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国色江山-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船队走了?”玄青道长忽然来这么一句。
朱道临望一眼周围剩下的五师叔和玉虎师弟,嘿嘿一笑含糊道:“偷偷摸摸溜进长江,不快点走能行吗?天色大亮之前若不能通过下游百里内的两道水师关卡,说不得就要开炮轰出条路了,要真打起来了,下去我还怎么做生意?”
五师叔倒吸口寒气:“什么船这么霸道?”
“只能说个大概,船队最大的船能装两万石,就是和三宝太监下西洋的中等宝船差不多,不同的是这种船除了船帆,还装有一种独特的机器,不用划桨,逆流而上一个时辰能跑四十多里,顺风顺水更不用说了,至于如何办到的,内中情形太复杂,我一时也说不清,以后师叔会见到的。”
朱道临说完,看到师傅、五师叔和师弟玉虎满脸疑惑的样子,叹了口气叮嘱道:“这事别传出去,也不要让外人知道我离开这地方出海了,等会儿粮食和海盐搬回来分开放,哪里隐蔽放哪里,别到处嚷嚷,我有点累了,先睡一觉再细说吧。”
玄青道长几个下意识点头,朱道临放心地前往自己的小屋,关上门倒头大睡,这直到黄昏时分才醒来,迷迷糊糊端上铜盘到溪边洗漱,刚收拾好玉虎来到身边,说是奉师伯师父之命请师兄前去吃饭。
大概是玄青道长和玄方道长和大家通了气,酒桌上谁也不提起神奇海船的事,饥饿的朱道临也不管诸位师伯师叔是否相信,是否在心里暗暗计算水路里程然后满腹疑惑,自顾自捧起大碗连吃两碗米饭才停下。
有了足够的粮食,有了远比市面上好得多的洁净海盐,大师伯玄岳比谁都高兴,他老人家捏着花白长须慈爱地问道:“道临,我们几个老头子想从流民中挑几个小丫头专门服侍你,你看如何?”
“道临你每天忙里忙外的,我们看了都心疼,得找几个丫头回来帮你洗洗衣裳倒个茶什么的。”二师伯也附和起来。
朱道临看看这个,又望望那个,最后禁不住笑起来:“这事可以有,但必须等到紫阳观建好才考虑,之前应大掌柜也几次提起,说什么只要我喜欢,他随时可以到秦淮河边弄来十个八个干干净净的清倌人帮我暖床,哈哈!不过,要是真遇到好的话,那就先满足师兄师弟们吧,省得他们早晨起来的撒不出尿。”
满堂哄然大笑,两位师伯和师傅玄青知道这事朱道临已有主张,不需要自己操心了,所以一个个笑得极为开心。
散席之后,喝得有点高的两位师伯回自己小屋歇息打坐,精力过人的五师叔再次率领一群弟子巡逻四方,心满意足的玄青道长跟随爱徒前往后边的房子,点亮蜡烛生起炭炉,捧着热茶秉烛夜谈。
朱道临转身出门打开隔壁的专用小仓库,从金刚圈里调出装有三把宝剑的长木箱,锁上门回到师傅面前打开盖子,逐一拿出宝剑给师傅鉴赏:
“这把长剑是我自用的,看看这两把精工细作的宝剑吧,是特意买回来准备送给魏国公和隆平侯的。这两人都是将门之后,如今分别都执掌着江南卫所、大江沿岸水师和城防各卫,也是我们的生意合伙人,所以得多些敬重。”
玄青逐一拿起宝剑细细端详,双目发光,满脸动容,好一会才平复下来:“恐怕皇帝的尚方宝剑都比不上这两把宝剑啊!道临,和我说句实话,这两把宝剑花了多少银子?”
朱道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说,想了想只好昧着良心把人民币1元当成1两银子换算,再乘以五倍:“总共花去44万两银子,这种宝剑非常稀少,非常难得,今后不知道还能不能碰到,要是运气不好,有钱也买不到。”
玄青道长重重点头:“值得啊!和我估计的差不多,如此天下罕见的神兵,卖个30万两一把都有人抢着要,物以稀为贵啊!”
“师傅您再看这把秦王剑。”朱道临捡起张大师和徒弟为自己联手打造的长剑,缓缓送到师傅手中。
玄青道长惊讶地低呼起来:“竟然这么沉重?刚才这两把宝剑加起来,恐怕也就这个分量,寻常人哪里使得动啊?”
朱道临笑道:“师傅您拔出来看看。”
玄青点点头拔出长剑,顿时发出“丝丝”的吸气声:“绝对是把杀人的利剑啊!恐怕干将、莫邪也就这样子了,我的天哪……你哪儿来这么多银子?又从哪个外海仙岛弄到这么多的天下至宝?”
朱道临趁机蛊惑:“师傅,从您收留我到现在,你说我们缺过银子吗?虽然我从没明说,但您老肯定知道我的银子从哪儿来的,别的不说,就说我们和应家商号明里暗里的生意,只需我跑一趟外海的天枢阁,回来赚个百十万还不是轻轻松松的事?”
“尽管如此,我还是打算从今往后慢慢吊着他们,否则他们很快会忘记什么叫做物以稀为贵,除了我没人拿得到天枢阁制造的东西,这就是我最大的本钱,您老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确实不错,你弄回的每样东西,都是大明天下前所未见的稀有珍品,自然就该获得丰厚利润。”玄青道长颇为自豪地说道。
朱道临步步深入:“我觉得啊,眼下最为难的不是赚银子,而是怎么花银子,师傅您说是吧?既然如此,何不咱们把紫阳观和西面庄园、码头建造得更好更快一些?”
“只有把紫阳观和西面的庄园、码头建造好,我们才算是真正有了立足之地,才有了开宗立派的根本,才能让自己一步步壮大起来,否则一切都还得看人脸色,得忍受别人的暗算和盘剥!”
“此前金陵城里多方联手暗算我们的流民事件,今后决不允许再发生了!”
玄青道长深有同感:“是为师太过谨慎,太过犹豫了,放心吧道临,回头我与你两位师伯和你五师叔好好商议一下,尽量提高工匠们的工钱,买最好的材料,下最大的力气去做,只要齐心协力,我们紫阳观定会步步壮大。”
。。。
第三十九章 满足你的要求
紫阳观运回数万石粮食豆类的消息,还是无法控制地传了出去,不过,金陵城里流传两天后慢慢遗忘,似乎区区几万担粮食不值得见多识广宽阔大气的金陵人关注。
倒是城里城外的大小粮商着急了,连续派出十几拨人详加打探,终于在第三天证实几万石粮食的消息是真的,更令人意外的是,经水路运到废弃的上元门码头的粮食不是几万石谷子,而是九万石精米,其中竟然还有部分黄豆和白面。
四大粮商连忙聚集一起商议对策,不得不衡量得罪实力强大?法力无边的紫阳观是否值得?
家底不厚的中小粮商开始背离四大粮商为首的攻守同盟,不动声色地取消粮食限购,降低了售粮价格。
值得紫阳观庆幸的是,最先搬回溪边后排砖瓦房里的200吨粗盐目标没有数千吨粮食显眼,零星传出去的消息也含含糊糊,没人当成一回事,否则真让有心人证实2;800石优等海盐存在紫阳观,恐怕金陵城里的各级官府都无法坐视,扬州和宁绍一带的盐商们也会将紫阳观当成规则破坏者对待。
朱道临知道自己如今名声挺大,所以连续几天没公开露面,更不会乘坐他那辆引人注目的豪华四轮马车去金陵城游荡,他默默呆在自己的小屋里,面对大明建筑设计师赵训庭粗略画出的‘庄园建筑规划图’细细琢磨,不时让如影随形的玉虎师弟去把一个个精通营造的工匠头目叫来,虚心向这些地位低下却经验丰富的专家请教,围着赵训庭的‘庄园建筑规划图’反复商讨,及时纠正码头前期工程的施工错误,并将原先设计的码头泊位由两大一小,更改为三大两小,码头的整体规模也因此扩大一倍。
朱道临连续数日天没亮在溪边练拳,跟随深藏不露的二师伯學习刀法,白天看图纸、听汇报,与干劲冲天的师父师伯们喝点小酒,晚上于师傅算算账做计划,临近子时便开始一个时辰的吐纳术练习,生活极为规律,没有半点儿急着出去贩卖货物赚银子的意思。
可朱道临不着急,并不代表别人不急,至少应大掌柜比谁都急。
第五天上午,身披华贵翻毛大氅的应昌培风风火火乘车而至,在小道士引领下来到朱道临的小屋,看到朱道临冲他嘿嘿直笑他并不生气,而是颇为疑惑地低声询问:“贤弟真的经水路运回了九万石精米和黄豆白面?”
朱道临上前拉他坐下,提起小炭炉上滋滋冒气的精致铜壶,为他泡制一杯香茶:“是真的,不过白面很少,没外面传言的那么多。”
“如此说来,你还运来上千石优等海盐的传言,是否空穴来风?”应昌培继续询问。
“哪有这事?荒唐!绝对没有,半道上顺手买十几袋粗糙海盐,哪有上千石?造谣者绝对是居心叵测之徒,哪天让老子碰到非掐死他不可。”朱道临正气凛然地否认,像是蒙受巨大冤屈似的。
应昌培终于放下心来,擦擦额头的汗珠,优雅地端起茶杯:“回来这么多天也不打声招呼,可知道半个月来,我们联合钱庄干出了多少轰动全城的大事?可知道多少人等着你这位商业天才去大展宏图?你却呆在这破屋子里就是不露面,到底是怎么想的?哪怕这回只是运回粮食,也没人觉得不应该,你老躲着干什么?”
看到应昌培语重心长地施展如此低劣的试探手段,朱道临忍住笑意给他个白眼:“想问什么直接问吧,用得着怎么辛苦吗?”
应昌培一点愧疚也没有:“君子不会强人所难,贤弟若是不说,自然有不说的难处,愚兄这点雅量还是有的,嘿嘿!”
朱道临气得笑了,笑完连连摇头:“狗日的我服你了!好吧,如你所愿,这次太过匆忙,运载的粮食有点多,只带回不到120;000斤精炼黄铜,下次吧,下次多……”
“咣当——”
应昌培手中茶杯应声而落,热乎乎的茶水和泡开的茶叶洒满衣袍都不知道,漂亮的胡子随着嘴唇的频频颤动一跳一跳的,似乎连心跳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