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屠家子-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鋈济挥辛恕D切氲拇蟪济嵌欢腿八⒉浦С智跋叩墓俦浚馊煤毫榈奂凰;故悄涎舻男『魏冒。坏蕉嘶平矶暝糁遥钚陆钡那苹勾锏搅30万贯。听说,朱儁出征前往西北的粮草、武器之中,小何也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要不,将朱儁调过来,派小何去西北之地平叛乱?顺便看看还能不能创收一把?”汉灵帝将这个不成熟的想法讲了出来,立即遭到了太尉曹嵩,司空张温,司徒袁隗为首的三公一致反对!就连何咸的父亲,大将军何进也跳出来制止!现在的西北就是一个大坑,谁去谁倒霉!朝堂之上,有点脑子的人都看出来了。何进当然不想然何咸去趟这一蹚浑水。而袁隗等人的反对,则是针对何咸。作为外戚,何氏已经有做大的趋势,可不能让失控,祸乱朝纲。在此之前,朝廷之上一直是党人和宦官之争,现在何氏异军突起,和两派势力亲善,但隐隐又自成一脉,有形成党人、宦官、外戚三足鼎力之势,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于是,为了安抚皇帝的不满情绪,三公商量之后,一致推举皇甫嵩取代平叛不利的朱儁,统领西北战事。董卓,因平定冀州黄巾有功,被拜为中郎将,作为副将跟随右车骑将军皇甫嵩一并参与西北平叛。但孙坚最终没能碰到董卓,因为他带去的江东子弟损失惨重,就作为朱儁的亲兵,回返了洛阳,然后再回返会稽郡休养生息。
而韩遂、边章趁汉军主将更换之际,一举将战线途经至三辅之地。汉代的三辅之地,就是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辖境相当今陕西中部地区。西北局势不但没有清明,反而更加糜烂。
何咸之所以怀疑西北之乱局,有可能会是董卓在其中作梗的原因,就在董卓曾在西北之地,前前后后经营了二十年之久!不可能说他制霸西北,但起码西北之乱起前,董卓应该能提前得到一点消息。但事实上,董卓没有给朝廷任何的预警!
………………………………
第一百三十章 敢问公子,征往何方?
董卓,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生于颍川,但成长于凉州。自幼和西北羌人结交,武艺高强,善骑射,在西北之地多有威名。董卓自一介陇西的郡吏做起,历任凉州从事,羽林郎,雁门郡广武令等职位,后不知因何事被罢免。但在熹平年间(公元177年左右),董卓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得到了司徒袁隗的赏识,被征为掾吏,然后复起,再次回归西北,任益州蜀郡北部都尉和西域戊己校尉,直至参加黄巾平叛,被拜为中郎将!
退一步讲,就算董卓当时正在参与黄巾平叛,无暇顾及西北。那黄巾之乱后,董卓跟随皇甫嵩携胜利之势,进兵西北,平叛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举吗?但事实上,皇甫嵩和董卓在西北之地打了一年,也没能将韩遂、边章剿灭。
一年之后,也就是汉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右车骑将军皇甫嵩以战事不利被罢免。司空张温接替皇甫嵩,拜为车骑将军,继续对西北用兵。而董卓不但没有降职,反而升官,被拜为破虏将军,继续协助张温平叛,令人瞠目结舌!
战报看到这里,何咸心中的那份郁结已经浓重到化不开的程度:董卓后面有人,而且位高权重!而司徒袁隗是董卓复起之路上,重要的引路人,嫌疑巨大!
袁隗,字次阳,来自四世三公的名门望族,汝南袁氏。安国康侯袁汤之子,袁逢之弟,袁绍、袁术之叔,其妻马伦乃大儒马融之女婿。年少做官,直至大汉三公之一的司徒,太傅。
假如董卓的背后之人果真是汝南袁氏……何咸突然感觉到背脊发凉,一股子寒气从尾椎骨一直透到了天灵盖!一直以来,何咸都以为何氏最大的敌人,是那西北的屠夫董胖子。在何氏本来的命运中,灵帝死后,董卓本是奉了何进的命令进逼洛阳,但却一直屯驻关中上林苑。直到何进进宫被十常侍害死,董卓才带兵进洛阳,控制局面。而何进之地何苗,明明在宫外,却离奇古怪地被属下吴匡以“怀疑何苗与宦官勾结”的莫须有罪名杀害。何进、何苗死后,董卓也没有善待何氏,直接废汉献帝,杀何太后,屠灭何氏族人。完全如同政敌一般。
现在重新假设,董卓从一开始就不是何进的人,而是汝南袁氏,或者说是司徒袁隗的人,那么一切都可以解释得通!也就是说以袁隗为首的党人,早在十几年前就开始布置一个大局。这个大局的本来初衷是彻底消灭宦官力量,没想到在这过程中,却让外戚何氏做大。于是,袁隗等人将计就计,设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局,假意派遣袁绍、袁术、董卓等人依附何进,驱使何进杀宦官,再顺势灭了何进。同时诛灭宦官集团,外戚势力,端得是一个精妙的布局!
也就是,何氏真正的敌人,其实是以袁氏为首的党人!董卓,不过是他们放出来咬人的一条狗!唯一没有预料到的是,董卓这条狗,或者说是这把杀人的刀,最终不满足自己的身份,跳出来反噬!利用绝对的力量控制了洛阳城,也最终害死了袁隗这个主人!
理通了这些环节,何咸觉得身上的担子更加沉重了。也不知道何进那个没心没肺的便宜老爹现在做甚?或许,正在给几年后将要卖他的人数钱也说不定!
重重叹了口气,何咸重新将注意力集中到军报上!
张温拜将之后,执金吾袁滂,荡寇将军周慎,破虏将军董卓作为主力军。同时,应朱儁的推荐,征召了孙坚参军事。顾名思义,就是参谋军务的意思。孙坚之勇猛,已经得到了朝堂之上大佬圈里众人的认可。按照道理来讲,张温应该将孙坚放到一线去冲锋陷阵才对。但是张温不同于朱儁,皇甫嵩等人,之前就带过兵打过仗,身边有一群信得过的亲卫。张温之前做的都是文职,故而此次让孙坚参军事,一方面是看重孙坚的军事才能,帮助他决策。另一方面则是将孙坚当做半个亲卫统领来用。官越大,越怕死。张温位极人臣,高居三公之一的司空,自然极为怕死!江东猛虎之威名,可以亲临战场的张温一点安全感!至于张温为何好好的三公不当,却跑去大西北吃沙子,那就是大佬圈子的事情了。
除了上述人物,另一位三国名人也进入了何咸的眼帘:公孙瓒!
张温从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征发三千精锐骑兵,参与西北平叛,而这只骑兵队伍的统帅则是辽东属国长史公孙瓒!如果何咸没有记错的话,张温此举激怒了中山相张纯!因为此前,张纯曾上奏朝廷,愿征召幽州骑士三千,前往西北平叛。张温采纳了张纯的意见,却没有启用张纯。对于张纯而言,是赤裸裸的轻视。于是,愤怒的张纯一不做二不休,洗劫了中山国各县的钱粮武器作为资本,忽悠瘸了乌桓头领丘力居,联手泰山郡守张举,起兵叛汉!张纯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张举自称“天子”,两人伙同丘力居的乌桓族战士攻战幽州、冀州各地,先后击败并杀死护了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人,影响及其恶劣。一则搅乱了汉末东北部边界的稳定,二则让异族,诸如乌桓、匈奴、鲜卑等族看到了大汉的虚弱。至此,大汉在异族中的赫赫威名逐渐衰弱!汉武时代打出来的“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逐渐被人忘记。假如古代有“汉奸”一词,何咸觉得张纯绝对可以算得上一号人物!
西北已乱,东北将乱,汉中蜀地一代还有张修带着五斗米教不安分地跳,接下来就会有人进言改刺史部为州牧制。州牧者,拥有地方军、政之权。州牧制一旦开启,意味着地方军将拥兵自重,各群雄互相攻击,逐鹿中原的军阀割据时代也将来临!
合上军报,何咸叫来小强,吩咐道:“通知众将领,准备出征!”
小强闻言,眼前一亮,兴奋问道:“敢问公子,征往何方?”
………………………………
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将军满门忠烈
“乡亲们,战友们,在皇帝陛下的英明领导之下,在三公六卿的正确指导在,在各位同仁的辛苦努力下,我们南阳在过去的三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现在,我简单讲两句。第一,我们南阳郡开垦荒地将近十万亩,粮食总产量比三年前翻了五翻,基本解决了百姓饿肚子的问题。第二,我们南阳郡新增砖窑厂一百座,建设房屋数万座,基本解决了百姓的住房问题。第三,我们南阳郡新增纺织一厂、二厂、三厂,解决了大量闲散百姓的就业问题,解决了百姓的穿衣问题,还大量出口到大汉的其他郡县,换来大量的建设物资和粮食,为我大南阳争创”大汉第一郡“夯实了基础,贡献了力量!”今天的何咸,一身的官衣,头发梳得锃光发亮。十五岁的年纪,下颚已经出现了毛茸茸的胡须。因为勤练武功的原因,何咸的身材极为壮实。身高一米八五,体重200斤,浑身的腱子肉。
何咸顿了顿,继续说道:“在此,我要特别表扬我们南阳劳教营!三年前,正是有了8万劳教营兄弟的加入,我们南阳郡才在战乱之后,迅速从人员紧缺,物资匮乏的贫苦时代走出来。南阳繁荣富足的现在,不单单是南阳百姓辛苦努力换来的,也是这8万劳教营兄弟辛苦努力换来的!他们用实际的行动证明改过自新的决心,他们用汉水和生命为之前犯下的过错赎罪。你们说,我们要不要原谅他们?“
”要!要!“全场高呼道!
何咸虚按双手,示意全场安静下来,再次说道:”三年前,因为皇帝陛下高瞻远瞩,赦免了他们的死罪,让他们获取重新为大汉贡献力量的机会!今天,我很高兴地看到,我们南阳劳教营的第一批优秀成员5000人,提前释放,再次拿到大汉户籍!现在,有请劳教营的优秀代表上台,领取他们的南阳户籍证明,南阳房产证明,南阳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