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国色江山-第3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面对宁锦或者宣大一线的大明军队,哪怕比自己的兵力多处十倍,阿齐格都会毫不犹豫率部出击,如同冲进羊群的猛虎一样尽情杀戮。
在长达十余年的交战中,大明军队哪怕兵力再多也不敢野战,全都如乌龟一般躲进城池避战,哪怕后金铁骑对在城外烧杀掳掠,把数以千计的汉人拖到城门外肆意杀戮挑衅,或是砍头肢解或是****虐杀,龟缩城中的明军只能惊恐万状地看着,从未见到明军敢于冲出城池奋勇迎战。
可是,眼前的这部明军的所作所为彻底颠覆了阿齐格和多铎的见识,远远望去没有半点儿与寻常明军相似的地方,清一色的黝黑铁盔,清一色的皮夹外面穿上了闪闪发亮的锁子甲,清一色的长管火枪斜斜端起,整齐前进。
位于两大方阵之间的二十余门轻便火炮竟敢徐徐挺进,这种从未见过的阵列,使得企图奋起一战的阿齐格和多铎惊慌失措,进退失据。
就在阿齐格即将下达全军出击的时候,对面的鼓点声和尖利的铜哨声忽然停止,两大方阵数千明军将士随之停止向前,整个天地似乎在刹那之间沉寂下来。(未完待续。)
第四四二章 击溃
遥相对峙的两支军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诡异景象。
明军没有像阿齐格判断的那样,持续逼近到五百步距离,而是在彼此相距一里也就是七百步左右的地方忽然停了下来,使得蓄势已久准备发起冲锋的阿齐格和他率领的后金军队陷入了茫然之中,一时间竟然无法做出决断。
就在阿齐格和匆忙纠集的五千余后金军队犹豫之际,明军阵列中央的炮兵阵地忽然腾起一阵硝烟。
“咻咻——”
“轰轰——”
二十四枚实心弹在震耳欲聋的炮击声中,呼啸而至,将阿齐格亲率的中路主力阵列轰出十几道血肉胡同。
数十匹战马和骑兵被威力巨大的实心铁弹轰得肢离破碎,无数残肢断臂和刀枪盔甲在瞬间腾起的血雾中激|射而出,凄厉的惨叫声、哀嚎声骤然而起,后金军队整个阵列随之发生巨大混乱。
阵列前方的阿齐格非常幸运。
呼啸而来的二十四枚实心弹,竟然没有一枚击中他,距离最近的一枚实心弹将他身侧三米之外的白甲亲卫轰成两段之后斜飞而起,如同巨石砸西瓜一般撞碎另一名白甲骑兵的脑袋,随后再次将侧后一名白甲骑兵的一条大腿和战马臀部掀飞,激|射的血液夹杂着脑浆和碎骨,四处飞溅。
二十四枚实心炮弹的巨大摧毁力,造成后金军队死伤上百人马,瞬间打乱了后金骑兵蓄势待发的阵形。也彻底击碎了后金军队决一死战的勇气。
没等心神巨震的阿齐格反应过来,两名亲卫已经拍马上前,不管不顾。拉着阿齐格的战马缰绳,大声哀求阿齐格立即撤离危险之地,暂时北撤辽阳,等集结好兵力后再回来决战。
清醒过来的阿齐格怒火万丈,“锵”的一声拔出宝刀,怒气冲冲就要斩杀劝他临阵逃跑的两名亲卫。
“轰轰——”
明军阵列中央的二十余门火炮却在此时再次轰鸣起来,一枚炽热的炮弹从举起宝刀的阿齐格鼻子前方飞过。将他侧后方的魁梧旗手轰成碎块,折断的战旗连同旗手强壮的手臂一起飞上半空,激|射的血花和碎肉。溅得阿齐格满头满脸都是。
更令阿齐格魂飞魄散的是,去势不止的炮弹与二十余枚激|射而来的炮弹一起,飞速撞入他身后混乱的骑兵之中。
数以百计的人马在片片血雾中倒下,恐惧的尖叫声和哀嚎声。此起彼伏。威震辽东的正白旗铁骑再也无法承受如此惨烈的打击,在巨大的恐惧之下左奔右突,相互践踏,争相逃离这血腥死亡之地。
位于阿齐格左翼的多铎所部随之发生巨大混乱,临时纠集的千余后金牧民和老弱病残如同失控的野马,转眼间便加入到疯狂北逃的溃军之中。
明军阵列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雄浑的鼓声和尖利的铜哨声再次响起,左右两翼的火枪兵阵列中,四千余将士踏着整齐的步伐。快速越过两军之间的七百步区域,向来不及逃走的左路敌军步兵和零星敌骑展开射击。
朱道临的两百亲卫骑兵也在这个时候投入战场。绕过火枪兵阵列,杀向仓狂逃窜的敌军步兵。
留在阵地上的数百炮兵弟兄仍在雀跃欢呼,炮阵后方火红大旗之下的朱道临和姜玉龙等将校同样满脸喜悦。
之前谁也没料到,炮兵营二十四门火炮的两轮齐射就打垮了几乎同等数量的敌人,更没料到近距离的火炮齐射竟造成如此大的震撼力和杀伤力,以致摆下决战阵型的敌我两军尚未接触便分出胜负。
“可惜我军骑兵太少,否则乘胜追击定能取得更大战果,至少能多砍下上千颗鞑子的脑袋。”
姜玉龙满脸遗憾地大声叫起来,边上十余将校和参军随声附和,纷纷要求增加骑兵数量。
朱道临心里同样不甘。
战前他已做好与鞑子军决一死战的准备,希望通过此战检验火枪兵与敌军骑兵作战的能力,检验长期以来的训练效果,为此他暗下决心,哪怕战损再大,也要和阿齐格的数千正白旗骑兵硬碰硬决一高下,哪怕最后自己亲自挥刀上阵也在所不惜。
无奈事与愿违,炮兵营配备的野战火炮展现出的巨大威力把敌人吓跑了,如果早知道如此,朱道临就不会命令郭中骏率领骑兵营分头作战,而是把骑兵营投入到主战场上来,对溃逃的敌军展开追击杀戮。
面对麾下将校的请求,心有不甘的朱道临耐心解释道:“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我军建军计划中,已经包括未来两年之内陆续组建12个骑兵营的举措,目前在青岛基地展开训练的8,000新兵就有2,000是骑兵。”
“数月来,我们从朝鲜和辽东购买的数千匹战马之所以全部送到青岛基地,就是为了训练这些骑兵的。”
“大家也都知道,训练一个火枪兵只需半年即可,但练出一个合格的骑兵至少需要一年时间,这还是在征召的新兵都会骑马的基础上才能办到,急不来啊!”
众将校无奈地叹息起来。
率领战舰助战的北海舰队老将邹孔德犹豫片刻,鼓起勇气说出自己的看法:“将军,属下有一建议,不知是否可行?”
众人齐齐向后望去,朱道临转过身吩咐道:“老邹有话就说,我们军中的规矩想必你已了解,自己兄弟哪儿来那么多顾忌。”
邹孔德心中暗自感激,上前一步如实说出自己的想法:“属下听说此战之后,要征召五万民夫重建铁山城,还要在流落朝鲜的辽东汉民中征召8,000新兵,用以组建我东江后备军。”
“据属下所知,流落朝鲜各地的十几万汉民中,大部分青壮都会骑马,其中有不少原本属于毛大帅所部离散的兄弟。”
“如果将军愿意的话,征召万把会骑马的青壮一点儿也不困难,更何况我军官兵的军饷是我大明军队中最高的,优厚的待遇和精良装备更是无人可比,只需将军一声令下,定会从这如云。”
众将校欣喜不已,立刻转向沉默不语的朱道临。(未完待续。)
第四四三章 八轮齐射
朱道临望向西面不断传来枪击声和怒吼声的战场,良久后才转过头来:“大家都说说看,老邹的建议是否可行?如果可行,上万匹战马怎么解决?”
众将校都说可行,但谁也不知道如何解决战马的来源问题。
哪怕此战顺利结束,在孤山镇北的马场和更北面的宽甸马场能够缴获数千匹马,也无法满足一万骑兵的需要,更何况缴获的马匹大多需要驯服一年以上才能作为战马使用。
关键之时,邹孔德终于显露出他老兵痞子的腹黑来:“将军,且不管九连城那边战果如何,仅是咱们孤山战场,砍下的鞑子脑袋至少上千颗,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捷啊!”
“辽东鞑子遭此大败,定不会善罢甘休,除了找我军报仇之外,必然会迁怒于朝鲜……”
“属下敢断言,此战过后,朝鲜上下恐怕再也无法坐山观虎独善其身了,以朝鲜军队的软弱和那点可怜的战力,除了依靠将军之外别无选择,到时候只需将军说句话,朝鲜人只能乖乖把战马送来,嘿嘿!”
众将校恍然大悟,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朱道临没想到看起来蔫不拉几的邹孔德竟然拥有如此心计,听他话里的意思,似是已经看破了自己发动此次辽东战役的最大目的,因此微微吃惊之后,不禁对这位在登州之战中俘虏过来当成千金买马骨使用的老将刮目相看:“老邹不简单啊!不错……众将校听令!”
“属下在——”
刚才还是哈哈大笑的将校们大声回应,一片凛然。
朱道临深深吸了口气:“传令各部,把俘虏的汉军和所有能够收拢的汉民全部押到河畔大营,老弱妇孺先行上船运回皮岛,青壮和健妇由骑兵营押送,步行前往东面70里的大东沟再送上皮岛。带不走的东西全部毁掉,烧光能够看到的所有房子,烧光地里的麦子,烧不了就给我拔出来毁掉,杀光所有的鞑子,把鞑子的脑袋统统带走!”
“遵命!”
将校们匆匆上马赶往各部传令。
姜玉龙率领炮兵营将士。携带火炮往回河畔大营做准备,邹孔德和两位海军校官也返回停在渡口的交通艇。
朱道临和十余亲卫翻身上马,奔向北方不断传来枪声和哭号声的孤山镇,心里却在想着吴季诚指挥的九连城。
……
……
九连城此时已是一片狼藉。
东江军副将张义轸正指挥数百新兵,放火焚烧已经被炮火轰得面目全非的六座城堡。
总镇抚官李玉鸣率领警备营将士担负起战场警戒重任,十余名军需官和年轻参军奔忙于数以万计的民夫之中,将镇子里缴获的粮食、牛羊、所有能拆下来石条、砖瓦和木料统统搬走,由数以百计的大小民船运往东岸的旧码头。
吴季诚亲率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