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顺威武 >

第67章

大顺威武-第67章

小说: 大顺威武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鲤昨日和人打探过满清那边的情况,得知那边也分了三路人马,中路以摄政王多尔衮为首,左右则是尚可喜和耿精忠两位汉人王爷,两位王爷本时空在缺少了吴三桂这个忠诚志同道合的好兄弟之后,可能觉得生命里无形中少了点什么,于是便更加紧密的团结在多尔衮的周围,对满清死心塌地的效忠,就差谱写出一曲满江红了。
至于多尔衮,则是带着满腔仇恨出兵的,年前他曾经出兵攻击过一次山海关,被打的大败亏输,本人也被吴三桂一箭射中肩膀,休养了三个来月才算痊愈,豪格也被大顺方面抓走了,据说没多久就被凌迟处死。
豪格跟多尔衮关系自然谈不上多好,虽说本时空因为满清局势远远没有历史上那么好,所以朝中大臣们也没有开始大规模的派系之争,但两黄旗与两百旗之间的争端却由来已久,尤其是豪格和多尔衮因为某种惯性的原因,都比历史上多活十年以上,这种斗争就更加激烈异常,也都格外想将对方弄死。
可仇恨再大,那也是满清内部矛盾,在对外上头却是利益一致,这豪格作战十分英勇,战绩也很骄人,在满清内部算是有名的善战王爷,这一趟被大顺那边生擒活捉,对军中士气起到了很不好的影响,甚至已经有人在传什么‘火铳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段子了,所以多尔衮这次矢志复仇,要给‘我大清’找回面子来。
当然,这也是做给那位小皇帝侄子看的,这位顺治爷十年前没能顺应历史、乾纲独断的把这位皇叔干掉,可这十年间心眼儿却是越来越多了,豪格死了之后两黄旗迅速被归到了他的手中,时不时就要给多尔衮点难堪,这次摄政王也是要立威,来告诉自己这个侄子,咱大清江山没了谁都行,就是不能没有爷我。
总而言之,中路的十五万人任务十分艰巨,不但要和刘宗敏斗,同样要和满清皇帝斗,知情人士表示前路叵测。
而西路军就相对好了一些,这一路共计八万余人,实力强劲,有苏克萨哈、遏必隆统领,同时还有老王爷孔有德跟随出征,孔有德原本早在几年前就该死了,可满清既然没有入主中原,大西国也被大顺灭了,自然也就不存在李定国攻破桂林,孔有德自杀这种事了,老王爷今年五十有八,活的龙精虎猛,头些日子还又娶了一房小妾,堪称我辈楷模。
而让周鲤最为关心的,则是满清那边的东路军,昨日得知这个同样豪华配置的班底时,让他足足半个时辰没醒过神来,东路军主将是索尼,副将则是满清第一勇士鳌拜,先锋官乃是今年二十四岁的索额图,而豪格的两个儿子齐正额与固泰,目前都在东路军中,若说满清哪路人马的复仇心理最强,莫过于他们这一路,两个小子可是带着杀父之仇来的。
至于朝鲜那边,主将则是因为同样的历史惯性,现在还活蹦乱跳的英亲王阿济格,手下人马倒是不太多,但伪高丽那边还有几万人,尽管战力纤弱,但胜在人数众多,又是本土作战,也不是什么好啃的骨头。
这些消息燕随风显然是不知道的,周鲤反正闲得无聊,干脆在路上就给他普及了一些,把个燕大侠说的无比佩服外带热血沸腾,佩服自然是因为周鲤心细,到了这边第一件事就是找山海关的人打听对方状况,热血沸腾则是因为自己要与这些关外大酋作战了。
尽管目前还只是个督粮副官,但燕大侠相信自己早晚是个将军,要在疆场上奋勇杀敌,立下功劳,之后便是班师回朝,金殿受封,迎娶牛家小姐,一个完满的大结局版本。
不得不说,这种想法比起一心避战的周县保要自信的多,但截至到目前为止,他还是周鲤手下的副官,哪怕进入了扫北先锋营,这个角色也没有丝毫改变。
走到辕门东面,周鲤总算是见到了自己的扫北先锋第二营,这营头大约两百多人,各个都是龙精虎猛、满脸彪悍之气的家伙,怕是每个人手里都有不下五条人命,好在如今周县保也称得上杀人如麻的主儿,倒是也不怯场,径直走过去,找到为首那名军官,拱手道:“扫北先锋二营副官周鲤报到,见过营头!”
本日早更到,大家周末好,求收藏求推荐票,谢谢~
第一百零九章 遇敌(上)

更新时间2012…12…8 19:04:03  字数:2104
“在下马大山,见过周县保,县保大名也是久仰了!”那营头倒是也很客气,看得出来是混京城的,知道周鲤的名头,因此也不拿上官架子,何况他一个从八品的护军校,在正九品面前也没多少架子可拿。
二人见礼之后,马大山便开始给周鲤讲解装备,先锋营乃是全军精锐中的精锐,能选进来的除了周鲤这等特殊例子之外,其他都是武艺高强之辈,这装备自然也是精益求精,总不能拿个烧火棍分发给大家,然后让这批精锐都因器不如人横死当场,抱恨终生,那可就太浪费人才了。
若只是平时打打贼寇也还罢了,如今可是在辽东和鞑子打仗,这装备自然马虎不得,周鲤跟着马大山走到一边,用鉴赏的眼光看起自己的装备来。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健壮好马一匹,这是一个必然,满清这边虽说在吃了火器的大亏之后,也逐渐开始装备了一些火铳火炮,但数量和大顺根本没法比,所以弓马骑射依然是他们的主力军,在这边作战,尤其是小股作战的话,如果没有一匹好马,那将会造成无法想象的灾难。
之后是人手一杆的长柄燧发枪,而且据说是最新的装备,射程大约在二百米左右,已经超越了弓箭的射程,当然有效射程依然是徘徊在一百六上下,多出那四十米基本上就是吓唬人的,除非谁命实在不好,用眼珠子迎接铁砂子的洗礼,那只能说是缺德事儿干多了,按周鲤从前的口头语来说,就是:活B该着!
与人手一杆的长枪不同,像周鲤这样的长官,腰间还有一柄短枪,也是最新式的燧发枪,说白了就是给长官们多一重活命的机会,也算是朝廷的福利了。
除了热兵器之外,每个人还按照自己的习惯携带了冷兵器,比如一柄制式短刀,火铳上的可拆卸刺刀,以及强弓或者弩弓,还有一壶三十支装的箭。
周鲤自然是选择了弩弓,像他这种射术只限于拉弓射箭,准头连二把刀都算不上的,选择强弓可能连5的战斗力都发挥不出来,还是弩箭更加适合他,虽说拉弓射箭更加拉风,但和自己的小命相比,却是微不足道的。
而燕随风大侠,目前则是对火铳发生了兴趣,尽管燕大侠对自己的武艺十分自信,弓术也很超群,可以说在场众人中没有一个人比得上他,可消息并不闭塞,同时也能够接受新生事物的他,还是认识到了火铳的重要性,并十分敏锐的察觉到这东西将逐渐改变战争形式,甚至是江湖私斗的形式,所以对于这种最新式的燧发枪,他还是很感兴趣的。
将装备全部检查完毕,二营营头马大山飞身上马,看着自己身后的二百余人,胸中豪气顿生,他是当年参加过第一次北征的老兵,当时还只是个新兵蛋子,跟在李双喜身边当亲兵,后来编入了前锋营,第一次上阵就在战场上斩获敌军一名牛录,因此叙功升为九品。这几年在军中打熬资历,苦巴巴的挨到了从八品,心中无时无刻不盼着打仗,打大仗,因为对他和他那些只会打仗的袍泽弟兄来说,只有打仗才是生命的意义,才是升官发财的唯一途径。
将胸中的激荡情怀暂时压下,马大山很负责任的检查了每一个手下的装备,尤其是周鲤这种非军中系统、但对护国公系意义重大的生瓜蛋子,生怕出现一丁点纰漏,好不容易都弄完了,二百多人的队伍随便找了个方位,便朝着北边疾驰而去。
周鲤的骑术一直不算太精湛,好在之前跟着那群少爷们一起跑去剿灭燕赵堂,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马上奔驰,因此虽然不敢和军中老卒相比,但总算是也能够放开了跑一跑。这一跑起来还真容易让人兴奋,周鲤上辈子有辆小车,但京城交通实在太差,别说疾驰了,就连正常速度行驶都做不到,哪里比得上如今这种风驰电掣般的感觉。
马大山就在周鲤身旁,他也是生怕这位据说武艺不算太高的同僚摔了,因此在旁边照顾一下,如今见这位同僚似乎水平还算可以,也很享受这种感觉,慢慢的也便放下了心。
他也是李双喜的亲兵出身,自然知道的事情多些,上头有意要培养一些允文允武的年轻人才,乃是为了整体实力的延续和发展,这些他都是知道的,也是很理解的。所以对李双喜将周鲤这么个半吊子塞进前锋营来担任副官,他没什么意见,只是怕伤了这位据说前途无量的年轻俊杰,如今发现者为俊杰似乎也不是什么白面书生,而且举手投足中带着一丝狠劲儿,手上据说也有不少人命,心里头也逐渐踏实下来。
向北面行进了大约八十多里地,时间已经快到正午,马大山安排大伙儿下马休息,派出几名哨探到四周警戒,其余人则聚在一起吃些干粮喝点水,给马匹也预备些带来的干草。
选择这个时间北征,给满清那边自然是带来了不少麻烦,起码他们大队骑兵的草料就很成问题,不过大顺这边其实也不大好受,四十万大军中共有五万骑兵,李双喜这边分到了一万,每日草料供应数量也是不小。所以像他们这种前锋营的,每人只是在马腹上挂一捆草料出来,其余的全部要自己寻找,或者说从敌人那边抢,包括他们个人的给养,有时候也要从敌占区的土围子和堡垒中抢夺来。
这些土围子和堡垒其实并不坚固,也没有多少满清的正规军在此驻守,多是一些土豪们自发组织起来的,战斗力有高有低,但再高也比不过大顺的精锐人马,哪怕有小股汉军旗出没,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此时中原新朝鼎立,北地汉人思归,因此并不像平行时空那般死心塌地的为满清效力,宁完我范文程之流该有照样有,但大部分汉军都不会出力死战,尤其是那些被临时抓来的壮丁,更是满心盼着大顺早些打过来,他们好弃械投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