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170章

明末国色江山-第170章

小说: 明末国色江山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计算,火枪兵以500人为一营比较合适,遇到大战可以把多个火枪兵营集中使用,但仍是以营为单位调度,才不至于发生混乱,所以我只能设置个营长统带500火枪兵。”
  “炮兵的情况就更加复杂了,而我大明卫所制的军职分别是小旗、总旗、百户、千户、卫指挥使,营兵制是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等等,都没有营长设置,这让我很为难啊!”
  众人听完也感到非常不妥,商量了半个小时,仍然无所适从。
  徐弘基有点儿急躁了:“道临你直说吧,你想如何设置?”
  朱道临自己也很头疼:“我的想法尚不成熟,若是说错还请诸位前辈指正!因为全火器最大作战单位与一个卫相当,又不能使用卫所的番号,因此想来想去,我只能暂时以‘旅’来代替,军旅的旅……”
  “1个旅下辖10个营,分别为5个火枪营、2个骑兵营,1个炮兵营、1个辎重营,1个警备营,每营约500官兵,加上旅部300人,全旅约为5;300官兵。”
  “各级军官设置分别为:旅长一正两副、营长一正两副、队长一正两副、什长一名,伍长两名;并在队级以上设立镇抚和参军,在旅部设立参军处,镇抚处,各设一正一副四位处长。”
  众人反复权衡之后觉得可行,但在旅长和营长、处长的称谓上意见不一,朱道临坚持自己的意见,要求保留营长和两个处长的设置。
  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一直倾听的吴景贤发话了:“依我看啊,干脆不要什么旅一级了,万岁爷和兵部不是已经准许宝山所扩编为宝山卫了吗?再向皇上奏请,把撤销的狼山卫、江阴卫或者其他某个卫所恢复起来,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徐弘基一想很有道理,之前他已打算把宝山卫交给朱道临统辖,只需把10个营的火器军队放进宝山卫,以水师战兵的名义存在就完事,因而非常赞成吴景贤的建议,当即决定由朱道临暂代宝山卫指挥使,由他和吴景贤等人找些理由,向皇上举荐朱道临晋升三品指挥使。
  张拱薇没有这样的麻烦,他麾下三个卫尚未满员,随便拿一个卫出来挂羊头卖狗肉安置自己的全火器军即可,因此他笑容可掬地表示赞成,而且觉得有必要设立营级作战单位,不过他的营长叫千户,反正他麾下官多兵少,千户一抓一大把。
  唯独赵之龙急得上蹿下跳,说什么也要朱道临为自己组建一个火枪营和一个炮兵营用来守城,朱道临慷慨地答应了,但要求赵之龙自己征兵,由他代为训练并提供装备。
  一群勋贵解决完问题兴冲冲走了,朱道临获得代理宝山卫指挥使也颇为满意,把所有事务交给厉易良和其他三位副总教官,便与吴景贤返回虎山正院,找师爷叶良辰秘密协商京城的事情。
  小影听说十几天不归家的夫君回来激动不已,立刻离开越用越熟练的缝纫机,叫上专心裁剪的如烟一同赶往正堂,恭恭敬敬拜见叔父吴景贤。
  朱道临没等可怜巴巴的如烟开口,就大声说今晚在家里吃饭,好好歇一天,然后与笑眯眯的吴景贤并肩走向后书房。
  小影和如烟丫头回到内室就高兴得蹦蹦跳跳,手拉手笑个不停。(未完待续。。)
  。。。


第二二〇章 这笔交易可以做

  虎山正院。
  吴景贤进入后书房南面的茶室惬意品茶,忽然看到老友叶良辰拿着份公文,不紧不慢向自己走来,惊得手中精美的紫砂杯掉地毯上都不知道,伸手指向叶良辰脚下两只一模一样的黑色高帮软皮鞋,嘴皮子抖动好久说不出话来。
  叶良辰开心得哈哈大笑,几步走到惊愕莫名的吴景贤身边,大马金刀地坐下:“没想到吧?我现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除了不能跑动之外,干什么都不耽误,哈哈!让你瞧瞧吧……这条新腿不错吧?不用手摸你都不知道是假的,哈哈!”
  吴景贤足足看了三分多钟,抬起头由衷赞道:“巧夺天工啊!道临孝敬的?”
  “除了他谁还有这本事?”
  叶良辰愉快地告诉老友,自己花了多少天扔掉拐杖,刚开始又是如何摔倒,如何磨破皮,连紫阳观内药房新研制的几种药膏药粉的奇效也详细告知老友,直到朱道临过来才意犹未尽地停止。
  从藏书房里出来的朱道临示意小丫鬟退下,亲自为二人泡茶,没有半句废话便直奔主题:“王公公和曹公公来信诉说,皇上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要求我继续向皇上提供30万斤铜料用以铸钱,叔父也急得寝食不安,我一时半会儿拿不定主意,考虑刚给皇上送去不少东西,再给的话会不会被当成冤大头?”
  “船队目前还在回来的路上,在北方买了500多匹好马,加上一船生铁、牛皮、羊皮和药材,估计五天内能回到上元港,近期内需要整顿水军改造战船,船队不会再北上。这30万斤铜料给还是不给,麻烦叶师父你给出个主意吧。”
  叶良辰望了一眼唉声叹气的吴景贤,放下茶杯慢慢说道:“大哥,皇上那里可是无底洞啊!小弟的意见是,宁愿送粮食送火炮,也比送钱来得实在。若是内宫缺钱,直接让京城的博孚分号送10万两银票,也比直接送铜料来得实在,至少不会让满朝文武死死盯着银作局和皇家内库,万岁爷也能省点儿事。”
  吴景贤非常为难,虽然在朱道临影响下,他对皇帝对当今政局和满朝文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他骨子里对皇家的忠诚仍然丝毫未变,对同一阵营的老友王承恩和曹化淳同样怀有感激之心。因此他实在无法回绝皇帝和两位老友的请求,可又不愿意如同儿子似的朱道临吃亏,一时间陷入两难地步。
  朱道临看到吴景贤低着脑袋久久沉思,便将发生的几件大事简要告诉叶良辰。
  叶良辰听完心中一动,拍拍兄长吴景贤,望着双眉微皱的朱道临笑问:“如果能让皇上给你连升两三级,你愿不愿送上30万斤铜料?”
  朱道临微微吃惊,看到吴景贤转忧为喜目光炯炯盯着自己。想了想担忧地问道:“要是皇上穷疯了真这么干,魏国公和他麾下那群将领怎么想?会不会心里有疙瘩。认为我想谋夺江南水师提督一职?咱们可不能因小失大啊!”
  吴景贤不耐烦地摆摆手:“大明天下难道只有一个水师提督?广东有水师提督,福建有水师提督,长江有江南水师提督,山东登来水师提督,再往前数,鄱阳湖和巢湖也有过水师提督!”
  “只要朝廷认为有必要。随时可以设立某个地方某片水域的水师提督,水师提督也就相当于卫指挥使,你以为多大的官?只是不常设罢了……你现在的四品指挥佥事官衔,再升两级完全可以担任水师提督,不好意思当江南水师提督。当江北水师提督不就行了?”
  “再者说了,哪怕皇上封你个水师提督,也不会有一兵一卒一两银子给你,估计兵部那些文臣还巴不得你做冤大头呢!”
  “靠!这样也行?”
  朱道临愣住了,这与空头支票有何区别?虽然自己如今缺的就是权力和更大的名分,可水师提督似乎和某某总兵一样很不保险,一旦不需要随时有撤销的可能,这笔生意到底能不能做?
  叶良辰看出朱道临的担忧,提出个更为靠谱的办法:“以我之见,根本不用考虑什么水师提督,直接向万岁爷要个海运总督兼提督军务……”
  “数年来,万岁爷屡屡为漕运所困,看到了漕运中蕴藏的诸多弊病,非常清楚漕运已到触目惊心积重难返的地步,所以万岁爷才想开通海运,咱们确实如万岁爷所盼,开通了上元港至天津港的海运航线,这不就是最好的契机吗?”
  “唯一的麻烦来自东南世家门阀,他们肯定会千方百计全力阻止开通海运,靠大运河吃饭的漕帮和沿途各级官府同样会极力反对,但我觉得越是这样,万岁爷越容易答应,一旦成功,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值得一搏啊!”
  朱道临怦然心动,考虑良久谨慎地说道:“还是先和魏国公一起奏请皇上,举荐我晋升两级,名正言顺担任宝山卫指挥使……”
  “这么做的好处是,不会招致大运河两岸各个势力的强烈反对,哪怕东南世家门阀反对,阻力也不会太大,毕竟这是五军都督府内部军务,不涉及万众瞩目的海运!”
  “如今咱们偶尔走一两次海运没问题,编个送火炮买战马的借口就可以蒙混过去,长期这么干问题就大了,在势力足够强大之前,咱们还是步步为营好一些!”
  “你们别忘了我已经买下台湾岛西北角的淡水港,只需等到下个月,西班牙人为我送来三百名雇佣水手,我们就可以开始淡水港的建设,那里是我们最好的中转站,说句难听点儿的话,万一满清鞑子打过来,或者西北几十万暴民一窝蜂扑来,咱们挡不住了也有条退路不是?”
  叶良辰频频点头,觉得分步走更加稳妥,对朱道临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如此冷静非常欣赏。
  吴景贤担忧地问道:“京城那边如何答复?”
  朱道临笑了笑:“麻烦叔父写信去问问王公公和曹公公,若是我愿意送给皇上30万斤铜料,皇上会不会晋升我为宝山卫指挥使?”
  吴景贤开心地笑了,站起来招呼也不打就往外走。
  朱道临刚要追出去,叶良辰把他叫住了:“不用去了,让他走吧,他肯定去找魏国公商议举荐的事,然后回去写奏章举荐你,哈哈!”(未完待续。。)
  。。。


第二二一章 土法制造水泥

  返回虎山正院的朱道临在妻妾们的强烈要求下,答应最近一段每天都回家一起吃晚饭,每天晚上尽量抽时间和大家一起说说话弹弹琴,之后怎么安排请夫人们做主,几句话就把一群大小美女说得心花怒放。
  朱道临也需要留在虎山庄园,前往各大工坊和建设工地巡视一番。
  兼之南大营经过一个半月的运行,能够留下的新兵已能适应较高强度的训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