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军-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呜——呜——中军响过凄厉的号角声,前军发出海啸一般的呐喊声,单等中军的蓝旗摆动,便展开冲锋。
“总管不要动怒,这飞山虎敢于跟总管大人叫板,这是一条铁骨铮铮的硬汉啊,若是收纳在总管大人帐下,必然是一条虎将啊。”
施耐庵收起眼泪,语重心长的规谏道:“想是儒士不懂礼节,触犯了飞山虎的逆鳞,若是总管大人以磊落之心,再派一人去劝说,那飞山虎,一定能体会总管大人的苦心!”
郝十三在桃花山面前,有绝对的军事实力,先前去招降的人,十有八九能够成功,所以刚才几个儒士,都想立功。
如今那儒士血粼粼的人头,已经滚落回来,飞山虎乃是油盐不进的杀人狂,施耐庵还规劝郝十三继续派人,众儒士都恨不得把脑袋缩进衣领内,生怕郝十三点名去送死。
“我不能让我手下的人,拿着性命去和山贼开玩笑。”郝十三厉声道。
施耐庵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坚持己见道:“施某不才,愿意替总管再去招降一回,请总管大人恩准。”
郝十三真不知道,这个施耐庵怎么这般的袒护山贼,非要自己以身犯险,郝十三初是不想应允的,但见施耐庵如此,也不好给众人留下不听劝建的恶名。
“老先生切记不要与山贼斗口,成功与否无妨,只求老先生全身而归。”郝十三无奈道。
“老生定不辱使命!”说罢,施耐庵上马,一人进山。
桃花山并不高,地势也不险要,不过是一个高大的山包,被飞山虎占据了,在山上扎下营盘,有那三两千的亡命之徒罢了。
郝十三经过一个春天的休养生息,操练士卒,战兵已经发展到九千人。
右军吴六奇以归附的一千汉军为底子,扩编为两千人,前军赤马探军还是一千人,没有增加,后军一千人,乃是夫人杨芷玉从娘家带来的嫁妆,郝十三的九千军队,有三分之一是招纳的他军。
左军以付友德的徐州红巾军为底子,扩编为两千人。
郝十三实际的军队,只有中军的三千人,乃是从流民和辅兵中,优中选优的军队,这个班底,是以他穆家寨的兄弟为主要,扩编出来的队伍。
寿州的流民,有了自己的耕地,税赋只有产出的百分之二十,除此再无其他税赋了,所以,流民耕种完土地,为了保证自己的耕耘能够收获,便让自己的父子、兄弟,参加红巾军。
郝十三还是按照老套路,把他们编入辅兵营,然后从中优中选优,扩编自己主力军队为九千人。
施耐庵已经去了一个时辰了,还没有一点的消息,郝十三心中捏着一把汗,握着刀柄的手,已经满是汗水。
施耐庵这个老顽固,非要冒着生命危险,上山去招纳山贼,一把年纪的,为啥非要玩命呢?难道,这山贼难道是他家亲戚吗?还是因为自己的梁山情节,错把山贼当做好汉。
这要是让老先生被飞山虎所杀,后世人肯定看不上水浒传了,没准他那徒弟罗本,也写不出来三国演义了。
终于,一匹劣马从山上悠哉悠哉的下来,马上以干瘦的老儒士,正是施耐庵。
只见施耐庵满面通红,衣襟已经润湿大片,浑身散发着酒气,手中还拎着一条鸡腿,大快朵颐。
好个施耐庵,让他上山招降山贼,他却在山上喝了一个时辰的酒,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谈的。
“痛快!痛快!”施耐庵还不停的自言自语,大呼痛快,扑通一下,从马上跌落,落在郝十三眼前。
桃花山上一阵人影闪动,山上的悍匪,已经拎着桃花山大当家飞山虎的首级,下山投降。
施耐庵,这个好酒的文人,确实有点对付山贼的手段,就是不知道,他会把这段,写在他书中的哪个部分。
第六十六章 大元君臣
清晨,元大都大内宫大明殿,元世祖时郭守敬进献给七宝灯漏,发出清脆的报时鸣响,正是天子坐殿,百官朝觐时。
身着紫、绯、绿三色朝服的百官鱼贯而入,簇拥着九五宝座,分列两班。
元朝的官服与金国的服饰相近,一到五品为紫色,五到七品为绯色,七到九品的官服为绿色,衣上没有明清禽兽补子,而是以花朵为等级品秩,头顶清一色白色笠子帽。
皇帝妥欢帖木儿与四个皇后着盛装,并坐在大殿宝座之上。皇帝与皇后一同临朝,也是蒙元特有的旧制。
中书右丞脱脱,身穿一品紫色朝服,虽然只有四十岁,却已经须发皆白。
自至正元年,脱脱两度拜相,乃是历史上著名的脱脱更化。
脱脱平反冤狱,废除伯颜拜相时候的诸多苛政,主持编修宋、辽、金三史,并且进行货币改革,主持治理黄河,庞大的蒙元帝国,一度有中兴之趋势。
脱脱出班奏道:“起奏陛下,颍州红巾贼郝十三部,连日掳掠安丰、庐州两路,气焰猖獗,张贼九四,侵占高邮,阻塞粮道,请朝廷发重兵征缴。”
郝十三?什么时候冒出来个郝十三呢?
元惠帝并不是碌碌无为之辈,此时还没有完全丧失自己的斗志,对叛贼郝十三第一次听说,却让他感觉非常稀奇。
张九四、徐寿辉、刘福通、方国珍这些老牌造反派,他名字都喊得上来,平地冒出个郝十三,短短时间内,侵占他两路的路府,究竟是个什么货色?
“太不花、达失八都鲁,也先帖木儿、余阙的大军,都在淮南,他们都在干什么的?岂能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红巾贼如此猖獗,不出旬月,连下我两处城池。”元惠帝妥欢帖木儿很是不解的怒道。安丰、庐州的地理位置了然于他的心中,并不用看舆图,就能规划明白。
脱脱丞相回道:“回陛下的话,行省平章太不花与答失八都鲁与颍州红巾贼刘福通鏖战颍州,贼人势力大,无法分兵。也先帖木儿镇守和州,要应对滁州的红巾贼郭子兴部,濠州的彭大、赵君用部,还要面对巢湖的水寇,也是无法分兵。
余阙坐镇安庆,要应对徐寿辉匪部池州的赵双刀,虽有飞山蛮杨完者的十万之众,可是苗蛮不堪大用,恐怕图谋他志,先有飞山蛮杨正泰部,附逆郝十三,余阙逡巡不前,实在是忌惮飞山蛮另有他图啊。”
“堂堂我蒙元大帝国,难道还没有应对一个编户奴隶的兵马吗?”元惠帝怒道。
十三这个名字,根本不用查户籍,就知道是编户奴隶出身。
“陛下息怒”行省平章哈麻奏道:“刘福通、张九四、徐寿辉、郝十三,具在朝廷的大军包围之中,虽然有多处州县陷入贼手,对于我大元而言,不过是癣疥之疾,可着汝宁府达鲁花赤察汗帖木儿、汝宁府知府李思齐的义兵万户,进剿郝十三,不容他做大。”
元惠帝知道这个赤马探军军户出身的察汗帖木儿,乃是朝廷的忠臣,没有用朝廷的一兵一卒,自发组织兵民,从刘福通手中收复了罗山、确山等地,才能和衷心可鉴。
“准奏!”
脱脱奏道:“唯一忌惮的是张贼九四,占据高邮,阻塞海运、漕运粮道,臣多次派人招抚,逆贼不肯归顺,对大都粮米供应构成威胁,臣请旨再次帅兵,荡平高邮的张九四,请陛下恩准。”
哈麻是康里人,速与脱脱有嫌隙,凭借自己母亲为元惠帝的乳母,与弟弟雪雪深受元惠帝的信任,妹婿秃噜又给惠帝进后宫喜乐秘法,越发得到惠帝的信任。
“臣进言,张九四不过是一个贩私盐的,与魔教教徒不同,若朝廷许以高官,张九四必然归顺,朝廷目前已经无兵可派,若无十万大军,无法剿灭张贼,若能招降,何必空废钱粮。”哈麻奏道。
“这……就算是张贼归顺,可是漕运乃是国之大计啊,岂能受治于人?”元惠帝也踌躇,不知该如何下决定。
“臣恳请卸下一切职务,一心督领兵马,先破张贼,后灭南方魔教诸贼,不平靖南方,臣誓不回朝。”脱脱泣泪奏道。
两年前,至正十二年脱脱带兵,平靖了徐州的芝麻李红巾军,天下红巾军瞬间步入低潮,如今脱脱回朝不过年余,眼见红巾军又有抬头趋势,若能脱脱坐镇南方,红巾军剿灭指日可待。
后宫的演蝶儿,大喜乐,乃是人间之大快之事,天下若平靖,必然能够尽享其乐!
“擢脱脱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督天下兵马,命草原诸王公、那彦,派兵入援,晓谕钦察、高丽等诸汗国、藩属,派兵助阵,克日进剿南方贼寇,顺旨有功,逆旨重罚。”
“臣领旨谢恩。”
哈麻奏道:“太子乃国之根本,臣奏请加封太子册宝。”
“不可!”脱脱奏道:“陛下正值青春壮年,太子已经贵为太子,加封册宝,需要从长计议,如今大皇后尚在,日后大皇后若产下嫡子,将如何是好?况今之太子,乃是高丽氏所生,昔年世祖皇帝有旧制,高丽多奸诈,不可轻信。”
脱脱仗义执言,乃是句句属实,可是在这个时候说出来,却是大不合时宜。
太子虽然是高丽氏奇皇后所生,却也是惠帝的长子,若是大皇后不能产子呢?太子继位,日后将如何看待他今日之言?
脱脱主持编修过宋史,应该知道岳飞的下场。
岳飞横遭杀身之祸,其中一条,就是因为仗义直言太子兴立之事,触动了宋高宗赵构的逆鳞,仿佛是在耻笑赵构因为金人的追赶,而吓的不能做个男人,无法生出子女,至少赵构男人的痛处,让他贵为皇帝,却也深深自卑。
脱脱抛出这个态度,不但激怒了成年的太子,也激怒了高高在上的皇后,以及同在朝班中站立的高丽人朴不花——号称华夏外籍太监第一人。
虽然脱脱两次拜相,权倾朝野,却因刚正不阿,树敌无数,今日一言,算是将朝廷之人,得罪各遍了。
中书左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