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332章

明末国色江山-第332章

小说: 明末国色江山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设备,然后发往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印染厂等处。
  朱道临和楚梅则留在会议室里,与几位海军将领和负责瀛洲民政工作的汪照寰、魏玉瑛、范三民、李昌润等官员一起,听取四海银行瀛洲分行掌柜和博孚钱庄瀛洲分号掌柜的申诉。
  由于四海银行和博孚钱庄都是朱道临个人的控股产业,在坐的文武官员谁也不敢对两家钱庄日益尖锐的矛盾发表意见。
  实力雄厚的博孚钱庄进入瀛洲最早,一直对三个月前才进入瀛洲的四海银行百般排挤,可让人倍感无奈的是,四海银行不但毫不妥协,反而步步争先。
  四海银行的做法与财大气粗、高高在上的博孚钱庄截然不同,先是慷慨地斥资二十万两银子,买下淡水港交易市场大门北侧最高最大的整栋楼宇,迅速获得瀛洲官员们的好感和支持,然后又悄然无声地加倍努力,很快就把常年贩卖铜料、白银和硫磺的日本商人一个个争取过来。
  加上四海银行还拥有自己的贸易船队,来往于瀛洲港与大明新兴港口青岛港之间。只用两个多月时间就基本上垄断了大明北方的生意,一举占据瀛洲经融贸易的半壁江山,目前还继续向博孚钱庄掌控的江南地区渗透。
  按理来说。拥有钱币铸造优势的博孚钱庄,应该比后起之秀的四海银行更有底气、更有手段才是,无奈实力雄厚的博孚钱庄摊子铺开得太大,股东们固步自封,自视奇高,根本没把瀛洲当成重要的发展地区。
  如此一来,上行下效。各级掌柜和管理人员一个比一个眼高于顶,一个比一个傲气,所以一不留神。就让半年前尚名不见经传的四海银行抢到先机,致使瀛洲分号的兑换业务和信贷业务逐渐萎缩,在整个瀛洲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博孚钱庄瀛洲分号每月获得的利润反而持续减少。
  到了这个时候。博孚分号几个大小掌柜终于坐不住了。他们上蹿下跳,不停地想方设法打击迅猛崛起的四海银行,可让人深感无奈的是,谁都知道四海银行的大股东朱道临同样是自己博孚钱庄的大股东,无论怎么气急败坏,掌柜们都不敢使出超越常规的阴招和损招,最后只能寻求朱道临仲裁调解。
  其实谁也不知道,两大金融巨头之间的矛盾。正是由朱道临刻意挑起的。
  由于博孚钱庄其余几大股东在巨额利润刺激下,变得越来越贪婪。手伸得越来越长,之前还能掩盖在迅速发展之中的诸多隐患逐渐出现,促使长期在外无法行使控制权的朱道临暗暗做出抽身而去的决定,因此才有了由北方四大商业势力一同组成的四海银行。
  朱道临斥巨资修建的宝山港,投入数十万两银子在面向港口的黄金地段修建的大明第一高楼,就是未来四海银行的总部和证卷交易所所在地,也是朱道临对渐行渐远的博孚钱庄股东们的一次严厉警告。
  在这种情况下,朱道临非常平静地面对博孚钱庄掌柜和四行银行掌柜,听完他们各自的申诉后沉思良久,在十余名心腹文武的紧张注视下,说出一番令人意想不到的话语:
  “回去吧,你们有时间不如多想想怎么去开拓市场,怎么才能赚到更多的钱,而不是相互算计,相互打压!”
  “借这个机会,我要对你们说句话: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矩,不讲规矩的人是做不长久的,不管你们将来怎么做,怎么竞争,都不能违反规矩,否则不管是谁我都要追究到底,绝不含糊!”
  此话一出,博孚钱庄的几个掌柜脸色剧变,而四行银行的掌柜则深以为然,不住颔首。
  看来以后两家的竞争,还得持续下去。
  ……
  ……
  六十余艘大中型帆船在十余艘风帆战舰护卫下扬帆海上的景象,非常的雄伟壮观。
  船队离开淡水港进入广袤的大海已经三个小时了,东海舰队旗舰“冬日号”舰长舱里的楚梅,仍旧静静地坐在舷窗旁,尽情欣赏海平线上即将消失的落日和漫天炫丽的晚霞,没有半点初次下海远航的不适反应。
  顺风而行的船队速度很快,没有台风或者狂风暴雨的海面虽然起起伏伏,但不足一米的浪涌完全可以称之为难得的好天气,特别是这个多雨多风时常来上一场暴风雨的炎热季节,如此平和的气象十分难得。
  即将离开淡水军港的时候,楚梅从朱道临与几名海军将领的交谈中得知,数日前运送27,000多名辽东移民南下新竹的一路上,船队遇到两次暴风雨和一次持续六个多小时的狂风大浪,数以千计的移民上吐下泻,惊恐万状,不得不在台州东南海域的大陈岛停泊一天才敢继续航行。
  楚梅还知道,这支庞大船队中的大部分船只,是把两万多辽东移民送到淡水港南面的新竹新区后才返航的。
  这支船队将在五艘风帆战舰的护卫下,再次顺着强劲的东南季风,开赴北方遥远的鸭绿江口,把滞留在那里的五万多无家可归的辽东移民尽数迁往新竹新区,这前前后后加起来高达八万余人的可怜民众,竟然都是自己心爱的男人从满清军队占领的辽东沿海地区掳掠来的。
  虽然楚梅还不知道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黄台吉尚未改国号为大清,她所认为的满清军队如今还叫做后金军队,但楚梅仍然为自己心爱的男人干下如此惊天动地的大事深感震撼,情不自禁地生出了崇敬之心。
  ***************
  ps:谢谢我爱我姐我弟大大的打赏,谢谢我爱我姐我弟、書友20100322大大的月票鼓励!(未完待续。)


第四六四章 扬帆北上

  斜阳西坠,楚梅终于恋恋不舍地把目光从海天交接的灿烂天际收了回来,望向端坐在不大的实木圆桌旁,正在仔细阅读报告的情郎朱道临身上。
  自从船队启航之后,朱道临一直坐在那里埋头苦读厚达数寸的各种报告,不时用粗糙的炭笔在报告上作出批复,那副心无旁骛的专注的样子,令楚梅无比心动,以至于数个小时过去,她也不忍心出言打扰他。
  朱道临终于合上报告,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望向楚梅歉意一笑:“要是觉得闷的话,我陪你到甲板上走走吧。”
  楚梅微微摇了摇头:“太阳下山了,甲板上也看不到什么景色,还是待在这儿吧……其实我觉得这地方挺不错,也没原先担心的不适反应。”
  “主要还是你体质好,平衡能力和体内自我调节能力异常出色,一般人首次乘坐这种大帆船远航很遭罪,就连我们东海舰队和北海舰队的近半官兵,也是吐了再吐,慢慢熬过来的。”朱道临不着痕迹地赞道。
  楚梅自豪地笑了笑,来到朱道临身边坐下,握住朱道临伸来的手,感慨不已:“知道吗,你让我非常吃惊,现在的你和从前的你完全是两个模样……怎么说呢,就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我从没见过你展现如此自信、如此深沉的气质,深沉得令人敬畏。”
  “啊……哪里有你说的这么玄?”
  朱道临真没觉得自己与以前有何不同,要是真有什么不同,也只是此前一直在楚梅面前低调行事,默默守护自己无法告人的秘密。
  楚梅温柔地点了点头,不再纠结于这个话题,抽出只手。指向桌面上摆放整齐的报告,好奇地问道:“你在这边经常这样批阅报告吗?”
  朱道临毫不隐瞒地告诉楚梅:“通常情况下我都不用亲自批复报告,但军队的报告全部由我审核批复,任何人都不能染指……”
  “这些报告大部分是军队提交上来的,少部分是瀛洲民政官员的总结和申请报告,最下面那份牛皮纸卷宗。则是关于福建郑氏家族和荷兰人正在紧锣密鼓进行战争准备的机密情报。”
  “拥有三万军队和上千艘战船的福建郑氏家族你也许不知道,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爱国将领郑成功你肯定清楚,如今福建郑氏家族的掌舵人名叫郑芝龙,荷兰人、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习惯称之为郑一官,他就是郑成功的父亲。”
  “只不过,你知道的郑成功如今才不过九岁,还没有因为抗击满清获得国姓爷的恩赐,所以也没改名,名字叫做郑森。”
  楚梅愣了很久。随即急切地问道:“那你为何不快点儿率领军队,支援福建郑氏家族,抗击外来侵略?”
  朱道临听了不由乐了,哈哈笑道:“你知不知道,如今的郑氏家族其实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地方军阀势力?”
  “知不知道,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如今霸占着台湾海峡和以南大片海域,只要是出海贸易的船只。必须交给他一千两白银才能通关?”
  “你恐怕还不知道,郑芝龙在五年前。还是个横行大海,与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相互勾结的大海盗!恐怕更不知道,郑芝龙虽然归附大明当上了福建水师的将军,但再过十三年他就会率领数百艘战舰和上万家丁,投靠满清!”
  “这样的人,你说我会出手帮他吗?”
  楚梅又一次震惊了:“这……怎么会这样……”
  朱道临爱怜地握住她微微颤抖的纤手:“好了。别太担心,你不需要理会这些事,等他们打个半年一年的,打得两败俱伤,我再命令瀛洲军、龙潭军和东海舰队大举南下。给予霸占台南的荷兰人毁灭性打击,把整座宝岛全部收回来,再从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大明内地迁来100万民众,力争用五年时间,把瀛洲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根据地。”
  楚梅不可置信地望着朱道临:“这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了?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你也知道一年前的淡水河两岸和如今的台北县是个什么样子,几乎全是荒无人烟的瘴气之地啊!仅仅一年时间不到,如今已经成了20万民众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只要你能来帮我,整个计划说不定能提前两年完成。”朱道临笑道。
  楚梅心动不已,讷讷地道:“可我……我什么也不会啊!”
  朱道临一把将楚梅搂进怀里,郑重地看着她,目光里满是鼓励:“谁说你什么也不会的?你可是接受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