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明末之旅-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两人争了起来,张丰一笑道:“瞧瞧你们,哪里有军事主官的样子,倒是像街头的小贩,我告诉你们,咱们的火炮工厂已经在开建了,以后会生产大量的这种火炮。”
“不但生产制造70毫米口径的后装火炮,还将生产制造100毫米口径,120毫米口径,150毫米口径,甚至200毫米口径的后膛装填火炮,这些火炮,统统使用无烟火药铜壳炮弹,以后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都将大量列装。”
对呀,有火炮工厂,我们争什么争呢?
两人顿时就明白过来,相视一笑,心中则期待起来,火炮工厂什么时候建成投产,自己什么时候大量列装这种先进的后膛填装后火炮。
火炮工厂的建设,即使有数千劳工日夜劳动,但也估计要几个月之后才能投产,在火炮工厂建成之前,火炮的生产制造任务暂时还是由上海机器制造局承担。
火炮工厂建设还需要几个月,而金陵兵工厂则建成投产了,开始大批量生产后装枪,大量生产铜壳子弹等等,当然,后装枪还是15毫米口径的黑火药火枪,铜壳子弹依旧还是使用黑火药。
无烟火药优先使用在火炮上,其次是用于生产制造手榴弹,目前有15毫米口径的黑火药后装枪,完全足够。
也许等以后工业基础更加强大,制造工艺水平更加先进,张丰会考虑生产制造小口径的无烟火药步枪,但不是现在。
因为同样长度的枪管,口径越小越难加工,对工艺要求更高,使用无烟火药子弹,枪管口径肯定必须缩小,从现在的15毫米口径到10毫米以下,甚至到7、8毫米口径。
上海机器制造局,小青山兵工厂,金陵兵工厂,全力生产制造15毫米口径后装枪,全力生产制造铜壳子弹,五大步兵师,开始渐渐换装,换下以前的前装线膛枪,换上现在的15毫米口径后装枪。
火炮试射之后不久,徐良益的远洋贸易船队带回了消息,在日本平户,居然遭到了平户藩方面的驱赶。
事情重大,第一时间,徐良益亲自上总司令部向张丰汇报,只见徐良益急急忙忙的走进总司令部,走进司令部大厅,看到张丰,马上就焦急而担忧的道:“总司令,出大事了!”
张丰一愣,马上问道:“怎么一回事情,不急,详细说。”
徐良益马上将几天之前发生在日本平户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完之后,张丰脸色微微一变,走到悬挂在墙壁上的那副巨大世界地图之前,在日本平户的位置重重的点了点。
张丰缓缓的对众人道:“大家看,平户藩就这么屁大一点,他们吃了豹子胆了吗?”
平户藩不大,位于日本西南,由平户岛和周边岛屿组成,以水军和对外贸易著称,是日本为数不多对外开放的贸易港之一。
张丰诧异,徐良益的船队又不是第一次往返平户藩开展贸易,一直以来都比较顺利,这次居然遇到这样的事情,张丰心中想道,此事不简单。
“总司令,这个平户藩太不长眼,必须要教训,这次由我亲自领兵,怎么样?”王朝勇马上主动请战。
张丰沉吟一下道:“命令总参谋部,会同海军,拿出作战方案,这次我要亲自领兵,好好的教训一下日本人。”
张丰太了解日本了,就是欠打,像二战时期,老美两颗原子弹下去,日本人老老实实,差一点叫美爹了,而中国则讲究仁义,结果,日本人不但歪曲侵华历史事实,在国际上还处处和中国作对。
就是欠打!
故张丰想都不想,那就是出兵啊,上去狠狠的打他一顿,估计他就老实了。
孟明昭倒是显得比较慎重,建议道:“公子,估计这是一个阴谋,日本设好了套,好让我们往里边跳。”
张丰挥手道:“我这次要告诉日本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阴谋都是纸老虎。”
手上有五个步兵师,十万人,张丰胆气就很足,于是,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马上行动起来,率先行动的则是驻守在那霸军港的第二舰队。
平户藩不是以水军著称吗,老子就先打一打你的水军。
…………
今日两更,第二更送上。
第两百一十章郑成功的首战
那霸军港。
一队一队的水兵在登船,三千料战船加两千料战船,一共近三十艘,此外,还有“苏州号”和“无锡号”两艘铁甲舰,外加几艘三千料运输船。
“苏州号”铁甲舰是郑成功的旗舰,站在“苏州号”的甲板上,看着水兵们登船,郑成功心情澎湃,没有想道,自己上任第二舰队司令,才刚刚熟悉和了解这些战船,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自己就要出战了,且还是日本平户。
“呜、呜……”
汽笛声响起,“苏州号”铁甲舰开始缓缓的离开码头,驶出那霸军港,在海面上,庞大的舰队进行编队,朝着日本平户而去。
行动不止是第二舰队。
朝鲜,仁川港。
这里停靠这起码超十艘三千料运输船,还有几艘战船护航,一队一队的朝鲜兵正在整齐的登船。
这是前往平户藩参战的朝鲜军团,既然日本人的阴谋不明,那就用朝鲜军团打头阵,将对方的阴谋打出来。
目前,组建的朝鲜军团已经有三个,分别是第一军团,第二军团,第三军团,其中第一和第二军团驻仁川和汉城,第三军团驻釜山,每一个军团三千余人,装备清一色的前装滑膛火枪。
登船的正是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军团,一共六千余人,登上三千料运输船,从仁川港出发,在计划在日本平户登陆,作为第一梯队,展开地面作战。
“快,快,跑步前进!”
一名朝鲜军官,正在大声的喊着,最后一队朝鲜兵终于登船完毕,这些三千料运输船开始离开仁川港,目标日本平户。
日本平户,西北海域,距离平户港不远。
这里出现了一支大型舰队,很多风帆大战船,大大小小的战船加在一起,数量起码五、六十艘之多,大的战船超两千料大小,小的战船数百料大小,大小参差不齐,像是临时拼凑起来的一样。
对,正是临时拼凑的。
既有平户藩的战船,也有其他藩的战船,德川家光亲自下令调集,统一由平户藩的松浦次郎指挥,松浦次郎为平户藩藩主松浦九信的儿子。
上次,在朝鲜,张丰一举消灭三万余日本人,连德川纲重都被打死,消息传到德川幕府,德川家光就想着要报仇,经过这么久的准备,一切准备工作差不多,准备动手。
这才有了在平户藩驱赶徐良益的船队,想借此激怒张丰,激怒张丰前来平户藩,好借此消灭张丰的力量,这一次,德川家光花了大血本,调集重兵在平户。
张丰不知道德川家光的部署,但张丰坚信,在绝对是实力面前,一切阴谋都是纸老虎。
松浦次郎亲自率领这只基本上集日本举国之力的庞大的舰队,让松浦次郎很爽,很得意。
这么多战船,其中很多还是大战船,松浦次郎一辈子也从来没有统领过这么多的战船,松浦次郎带领舰队,在这一带巡逻,等着张丰的舰队到来。
关于张丰的舰队,已经从萨摩藩那里了解到了很多情况,萨摩藩也派了战船过来,且派了十几艘,当然,其中部分是新造的,萨摩藩的舰队被张丰打了几次,基本没有剩下几艘,加上这新造的,也十几艘,由岛津家族的家臣武将前田光率领。
一艘大型战船上,松浦次郎轻松的道:“前田君,我们打一个赌,我赌张丰的水师两天之内会到这里。”
前田光笑着道:“他们没有这么快,我打赌,他们至少还要三天以上。”
两人居然打起了赌,太自大了,在消息落后的这个时代,他们完全不知道,张丰不但有大量的战船,还要铁甲舰。
前田光道:“对于张丰,我们可谓非常了解,他们有冒着黑烟的奇怪战船,但他们战船数量撑死二十几艘,不到我们数量的一半,我建议,一旦发现他们的舰队,包抄过去,合围他们,将他们全部击沉。”
“哟西,前田君,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定了,将他们全部击沉。”松浦次郎高兴的道。
不管是松浦次郎,还是前田光,所有人都没有发现,在远处海面上,有一艘蒸汽动力侦查船,侦查船的瞭望哨上,舰长吴迪正在亲自通过望远镜侦查这只日本舰队的情况。
“好家伙,一共有五、六十艘战船,这可是一场硬仗啊!”吴迪暗暗咋舌。
旁边有一名水兵道:“舰长,这是去平湖港的必经航线,他们显然是在那里以逸待劳,等着我们的舰队过去。”
“走,返航,将消息去告诉郑司令。”吴迪道。
这艘蒸汽动力侦查船转向,快速驶离这一片海域,而在距离这里约一百余海里的位置,一支大型舰队正在编队航行。
这正是从那霸港出发,经过数天航行,前往平户港的第二舰队,郑成功站在“苏州号”铁甲舰上,感受着这七、八节左右的航速,心中想道,不愧是蒸汽动力船,比风帆船只速度快多了。
以这样的速度,估计明天上午就会抵达平户港,此次的作战任务非常清晰,郑成功的任务是击沉在平户一带海域的所有日本战船,取得那一带的制海权,有必要的话,控制整个平户港,为后续登陆部队扫清障碍。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远处海面,一艘蒸汽动力船快速行驶过来,看到这一艘船,很多水兵都知道,这是自己的侦查船,应该发敌人的踪迹。
一过来之后,吴迪登上“苏州号”铁甲舰,向郑成功汇报道:“郑司令,我们发现了敌舰队的位置。”
郑成功挥手,马上就有水兵拿来一副海图,吴迪指着海图道:“他们的舰队在这个位置,距离平户港不远,约有五、六十艘战船组成,我们在那里观测了很久,他们并不离开那里,仿佛在等着我们上门似的。”
五、六十艘战船,这个数量被郑成功直接忽略,虽然敌方战船数量是自己的近两倍,但郑成功不惧,反而有一点高兴,对手强大,才能体现出自己的厉害啊。
这是郑成功的首战,郑成功想要打赢,且要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