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民国-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揉了揉眉间,心里一阵的烦躁。
原来阮会珍违背原则来找他,竟然是为了给未婚夫报仇。
她有未婚夫……
这件事情他竟然忘了。
苍白的脸上带着几分懊恼,过了一会儿,也不知道想什么,神色慢慢放松下来。
阮会珍并不知道青帮会怎么做,她虽然要黄三的命,可是并不想亲自动手。杀人这种事情,她现在接受不了,自己也学不会。所以干脆交给青帮就行了。她相信青帮既然接下了,就一定会做到的。如果青帮连这件事情都做不了,也称不上上海土皇帝了。
因为准备在上海长期发展,所以趁着这几天有时间,她在法租界里面买了一栋二层楼带小花园的洋房。
虽然对洋人不感冒,但是不可否认,这时候的洋人租界,安全性还是很可靠的。想到这,阮会珍又觉得讽刺。在华夏人自己的国土上,竟然还得依靠侵略者的保护。
三天后,林蕙带着小辉来到了上海。阮会珍亲自去接的她。
小辉到底还是个孩子,并没有离开省城的不舍,知道要在上海生活后,兴奋的在新房子里蹦蹦跳跳的。
阮会珍请了佣人在家里,吩咐佣人去做饭之后,她就和林蕙在客厅里商量上海的事情。
阮会珍的这个决定太突然了,林蕙这会子还没反应过来,听到阮会珍安排她以后留在上海之后,她楞道,“那江南那边怎么办?”那么大的资产啊,不能说不要吧。
“那边也留着,不过我们的重心以后往上海偏移。江南的局势现在有些复杂,做生意还是在上海更合适。”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阮会珍就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计划了。
之前之所以选择在省城,一方面是自己根基太弱,在上海发展太困难。二来也是当初对省城最熟悉,下意识的觉得那里是自己的底盘,比较可靠。即便在后来,公司发展起来了,她也是一心一意的留在省城,希望带动省城经济发展,让省城的老百姓也能因为她过的好一些。
可是这次的事情让她清楚的知道了自己想法太过简单了。
这时候的政府并不是未来和平时期的政府。
现在的政府,内部斗争严重,外部也互相勾结。并不是真正的为了老百姓,也许未来黄三势力大了之后,政府也不会再维护她的人身安全,到时候就是自己遭殃了。
而且省城的势力太过单薄了,政府如果想要对付谁,易如反掌。而上海就不一样了,各方势力互相牵制,所以这里的环境看似复杂,反而更加安全。
想明白这些之后,她就决定要往上海发展了。
至于省城那边,也可以继续经营,当做分厂。但是总部要慢慢的转移到上海来。以后即便省城发生事情,她还有上海这边作为依靠。
为了让林蕙安心,她将这些事情简要的分析一番,“这关系到我们江南集团未来是否能够继续生存,林蕙,你责任重大。”
林蕙听到这些原因,更加不愿意留在上海了,“既然这样,那你留在上海,我回省城去。他们要对付你,可我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交集,应该不会对付我的。我比你更安全。”
阮会珍心里一热,感动道,“不用担心我,他们想要对付我,还得掂量掂量。至于你和小辉,还是在上海比较好。你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小辉着想。作为一个母亲,你有责任让孩子生活在比较安全的环境。”
“可是我不放心你,会珍,你别回去了。我不想你出事。”
自从霍城说没就没了,林蕙也发现人的生命太脆弱了。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她现在除了小辉,就会珍最亲了。她不想让这个唯一的朋友也出事。
阮会珍却摇了摇头,面色宁静道,“有些事情,我必须去面对。”见林蕙还要说,她道,“你不要再说了,上海责任重大,别人我不放心,也不信任。只有你能够帮我做这些了。你一定要帮我。”
听阮会珍都这么说了,林蕙眼睛一热,抿着嘴点头,“好,我帮你,我一定帮你。”
虽然让林蕙来发展上海的事情,阮会珍也不是什么都不做。
她手里现在有些资金,除了买房子的钱之外,还能支持她买一些地皮,这些都是她的私人资金。在徐青云的帮助下,买了几块地皮之后,她就去制衣厂这边找陈景云,准备盖厂房的事情。
陈景云正头疼,见着她来了,如蒙大赦,“阮总,你可来了。”
阮会珍见他这火急火燎的样子,问道,“是工地出什么事情了吗?”
“不是的。”陈景云叹气,“还不是那个什么传教士弄的麻烦。之前阮总您不是吩咐要让这些厂里工人的孩子都能上学吗,我就找了几个识字的老师回来教学生,这个传教士就是那时候来的。我看他是个洋人,也不好让他走,就让他留下来教孩子了。结果他整天在课堂上讲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本来还挺乖巧的孩子们,整天都在家里念圣经,吃饭之前还闭着眼睛祷告,那些工人能以为孩子们中邪了,不让他们去学校了,说那个洋人是妖怪。”
第六十四章
陈景云说起这些就头疼啊。
现在虽然不像清廷的时候那样,老百姓们把洋人当妖怪看。可是好多老百姓依然对洋人的看法很不好。觉得就算他们不是妖怪,做的事情也不会是好事。
特别是孩子们去学堂里待了一阵子,回来就变的奇奇怪怪的,更是让这些工人们不放心了,所以索性把孩子们留在家里,不让他们去学校上学了。
这样一来,孩子们在家里也闹腾。
陈景云也免不了有些‘崇洋媚外’的想法,不敢明着把人家赶走,所以也只能硬撑着。现在看到阮会珍来了,他心里顿时送了老大一口气了。
阮会珍了解情况后,问道,“这个洋人怎么样,有没有做出什么让厂里不好的事情。”
“这倒是没有,我和这亨利先生接触过了。他就是个传教士。”陈景云说到这,脸上还有些不自在,点了点自己的脑袋,“我觉得他这里有些不对劲。”说的难听就是脑袋有问题。
“怎么不对劲?”
“他对孩子们说,那些租界的洋人们是侵略者,他们是在犯罪,上帝会惩罚他们的。还说他是代替上帝来赎罪的,为他的国家和同胞们。”
“……”
陈景云见阮会珍没说话,小声道,“阮总,你说这人该怎么安排,他在这地儿,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虽说这是咱们华夏人的地界,可要是孩子们都被他交的到处去说,那些洋人找上门来怎么办啊。这上海的洋人和省城的洋人可不一样啊。”租界的洋人,在政府面前都有嚣张的资本。
阮会珍道,“你先别担心,我待会去会一会这位亨利先生。”
“他喜欢别人称呼他神父。”陈景云弱弱道。他现在真是提起这个亨利先生,就觉得疲惫。
阮会珍见他这样子,笑了笑,“好了,你先去忙,我自己去学堂那边找他。”
早在建工厂的时候,阮会珍就让陈景云弄出两间房子来,弄成学堂,让工人的孩子可以先去学堂里面念书,这也花不了什么钱,但是能让工人安下心来了。
学堂就建在宿舍的旁边,也在厂区里面。
还没走到学堂门口,阮会珍就听到一真蹩脚的中文,“泥们……要好好念书,只是可以改编命运。”
一句话里,也只有几个字是正确的读音。亏得孩子们还挺的津津有味的样子。
不过教室里也只有几个学生罢了,这洋人亨利先生还在讲台上讲的有滋有味,伴随着一阵夸张的动作,让他有几分滑稽。不过也正因为这样,孩子们都挺的很带劲儿。
难怪刚刚一路走来,看到一些孩子们眼巴巴的看着这边,原来都想回来上课呢。
阮会珍笑了笑,也不打扰他们上课,只在窗户这边偷偷的看着。
这位亨利先生看着年不大,似乎也只有二十多岁的模样。一头金色的短发,深蓝色的眼睛,五官深邃,以未来的审美水平来看,是个英俊的外国小伙。
阮会珍来到民国后,虽然很讨厌这时候的洋人。不过也并不是讨厌所有人。她知道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洋人确实是侵略者,但是也有一部分的人是向往和平的,甚至在他们的国家来侵略华夏的时候,他们也为华夏提供支持,共同阻止侵略。就像当初抗日战争的时候,华夏军队里面甚至有很多的日本大夫。
对于这样的人,阮会珍对他们也是有好感的。
刚刚听到陈景云说的亨利的一些事情,她就猜测,亨利可能就是属于这样的人。虽然出身侵略者国家,却向往和平。
当然,这也可能和他的宗教信仰有关。有信仰的人往往都比较博爱。
下课的钟声敲响,孩子们就三三两两的跑到院子里玩。
亨利叹着气,拿着书本往外面走。别看他刚刚表现的很开朗,实际上现在心情糟糕透了。
他的学生们竟然都不来上课了。那些家长们竟然反对孩子们来他的课堂。他哪里做错了吗?亨利实在是想不通。
他们还是不太了解我。亨利暗自想着。“可能我去和那些家长们谈谈,让他们了解我,他们就会让孩子们回来了。”
他嘀咕的声音虽然很小,阮会珍却听的清清楚楚的,心道你要是去了,估计当场就要被打出来。
她上前一步,拦住了亨利,“亨利神父。”
听到神父这个称呼,亨利顿时一顿,睁着漂亮的眼睛看着面前拦着他的女孩,“嗨,泥嚎。”
阮会珍笑道,“亨利神父,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她是用英文说的。
听到阮会珍流利的英文,亨利顿时惊喜道,用英语回道,“你的英文讲的真好,我已经好久没遇到英文这么好的华夏人了。”
阮会珍道,“亨利神父,我想我们可以找个地方坐着聊聊,”
“当然可以。我很乐意。”亨利高兴道。
阮会珍找了一间空着的办公室,让陈景云弄了喝的和吃的点心。
陈景云看着亨利在这里,急急忙忙的把东西拿过来,就立马退了出去。他现在见到这个洋人就烦。
亨利已经好久没吃好东西了,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