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并不如烟-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埽蔷褪撬缺淼芨裥摹
杨广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虽然也在很多地方接受过锤炼,但他的身份注定他始终高高在上,不可能真正了解民心。而李渊则有所不同,虽然他也出身官宦人家,但他七岁丧父,让他懂得了世态炎凉、人世疾苦,他历任谯州、陇州、岐州刺史,荥阳、楼烦两郡太守,在这些地方他都接触过当地的百姓,他比杨广更知道人心的向背。再加上数年的军旅生活,他悟出了一个真理:军心可鼓,民心可用!只要做好“民心”的文章,起兵大业必成。
李渊决定起兵后,立即找来了刘文静,让他火速伪造一道诏书,并把诏书的内容贴遍晋阳的大街小巷,务必让这道假诏书的内容路人皆知。
这是一份什么样的诏书呢?是一道强制征兵的诏书。
诏书上说,皇帝决定四征高丽,责成太原、西河、马邑、雁门四郡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子年底前到涿郡集合,违令者斩!
这是一份空前绝后的征兵令,历史上没有一个王朝曾经出台过如此不近人情的征兵令,一般而言,多是采用“逢二抽一”“逢三抽一”,顶峰到“逢五抽三”。
百分之百的征兵根本就不可行,然而当地的老百姓却相信这就是皇帝的意思,在他们看来,不体恤民情的皇帝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谣言很快传遍了晋阳的大街小巷,大家都相信这是真的。李渊和副留守长官王威、高君雅派出人向百姓解释,结果越解释越像是真的。
无论在什么年代,谣言往往比《新闻联播》更有传播力,因为谣言采用的是口口相传,前者比后者更亲切,更民间,也就更容易被民众接受。
看着民心思变,谣言四起,副留守长官王威和高君雅想破脑袋也没有想明白事情的起因,而李渊却暗暗地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知道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一切必须是慎之又慎,眼前的这两个家伙,表面看是自己的下属,实际却是皇帝安插的眼线。
李渊下定决心要反,然而手下的那点兵还不够,想要大张旗鼓地征兵又不行,因为在历朝历代,想要征兵都要得到皇帝批准,没有经过皇帝的同意征兵,那就不是征兵了,而是谋反。
就在李渊左右为难的时候,马邑的起义军首领刘武周帮了李渊一个忙。
刘武周本来是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县东北)人,父亲刘匡举家迁徙到了马邑郡。刘武周本人骁勇善骑射,在豪侠圈里很有人缘,原本在当地担任鹰扬府校尉。后来马邑郡郡长王仁恭看他比较骁勇,就提拔为自己的亲兵队长,平时驻扎在王仁恭的内宅负责王仁恭的安全。
原本刘武周对王仁恭还是忠心耿耿,直到一个女人的出现。
这个女人是王仁恭的小妾,长得颇有姿色,刘武周常年驻扎内宅,两个人接触得就多了起来,一来二去,就有了瓜葛。
在那样的大宅院里,风流韵事是藏不住的,渐渐地就有人知道了他们的不正常关系,这下刘武周麻烦了,奉命守卫内宅却给郡长戴绿帽子,这是诚心恶心郡长吗?
眼看奸情就要暴露,刘武周决定不逃避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要得罪就把王仁恭得罪到底。
刘武周的第一步跟李渊一样,从舆论下手,先在群众中制造愤怒的情绪,他派出自己的亲信去四处煽动:“如今百姓饥饿,饿殍遍野,王郡长却紧闭粮仓不给救济,哪有这么当官的,诚心不管大家的死活。”
愤怒的情绪一经煽动就无法控制,这时刘武周又对外声称自己病了。
刘豪侠生病了,大家自然很关心,附近的豪侠都来探望,而“生病”的刘豪侠就在“病榻”上做豪侠们的思想工作。几天下来,豪侠们统一了思想,定下了主题,主题很简单,两个字:“抢粮。”
要抢粮就得先搬开王仁恭这块石头,只要搬开这块石头,粮仓推门就进。
公元617年二月八日,郡长王仁恭还像往日一样在衙门里办公,刘武周晋见。王仁恭挥手示意刘武周稍等片刻,等他把手头的工作处理完再说,然而刘武周却没有等,大步冲了过来。王仁恭刚要发火,先看到了刘武周手里的刀,还没喊出声,刀已经下来了。到死王仁恭都不明白刘武周的真实目的,为什么呢?
为什么?往大了说是为了粮食,往小了说是为了一个女人!
砍死了王仁恭,剩下的人都安静了,他们都知道刘武周是个狠人,在狠人面前只有听话才是最好的防弹衣。
带领大家做大事的刘武周没有食言,下令打开粮仓,救济贫苦百姓,随后向马邑郡下辖的各县发布文告,宣布刘武周接管马邑郡的消息,只要大家服从管理,粮食管吃。有“粮食管吃”这四个字,没过几天,刘武周的麾下就聚集了一万多人。
与李密他们热衷于自立为王不同,刘武周当王之前要先给自己找一个靠山,这个靠山是谁呢?这个靠山就是东突厥。
杀掉郡长王仁恭之后,刘武周派人去向东突厥始毕可汗阿史那咄吉表忠心,这下让始毕可汗兴奋不已,给汉人当了几十年孙子,今天终于轮到汉人给我当孙子了。高兴之余,始毕可汗赏赐给刘武周狼头大旗一面,并封为定杨天子,从此刘武周就是东突厥的加盟商了。
与刘武周一样加盟东突厥的还有朔方郡起义首领梁师都、榆林郡起义首领郭子和,梁师都的封号是解事天子,郭子和的封号是平杨天子,这样一来,始毕可汗既是刘武周他们的上家,也是“天子”封号的批发商。
说起来刘武周、梁师都这些人挺没品的,要起义就起义,非要额外当一回汉奸,同李密他们相比,李密顶多是乱民,而他们则是乱民加汉奸(双料的)。
现在汉奸刘武周无意间帮了李渊的忙,帮了什么忙呢?
原来刘武周攻占了汾阳宫,而汾阳宫也归李渊管辖,这下李渊就有了征兵的理由。
李世民是第一时间得到了汾阳宫被攻占的消息,他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赶忙找父亲李渊商量。
“父亲您是留守长官,而现在盗匪攻占了皇帝的离宫,皇帝怪罪下来就是死罪,不早定大计的话,全家的灾祸马上来临!”
听了李世民的话,李渊明白了问题的严重性,同时也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征兵理由,他连夜召集副留守长官王威、高君雅,通报了刘武周攻占汾阳宫的消息。
通报完消息,李渊颓废地往椅子上一靠:“我们没能阻止刘武周攻占汾阳宫,皇帝怪罪下来,我们都是灭族的罪,大家说怎么办呢?”
李渊一摊手,王威、高君雅全都没了主意,一个劲看着李渊,那意思是说,大主意还得你拿,你是一把手。
李渊接着抱怨:“我们如果要大规模动用军队跟刘武周作战,肯定要报皇上批准,可江都离这里三千多里,一路上都有盗匪,消息能不能送到都是问题。就算送到了,等皇帝批准了,盗匪早就打进来了,咱们肯定都被粉碎了。”
听着李渊的分析,王威和高君雅频频点头,等李渊说完,马上接过李渊的话头:“您既是皇亲国戚(皇帝的表哥,外甥女王氏是皇帝的小老婆),又是皇帝信任的官员,您不做主谁做主。现在向三千里之外的皇帝请示根本不现实,为了消灭盗匪,就应该独断专行!”
听到这里,李渊知道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了,顺势做出一副很勉强的表情:“那好吧,我就听你们的,独断专行一次,眼下这点兵马肯定不够,得马上招兵买马!”
此时的王威和高君雅已经被李渊卖了,还在乐呵呵地帮李渊数钱,听李渊说要招兵买马,两个人一个劲地点头:“应该的,应该的!”
有了征兵的由头,李渊马上命令李世民、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弘基等人到各地招兵买马,仅仅十多天的时间,一万多人马已经募集到麾下。与此同时,李渊派出亲信兵分两路,一路去河东传唤李建成、李元吉,一路去大兴传唤女婿柴绍,这三个人是起事不可少的人物。
一万多人召集完毕,副留守长官王威、高君雅察觉出了一些问题,为什么招募来的这些兵马不交给政府管理而是交给李渊的宾客长孙顺德和刘弘基管理呢?再说长孙顺德、刘弘基这两个人是征辽东的逃兵,按律可是当斩的!
两个人把疑惑说给了行政司铠武士彟(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赶紧替李渊掩饰:“长孙顺德他们都是李渊的宾客,如果把他们抓起来,李渊肯定不会答应,一闹起来,政府肯定就乱了,到时不用盗匪打,咱们这些人内乱就完了!”
王威和高君雅想想也有道理,变乱时期当有非常之法,不妨就让长孙顺德他们先带着吧。
武士彟刚把王威他们安抚住,留守司兵田德平又跳了出来,他也觉得长孙顺德有问题,想建议王威深入调查,结果也让武士彟给按住了。“你懂什么,剿匪的军队一向是李渊负总责,王威他们就是随从,让二把手调查一把手,亏你想得出来!”
尽管武士彟左右抵挡,然而还是挡不住王威和高君雅怀疑的心,毕竟他们上任的时候是怀有特殊使命的,他们名义上是李渊的副手,实际上他们是替皇帝来监视李渊的。皇帝当时给过他们特权,如有变故,可先行处理,再做上报。现在该到了使用这项特殊权力的时候了。
事不宜迟,王威和高君雅火速作了部署,经过策划,他们准备在李渊到晋祠祈雨的时候实施抓捕。
一切都已安排妥当,就等李渊落网。
然而即便王威等人已经张好了网,他们还是没有等到收网的那一天。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进行精心布置的同时,有一双眼睛正在背后偷偷地观望,并把这一切与李渊联系到了一起,这个人就是李渊的朋友,晋阳乡长刘世龙。
当时刘世龙正在晋祠附近,偶然看到王威和高君雅的亲兵在晋祠进进出出,神情诡异,有着丰富斗争经验的他很快意识到其中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因为他知道,过几天李渊将到这里祈雨。刘世龙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