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322章

明末国色江山-第322章

小说: 明末国色江山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知道入夜时分,再次接到四海商行总号掌柜刘维仪派人送来的急报,朱道临看完之后惊愕不已,一把拉过战战兢兢的送信人,沉声问道:
  “刘福,你老老实实告诉我,途径塘沽外海的运粮船队,是否悬挂有我送给商行的旗帜?”
  精明的刘福如实回答:“咱们四海商行船队成立的第一天起,每艘货船的船楼顶上就高高挂起东江新军的红黑两色三角旗,其中四艘最大的500吨级改装货船,全是东海舰队卖给咱们商行的西洋盖伦船。”
  “这几个月跑下来,整个北方都知道就咱们一家船队拥有这种又大又快又结实的远洋货船,无论是商界军界,都知道将军您是咱们四海商行的大股东,走的就是朝鲜这条线。”
  “船队被登州水师战船强行拦下的时候,随船掌柜和伙计再三申明四船粮食均产自朝鲜,其余三船皮货和山货、药材也是从朝鲜购回来的,到了天津就会如实纳税……”
  “可是,登州水师的两个游击将军根本就不当一回事,不但把咱们七艘船统统押解到觉华岛,还打伤咱们两个掌柜和十几个船工,所有货物全被他们抢走了,隔了五天才放回四艘购自将军麾下的盖伦货船,其他三艘200吨宝船和价值五十万两银子的货物至今都没有还回来!”
  边上的张德义和郭中骏听完刘福的诉说,勃然大怒,好在脾气暴烈的吴季诚和有仇必报的姜玉龙都去了军中巡视,否则非大喊兴师问罪不可。
  朱道临同样恼怒不已,但他没有当场发泄出来,而是走出几步。静静思考之后才转身回来:
  “刘福,你先到码头商行歇息,这事没有表面看起来这么简单……”
  “哼哼,哪怕给登州总兵和登州巡抚天大的胆子,他们也不敢触怒我,这背后恐怕少不了朝中几位重臣和刚调任宁远总兵的吴家父子的影子。说不定祖大寿和关宁军也参合进来了!”
  “好了,别着急,这事交给我处理即可,等我把即将到来的钦差大臣送走之后,就会和你一起到登州和觉华岛走上一趟,把咱们的损失统统补回来。”
  “谢将军!小的这就回码头商行等候。”刘福放心地磕头离去。
  刘福离开之后,朱道临脸色阴沉,立刻高喊起来:“肖哲——”
  “属下在!”
  和几名参军在隔壁处理军务的肖哲飞跑而来。
  “立刻派遣一艘巡逻快船赶赴刘公岛,让北海舰队司令徐文涛亲自率领三艘550吨级战舰和两艘300吨级新型快速战舰。带足弹药,火速赶来皮岛!”
  “遵命!”
  ……
  ……
  次日上午,朱道临赶在钦差到来之前,乘船赶赴大宁江口的朝鲜水师营寨,与朝鲜********的代表、安州防御使李勘举行会晤。
  东江新军主将吴季诚、陆军副司令郭中骏和担任联络官的东江新军总镇抚官李玉鸣随行。
  上午十点四十分,朱道临一行乘坐两艘150吨级帆桨快船抵达大宁江口,李勘率领六名心腹文武已经肃立在戒备森严的水寨码头上等候。
  双方见面之后,朱道临快步上前。一把扶住想要向****上国名将行大礼的李勘,谦逊地称呼李勘为李大人。请求李勘和申景祯不要多礼,顿时赢得李勘、申景祯和身后文武的巨大好感。
  宾主携手进入营中正堂就坐,精明的李勘看到朱道临细细打量自己左右的几名文武,立即含笑解释道:
  “将军,在坐都是李勘和申大人的心腹下属,这位新晋水师统制吴元泰想必将军已经熟悉了。他是我朝德高望重的右议政大臣吴元谦大人的弟弟,也是下官的女婿,不是外人,哈哈!”
  朱道临礼貌地向吴元泰拱拱手:“恭喜吴将军!”
  保持跪坐姿态的吴元泰连忙俯身而拜:“恳请朱将军多多关照!”
  朱道临对吴元泰的态度非常满意:“吴将军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在恰当的时候。与驻扎刘公岛的大明海军北海舰队建立合作往来,甚至可以定期举行两军之间的联合演习,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对贵我两军都有益处啊!”
  吴元泰惊愕过后随即大喜,再次向朱道临匍匐致谢:“感谢将军提携,恳请将军卖给下官两艘安装12门长管火炮的300吨级新型战舰,下官将不胜感激!”
  朱道临耐心地解释道:“李将军和申大人上次代表朝鲜国君和我东江新军签定的武器装备,包括5艘300吨级快速战舰、80门舰载火炮、30门大将军炮和5,000支遂发火枪,如今已在金陵枪炮厂和造船厂开工制造,最迟九月下旬就能送到此地,如果吴将军需要额外定购两艘战舰,恐怕要到年底才能交货。”
  “没关系,年底交货已经够快了。”吴元泰欣喜地说道。
  朱道临当即答应下来,并额外赠送吴元泰100支遂发火枪。
  吴元泰感激不已,李勘和身边文武没想到战功赫赫威震天下的朱道临如此慷慨,心中对彼此间的深入合作更为期待。
  接下来的会谈气氛融洽。
  李勘和申景祯提出由他们四大家族与四海钱庄共同合作开办铸币厂,朱道临没多想就答应下来,但各方如何分配还需另行商议,朱道临还慷慨答应李勘的请求,于下月初接受李勘派遣的300名军官进入东江军学习和训练。
  为感谢朱道临对朝鲜国君和军队的支持,李勘和申景祯、吴元泰代表朝鲜四大家族郑重承诺:
  全力协助东江新军在义州城下游30里的鸭绿江东岸渡口筑城,半年之内为东江新军提供12,000匹驯服战马用以换取武器装备,全力协助东江新军修葺铁山城并派遣军队驻扎以上地区。
  朱道临和郭中骏代表大明东江新军和大明北海舰队做出承诺:
  由东江新军负责朝鲜北部沿海和承担鸭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务,并与朝鲜驻军共同承担朝鲜北部其他地区的防御重任,协助朝鲜军队建立鸭绿江中上游义州至朔州一线的防御体系,必要时派出不低于3,000将士及20门火炮进驻义州城,与朝鲜友军一起共同对敌,并肩战斗。
  *************
  ps:谢谢我爱我姐我弟大大的打赏,谢谢fere、77白熊大大的月票鼓励!(未完待续。)


第四四九章 开诚布公

  酒宴结束之后,朱道临携带双方共同签署的合作草案返回皮岛,李勘和申景祯则返回安州城,于次日一早赶往汉江北岸的国都,向朝鲜国君李倧和四大家族通报此次会谈取得的巨大成果。
  朱道临回到皮岛立刻召集军需处长、军务处长、四海商行分号主管和四海钱庄分号主管举行会议,将与朝鲜之间的各项合作落实到每个人头上,要求各部主管制定详尽计划,随后写下两封亲笔信,交由四海商行和钱庄的两位主管派人迅速送回京城总号。
  第二天下午三点,钦差大臣赵怀忠终于乘坐登州水师的专用宝船姗姗而至。
  朱道临率领十余将校身穿官服,伫立在码头上恭迎,赵怀忠欣喜之下也不用护送的锦衣力士搀扶,“噔噔”几下越过跳板登上码头,上前托住朱道临的双手,死活不让朱道临向他行大礼:
  “哎呀呀,咱家可不敢领受将军的大礼啊!咱家在登州码头刚刚登船,忽然接到辽东大捷的消息,差点儿就喜极而泣啊!”
  “公公过奖了,为国作战乃是在下和东江新军将士分内之事,当不得公公如此赞誉,来来来……先到上方的商行大堂歇口气喝口茶,然后怎么办全听公公吩咐。”朱道临亲切地笑道。
  赵怀忠连声说好,拉住朱道临的手大步向前,全身肥肉一抖一抖的,边走边兴奋地告诉朱道临:
  “将军恐怕不知道,咱家此次就是奉圣上之命专程前来催促将军进攻辽东的,圣上这一个多月来急得嘴唇冒泡,夜不成寐啊!”
  “离开京城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将军已亲率东江新军发起辽东之战,更没人敢想此战竟会砍下近5。000颗鞑子脑袋,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捷啊!”
  “杂家敢说,圣上此刻定已欣喜若狂,说不定已经携带你派人送去的鞑子脑袋祭奠列祖列宗了。”
  朱道临故意问道:“公公就不担心我朱道临杀良冒功?”
  赵怀忠立刻停下步子,故作不悦地责怪道:“将军是不是还把咱家当外人啊?你的为人咱们内廷各监谁不知道?”
  “说起来你叔叔吴公公也是咱家的师叔,咱们辈份一样的。哪怕没有这份交情,咱家也绝不相信你朱道临会干出杀良冒功的龌龊事来……这大明天下,也只有你朱道临不屑干这种事。”
  “还是赵公公理解我朱道临啊!”
  朱道临说完当即退后一步,郑重地向赵怀忠深施一礼,看得跟随在后的数十内廷宦官和锦衣力士眼都直了。
  赵怀忠哈哈大笑,欣然受了一礼,上前拉住朱道临的手,继续走向前方大堂,后方数十人高举皇家仪仗和钦差旗幡紧紧跟随。惹来周边围观的数千军民阵阵惊呼。
  进入大堂之后,朱道临召集麾下将校列队,等候赵怀忠拿出圣旨。
  商行掌柜和一群伙计欢天喜地摆上香案,点燃红烛,朱道临看到乐呵呵的赵怀忠只顾拿着手绢不停擦汗,想了想上前问道:“公公怎么还不宣旨?”
  赵怀忠这才反应过来:“你仗都打完了,咱家还宣什么旨啊?哈哈、哈哈哈!对不住啊,咱家见到你太过高兴。一时忘了告诉你了。”
  朱道临和身后众将校哭笑不得,干脆把赵怀忠一行领往大营。进入营区大门没多久,赵怀忠再次停下脚步,遥指挤满宽阔校场的数万辽东流民和一排排延绵到山脚下的帐篷,询问朱道临怎么回事?
  得知眼前这八万民众全是东江军从辽东各地解救回来的大明子民之后,赵怀忠激动不已:“了不起啊!这份功德不在5,000颗鞑子脑袋之下。圣上要是知道这个喜讯,不知该多么高兴呢!”
  朱道临笑了笑,用谎言隐瞒即将把这八万辽东子民迁到瀛洲岛的计划:“昨天在下与朝鲜的文武官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