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空降贞观 >

第160章

空降贞观-第160章

小说: 空降贞观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这不是要过年了嘛,臣特意来给您拜个早年。”赵云泽腆着脸说道。
  李世民哭笑不得道:“拜早年就免了吧,朕也乏了,你若没有别的事,便回家陪茉儿去吧。”
  赵云泽见李世民要下逐客令,赶紧收起那副嘴脸,对李世民说道:“臣今日来见陛下,是有一样小玩意儿要献于陛下。”
  “哦~鹏羽的小玩意儿,向来新奇的很。不知今日你又有何物要献于朕呀”李世民显然已经生出了兴趣。
  赵云泽从袖中掏出一个长约半尺,粗约十公分的小铁筒,呈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那铁筒,先在手中掂了掂,然后又翻来覆去的端详了一下那铁筒。铁筒的一头密封,留有一个小孔,小孔中插着一根火药引信。另一头虽然也是密封的,但却不是与铁筒一体的,而是空心的筒口用胶泥封严了。
  “这难道又是一种新式火器”李世民猜测道。
  赵云泽道:“陛下,这东西叫做礼花筒,里面装填的虽然也是火药,但却不是用来打仗的。此物,夜间点燃之时,会从那小孔中冒出五彩火光,是用于节日庆典助兴的。”
  “冒出五彩火花”李世民大感惊奇。
  赵云泽道:“这铁筒内,装填的是火药和一些金属粉末。点燃之后,火药的剧烈燃烧会让不同的金属粉末呈现不同的颜色。由于整个铁筒密封,只留有一个小孔,火药膨胀之下无处可去,就只能从那小孔中喷射而出。陛下可别小看了这个铁筒,它喷出的五彩火光,能达到一丈多高。那景象,直如万千灯花一般,可美丽了”
  “灯花可是上元节民间用木炭和生铁做的那种东西”李世民问道。
  “对对对,就是那东西。灯花只有一种颜色,而且是平着施放的。但臣做的这中礼花,却能施放五彩颜色的灯花,而且是往天上喷射的。”赵云泽又说道。
  李世民所说的灯花,是元宵节时民间施放的一众原始礼花。用小铁笼盛装木炭和砸碎的生铁,铁笼用绳子系于一根胳膊粗的木棍顶端,点燃木炭后,体壮之人便摇动木棍,让铁笼做环形飞舞,被木炭烧红的生铁,便会从铁笼中抛向四周,煞是好看。
  “陛下,您可以试着想象一下,若是在大年夜,宫中同时点燃上百个礼花筒,那皇宫的夜空,定如万千霞光放射,又如彩星笼罩一般,那场景啧啧”赵云泽继续诱导李世民道。
  李世民听完赵云泽的解释,微微闭上眼睛,想象起了赵云泽所描绘的场景。



第241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中)

  赵云泽呈献给李世民的礼花筒,是他昨天才做出来的。
  这种礼花筒其实很好做,赵云泽小时候每逢元宵节,都会自己制作。用一个顶端只留有小孔的小铁筒,先在小孔中插入引信,然后将火药和各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装入铁筒,最后再用胶泥封住铁筒的另一端,将胶泥捣实便成了。
  赵云泽做这种礼花筒,也是想拍李世民的马屁。人家别的大臣拍皇帝的马屁耍的是嘴上功夫,赵云泽没有那么好的口才,便只有来点实际的东西了。
  如果,真如赵云泽所说的,在除夕之夜皇宫中点燃数百个礼花筒,整个皇宫笼罩在一片五彩光焰当中,那李世民的虚荣心定会大大满足。
  “鹏羽,这种礼花筒,你做出了多少”李世民问赵云泽。
  赵云泽道:“臣如今休假在家,闲着无聊之下,便做出了这一个礼花筒。陛下若是想要更多的礼花筒,臣让武库别署的人制作便是。”
  “今天可是腊月二十八了,后天就是除夕,来得及吗”李世民问赵云泽。
  赵云泽道:“这种礼花筒制作起来很简单。只要材料备齐了,不用一盏茶的工夫就能制作一个。而制作礼花筒的材料也很好寻找,武库别署内都有库存。制作铁筒稍微麻烦点,但却可以用竹筒代替。武库别署的工匠要是同时动员起来,只做这种礼花筒,一个下午便能做出数百个。”
  “那好,你这就去武库别署,争取在今日做出三百六十个礼花筒,能做到吗”李世民问赵云泽。
  赵云泽肯定的点了点头,道:“陛下放心吧,武库别署定然能在今日交差。”
  分割线
  两天的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武德九年的除夕之日了。
  延康坊赵家的小宅院内,秦茉儿正在指挥着明月彩霞和香兰麝玉、以及秦平秦安忙碌着。
  因为过年,刘善宝也被赵云泽放了假,回了泾阳。如今,这家中就只剩下赵云泽小两口和六名丫鬟仆从了。连一个外人都没有。
  除夕之日要做的事情很多,洒扫宅院,挂桃符、贴窗花,还要准备年夜饭,祭祖之类的。
  赵云泽成亲之后,秦茉儿便成了这个宅子中的女主人了,家中一应事务,也都是秦茉儿在操持。别看秦茉儿初为人妇,可掌管起家务来却做得有模有样的。赵云泽倒是轻松了不少。
  别看赵云泽家的人不多,可是赶上过年,家中的事情却是不少,也幸亏在年前赵云泽便结婚了。这个家有了秦茉儿,赵云泽就当起了甩手掌柜了。若非如此,忙年的那一应琐事,就够赵云泽头大的了。
  此时,别人都在忙碌着,赵云泽也没闲着,他正在书房中裁红纸,写春联。
  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原本起于宋朝,明代大兴。此时,还是唐初,大唐并没有贴春联的习俗。
  可是赵云泽却不管那么多,过年不贴春联,他总觉得少了一些年味。于是,他便自己找出了红纸,开始写春联了。刚刚大婚不久,家中红纸自然是不缺的。
  “夫君,我们在外面忙的团团转,你却在书房中躲清闲。”秦茉儿一脸“别人欠她钱不还”的表情走进了书房。“咦,你裁红纸做什么”
  “写春联呀”赵云泽抬起头,对着秦茉儿笑了笑,就又继续忙他的了。此时他已经裁到了最后一张红纸。
  “春联什么东西”秦茉儿茫然了。
  也就在这时,赵云泽裁完了所有的红纸。
  “欲知春联为何物夫人,且为某磨墨”赵云泽拿腔拿调的说道。
  秦茉儿娇嗔的横了赵云泽一眼,但她还是耐不住好奇,乖乖的替赵云泽磨起墨来。
  赵云泽铺开一张红纸,提起笔来饱蘸浓墨,略一思索,便在纸上写起字来。
  “新年纳余庆”秦茉儿一字字的念出了赵云泽写下的字。
  写完第一张红纸,赵云泽放下笔,双手小心翼翼的将红纸抬起,放到了一边。然后再次提笔,写起了下联。
  “佳节号长春”秦茉儿又随着赵云泽的笔锋,念出了下联。
  待赵云泽将一上一下两联红纸摆在一起,秦茉儿又念了一遍:“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夫君,你这是作诗怎么只做了半阙呀”
  赵云泽摇摇头,道:“这不是诗,是对联一会儿,等字迹干了,便让秦平和秦安将这副对联贴到大门口去。记住了,上联贴正对大门的右边,下联贴左边。”
  “对联”秦茉儿搞不懂了。想了半天,她终于心有所悟道:“我明白了,夫君这是用这种对联来代替桃符吗”
  赵云泽笑道:“不不不,桃符该挂还得挂,这对联也要贴。茉儿,我跟你打个赌,今年咱家一贴对联,或许用不了几年,整个大唐的人过年都不挂桃符了,而是改为贴对联了。”
  “哼,我才不信呢,也就是你喜欢标新立异”秦茉儿丢下一句话,转身就出了书房。
  赵云泽心道:这个标新立异之人,原先的历史上可不是我,而是五代十国时的蜀后主孟昶。人家老孟同志一贴春联,很快就在华夏大兴其道了。我就不信,我这一贴,就起不到这个作用。
  原先历史上,在宋代之前,家家户户过年时都是在大门上挂桃符的。所谓的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小木板,上面写着“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用纸画上这二位大神的画像,贴挂于大门两侧。意在祈福灭祸。这也是最早的门神。
  到了五代之时,蜀后主孟昶喜欢标新立异,便在桃符上写下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对联。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幅春联。
  后来,人们便干脆用春联代替了桃符,过年时改挂桃符为贴春联了。不过在明代之前,春联也仍然被叫做“桃符”的。
  赵云泽望着秦茉儿在书房门口消失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便又继续写春联和福字了。



第242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下)

  第一个发现赵云泽家贴出春联的,是方直的夫人。;
  方夫人是个热心肠的人,她生怕秦茉儿初为新妇,不懂得除夕这天该做些什么事情,就到赵云泽家串门。方夫人来到赵云泽家门口时,刚好碰上秦平和秦安在贴大门口的春联和福字。
  “秦平、秦安,你家的桃符倒是新鲜,怎么换成红纸了上面还写了这么多字”方夫人好奇的问道。她从赵云泽大婚后,就经常跑到赵云泽家找秦茉儿聊天,倒是对赵家的人全都认识了。
  一听方夫人把春联当作了桃符,秦平便笑了笑说道:“方夫人,这可不是桃符,您没看我家的桃符已经挂在门边了嘛。我家郎君说了,这叫春联。”
  “春联做什么用的”方夫人又问。
  “我家郎君说,跟桃符一样,是祈福用的。但这春联大红大红的,看着喜庆。”秦平又解释道。
  方夫人端详了一下已经贴好的春联,点头道:“还别说,这红底黑字的,看着还真舒服。不行,我也让我家那死鬼照着你家郎君的做法,往大门口贴上春联。”
  说完,方夫人转身就走。刚走出几步,她又停下了。“我好像有件事情忘了做。是什么事情呢算了,不想了,贴春联要紧”
  方夫人的脚步继续迈动起来,进了她自己家的家门。
  过了没多久,方直家果然也贴出了一副春联。方直的对联跟赵云泽的内容不一样,他写的是“腊梅辞旧岁,春信报吉祥”。
  赵云泽家和方直家的春联一贴出来,很快便引起了延康坊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