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江山战图 >

第314章

江山战图-第314章

小说: 江山战图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头上,祝青云望着城外通济渠两岸一眼望不见边的瓦岗大军,他心中焦虑万分,宋城是一座大城,城池周长达三十里,六座城门,至少需要数万人才能完全防御,而他手中的五千人根本就不够防守,维护治安还差不多。
  旁边梁郡太守何赞看出祝青云的忧虑,便安慰他道:“我已经派人向江都八百里加急报信,梁郡是圣上返程的必经之路,相信圣上一定会派兵反击,我们只要能坚守六七天,援军肯定会赶到。”
  祝青云苦笑一声,居然还要自己守六七天,只要瓦岗军大举攻城,自己一天都守不住,不过似乎瓦岗军并没有准备攻城武器,他们就地制造攻城武器,或许他们还有两三天的时间。
  “指望朝廷是来不及了,看看最近的杨义臣是否能出兵援助我们,我也派人去向杨义臣求救了,但愿他还能赶得上。”
  说到这,祝青云又对何赞道:“另外我想提醒一下何使君,最好能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我现在的兵力已经无法维持县城秩序了,一旦饥民再闹事,恐怕事情就会闹大了。”
  何赞满脸愁云道:“郡仓里一共只有不到两千石粮食,哪里够赈济灾民?如果赈济了灾民,本地民众怎么办?”
  何赞作为一郡太守,他当然不希望发生民变,他又小心翼翼道:“汴水仓倒是有几万石粮食,不知道将军——”
  “绝对不行!”
  祝青云顿时脸色大变,按住剑柄厉声喝道:“汴水仓是兵部直属粮仓,虽然在宋城县内,但那是骁果军的军粮,谁敢擅自开仓?”
  或许是觉得自己态度过于严厉,他又缓和一下语气东安:“何使君就别开玩笑了,给我十个胆子我也不敢开汴水仓。”
  何赞叹了口气,“如果瓦岗军攻克宋城县,这些粮食一样保不住,还不如先藏之于民,免得被瓦岗乱匪夺走。”
  祝青云沉思片刻,还是坚决地摇了摇头,“我承担不起这样的后果,军队粮仓不准用于赈济灾民,这是天子的旨意,我不敢违抗,请使君见谅!”
  说完,他转身快步走下城去,何赞望着他的背影走远,不由摇了摇头,低低叹息一声,从祝青云始终不肯抗旨来看,一旦城破,祝青云肯定会立刻撤军,不会和贼兵死战,就把几十万宋城民众扔给瓦岗乱军了。
  ……
  宋城县城北一带是十几万饥民的聚居之地,这一带地势开阔,有社庙、有校场、有学校,但此时所有的空地都挤满了从梁郡各地逃来的饥民,他们用木皮、草石和泥土搭建最简陋的破棚子,忍饥挨饿,盼望着赈灾。
  他们唯一的食物来源是一些大户人家在街头赈粥,或者是抓老鼠、剥树皮充饥。
  在社庙阴暗的左厢房内,一堆火正忽明忽暗地燃烧着,不断有人向火中扔一两块柴禾,在靠西面坐着一个身材瘦小的白发老者,专注盯着火堆出神。
  在老者两边,十几个男人围成了一圈,他们正在商量抢粮方案,这十几人都是各县饥民推选出来的代表,这是他们第三次聚会了,因为很多人家都已经断粮,粮食危机已经到了再也无法忍受的程度。
  “老林,你今天去官仓修墙,官仓内有多少粮食?”老者问一名中年男子道。
  中年男人嘶哑着声音低声说:“官仓粮食不多,我估计最多两千石,远远不够我们养活家小,还得去汴水仓。”
  “可汴水仓驻兵太多了!”
  “不!不!不!”
  中年男子连忙摆手,“我已经确认过了,汴水仓大门附近只有不超过五十人的守军,城内巡哨士兵也没有了,所有的官兵都上了城,这是我们千载难逢的机会。”
  “林大哥说得对!”
  另一个稍微年轻的男子道:“如果我们再不下手,一旦瓦岗军进了城,汴水仓粮食都会变成军粮,就轮不到我们了,我们必须尽快行动!”
  这时,十几人的目光都向中间的老者望去,老者名叫蒋百里,他的儿子是前几天抢粮事件的领头人,不幸被官兵所杀,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不过他才是饥民的头领,在饥民中有很高的威望。
  蒋百里缓缓道:“就怕我们被监视了,一旦我们出动,官兵立刻会赶来镇压。”
  声音嘶哑的中年男子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叔,我们再畏手畏脚,就要饿死人了!”
  “对!横竖都是一死,不如抢粮而死,让我们家人能活下去。”
  旁边十几人群情激昂,用拳头捶打地面,恨不得马上就动手,蒋百里摆摆手,“大家听我把话说完!”
  厢房内再次安静下来,十几双眼睛都注视着蒋百里,蒋百里不慌不忙道:“我不是说不去抢粮,只是要商量一个策略,怎么抢才有利?让官兵无法来对付我们,大家明白吗?”
  众人都沉默了,蒋百里看了一眼众人,又继续道:“既然瓦岗军在外面围困,只要让瓦岗军知道城内发生了变故,我想瓦岗军会趁机攻城,官兵就无法顾及我们了。”
  “大叔是说,让我们出去送信吗?”
  “送信倒没必要,瓦岗军也不会相信我们,我是说要在城内造声势,比如一把火把郡衙和佛光塔烧了,冲天大火肯定会引起瓦岗军注意,说不定他们就会开始攻城了。”
  “大叔说得有道理,郡衙和佛光塔离汴水仓比较远,很可能会把官兵引过去,这是一个好办法!”
  蒋百里点点头又道:“关键要快,这次抢粮,男人冲上去,女人在后面接应,老人和孩子就不要参与了,最后粮食大家都有份,各位接受吗?”
  这也是很关键的一点,否则抢不到粮食孤儿寡母会饿死,众人商量一下,都纷纷表示赞同。
  “大叔,什么时候动手呢?”声音嘶哑的男人问道。
  蒋百里向众人望去,见所有人眼睛里都露出渴望的神色,他便笑道:“既然大家都等不及了,那就今天晚上动手!”
  ……


第347章 梁郡沦陷
  佛光塔是北齐时修建,也是宋城县的最高建筑,高达八丈,木制结构,也是宋城县的标志之一,位于宋城县西门附近的白云寺内。
  夜幕中,数十名男子翻墙进了白云寺,这在宋城县已是司空见惯之事,饥民为了寻找食物,经常成群结队地翻进寺院、道观,只有巡逻士兵看见时才会阻止,但现在宋城县内已经没有了巡逻士兵,饥民更是肆无忌惮,到处去偷盗,甚至强闯民宅。
  但这群翻入白云寺的饥民却不是为了粮食,他们直奔佛光塔,直接闯进了白云寺存放经卷的佛光塔内,只片刻,佛光塔内浓烟滚滚,火舌从二层和三层的窗户里吐出,火势迅速向上蔓延。
  几十名饥民见火势大作,仓皇翻墙而逃,这时,寺院内的数十名僧人奔了出来,大呼救火,寺院住持更是急得直跺脚,几十年收藏的经文都藏在塔内,这下可全完了。
  就在佛光塔起火的同时,郡衙也忽然燃起了大火,火势冲天,住在周围的民众纷纷拎着木桶来救火,但火势太大,根本救不下来。
  隋军主将祝青云正在北城头上巡视,忽然有士兵大喊:“将军,城内起火了!”
  只见城内一东一西,郡衙和佛光塔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照亮了半个宋城县,祝青云不由愣住了,他第一个反应就是瓦岗军要里应外合攻城了,他转身向城外望去,只见城外瓦岗大营内依旧是黑沉沉一片,而另一边工程营内灯火通明,无数工匠正在忙碌地制作攻城武器。
  城外瓦岗军并没有攻城的迹象,祝青云更加困惑了,难道城内大火并不是瓦岗军进攻的信号?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飞奔跑来,气喘吁吁道:“将军,大事不好!”
  “发生什么事了?”
  “使君叫我来告诉将军,汴水仓被大量饥民攻破,饥民开始抢粮了!”
  祝青云眼睛蓦地瞪大了,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城内大火是饥民抢粮的信号,他急得一跺脚,“跟我下去!”
  祝青云率领一千士兵向城内冲去,他心中怒火万丈,砍掉十几颗人头也没有吓倒饥民,看来自己是太仁慈了,必须杀,毫不留情地屠杀这些乱民。
  汴水仓位于城南,是一座占地数百亩的仓库群,四周被高墙包围,由数十座大仓库组成,最多可储藏粮食十万石。
  由于宋城县是通济渠上的重要中转地,朝廷为了保证军队和皇帝杨广南下江都的需要,便特地修建了这座粮仓,粮仓内原本有八万石粮食,隋帝杨广南下时带走了五万石粮食,目前仓库里只剩下三万石,杨广曾下旨,这些粮食都是骁果军军粮,不准地方官府动用。
  但此时杨广的旨意已经没有用了,数万青壮饥民已经撞开了仓库围墙,从四面蜂拥而上,将一袋袋粮食扛出仓库,在后面,无数的妇女推着小平车接应,她们五六人扶一车,将一车车粮食运往城北,迅速消失在黑暗之中。
  黑暗中,占地数百亩的仓库内,无数的人影在晃动,密集如蚁群般的饥民推到了大段围墙,数万饥民面对仓库内堆积如山的粮包,眼睛都红了,他们不顾一切地将粮食向外搬运,仓库内乱成一团。
  “不要抢!”
  蒋百里挥舞着双手大声叫喊:“每人扛一包马上离开!”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片呐喊声和惨叫声,一名少年惊恐地跑进来高喊道:“官兵来了!”
  仓库内所有人都吓得呆住了,这时蒋百里大喊道:“饿死也是死,跟他们拼了!”
  “跟他们拼了!”
  一座军械仓库被打开了,数千件刀矛落入饥民手中,他们愤怒地大喊,挥舞战刀长矛向镇压他们的官兵杀去,大街之上,上万饥民拿着木棍、锄头以及刀矛和一千隋军士兵混战在一起,血雾弥漫,肢体横飞,惨叫声、哀嚎声、哭喊声响彻了整个县城。
  就在这时,城外忽然传来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咚!咚!咚!’瓦岗军发现了宋城县内的混乱,开始趁机攻城了,城墙更加乱成一团。
  街头的混战中,数百饥民打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