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战图-第3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他来到羊店门口,今天是和羊店掌柜结帐的日子,也是他油水落袋的日子,刚到门口,羊店掌柜立刻迎了上来,“陶爷终于来了!”
“杨掌柜等急了吧!今天正常结帐,另外我还要五十只羊。”
“羊有,在后面羊圈内。”
陶通一挥手,让手下跟随羊店的伙计去抓羊,他自己则快步走进房间里,刚走进房间,却见房间坐着一名中年文士,陶通不由一怔,掌柜在身后低声对他道:“这位韩先生是专门来找陶爷的,好像想和陶爷做笔大买卖。”
陶通好财如命,听说有大买卖,他的眼睛立刻眯了起来,“韩先生想和我做什么买卖?”
中年文士摆摆手,将手下把门关上,房间只剩下他们两人。
中年文士取出一锭黄金放在桌上,紧接着又取出一锭,一共取出五大锭黄金放在桌上,顿时金光闪闪,照得陶通眼睛都红了,他的呼吸开始急促起来,猛咽一口唾沫。
“这里是五百两黄金,事成之后,我会再付五百两。”
中年文士淡淡一笑,他看出陶通已经上钩了,和传闻一样,此人见利忘义,嗜财如命,事情就好办了。
……
黄昏时分,朐山县城最大的东海酒楼内,数十名宾客济济一堂,大多是东海郡的豪门望族,他们今天特地摆宴为太守孟海公践行。
尽管所有人的口中都表现出了惜别不舍之意,但事实上,孟海公这个强盗头子被调走,没有人心中不高兴。
连驻东海郡的虎牙郎将张则浩也被请来。
大堂内热闹异常,众人推杯换盏,互相敬酒,喝得兴致盎然。
孟海公坐在二楼靠窗处,他举杯对身边的张则浩笑道:“我从京城那里得到消息,东海郡的继承太守可能是裴矩女婿李德武,张将军以后可要和此人搞好关系,前途无量。”
张则浩虽然是大将,却不善饮酒,被劝了几碗酒,舌头有点大了,他口中含糊不清笑道:“和这些文人……打交道,不痛快!我还是……愿意和孟使君打交道。”
“我也希望和将军在一起,不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为我们这几个月合作愉快,干了这一碗!”
孟海公端起酒碗一饮而尽,他笑眯眯看着张则浩将碗中酒喝掉,目光一瞥,门口一名手下向他使个眼色,意思说已准备就绪了。
孟海公拍拍张则浩的肩膀笑道:“我们一起去上个茅房,回来再喝酒如何?”
“我倒是想去,但动不了,使君自管前去!”张则浩酒劲发作,趴在桌上嘟囔几声道。
孟海公哈哈一笑,对众人道:“哪有上茅房动不了的?”
众人也笑了起来,“张将军喝多了几杯,看来今晚去不了青楼了。”
“青楼不去,岂不是人生无趣了。”
孟海公笑着吩咐身后张则浩的两名亲兵,“你们扶着张将军去方便,帮他吐出来就好了。”
两名亲兵连忙架起张则浩向外面走去,孟海公跟了过去,他一直走到后院茅房边,见两名亲兵已经将张则浩扶进去了。
他又瞥了一眼周围,见杀机暗藏,便冷冷令道:“动手!”
埋伏在茅房边的十几名刀斧手一拥而出,挥斧杀进了茅房内,只听几声惨叫,茅房内立刻安静下来。
一名手下走出来,躬身向孟海公禀报道:“启禀主公,已经得手!”
孟海公点点头,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夜幕已经降临,军营那边也应该得手了。
第425章 徐州危急
东海军营位于朐山县码头不远处,大海对面数里外就是东海岛,一条狭窄的海道将两片陆地分割开来,夜幕中,数百艘海船缓缓向岸边靠拢,海船上人头簇簇,坐满了孟海公的手下,足有两千余人。
这些士兵名义上是孟海公组织起来在东海岛上屯田的农民,但实际上是孟海公不肯解散的两千心腹手下,当孟海公要被调走的消息传出,孟海公里立刻派大将梁金辉去东海岛重新组织军队。
两千余人披挂盔甲,手执战刀长矛,杀气腾腾地盯着岸边的军营,船只离军营越来越近,但军营内却是一片死寂。
“上岸!”
海船靠近岸边,士兵们纷纷跳了岸,迅速在岸边列队,这时,夜幕中走来一人,正是军师韩治水,梁金辉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参见军师!”
“人都到齐了吗?”韩治水打量一眼士兵问道。
“回禀军师,全部到齐了,两千四百五十八人,一个不少。”
“很好!”
韩治水又回头看了一眼两里外的军营,“再等片刻,应该有消息传来了。”
话音刚落,只见一名瘦小男子如猿猴般窜来,正是被号称摘星手的尚怀珠,他武艺一般,但轻功极为高强,年初在洛阳被张铉伤了肺脉,落下一个受寒便吐血的病根。
他飞奔上前禀报道:“军师,军营内得手了。”
韩治水大喜,笑着对众人道:“杀进军营去吧!这次你们将不费吹灰之力。”
梁金辉一挥手,“杀去军营!”
他率领两千四百名士兵向军营奔去,军营内异常安静,大门前也看不见守军,大门轰然被撞开,两千多名贼兵杀进了军营内,只见军营内到处躺满了昏迷中的隋军士兵,他们晚饭的羊肉汤中掺进了大量的烈性迷药,加之今晚羊肉汤分量足、味道好,结果数千隋军士兵全部中招。
这时,有人大喊一声,“主公来了!”
大门前的士兵纷纷向两边闪开,孟海公快步走了进来,他冷冷打量一眼满地的隋军士兵,喝令道:“把他们剥去衣甲弄醒,投降者不杀,不肯投降者立斩不赦!”
……
大业十一年七月下旬,原本已经投降的孟海公再次在东海郡起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东海郡,兵力迅速恢复到一万人。
而此时由于杨义臣被调去河北清河郡攻打贼帅格谦,下邳郡和彭城郡兵力空虚,孟海公率军杀进了下邳郡,势如破竹,三天便攻占下邳全郡,下邳郡官员纷纷投降,贼军兵力迅速发展到五万人。
孟海公并没有停步,大军继续西进,横扫彭城郡,兵临古彭城下,彭城郡太守杨智致被迫开城投降,孟海公随即向天下发布通报,历数隋帝杨广罪恶,号召天下猛将共举义旗,推翻隋王朝。
孟海公再次造反并横扫徐州的消息顿时震惊洛阳朝野,人们议论纷纷,都暗指这是大隋天子的一步臭棋,出尔反尔,把孟海公逼反,最终得不偿失。
文成殿偏殿内,杨广脸色阴沉如水,眼中杀机迸射,了解他的重臣们都不敢吭声,他们知道圣上已恼羞成怒,谁敢乱说一句话,必然会遭重惩。
“朕再问一遍,为什么但凡有贼人起兵造反,就发展地如此迅速,几天时间就拥有几万人,这到底是什么缘故?”
杨广恼火孟海公再次起兵造反,更恼火短短数天时间,徐州局势就严重到难以收拾的地步,如果天下乱匪再起,自己的社稷还保得住吗?
众人都默默无语,无法回答他的问题。
杨广扫了一眼数十名大臣,他发现相国苏威侧身躲在大柱后,心中更加恼怒,冷冷道:“苏相国,你既然是文臣之首,你来说吧!”
苏威无奈,只得上前躬身道:“陛下,微臣觉得有两个原因造成。”
“哪两个原因,讲!”
“第一个原因是大隋前二十年税赋稍重,导致国富民贫,每个仓库里都堆满了粮食的布帛,可天下财富就这么多,国库多了,民间自然就少了,所以导致民间对大隋的忠诚度不够。”
“还有什么?”
杨广已经快按耐不住内心的狂怒,不说士族和关陇贵族对地方的控制,却责怪朝廷税赋太重,这让杨广怎么能不听之欲狂,杨广拼命克制住自己的暴怒,目光凶狠地盯着苏威。
苏威硬着头皮又道:“第二个的原因是陛下兵制有漏洞,扫尽天下各郡之兵,但骁果军却又集中拱卫都城,一旦地方生出匪患,地方官府根本无兵抵挡——”
“够了!”
杨广一声暴喝,将手中玉牒狠狠摔在地上,站起身怒吼道:“什么都是朕的责任,都是先帝的责任,那你们的责任呢?你们这些食君之禄的大臣就没有责任吗?”
他声如狂雷,吓得所有的重臣都跪在地上,他们还从未见天子在朝堂上发这么大的脾气。
“陛下息怒!”
杨广气得胸脯剧烈起伏,一指苏威斥怒道:“你口口声声说先帝税赋太重,口口声声说朕的兵制有漏洞,你可是先帝的相国,是朕的相国,两朝元老,你又做了什么?”
苏威伤心之极,跪下垂泪道:“忠言虽逆耳,却是治病之良药,陛下但凡听微臣一劝,除弊兴利,大隋中兴指日可待,天下民众安居乐业,谁还愿意去当乱匪,孟海公又怎么可能数天就发展这么快?”
杨广咬紧牙关缓缓道:“朕没有问题,朕的治国大略也没有问题,有问题是你们,你们阳奉阴违,不肯贯彻朕的旨意,因为触犯到了你们的利益。”
朝堂一片寂静,良久,苏威低声道:“老臣年事已高,没有精力再替陛下分忧,愿向陛下请骸骨回乡。”
杨广怒极反笑,“很好,把事情弄得一团糟就想溜之大吉,把烂摊子扔给朕,你相国就不要当了,但也休想回乡养老,传朕旨意,将苏威拿下,教御史台问罪!”
苏威大惊,颤声道:“陛下,老臣无罪!”
“有没有罪朕心里清楚,拿下!”
几名侍卫上前,低声道:“苏相国走吧!”
苏威站起身长叹一声,“三十年南柯一梦,相国又如何?陛下保重!”
他向杨广行一礼,步履蹒跚而去,杨广愈加恼怒,一甩袖子起身离去。
众大臣面面相觑,谁也没想到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苏威遭了殃。
这时,萧瑀站起身对众人道:“一直以为苏相国是模棱两可之人,从不得罪人,今天关键时刻苏相国挺身而出,敢于直言进谏,他才真正的国之柱梁,让我等惭愧,虽然天子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