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 >

第1206章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第1206章

小说: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倚重的人,白眉马良。

关羽静静的坐着,摸着长须,皱着双眉,似是在静静的思考什么。

半晌之后,方才听他缓缓开口道:“季常,徐晃之事,你觉得如何?”

马良恭敬的一拱手,直接回道:“不可信,然却亦是不可不全信。”

…………

…………

袁尚大寨。

司马懿掰着手指头,为袁尚和张辽解释道。

“如今徐晃进了江陵城,关羽必然会对其归顺将信将疑,苦肉计虽然做了,但肯定是不会彻底打消关羽的疑心,原因无非有几点,一是白日劝降之时,徐晃为何不归?但若说他是诈降,那为什么不派张辽与其一同前来,岂不更稳妥?三是若是诈降,城下的张辽为何会下死手?四是徐晃就算是投诚,然就不顾及家人之性命了么?关羽左右摇摆之下,必然还是得看看徐晃的伤势后,才能做出决断。”

…………

…………

江陵城,议事厅。

听了马良的话,关羽方才重重的点了点头,说道:“不错,徐晃之投疑点颇多,不过却又不能不全信,今日我在城池上观阵,见那张辽命手下放箭,却无虚假,且招招夺命,若非我派遣援军及时,只怕徐晃早已是命丧黄泉……此不像是诈降,再说若是诈降,为何不派二人同来?岂不更为稳妥?……不过若不是诈降,徐晃之家眷又该如何?”

马良闻言点了点头,道:“确实是真假难测。”

关羽猛然起身,在大厅中来回转了三圈,突然一转头,对着厅外呵道:“来人!”

“在!”

“给徐晃看伤的医官替他疗伤之后,命其速来厅内见我。”

“诺!”

少时,那医官缓缓而入。

关羽目视那医官,淡淡道:“伤势如何?”

医官恭恭敬敬的一鞠躬,言道:“情况不妙,箭头虽拔了,不过血流的甚多,能不能撑过今晚乃是关键,得看天意了。”

关羽闻言一愣,道:“这么严重?”

医官点头道:“刀剑无眼啊。”

关羽沉思了一会,挥了挥手,道:“我知道了,下去吧。”

医官闻言,躬身缓慢而退,只留下关羽静静的矗立在原地,摸着下巴上的长须,似在沉思。

…………

…………

袁尚大营。

司马懿依旧在滔滔不绝地对袁尚说道:“徐晃将军伤势颇重,若是天意能让此计划成功,当可瞒过关羽,不过关羽必然不会对他过于信任,只会留其在身边,为其出策,试问其计。以为试探。”

袁尚闻言低声道:“若是如此,徐晃应该怎么应对,你可曾都交待好了?”

司马懿点了点头,道:“主公放心,费了这么大一个局,在下岂能不交待明白,以徐将军之能,想必应该不会令我们失望的。”

…………

…………

如此,过了数日之后,徐晃终于是不负众望。从深度昏迷中苏醒了过来。

关羽知道之后,第一时间赶过去看他。

见了关羽,徐晃的嘴唇动了动,便想起身相谢,却见关羽抬起手来,低声道:“公明不必多礼,你我乃是故交,何必如此?”

徐晃面色苍白,闻言惨然一笑,道:“苟延残喘,得云长不计前嫌,救我性命,若不道谢,何堪大丈夫焉?”

关羽闻言点了点头,转头命医官送上汤药,喂服之后,方才缓缓地问徐晃道:“公明,你前来相投,实乃关某之大幸也,不过我心中尚存几分疑虑,若是不得解答,关某这心中实在难以释怀。”

徐晃闻言低声道:“云长有话请问。”

关羽眉头一皱,低声道:“你到底为何前来投降?”

“…………”

徐晃闻言,嘴唇动了动,长叹口气,道:“实不想瞒,曹公待我,恩重如山,若不能报答,实是九泉难见,但当初乃是曹丞相主动请降罢战,我亦只能忍了,归顺袁尚,怎奈其人心眼甚小,容我不得,前番交战,我与张辽同为先锋战你不下,他不责张辽,单独责我,徒有打压之意,在此等人手下,又有什么意思!”

关羽闻言,想了想,道:“张辽与你都是曹氏归顺之臣,袁尚何故厚此薄彼?”

徐晃想起司马懿交给他的回答策略,脸色一阵难看,犹豫了半晌,方才语气颓然的无奈道:“我说袁尚有龙阳之癖,跟张辽搞基你信吗?”

“…………”

第六百六十七章计中有计

袁尚有龙阳之癖,跟张辽搞基?关羽当然不信。

说实话,不但是关羽不信,徐晃自己也实在不太相信,若不是司马懿一定要让他如此叙说,依照徐晃的性格,这话打死他也不会说,当然也不想说。

听了徐晃的话,关羽不由得深深地看了徐晃一眼,眼中似乎是若有所思。良久之后,方才见他长叹口气,摇头言道。

“连这种下作低俗的诽谤之词都能用上,看来袁尚这厮委实是把你折磨的不轻。”

徐晃:“…………”

好嘛,原来说这句话是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看来那司马懿果然是个奇才,或者准确的说,果然是个怪才。

二人一个站着,一个躺着,静静的沉默良久之后,方听关羽缓缓开口道:“诽谤也诽谤了,咒骂也咒骂了,公明现在可以说实话了吧?”

徐晃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叹道:“我与张辽虽然同是归顺降臣,但待遇却决然不同,那张辽当初乃是吕布帐下的头号猛将,对吕布之女吕玲绮有教导之恩,而吕玲绮又是袁尚的患难之妻,于情于理,他都与袁尚算是沾亲带故,故而得所依仗,而我确是不同。”

关羽闻言,淡淡道:“纵然如此,袁尚待你不及张辽,也没有必要薄待于你,如此却是为何?”

徐晃摇了摇头,道:“我亦是不知,只是听说其父袁绍当年与旧主杨奉有怨,各种详情,却是知之不详。”

关羽闻言点了点头,若是徐晃能有条有理的说出袁尚为何待他不好,他心中反而会生疑,必然觉得徐晃是早有准备安排,偏偏徐晃将事情说得恍然不知,偏又有一点头绪。似是牵扯到旧主与上一代的恩怨,似又知之不详。

如此,倒是颇有几分真意,毕竟以袁尚的智慧于手段,若是能让徐晃知道所有的情况,那也就不是袁尚了。

不过即使如此,关羽也不会相信徐晃,即使是觉得他不是诈降,在这种关键时刻,也绝不会对他有所松懈。

不过。倒还可以试着考验考验他。

想到这里,关羽随即蹲下身子,低声对徐晃说道:“公明,你既然肯远来投我,必然有良策告知,如若不弃,烦请赐教!”

徐晃支撑着勉强起身,道:“云长放心,我这里有袁军中所有的军力部署与情况虚实。若是不弃,我可细细说与你听。”

关羽闻言不由得悚然动容,急忙弯腰坐在徐晃床榻之策,听他认真诉说。

徐晃全无隐瞒。将其在袁尚所知道的事情,全部如实相告。

关羽心中暗思,将徐晃的叙述与自己派出的斥候所打探的消息相重叠,彼此印证。确是八九不离十,可见徐晃确实全无欺骗。

待听完徐晃对袁军实力的叙述之后,关羽抚摸着长须沉默良久。道:“想不到,袁尚此番南下,布置如此之大,亦想不到袁尚之实力居然以是强到这般地步。”

徐晃闻言点头道:“袁尚收付辽东,迁移异族,扩充户口数年已是初见成效,再加上中州归服,实力已是强盛至极,荆州虽然是丰乐之土,兵马强盛,但若是仅凭南郡一地之军,却是难以抗衡,需得将周边数郡之军尽皆调至,守护南郡,南郡大门不开,则荆州无恙,南郡大门若开,则荆州面对北方铁骑之脚踩马踏,实难抵挡。”

关羽闻言抚摸长须,思虑了一会,慢慢点头。

****************

袁尚大营。

此刻的袁尚正和司马懿并肩而立,遥遥的向着江陵的城池观望。

司马懿仰头看天,南方的气候变化多样,虽然温暖,但也季雨多多,潮湿难挡。

轻轻的裹了裹身上的衣服和头上的斗笠,司马懿笑着对袁尚说道:“不知道徐晃将军对关羽的进策会不会有效?”

袁尚摇了摇头,叹道:“我不知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做了这么多,说实话,不过就是想让徐晃能够劝动关羽调遣南郡周边各郡的兵马前来支援一下。”

司马懿点头道:“是啊,徐晃前去诈降,不管关羽信任与否,在与我们的战事彻底结束前,他都会被严重监视,丝毫岂不得大的作用,唯有最后方才可能有些发挥……目前,徐晃将军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关羽心中种下一颗让他调遣各郡守军前来相助的种子,此事若成,方可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袁尚闻言点了点头,道:“是啊,关羽若是调遣各郡守军前来助阵,江夏李松必然亦在其列……而关羽的防范最多仅仅是用在徐晃身上,而徐晃不过是幌子,李松若来,他才是其中的关键!”

******************

江陵城,关羽府邸。

马良随着关羽一同走在院落中,一边走,一边商议。

但听马良一边走一边垂首言道:“徐晃的献策,倒是目下最能解决情况的,各郡之兵按兵不动,却无益处,袁尚势大,南郡扼守要冲,却也需兵马增员,以一州之兵与之相抵,可也!”

关羽闻言点了点头,道:“我明日就下调令,卓令各地郡守调集兵马,前来南郡助阵,诸郡兵马立寨,届时成掎角之势,谅袁尚兵威再甚,也讨不得好去。”

马良闻言点头便是赞同,然后突然转口问道:“关将军以为徐晃如何?”

关羽闻言沉思了一下,道:“依照先生之意呢?”

马良闻言道:“我觉得,徐晃肯献出此策,倒是真心为我军着想,不过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严加监视,且不让其接触军务的好,待袁尚兵马退后,再做理会?”

关羽闻言点头表示赞同:“季常话中之意,深得关某赞同,也罢,就按照你说的做!”

二人所言,虽然严谨,但他们却都没有发现,他们在不知不觉间,将防范的注意力都落在了徐晃的身上,对于一些其他的方面,反倒是露出了巨大的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