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永乐大帝 >

第105章

永乐大帝-第105章

小说: 永乐大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照我看,不如遣使与对面的明军谈和……如今大明朝实施的是有邑贵族制度,我看还是赶紧向永乐皇帝投诚获得册封才是正理。”

  也先土干也是另一个历史时空中向朱棣投降的代表性人物,投降之后朱赐其名为金忠。也先土干不象把都帖木儿那么心慕大明,但他却是个识时务的俊杰。思量了一下目前的局势:东、南、西三面都遍布着臣服于大明的游牧部落。这些游牧部落目前的实力还不强,但由于可以凭借人头换得明朝提供的物资,因此有些部落甚至干脆放弃游牧生活,朝着职业雇佣兵的方向发展。一边仍然以放牧为生,另一边却纯粹以杀人为业,不久之后,想必鞑靼的处境会越来越艰难吧。

  此外,正西面还有一个实力强大并且与鞑靼为敌的瓦剌。很多时候国家或是民族的领袖都会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鞑靼和瓦剌都不喜欢明朝,但相对于明朝而言,两个蒙古势力相互之间却更希望能够消灭对方。

  既然鞑靼最大的敌人是瓦剌,那么向明朝投诚,然后一心一意地攻击瓦剌岂不是更好?

  这么想着,也先土干便问道:“若是我部投诚大明,能够获得何等的爵位?”

  把都帖木儿见有人搭腔,立即来了精神。

  “按规定,超过五十户牧民的牧场为一个基本采邑领。然后根据拥有的基本采邑领数量来评定相应的有邑爵位。不过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爵位评高一点也不难。”

  “被册封的有邑贵族对明朝宗主有着军役义务和经济义务。经济义务不去管它,反正只要没人能取代你在部落中的位置,那么你爱交多少就是多少虽然每丁一年要缴纳十个铜钱的人头税不能少,但你哪怕虚报了一万人丁,一年也只不过多缴纳一百贯基本人头税而已,去马市卖几匹马就够了。”

  “比较难办的是军役义务。不过,有邑贵族的军役义务比十户抽一丁还要轻,而我们蒙古人必要时却可以全民皆兵。所以,你最多可以虚报十倍的人口。”

  “你当我傻啊?”也先土干却摇了摇头。“只为一点虚名却承担更多的经济和军事义务,这不是犯傻吗?照我说,还不如瞒报人口呢。”

  把都帖木儿立即反驳:“爵位高也不是全无好处的……到时候你详细问问就知道了。但瞒报人口绝对不是什么好主意。如果瞒报人口,别的有邑贵族就可能以此为名攻击你。那时你哭都哭不出来。”

  见把都帖木儿和也先土干就投诚之后的待遇问题相谈正欢,鬼力赤脸色发青,鞑靼太师阿鲁台更是怒目圆睁。

  鬼力赤倒还稍微好些。

  他之所以生气,主要是因为面子受损。作为蒙古的大汗,部下却当着他的面若无其事地讨论着投降明朝的问题,这确实令人难堪。但把都帖木儿和也先土干的部落又都很强大,与之翻脸只能是两败俱伤,因此鬼力赤只能隐忍。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讲,听到投降这个提议后其实鬼力赤也颇为动摇。

  虽然身为蒙古大汗,但是鬼力赤直接掌握的部落实力并非最大。这种情况对于一个大汗而言,简直是一种致命伤。更为糟糕的是,鬼力赤没有黄金家族的血统,因此很多部落根本就不听从他的命令。因此,别看鬼力赤表面上看起来是风光无比的蒙古大汗,但实际上他的地位却岌岌可危。

  年初鬼力赤之所以要强行侵犯辽东,其实正是为了提高他的个人声望。那时鬼力赤已经通过多次试探侦察得知:朱棣为了争夺天下而从辽东抽调了大量人马,因此辽东正处于最虚弱的时候。此时不打,更待何时?能够带领子民攻掠明朝,那便能够获得蒙古人更多的和认同。

  前面部分都如鬼力赤所料,侵扰辽东果然获得了成功。

  但是令鬼力赤意外的是,明明北方兵力不足,永乐皇帝却硬是派遣了一支军队深入鞑靼人的领地进行报复。

  一开始鬼力赤虽然意外,但这份意外更准确地说是属于喜出望外。当他知道永乐皇帝派出报复的军队人数不过万余时,忍不住暗叹一声:天助我也!

  如果明朝大军人数太多,鬼力赤自然会避其锋芒。但区区一万嘛,岂不是正好增添他这个蒙古大汗的功绩?正因为这个缘故,鬼力赤便急匆匆召集了五万大军杀过来了。

  交战之后的意外却不是鬼力赤喜欢的。明军的战术前所未闻,对于蒙古骑兵而言,这种全新挑战的难度实在太高。这时,鬼力赤的信心便开始动摇了。听到把都帖木儿的提议后,鬼力赤自然免不了有些动心:之前成功侵扰辽东虽说提高了他的声望,但朱棣并不配合他,居然派遣军队前来报复。如果成功将这支明军消灭倒是一切都好说,但问题恰恰是这支明军并不好消灭。各个部落都出于私心不肯做出牺牲,鬼力赤心灰意冷之余,自然免不了考虑将来的事情。

  鞑靼的很多部落都不听自己指挥,那么空担着一个蒙古大汗的名义又有什么用?这个蒙古大汗不仅不能给鬼力赤带来实际利益,而且还迫使他时时刻刻担心实力强大的部落造反。既然如此,那干嘛不能考虑一下顶着蒙古大汗的头衔向明朝皇帝投降呢?至少,戴着蒙古大汗头衔投降后,待遇肯定会更高些。草原上的游牧生活确实很艰苦,哪怕是大汗也与其他人一样,都以牛、马粪烧火取暖。所以投降之后,哪怕是去中原居住也照样是个不错的选择。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章节更多,作者,!

  第二卷 第三十七章 全套服务(上)

  鬼力赤的半忧半喜不同,此刻鞑靼太师阿鲁台却是实E怒。

  矮矮胖胖的阿鲁台是个传统观念很重的蒙古人,对“非元种”的鬼力赤成为蒙古大汗极其不满,整日梦想着恢复蒙古帝国的荣光。由于部落的实力最为雄厚的缘故,阿鲁台已经逐渐成为了鞑靼的实际控制者。

  鬼力赤有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但实力强大并且心怀壮志凌云的阿鲁台却绝不肯轻易认输!如果连万余人的明军都对付不了,那还谈什么恢复蒙古帝国往日的荣光?!

  然而出于和鬼力赤同样的顾虑,阿鲁台同样没有立即和把都帖木儿和也先土干翻脸。

  阿鲁台只是沉着脸说道:“未言战先言降,你们还是光荣的蒙古人的子孙吗?!”

  相对而言,蒙古大汗与重臣商议事务时比中原更为民主。因为,游牧民族各个部落的首领都手握重兵,因此说话时不象中原的臣子有那么多顾忌。万一情况恶劣了,率领整个部落逃走就是了。别说可以投奔瓦剌、兀良哈或是大明,若是不愿寄篱人下,甚至还可以逃往西伯利亚、中亚。

  把都帖木儿不屑地斜了阿鲁台一眼,说了一句令阿鲁台尴尬无比的话。

  “你别老把祖先的荣耀挂在嘴边上。祖先的荣耀不是说出来的,是打出来的!有本事,你把对面明军的营寨攻破呀。”

  也先土干也不阴不阳地附合道:“就是!你想恢复蒙古帝国的荣光我们也不拦着,现在正缺一个主攻明军营寨的人选,只要你打头冲锋,我们绝对跟上!”

  阿鲁台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如果是在蒙古最为强盛的时代,五万蒙古骑兵在野外对付一万敌军那还不是小菜一碟?那时蒙古军队的野战能力威名远扬,所有的敌对势力都被蒙古军威所镇摄,不约而同地选择固守坚城,避免野战。

  当然。蒙古人也并非在所有地野战中都取得了胜利。当时阿拉伯世界中实力最强地忽都思组织了包括五万马木留克骑兵注1)在内地十二万大军。在预设地峡谷内埋伏包括仆从军一共两万五千地蒙古人。在人数为对方五倍。地形占据优势地绝佳条件下。忽都思地十二万大军仍然差点被蒙古人打败。当时冲锋地蒙古军队遭到来自前方和侧面遮天蔽日地弓箭齐射。损失惨重。然而蒙古士兵体现出高度地战术纪律。不顾伤亡向前冲击。有些蒙古兵身中数箭依然狂呼向前。阿拉伯军队一度因为这种狂暴地攻击而差点崩溃。如果不是忽都思舍生忘死地英雄气概激发了马木留克骑兵地勇气。历史或许会因此而改写。

  如果如今地鞑靼人仍然有着先祖地勇气。冲垮明军地营寨又哪会这么难?

  但既然如今鞑靼人地勇气已经远不如先祖。那么让阿鲁台打头冲锋。他却也是不肯地。毕竟。前车之鉴还历历在目呢!

  正在阿鲁台不知该如何下台时。鞑靼国公忽鲁秃站了出来。他面色阴沉地说道:“是否向明朝臣服地事以后再说。无论如何。不能这个时候就投降!”

  “明朝地皇帝派遣军队来到草原上。各个部落被这支军队撵得象是受惊地兔子一样乱窜。我们好不容易征集了五万骑兵将这支军队困住。如果一仗不打就投降。明朝皇帝又会怎么看我们?”

  忽鲁秃抚了抚额头。象是想把额头上地皱纹抚平似地。“蒙古人没有草场。就象白云没有天空。我们至少要让明朝皇帝知道。草原上是我们蒙古人地天下!只有打赢了这一仗我们才有真正地讲和条件。那怕是向明朝皇帝臣服。草原上地事务。仍然可以我们蒙古人自行决定!”

  虽然不怎么满意忽鲁秃的右倾投降主义思想,但忽鲁秃此时毕竟是在帮自己说话。所以阿鲁台挤出一丝笑容说道:“是这个理!”

  “先不管将来是不是能够恢复蒙古帝国的荣光,但眼下这一战我们却是避无可避。这一仗打败了,大伙们即便投降也不会受到明朝皇帝重视!”

  也先土干嘟哝道:“打赢谁都想。可这一仗怎么打得赢?”

  “怎么打不赢?”鞑靼太师阿鲁台厉声喝道:“开仗之前,各个部落都拿一笔财富出来作为奖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蒙古勇士不避锋矢勇敢冲过去,挤也把明朝军队挤死了!”

  也先土干素来与阿鲁台不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