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唐史并不如烟 >

第157章

唐史并不如烟-第157章

小说: 唐史并不如烟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曾经亲眼目睹了李承乾和李泰之间的争斗,也曾听说过父亲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他知道皇子之间的关系是最难处理的,因此他格外关注他们之间的关系,只要一有苗头,他便要将其扼杀在摇篮之中。

久而久之,对于皇子之间的关系,他有些神经过敏了。

这时一个倒霉蛋撞了上来,这个人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王勃倒霉之前的身份是沛王李贤府里的编撰,他倒霉是因为一篇恶搞檄文。

王勃檄文的写作背景是这样的:当时京城里贵族圈里流行起斗鸡,贵族们纷纷豢养斗鸡,以斗鸡为乐,沛王李贤和后来成为皇帝的英王李显也加入了养鸡的行列,两人还约好来一场面对面的斗鸡大赛。

为了以壮鸡威,沛王李贤让王勃写一篇檄文,别人打仗有檄文,咱们斗鸡也得有檄文。

很快,王勃洋洋洒洒写好了一篇檄文,题目是《檄英王鸡文》。

这篇檄文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即便放在现在,也是一篇非常好的幽默文章,不信大家可以看看译文:

鸡啊,你在天上以昴日星君而著名于二十八宿,使太阳神所钟爱。在人间,你能沟通神明,显示国运兴衰的征兆。

黎明时分,雄鸡高叫,把人们从梦中叫醒。风雨之时,胶胶而鸣,诱发人的思乡之情。宋处宗窗下的长鸣鸡啊,与处宗舒心畅谈;祖逖床前的鸡,叫醒祖逖舞剑习武。头戴鸡帽打扮成鸡形的人,那是朝廷报时的官员;用鸡冠形头盔作帽子的,那是圣人孔门的弟子子路。秦国函谷关的夜鸣,使孟尝君安全离境;齐人百姓家鸡声的应和,让人们知道齐国的富裕。遇有疑问,人们用鸡卜卦,遇到大赦,人们把金鸡立于长杆之上。淮南王刘安的鸡跟随刘安得道升天,宋卿房梁鸡窝里的小儿是他说不清年龄的祖宗。

鸡啊,你是高德之禽鸟,决不是普通的凡鸟所能比。文有凤冠,武有利爪,你的五种美德借助于田饶昭示给国人;雌能称霸,雄能称王,你的祥瑞之气借助于二宝呈现给秦王。辛勤饲养你们,为你们起名的祝鸡翁,使你们有了朱朱的名字。苍蝇从此不能和你并列同类,蟋蟀也从此窃取不了你美好的名声。

看你那连续扑打纵横跃击的气势,哪里会有自断其尾逃避决斗的的担心呢。身上涂有芥末,脚上武装金钩,你的装备之好已到极点。两翼张开,脚爪奋起,去与其它鸡搏斗吧。季平子和郈昭伯此时成了你的的臣下,你雄立斗桩俨然国君一样威风。两雄相斗必须决出胜负,一次啄击的胜利又怎能自夸呢。平常训练中养成优良的品性,在呼号争杀中才显示出真正神威。

初时看你似木头一般没有反应,关键时刻你却是铁爪横举神志昂扬。应战时,反应机敏神鬼莫测,冲杀中不由自主地尾巴高耸,俯首直击。无论是在村或是在店,碰到对手就攻击,无论生为鹳生为鹅,在同类中都要傲立群雄。凭借枭勇好斗的天性击退对手的攻击,即使力量大小悬殊,也敢勇于战斗,既使形势不利,也要用我的利喙战斗到底。

大胜之后,昂首挺胸,张开翅膀,俨然大鹏展翅。搏击中撕下的对方身上的肉,成了你口中的美食,对于败者你岂能容它有私下鸣叫的余地,不必等到交付厨房,你的铁口无异于滚水与烈火。

捷报快迅传出,鹅鸭为你惊呼。胜利时刻,大家争睹你雄鹰般的矫健英姿。颁发旌旗,你依然只顾吞食对方而不害羞,用优美语言记述你的功绩时,你还把它的鸡肋放在嘴里而不吐出。

没有尽力战斗的鸡立即拉到鸡坊行刑,表现懦弱如同母鸡的鸡就要格杀无论,战场投降认输者更应斩尽杀绝。不能象对待其它家畜一样可怜它们,它们的存在只能是连累家族的祸根。

特此发布檄文。

王勃写这篇檄文时只是为了好玩,却没有想到,这篇戏谑的檄文居然砸了自己的饭碗。

檄文有幸同时又不幸被高宗李治看到了,李治的鼻子差点被气歪了!

李治愤怒地说道:“据此是交构之渐”。

李治的意思是说,王勃写这篇檄文会让皇子们彼此之间产生矛盾,王勃本身作为王府修撰不去维护皇子们的和谐,反而写这种玩意破坏和谐!

赶出去!

本是一篇搞笑檄文,却落得一个不搞笑的结果,王勃觉得自己的人生很搞笑。

后来,仕途坎坷的王勃乘船前往交州(今越南)看望自己的父亲,船进入南海,王勃落水而卒,时年二十七岁。

是主动赴水,还是失足落水,皆有可能!

船入汪洋大海,回想人生经历,最易引发人生感慨,当此时,生死其实只是一闪念!

有的人虽生犹死,有的人虽死犹生。

既然生,就生如夏花之绚烂;淡然死,却死若秋叶之静美!

而这一切,其实都始于李治的神经过敏。

多年以后,李治才发现,在他的皇帝生涯中,最危险的关系不是存在于父子之间,也不是存在于皇子之间,而是存在于母子之间。





第三十九章 深得人心的太子


永徽三年,武则天为李治生下了一个男孩,她给这个男孩起了个名字:李弘。

从后来的史实来看,李弘是武则天的福星,也是武则天进攻的号角。

在李弘出生之后,武则天原本与王皇后亲密无间的关系荡然无存,转而成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为了抵御武则天携带李弘的进攻,王皇后采用了李代桃僵的办法,认下了后宫刘氏生下的皇长子李忠,企图用这个螟蛉之子来对抗武则天的李弘。

事实证明,王皇后不是武则天的对手,而李忠也终究被李弘取代。

永徽六年,王皇后遭到废黜,李忠紧跟着遭殃,于是太子的接力棒就交到了李弘手里。李治可能不会想到,他名下的八个儿子,居然有五个都有过当太子的经历,普及率达到了5/8,这个比例可够高的。

永徽七年正月六日,李忠的太子头衔过期了,李弘成为现任太子,为此李治也专门改了一个年号:显庆。

显庆,发自肺腑的庆祝。

对于李弘这个儿子,李治和武则天倾注了很多心血,如同每对新婚的夫妇都渴望白头到老,李治和武则天也渴望李治这个太子将来能挑起王朝的重担。

令他们欣慰的是,李弘的表现堪称完美,这个完美从孩提时代一直延续到成年。

在李弘还是儿童的时候,他受命跟随率更令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当讲到楚世子商臣弑君时,李弘感叹了一声,把书合上对郭瑜说道:“圣人亲自过目的书,怎么还写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

郭瑜回应说:“孔子作《春秋》,善恶必书,目的就是惩恶扬善,所以商臣弑君的罪虽然过了一千年,但劣迹依然还在。”

李弘则说道:“我的眼睛不想看到,我的耳朵也不想听到,我想读别的书。”

说这话时,李弘不过是五六岁的儿童,是非观如此分明,令郭瑜顿时刮目相看。

郭瑜思考了一下,随即将《春秋左氏传》换成了《礼》,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那就从今天开始改学《礼》吧。

不久,李弘又做了一件事,让李治欢喜不已。

李弘做了一件什么事呢?他挂名主编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瑶山玉彩》。

这本书由李弘任主编,太子宾客许敬宗、太子右庶子许圉师、中书侍郎上官仪、中舍人杨思俭担任编委,这个编委团队非常强大。

许敬宗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乃李世民旗下的十八学士之一,许圉师这个名字或许大家有点陌生,不过只要提一个人的名字,大家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李白!

李白正是许圉师的孙女婿,并曾在许圉师的家乡安陆生活了十年,现在湖北安陆自称为“李白故里”,正是因为李白曾经入赘许家,并在那里长期生活。

上官仪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上官婉儿的爷爷,而杨思俭后来差点做了李弘的岳父,结果被贺兰敏之给搅黄了,这个在前面已经说过。

四大编委都是当世的文学大家,他们奉李弘之命一起编著这本叫《瑶山玉彩》的书。他们在文思殿博采古今文章,摘取英词丽句,林林总总,五百余篇,于是便编成了《瑶山玉彩》。

从《瑶山玉彩》的构成来看,无非是一些华美词句的集合,看起来有些小儿科,但不要忘了,这正是李弘这个六岁小儿干的,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讲,还要奢求什么呢?

等李弘将自己的劳动成果上报给李治时,李治大喜过望,喜好文学是李世民的传统,也是李治的最爱,现在这个优良传统又遗传到李弘身上,李治内心的欢喜无法抑制。

于是这本看起来小儿科的著作,为李弘赢得了三万匹绸缎,许敬宗等四大编委也跟着升级,同时还有绸缎相赠。

太子李弘便这样在父亲期待的目光中渐渐长大,到公元668年,他已经十六岁了,在这一年他又做了几件大事。

第一件,他请求给两个人追赠官职:一个追赠太子少师,一个追赠太子少保。

什么人,值得李弘追赠呢?

被追赠少师的是颜回,被追赠少保的是曾参,当这个追赠计划被报到李治那里时,李治又被这个儿子震动了一番。

身为太子,能够主动以两位先哲为师,而且还隆重地为他们追赠,这说明他心里是有这两位老师的,而跟着这样两位老师学习的太子,还会有错吗?

李治当即准奏,李弘的第一件大事就此办完,从此颜回和曾参又多了一个身份:太子李弘的老师。

李弘在后世被推崇有加,与这次追赠其实不无关系。

在给颜回、曾参追赠后不久,李弘又办了一件大事,这件大事传递着人性的光芒,彰显着李弘厚道爱仁的人品。

在前面曾经说过,公元668年对于唐朝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李勣将高句丽灭国,完成了唐太宗李世民的遗愿,同时将李治时代的文治武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不过在这个辉煌的背后,也有让李治恼火的东西存在,那就是远征高句丽时居然出现了不少逃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