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庆丰军 >

第281章

庆丰军-第281章

小说: 庆丰军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艨艟战舰,平素最大的功效用于冲撞,战舰船前端有锋利的棱角,战舰火炮,次第开火,艨艟战舰,劈波而来,咚的一声闷响,便已经将一艘平底江船撞的粉碎。

    艨艟战舰,甲板远远高于平底江川,宋军站在甲板之上,弓箭手向远处攒射,近处,震天雷手,将附带胶水的震天雷,点燃向附近的江船上投掷,将附近的江船,变成木屑。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是火器对待冷兵器的战争,是坚船利炮对渔船舢板的战争。

    交战没多久,数艘艨艟战舰已经冲破敌人的军阵,劈江将敌人分割为两段,战事便已经结束,江水尽赤,浮尸塞江,夏军尽万人的水军,一部分被歼灭,一部分头像,少部分弃船等岸,套入深山之中,无影无踪。

    瞿塘峡,东西长八里,两岸都是群山,倘若过了瞿塘峡,便可以深入巴蜀,抵达白帝城,弃船登岸,便可直捣大夏老巢渝都。

    就是这八里的狭长水道,大宋水军无法突破,大夏为了拱卫京城,在此处部有重兵。两岸的山峰上,沾满大夏的弓弩手,投石车抛射巨石、猛火油,封锁了并不宽的江面。

    吴刘奇、俞通海直捣渝都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遣水军登岸,与大夏争夺瞿塘峡两岸的高地,以求突破敌人在瞿塘峡的防线,深入巴蜀,攻破敌人都城。

    一时间,宋军的炮声隆隆,佯攻山峰,而山顶巨石,滚滚落下,宋、夏两军,为争夺瞿塘峡的水道,展开拼死互攻击。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七章 决战在即

    栈道的修筑始自战国秦。公元前三世纪,秦国为了开四川,就修筑了栈道,正如蔡泽所说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

    大夏国主明玉珍都率十万兵马,且战且走,历经三天跋涉终于在破晓前赶到天门鬼谷栈道。

    天门险峻,山路难开,古人在万仞高的山崖绝壁之上,开凿洞穴,以原木插入其中,连成稀疏的根基,上面铺设木板,其上便可以通行人马,栈道狭窄转弯处,仅仅只能容纳一人通过。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明玉珍放眼望去,正是栈道最险峻处,数百米的栈道已经被烧毁,未曾散去的硝烟,还在缕缕升腾。显然,栈道被焚毁的时间并不久。

    “派出斥候,看看附近有没有埋伏,再派工匠们上去看看,多久时间能够将栈道修复。再派人去山里面找找,看看有没有其他回巴蜀的路!”大夏一应将领领命,各去照办,明玉珍却陷入久久的沉思之中。

    倘若整条栈道彻底被烧毁,明玉珍别无他法,为了不被宋军主力追上包围,只能重新寻路回巴蜀唯一的出路,偏偏这数百里栈道,偏偏只损毁一段,看着并不难修复,似乎一二日还可以修复通行。

    若是在山中绕路而行,穿过密集的山林,绕过重重的群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到都城渝都。明玉珍的家眷、多年积累的财富全部在渝都,时间脱的太久,又怕宋军突破水路,先行攻入巴蜀。渝都若失,家眷必然不保,再想东山再起,恐怕难上加难。

    常遇春、胡大海的二三万骑兵,明玉珍倒不惧怕,倘若栈道修复前,不要说宋军的主力尽来,就是来一二个火炮千户增援常遇春,明玉珍便也吃不消。

    没过多久,各路散出去的人马都回来禀报,栈道最多需要两日便可以修复。附近没有现一个敌人,只有满地的马粪,还有被杀死的看守栈道的大夏士兵。

    两天?日子似乎不算太长。

    明玉珍算着与常遇春遭遇的日子,估算宋军步兵就算在宜州跟常遇春一道行军,也不可能在两日之内赶到,而宋军主力显然远远落后常遇春,更不可能在两日内赶到,明玉珍才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地扎营,修复栈道,走栈道回巴蜀。

    次日午时,栈道已经修复一半,早有大夏斥候回来禀报,宋军来了,而且是郝仁亲自都率主力兵马来了!

    滚滚的尘土遮天蔽日,十余万宋军精装简行,绵延望不到尽头的军阵,连旌旗都没有几面,只有稀疏的各军主将和中军的五色帅旗,却显得异常醒目。

    “陛下,入蜀地的栈道已经被烧毁,我等已经将明玉珍的主力军围困在栈道之下,单等陛下兵马到来,再行与明玉珍决战!”常遇春、胡大海在马上向郝仁抱拳禀报道。

    “三位将军辛苦!”郝仁风尘仆仆,疲惫中漏出满意的笑容,褒奖道。

    郝仁明明派自己骑兵的三军主力追击,而今前来接驾的只有二人,他环顾四周,也没有现俞通河的影子,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心中油然而生。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武功就是建立在堆积如山的尸丘上的,这其中包括敌人的,也包括自己人的。

    俞通河这个北地出身的将领,与郝仁的关系非常微妙。

    郝仁元末起兵第一战攻打寿州时,作为寿州达鲁花赤宿卫十夫长的俞通河,成为郝仁的俘虏,俞通河视死不降,郝仁当时一匹战马都没有,爱惜他的马术精良,准备留着日后有骑兵的时候再用他,将他关押起来,时间久了,居然将这个人忘记了。

    郝仁后来出兵庐州作战,秀才穆有才留守寿州,将达鲁花赤府邸的马奶酒喝光,怕郝仁责备他,本以为北地的俞通河会酿造马奶酒的技术,便将俞通河将监牢中拉了出来,挠脚心逼迫俞通河酿酒。

    奈何俞通河乃蒙元贵族,确实不会酿酒,只有如实吐露自己的身份,抬出叔父俞延玉的盟友李普胜自保,秀才穆有才觉得事关重大,才将俞通河送到郝仁在庐州的军营。

    熟料郝仁新近收纳的女真将领徒单均,以灭国的仇恨不能见容俞通河。徒单均破庐州有功,又有小两千的探马赤军精锐被郝仁所倚重,郝仁当时实力弱小,也不敢得罪南派明教的李普胜,只能将俞通河放了,以求跟巢湖水雄建立联系。

    当郝仁破和州时,巢湖水雄来归,俞通河作为郝仁贴身的宿卫副千户,跟刘伯温一道破坏朱重八家风水,此事只有刘伯温、郝仁、俞通河三人知道,自此,俞通河便是郝仁亲信中的亲信。

    几个人一同干几件天下共知的好事,未必形成莫逆的关系,若是共同做一件不可告人的坏事儿,这关系铁定是杠杠的。

    常遇春新近归附,未曾完全取得信任之时,郝仁便是派俞通河以其副手的名义去监视他,最终分了常遇春的兵马,自成一军,冲锋陷阵,没少出力。

    郝仁对俞通河这个将领,自然格外爱惜。

    常遇春也不知道俞通河究竟生什么,赶紧抱拳道:“俞通河总管都率两千骑兵,一人双马,倍道而驰,烧毁栈道阻断敌人退却的路线,末将赶来汇合时候,未曾见过俞通河将军!”

    刘伯温与俞通河一同干过坏事,当时俞通河就是他的副手,关系也比较牢靠,也比较担心俞通河的安危,安慰郝仁道:“两千兵马,不可能凭空消失!陛下莫要担忧,没有消息,或许就是最好的消息,俞将军吉人天相,必然会平安归来!”

    郝仁望着远处悬崖上被正在赶工的大夏士兵,心中忽然知道俞通河去哪了!

    俞通河会不会带着仅有的两千兵马,直接过了栈道,去攻打大夏的都城渝都了?

    百里栈道外,可是大夏明玉珍的腹地,两千兵马人生地不熟,没有后援,也没有补给,恐怕过了栈道,也是凶多吉少。

    郝仁知道在多想也没有意义,还有大事要做,命令道:“传令三军列阵,准备进攻明玉珍!”

    “诺!”宿卫总管陈达抱拳领命!

    “常遇春、俞通渊!”郝仁点将道。

    “末将在!”二将抱拳听命!

    “随我去军阵前,会一会这个明眼子!”郝仁说着,便已经催动战马向前。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八章 文明野蛮?

    郝仁带着两名将军,打着宋军的旗号,径直来到战场前沿,常遇春横着竖起马槊,异常威武,陪侍在左,俞通渊腰跨战刀,手握大宋军旗,陪侍在右。

    郝仁依旧是那一身白色的鱼鳞甲,没有一点的改观,唯独是在白色的披风上,镶嵌了金丝云龙纹,算是郝仁大战无数次唯一的改观。

    郝仁知道明玉珍骁勇,所以用猛将常遇春做扈从武官,另外人选,本来是要选北军元帅吴六玖。

    吴六玖是郝仁的宿卫出身,曾经有过无数次陪同郝仁阵前搭话,不过在如此重要的仪仗下,郝仁必须考虑北地将领、飞山蛮将领们的感受,不能将两个扈从全部用汉人,更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对待手下将领双重标准,所以选择这个参军出身的俞通渊,作为另外一个扈从武官出阵。

    明玉珍一身黄金甲,带着两名扈从,径直冲到郝仁的一箭之外,他一勒战马,战马嘶鸣间,明玉珍厉声道:“大宋国主,我知道你兵马远道而来,需要时间布阵,我已经在阵前与你答过话了,礼节上我明玉珍也算是说得过去了,休要在此处拖延时间,我们各自回去准备厮杀吧!”说罢,明玉珍转身就要走。

    明玉珍说的确实是实情。

    宋军轻装简行远道而来,长途奔袭的士兵及其疲惫,郝仁确实需要时间让士兵休息和列阵。

    宋军为了提高行军速度,希求早日追上明玉珍,将明玉珍进山前歼灭,宋军的辎重、火炮悉数丢弃在后方,在没有军阵列阵完毕时,宋军很容易被击溃,就像奔袭的胡大海、常遇春一样。

    而明玉珍的大军,已经在栈道下修整了一天的时间,士兵精神饱满,又有营垒作为掩护,多少弥补了人数略微逊色的劣势。

    一言以蔽之:早决战,对明玉珍有利,晚决战,对郝仁有利。

    明玉珍非常清楚这些客观条件,郝仁先到军阵前,他不露面不和礼数,所以明玉珍说完话,转身就要走。

    “且慢!”郝仁喝阻明玉珍,反问道:“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