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国色江山-第2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道临说一不二雷厉风行的铁腕作风。
剩下的15;000新兵很快被打乱分成3个5;000人的大营,在教官们率领下分别返回各自营区,重新分成一个个百人队,由新兵们选出自己信任的代理什长和代理伍长,开始更为严格的基础训练和军法军令的学习。
总教官厉易良、副总教官吴季诚和两名西班牙教官队长被朱道临请进将府,刚一坐下,朱道临就直接询问:
“诸位,我打算在半个月内整顿宝山卫,从宝山卫下辖的宝山所、吴淞所、崇明沙所、崇明中所的600余名世袭百户、总旗、小旗中。抽出100名32岁以下的送到这里进行30天特别训练,按照新兵第二阶段的训练要求来做,再加上枪炮方面的基础训练,诸位能不能帮我这个忙?”
几位高级教官微微吃惊,吴季诚很快领会到朱道临的用意:“我们炮兵组可以抽出两名优秀教官。”
人老成精的厉易良立即明白过来,咧嘴一笑低声问道:“最后打算留下几个?”
“给我狠狠操练他们就行。如果这100名世袭军官吃不了苦,受不了军法军令的约束,全部走了都不可惜,如果还有人能忍受,服从指挥,认真训练,有几个留几个,30天后把人交给我,我送他们到战舰上去继续磨练半年。然后看他们的表现和能力再做任用。”朱道临也不隐瞒。
心领神会的厉易良点头同意,两位西班牙教官队长意识到这100军官的重要性,预感到为朱道临训练好这100人对自己定有好处,所以略作商量之后,麦立上尉表示他将亲自担任这100名特训军官的军事技术教官。
朱道临处理完最后这件令他头疼的事,当即发布嘉奖命令:“为表彰全体教官数月来的精诚团结和优秀的训练成绩,发放一次奖金以资鼓励,正副总教官和佛郎机正副教官队长每人50两银子。代理营长级别的教官每人30两银子,代理队长级别的教官每人20两银子。这笔钱我来出,老易你负责领取和发放。”
厉易良立刻从书桌上取来笔墨纸砚,请朱道临写批条,逗得众人哈哈大笑,朱道临毫不犹豫接过毛笔,在空白纸张左下角签下自己的名字。
深夜。虎山正院的悠扬琴声和琵琶、笛箫和应声逐渐消失,朱道临与妻妾们琴瑟合奏三个多小时,期间说了不少最近发生的趣事,看到午夜将至不由感叹良宵苦短,告诉大家到此为止早点休息。
满脸绯红的裴如烟、徐拂、如是丫头和媚丫头知道心爱的男人还有事情要办。依依不舍地带上乐器告辞离去。
贤惠的小影搂着朱道临说了好一会儿话,才拿出替朱道临收拾好的帆布背包,把他送到正堂门口久久不愿意回头。
凌晨时分,朱道临再次出现在黔中省府西郊那座铁门紧闭冷冷清清的陈旧小院里,此次前来他没有打扰相距100公里的好兄弟段德铭,天亮后换上一身休闲秋装出门,乘坐公交车前往城东钢材市场,一口气买下500吨24mm螺纹钢、1;000吨16mm螺纹钢、1;500吨6。5mm线材,完了就地委托老板请钢材市场的运输卡车,送到西郊那个座仓库小院里卸下来。
次日上午,朱道临从市中心四星级宾馆舒适的大床上醒来,通过房间里的有线电话,与远在在金陵的父母、楚梅、梁城和陆建民分别通电话,告诉大家自己在西南过得很好,大概5天之后能回去,最后吩咐陆建民,把库存的所有老式军服和铁铲、铁镐等军用物资清点好,催促龙泉剑厂尽快送来上月和本月的定制绣春刀,他回去就要发走。
所有电话打完正午已过,朱道临出去找到一家本地风味的小饭馆,填饱肚子立刻前往建材市场,反复寻找好长时间,终于找到本地一家老厂生产的水泥速凝剂,按照3%的配比量买下300吨,赶到另一家水泥批发公司买下1;500水泥,办完付款手续已是下午五点,想了想干脆次日再来请车提货。
晚上九点,逛完夜市买下五大箱中成药的朱道临回到宾馆房间,给了替自己送货进门的服务生一张50元钞票,关上门躺到床上静静思考起来。
按照时间推算,京城来的宣旨钦差很快要抵达宝山卫城,朱道临必须赶到宝山卫等着接旨。
为了不影响淡水分舰队运送移民,朱道临决定不调用舰队的船只,让亲卫长郭中骏和龙潭水师巡防营的两艘300吨级双桅战船开到宝山港待命,随后护送自己从海路进京。
好在东南风季节尚未过去,顺利的话需要12天左右能抵达天津港,慢的话恐怕需要15天甚至更多时间。
朱道临想利用1个月的进京期限,把库存的6万多套旧军装、军毯军被、军用水壶、铁铲铁镐和5;000吨钢材水泥尽数送到淡水港,如此一来必须在未来15天内完成,否则进京之后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返回。
好在打赢了粮食大战,解决了最为棘手的粮食问题,顶多付出50万两银子和1;000吨白糖,建立合作的本地几家和湖广、淮南粮商就能把80万石以上的粮食运到龙潭和宝山港,不再需要从多次往返购买大量粮食,否则真不知道会出现怎样的混乱。
反复计算时间之后,朱道临发现来不及从虎山几大作坊运送贿赂崇祯皇帝的物资,铁器工坊下属分厂生产的四轮马车和绣春刀也没时间运到宝山港,唯有下次多买些大镜子、落地摆钟、宝石首饰、提花绸布和几台缝纫机存着,紫铜就算了,直接从京城的博孚分号借出几十万两银票送给年轻的皇帝即可。
想到这里,朱道临马上爬起来,找到纸笔逐一写出需要购买的贡品和贿赂京城大太监们的礼物。(未完待续。。)
第二七二章 职责
第三天后,子夜刚过。
朱道临悄无声息出现在长江口南岸空无一人的土山上,透过微微泛起的薄雾,朱道临清楚地看到下方堆堆篝火映照下斑驳破旧的宝山卫城,以及沿着围城南面和西面整齐排开的三百多顶帐篷。
令朱道临惊喜的是,他看到了停泊在黄浦江口里侧江湾里的7艘战舰和运输船,细细一算,发现整个舰队比估计的时间提前两天返回。
如此顺利的航程令朱道临欣喜不已,他迅速观察周围环境,把金刚圈里的3;000吨钢材和1;800吨水泥,调到土山东面长满野草的平坦江岸上,然后提起帆布登山包,大步走下土山,直到围城北门口才被昏昏欲睡的值哨守卒拦下。
朱道临盯着前方拔出腰刀大喊“趴下”的两个守卒,停下脚步大声表明身份:
“我是朱道临,为什么前面的宝山上没有布置岗哨?今晚的值星官是谁?你,去把史青阳给我叫来!”
恍恍惚惚的火光下,两个守卒看清朱道临身上的三品官服和长相,吓得当即扔掉腰刀“噗通”跪下。
这一跪顿时让朱道临恼火不已,几步上前抓起其中一个守卒,推向低矮的城门,命令他去把史青阳叫来,然后用脚踹一下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年轻守卒:“捡起武器,起来说话。”
年轻的守卒手忙脚乱捡起腰刀爬起来,晃了几下才好不容易站稳,弯着腰,战战兢兢请求责罚。
朱道临叹了口气:“我知道这几个月你们练得很苦,不但要帮助船队照顾和转运不断到来的灾民,还要拿出自己的粮食供给陆续迁来的几万父老乡亲。这些我都记在心里,也为你们感到骄傲,等忙过这段时间我还要奖励你们宝山所1;200官兵。”
“刚才之所以骂你们,是你们没有尽到职责,我一直站在江边宝山上,离你们不到80步。今晚天色这么好,都是星星,你们这么长时间没有看到我,失职啊!”
“还有,军中早已取消跪拜礼,作为经过数月训练的新招士卒,你应该知道如何面对长官,如何做个大明军人,希望下次不要出现跪拜的事情。”
“谢将军教诲。属下记住了!”
年轻的士卒终于回过魂来,慌乱地向朱道临敬个军礼,看到上司史青阳和一群官长风风火火跑出城门,立刻退到一旁气都不敢喘。
史青阳和麾下两位副千户、淡水分舰队三名参军和舰长跑到朱道临前方齐齐敬礼,刚要开口就被朱道临的大声呵斥吓蒙了:
“史青阳,我不管你有多累,功劳有多高,你必须对今晚松懈的防务做出深刻检讨!今晚的值星官必须革去官职。送到金陵南大营从头训练,如果不遵号令。立刻按律鞭挞二十下,然后让他滚出老子的军队!”
“是……属下遵命!”
史青阳惭愧地低下脑袋,边上所有人都打了个寒颤,面对极少发火的朱道临,没有一个敢抬起头来。
宝山卫城的千户官小院低矮破旧,昏黄的油灯光照下。仍然能看到泥墙上的道道裂缝和已经移位的屋顶横梁,初次进来的朱道临细细打量一圈,心里顿感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
九名将校紧张地看着朱道临的一举一动,直到朱道临坐在史青阳搬来的椅子上。示意大家都坐下,众将校这才搬动边上的方凳和条凳坐下来。
朱道临望向眼前呈半圆形坐下的九名将校,示意负责移民转运的副手徐文涛坐近一点,把自己即将进京述职的事告诉大家,然后开始布置任务:
“接下来要做四件事,第一件事,天亮后,从尚未送往安置点的8;000户灾民中抽调青壮劳力,把江岸上的所有水泥搬到房子里存放,如果被雨水打湿或者发潮就要报废,这事由老史亲自负责。”
“遵命!”
史青阳大声回答,心里暗暗舒了口气,他器重的年轻值星官甘愿接受处罚,前往金陵南大营从小兵干起,让他心里安稳许多。
朱道临接着说道:“第二件事情由文涛负责,与淡水分舰队所有镇抚官一起,进入即将迁往淡水的2;800户移民中间安抚宣传,告诉他们淡水港和台北县、温泉镇、芦洲镇有多大,土地有多肥沃……”
“只需到了淡水,每家每户都能分到20亩土地,有官府免费发放农具、种子和建造房子的木头,发放足够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