认为张献忠、罗汝才已经招安,造反可能性不大。
加之崇祯皇帝可能也认为造反无直接证据,最后,张丰的奏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月底,一些消息还是传到了张丰的耳中,什么“手伸得太长”,什么“瞎操心”等,听到这些,张丰气愤。
“反正老子已经提醒了,你们爱信不信,如果张献忠、罗汝才真要造反,关老子鸟事。”张丰不爽的心中这么想。
五月,张献忠、罗汝才在谷城、房县再度造反。
消息传来,朝廷自然一阵哗然,崇祯甚至想,当初应该听张丰的就好,不然不会这么仓促和被动。
既然造反,自然要镇压,于是朝廷开始考虑加派“练饷”,考虑选派人选,调集军队,开始镇压。
当然,这些事情和张丰无关,张丰也是“吃一堑,涨一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张丰正在抓紧训练自己的新军,建造自己的铁甲舰,建造自己的大蒸汽机。
第二批新兵已经完成一个月的训练,开始编入各旅,各团,最后一批新兵也招收完毕,开始进入训练。
在军队的建设上,张丰舍得花钱,除了原有的小青山军营之外,又在苏州府,常州府选址建立了两座大型军营。
一旅驻小青山军营,二旅驻至苏州,三旅驻至常州,这样一来,整个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真正意义在张丰的控制之下。
当然,舟山海军军港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每天至少有数千民夫在那里劳作,大量的钢筋和水泥也通过蒸汽动力运输船运至舟山军港建设工地。
六月,朝廷加派“练饷”730多万两。
七月,叛军在罗猴山大败明军左良玉等部。
八月,以杨嗣昌为督师,主持围剿叛军。
………
舟山军港。
从四月份开始组建海军,同时开始建设军港,现在已经是农历八月,即使已经四个月的时间,但军港的建设远未完工。
让人满意的是,即使军港建设远未完工,但第一座码头已经初步建设完成,正停靠着好几艘蒸汽动力运输船。
四个月的时间,海军建设也初见雏形,人员已经达到四、五千余人,其中包括一支近千人只有的陆战队和一些辅助人员,真正的海军水兵在三千人以上,蒸汽动力海船达十六艘。
海军开始起步!
今天,张丰亲自来了这里,军港码头上,整齐整齐的站着起码数百身穿白色海军军服的水兵,紧邻码头的蒸汽动力运输船甲板上,整整齐齐的也满是身穿白色海军军服的水兵。
海军,多么神圣,今天将在这里起航!
这是首次远洋训练,十艘两千料海船,六艘一千料海船,全部蒸汽动力,虽然是木结构海船,但经过了改造,每一艘海船上装了七十毫米口径火炮,每一名船员都装备了火枪。
前面一段时间,大家都在以舟山军港为中心,远不过一、两百海里的近海范围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此前已经进行过多次,现在,可以进行远航。
张丰声音很大,也十分慷慨激昂,在张丰的身侧,赵卫斌的心情也微微激动。
慷慨激昂的讲话之后,张丰大手一挥:“登船,出发!!!”
一共十六艘海船。上海造船厂的木结构蒸汽动力海船建造一直未停止,后续将每月有一、两艘海船列装海军。
每一艘两千料海船的水兵大约两百余名,一千料海船的水兵大约一百余名,随着张丰一声令下,大家开始登船。
气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