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 >

第129章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第129章

小说: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一个字,便足以让整个帐内的谋臣武将全部动容。

例如郭嘉,荀攸,程昱这般的智者,暂时都不过是劝曹操回军,以待天时,这老小子已是成竹在胸,足见其聪明睿智远非常人可比。

曹操闻言,波澜不惊,似是早有预料,开口询问道:“说来听听?”

贾诩深深的望了曹操一眼,缓缓开口道:“袁尚欲承袭袁绍冀州牧位,必将上奏天子。”

一句话,完了。

曹操听了贾诩这没头没尾的话,似是有些不明所以,道:“不错,此事乃属必然,袁绍新亡,袁尚若想名正言顺的继承袁绍的地位,必须要上表许都,请求袭位”

说到这里,曹操猛然反应过神来,似是明白了贾诩的话中之意,点头叹道:“文和真乃是当世奇士,此计甚妙之!”

郭嘉此刻也是揣摩了贾诩的个中之意,心下不由的暗自赞叹。

贾诩的意思很简单,冀州牧之位,不给袁尚,反封给袁谭!

二虎竞食之计,由此便可打开一个开端。

区区一道册封的旨意,当中便已是有了无极的杀招和后手。

贾诩,真乃当世之毒士也!

却说袁尚追击袁谭,连骂带熊,连踢带射,却是将袁谭好一番折腾,可惜终究还是没能将他拦下。

袁谭仓惶东顾,奔回了己方的青州军驻守大营,并连夜开拔,回军向着青州奔去。

没有追上袁谭,很是令袁尚感到惋惜。不过事已至此,却也是无法再强求,权且就先放他回去吧,回去给父亲发丧之后,再作计较。

而且,袁尚已经想出了办法,能够继续整治袁谭。

你既是心怀不轨,我亦是有办法将你变成孤家寡人。

邺城西十四里处安阳陵便是袁绍尸身最后的安居之所。

袁尚率领着刘氏,袁家诸位。诸臣,静静的站在陵墓边上,听着招魂人不停摇晃着收魂幡,口中不停的喊着“本初归来”。心中不由的绞痛。

在所有重要的祭奠之词念完之后,袁绍的棺木被八个人缓缓抬起,慢慢的走向了陵墓之中。

看着被缓缓放入墓中的棺木,袁家诸子的眼神,在不知不觉间缓缓的湿润了。

随着墓穴的石门缓缓盖上,标志着旧的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的钟声,在袁尚的执掌之下,缓缓的敲起开来。

置办完毕袁绍的后世之后。袁尚开始正式登上河北之主的宝座。

从现在起,他将不再是河北的公子,而是河北四州所有人的主公!

丧事置办完毕后,按道理袁尚应该为其父守孝一月,但非常时期却应行非常之事,在守孝之前。还有着一系列的重大事宜等待着袁尚去处理。…;

于是乎,在邺城,昔日袁绍的大将军府内,召开了自袁尚继位以来,第一次重要的廷议。

而这次廷议。除却昔日袁氏一众重要的老臣子们之外,尚有一众新人等被袁尚拉入了这个圈子当中。

邓昶,赵云。司马懿三人。

另外还有两个,被众旧臣所熟识的老朋友,田丰和沮授!

袁尚坐在主位之上,看着左右两方站立的诸人,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道:“诸位。”

众人闻言,尽皆洗耳恭听。

“袁某即日开始,便将要为父亲守孝,此间时日较长,可能会影响河北军政要务的处理,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先敲定三件大事!还望诸公静听!”

诸臣闻言尽皆俯首,听候袁尚的发令。

但见袁尚缓缓的伸出了第一根手指,道:“第一件,是关于我大哥!”

众人闻言面色皆无变化,似是早已想到袁尚会对此事有所计较。

“大汉朝以孝道治天下,今我父大业未半而中崩殂,我兄长袁谭竟然私自溜走,而不给我父发丧守孝,实乃是天下万恶之魁首,我身为其弟,虽不能治之,但亦当痛斥之陈琳!”

但见陈琳出班拱手道:“在!”

“以袁氏之名义,写声讨檄文一篇,痛斥我兄长不孝之行径,广布天下各州,让天下诸人和河北士子尽皆看看,我兄长是如何对待亲生父亲的身后事的!”

说到这里,却见袁尚微微一顿,道:“记住,言辞务必犀利,语言务必严谨,内容务必丰富,添油加醋没关心,能勾起大家的好奇之心就成愈八卦愈好。”

陈琳何等笔力,便是昔日的曹操,对其一手文字功底也很是赞叹,区区小事又焉能难得倒他?

“属下明白了!”

袁尚满意的点了点头:“加油,我看好你。”

并不是袁尚心狠对付兄弟,而是他这个兄长确实令人寒心。

前世时,袁尚读过一些三国,知道因自己和大哥关系不睦,最终导致袁氏走向了败亡,而这一世,他从中原刚返回青州,就被袁谭设计谋害,险些丧命。

而如今袁绍刚死,袁谭便偷偷的跑回了青州,两个招呼都不打,摆明了心存反意。

袁尚不是软柿子,既然他这个兄长对他已经是心存歹意,他就没有必要去等他大哥真反的时候,再想办法对付,那样恐怕就是真的晚了。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与其等袁谭去反,倒不如自己先出手,废去他的名声和羽翼,日后对付起来,却也省却了好些力气。(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八章守孝(二合一章节七千字)

大将军府的厅堂之中;郭图和辛评这两名倾向袁谭的心腹;在听了袁尚的吩咐之后;二人皆是不由的流了一身的冷汗。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袁尚这小子;平日里看着温文儒雅;长的跟个人似的;最多有时候爱弄些小怪;不想刚刚上位;方一出手;却端的是狠辣无比;一击致命

陈琳的这篇声讨袁谭不孝的檄文;要是果真发了出去;袁谭的声望和名位;在河北世家今儿天下士子的心中;势必将一落千丈;跌落至谷底之中。

袁氏乃是当世豪门;倍受天下世家名豪的推崇;当中一旦出了孽障;其被天下遗弃的程度;势必将远远的高出普通的世家子弟;到时候袁谭想要翻身;从袁尚的手中夺取四州基业;别的暂且不;单就以河北众豪门而论;四州的世家子;哪个会站在一个身负不孝子名讳的人身边?

更何况陈琳之笔力;足可谓之曰当世第一;一手笔杆子能把死的成活的;白的涂成黑的;更何况如今从表面上看;真理还站在袁尚的一面。

好毒辣的一计啊

一篇檄文;将袁谭推向了天下士子的对立面;从此羽翼全无;除了一众旧日的心腹之外;再也不会有新的臂助。

不要小看这一篇小小的声讨檄文;在以孝廉举士的大汉天下;孝之一字的舆论力量;就是这么的牛;和现代的核武器一样;有一拼。

辛评心智成熟;尚还好些;能沉得住气。

问题是郭图慌了。

听了袁尚的吩咐;想到自个已是将身家的全部压到袁谭的身上;若是日后果真倒向袁谭;自己的郭氏一族就变成了忤逆之徒的附属。试问又有何面目林立于天下世家之林?

不行;绝对要阻止;必须的

想到这里;便见郭图迈步出班;对着袁尚拱手言道:“启禀公子”

袁尚双目陡然一亮;不轻不重的拍了一下桌案;语气幽幽然道:“你叫我什么?”

“额我是;主公”

“恩;吧。”

“主公。属下向闻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有兄弟。主公方登高位。当行以仁之道;若是肆意诋毁自家兄弟;却让世人当如何看待主公;又将如何看待袁氏;此法诚不可取;请恕属下不敢苟同。”

袁尚看着郭图那张满是儒雅的面庞;脸上写满了义正言辞;颇有着一股子臣为君死的高尚意味;心中不由的冷笑。

事到如今。这混蛋的心里分明念及着袁谭;却用一种为我好的语气劝谏?摆明了是没有将我的智商放在眼里。

袁谭反意以露;我还要风度翩翩的去跟他装君子?难道我的脸上那么明显的刻着“冤大头”三个字吗?

揍性

想到这里;袁尚不由的笑了;缓缓开口道:“那依公则先生之见;此事咱们应该怎么处理?”

一见袁尚露出了笑容。郭图以为自己的劝谏奏效;心中不由的大喜过望。

唯有了解袁尚的人;如张颌;高览;邓昶。沮授;逄纪;田丰等人。不由自主的集体打了个寒蝉。

这混蛋笑的如此耍恍睦镒暗目隙ú皇呛檬隆�

郭图却是不以为意;道:“主公;依在下之见;此事还是不要过于声张;小心一点的处理为好;主公不妨派一使者;手持问责檄文;前往青州;对青州牧做惩戒训导;问他为何不来与主公出丧;命其上书罪己;以省其身;如此一则可不让天下世人笑话主公不义;二则也可是对青州牧做出警训;让他改过自身;三则也不伤兄弟之情;四则可不辜负老主公临终之意;实乃上善之策”

郭图越;声音越小;只因他发现袁尚的面色平淡;丝毫不见喜怒;仿佛入定的老僧一般;谁也摸不清楚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郭图心里有点没底了;试探着询问道:“主公;您觉得属下刚才的有道理否?可行吗?”…;

袁尚一本正经的点头道:“行;可行;真是太可行了。”

郭图见袁尚答应了他的辞;心中不由得大喜过望:“既然主公答应了;那那就”

袁尚抬手一指郭图;道:“既然是你出的主意;那就由你为使;去青州代我训斥我大哥吧;郭先生;此番事关袁家脸面;责任重大;切记不要让我失望呦。”

郭图闻言;顿时大喜过望;搓着手呵呵的乐道:“主公放心;属下一定尽力而为;此番出使;定的青州牧痛哭流涕;深感忏悔;负荆请罪。”

袁尚赞赏的点了点头;将长袖一挥:“收拾东西;出使去吧。”

郭图应命;快步退出正厅;却没发现自己在转身的时候;袁尚的嘴角勾勒出了一丝阴阴的冷笑。

邓昶站在厅堂的犄角旮旯;看着一脸兴奋的郭图;心中升起一丝深切的同情。

“二货;你完了还乐的屁颠屁颠的。”

邓昶哀叹的想到。

等着郭图走出大厅之后;袁尚不以为意;缓缓的伸出第二根手指道:“大哥的事我已经完了;下面是我守丧期前;要办的第二件大事。”

众人闻言;皆是正襟危坐;等候袁尚吩咐。

袁尚缓缓的扫视了众人一圈;一字一顿的开口言道:“黑山军”

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众人的面色瞬间都有些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