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国色江山-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三俊等东林党名士听到滚滚流言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而是目瞪口呆。
他们本以为此次行事非常隐秘,并已制定好各种应变方略和庞大的舆?论反击计划,可未来得及实施,就被对手抢先捅上一刀,激起的各种流言充斥金陵大街小巷,不但引发数十万平民百姓的恐慌和怨恨,就连南京六部的各级官员和留守太监衙门也坐不住了,纷纷登门询问东林党名士们:“市面上传疯了的各种流言是怎么回事?”
眼看哗啦啦的屎盆子不断被扣在脑袋上,户部尚书郑三俊、兵部侍郎翟凤冲、应天府尹叶成章紧急商议过后,不得不硬着头皮站出来公开辟谣,大声喊冤:“这是无耻之徒别有用心的恶毒诽谤。是居心叵测的阴谋陷害!”
当天晚上,表面上一直回避此事的魏国公徐弘基,在府邸中摆下盛宴,应氏家族掌舵人应老爷子、严氏家族现任族长严老爷子等人欣然在座,相互举杯,畅饮谈笑风生。
最迟赶来的隆平侯张拱薇致礼完毕。低声向笑容可掬的徐弘基问道:“今日传遍全城的诸多流言,可是兄长的大手笔?”
众人听了会心一笑,心情大好的徐弘基亲自为张拱薇斟上杯酒:“贤弟高看愚兄了,愚兄肚子里就这么点儿墨水,哪里能弄出这么多弯弯道来?哈哈!来来,先喝酒,来晚了得先罚一杯再说。”
张拱薇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把空杯握在手里环视一圈:“这么说来,又是道临贤侄的手笔了?”
“除了他谁还能想得出如此狠辣的应对之法?记得去年你曾说过。和道临贤侄这种满肚子坏水的人合作让人放心,如今看来,还真被你说中了。”应老爷子的玩笑话,引来满堂一阵笑声,张拱薇也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徐弘基非常感慨的告诉大家:“昨天早上,水师为虎山庄园的造船作坊送去一批上好的库存木料,我特意随船到上元码头巡视,把收到的密报向道临贤侄通报。本想和他商量一下,看如何化解对手接踵而至的阴狠手段?”
“谁知这小子听完后。立马气得双眉倒竖咬牙切齿,蹦出一句‘既然不让老子好过,老子就让你更不好过’,我听完后才猛然想起,二月初三是他大婚的喜庆日子……”
“本来我还想好好安慰他几句,说些提气的话。谁知这小子对我说了句‘你老安心回家等着看热闹就行’,说完他转身就走,让我追也不是,走也不是,回到家里仍然满腹忧虑。不知道他会用什么办法展开反击。”
“结果一觉醒来,手下人陆续禀报说,城里城外已是漫天流言,各大街市的告示栏上贴满揭露江南八大世家和东林党人阴谋罢市罢学的惊人消息,我立马知道一定是他先下手为强了。”
“虽然此举未免有下作阴毒的嫌疑,但不得不承认,他的办法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也最省银子。”
满堂轰然大笑,张拱薇对朱道临的杀伐果断佩服不已,笑完再次询问徐弘基:“后天是道临贤侄大婚的喜庆日子,兄长打算送些什么贺礼?”
说到贺礼,徐弘基不由得苦笑道:“半月前,我家老大得知二月初三道临贤侄将迎娶已故户部郎中夏瑾澄先生的独生女为正房,便问他喜欢什么礼物?”
“这小子也不客气,说他不要钱财,不要绫罗绸缎房产仆人,只要我家老大曾对他提起过的那套秘色瓷!”
“恐怕诸位不知道,这套秘色瓷是当年靖难之后,永乐皇帝赏赐我徐家先祖的珍贵之物,据说是唐代宫里的御用之物,紫禁城里如今也没剩下几套,我实在有点儿舍不得啊!”
“可这小子手里宝贝多的是,什么都不缺,我也不知道送他些什么才好,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把家里这套秘色瓷送给他算了。”
应老爷子对朱道临的特殊爱好同样深为不解,告诉大家另一件事:“道临贤侄似乎看不上本朝诸多精美绝伦之物,只要唐宋以前的古董字画,被视为不祥之物的唐代陪葬陶瓷马没几个人愿意看上一眼,偶尔出现几件也值不了几两银子,他却很喜欢。”
“听说他最喜欢的是陕西、河南和荆楚地面盗墓贼盗卖的青铜器物,为了给他准备几件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我家老三春节前就派人前往洛阳和武昌,前几天给他弄回四大件春秋战国的青铜鼎和青铜簋,正打算明天给他送去呢。”
众人一听非常好奇,窃窃私语起来。
应老爷子摇了摇头,继续说道:“老朽琢磨良久,觉得很可能是海外那个天枢阁喜欢年代久远的古物,道临贤侄不得不收集这些东西送过去。”
“前几天他来看望老夫,闲聊时曾提起过古玩买卖,他似乎不怎么精通古玩字画,反而对唐、宋以前的瓷器和青铜器颇多了解,南北朝的大型鎏金佛像他也喜欢,只是这玩意儿市面上不多见。”
“老夫对他说,洛阳、西安那边的寺庙里估计还能见到,他听了非常高兴,估计已经开始想办法托人去找了。”
门牙没了两颗的严老爷子乐不可支说出自己的感受,还有件事他没好意思告诉大家:朱道临为他细细检查了衰退的视力和牙齿,还用稍稍加热的蜂蜡为他做出几个栩栩如生的牙模,估计下次去海外天枢阁,能为他带回几副老花镜和假牙来。
张拱薇听说朱道临喜欢南北朝的大型佛像,立即高兴地笑起来:“我家佛堂里有两座鎏金佛像,自家母过世之后,没人打理那两件笨重玩意儿,哪天让道临贤侄去我那里看看,要是他喜欢尽可拿走,哈哈!”
“不能太便宜他,你得让他拿两尊一人高的珐琅彩大瓷瓶来换。”
徐弘基的一句玩笑话,再次迎来满堂大笑,似乎都忘记了东南豪强势力和东林党人的威胁,对朱道临的能力和反击手段充满信心。
************
ps:保底第二更!小火继续求订阅、打赏和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
第一四八章 良辰吉日
此刻的朱道临,却没有徐弘基他们的好心情。虽然他率先发起颇为阴狠的反击行动,却不知道被识破阴谋的东南豪强和东林党人是否会就此收敛,如果他们仍旧强硬地展开罢市罢课行动,朱道临也没有任何办法。
其实受伤最深的不会是他朱道临,而是百万无辜的金陵民众,哪怕朱道临大婚后立即返回所谓的天枢阁,紧急采购各种物资返回救急,也无法弥补由此产生的诸多损失。
想来想去,朱道临决定干脆什么也不做。
事已至此,他已经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如果东南豪强集团和东林党人为达目的一意孤行,最多是个两败俱伤的结局,他朱道临伤得起,但东南八大世家和他们豢养的东林党人哪怕伤得起,也会因此而断送数十年来苦心树立的声誉。
相比之下,朱道临还是赚了。
小影和徐拂几个还在外书房里练习乐器,切磋技艺,朱道临独自呆在落成不久的内书房里苦苦沉思,打算重新调整未来六个月的各项计划。
当他拿起削好的铅笔,又觉得计划的调整需要等到吴公公传回消息后才能进行。
如果吴公公在京城诸事顺利,自己如愿获得南京都督府指挥佥事的委任,下一步的重点就要转向建立军队和战船修造上面来。
哪怕将萨懿德买下大部分骨瓷和展示样品的163万两银子全花干净,朱道临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如果以首辅周延儒为首的东林党人从中作梗,进退维谷的崇祯皇帝一时间又拿不定主意,最终朱道临没能获得任何任命,那么他的整个计划必须重新制定,把对外贸易和谋取台湾淡水作为优先任务。
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要从江河日下的西班牙人手里买下淡水,迅速建立自己的武装基地和贸易码头,决不能只依赖四面受敌的金陵城。
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蠢事,朱道临绝不会干。
朱道临想起吴公公吴景贤的时候,吴景贤率领的船队刚刚抵达距离京城四百余里的沧州运河码头。
由于风向不对,他的船队至少还需要四夜三天才能抵达京城。
船队停泊完毕展开戒备之后。心事重重的吴景贤披上件黑色大氅走上甲板,在紊乱的寒风中缓缓抬起头,仰望黑沉沉的天空。
早在前天傍晚,他便接到南京送来的急报,了解到朱道临发动万人示威游行、围堵应天府衙和六部衙门的全部细节,从中推测出朱道临和徐弘基等人通过大违常规的举动,暂时解除了对手的威胁。
但吴景贤尚未知道东南豪强集团和东林党人即将发起的罢市罢课行动,更不知道朱道临抢先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可吴景贤已经预见到,南京的万人抗。议示。威行动彻底拉开了双方激烈斗争的序幕。他即将达到的京城将会是另一个充满危机的战场。
要知道朝堂上的周延儒等东林党魁首,远比金陵城中的东林党人更无耻百倍!
######
二月初二,青龙节。
尚在建设中的紫阳观举行简单的祈福祭祀仪式后,主持道长玄青含笑宣布:“紫阳观下属农庄和作坊、虎山庄园和紫竹园所有作坊和紫阳书院,自今日起放假三天!”
玄青道长并未说明放假的原因,但依靠紫阳观和虎山庄园过日子的17;000余男女老少都知道,明天就是小朱道长大婚的喜庆日子。
从放假的第一天起,成百上千的工匠、民夫自发地组织起来。将虎山庄园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因为他们敬仰爱戴的主心骨小朱道长最喜欢干净。
早在建造四片住宅区和各大作坊的时候。小朱道长就要求工匠们使用最好的石材和砖瓦,先行修建长达三十八里的地下排水暗渠和15座统一式样的公用厕所。
起初几乎所有人都对这种极度浪费的举动深为不解,可到如今全都体会到了由此带来的好处:
环境整洁,排水通畅,苍蝇蚊子比其他地方少很多,大小道路干干爽爽。呼吸的空气也变得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