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丰军-第2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逸待劳,常遇春自然心中胆怯。
“放箭!”
常遇春一声令下,箭如飞蝗一般,掠向夏军军阵,希求用弓箭压制敌人的势头。
明玉珍一马当先,一双两头蛇挥舞的如同风车一般,在如雨点一般密集的箭雨中,居然将身体和战马,遮挡个密不透风,竟然没有一支羽箭伤到他。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明玉珍挥舞两头蛇,声如洪钟,大声呼喊呵斥,胯下宝马,眨眼间已经来到常遇春面前。
常遇春情知道,今日遇见凶狠的对手,可惜战马已经脱力,恐怕力不能及,但是为了拖住敌军,等待后队大军前来围歼夏军主力,只能操起马槊,催马向前,硬着头皮迎战明玉珍。
常遇春仗着自己马槊的长的优势,不由分说,分心便刺,冰冷的马槊,直插明玉珍的心窝。
明玉珍毫无惧色,左手的两头蛇一抬当的一声,力量沉重,便已经格开常遇春的马槊。他借着马的冲力,双臂轮缘,一击力劈华山,直砸常遇春的天灵盖。
常遇春没想到敌人来势如此凶猛,赶紧横住马槊,一招霸王举鼎,硬生生的接住这全力一击。
这本是最稀松平常的招式,常遇春抵挡起来毫无吃力感,可是胯下战马不堪重压,一声惨叫,一双前蹄,便已经跪倒在地。
“啊呦”两声惨叫,从常遇春身后传来。
二马错蹬之间,明玉珍的一双两头蛇,便已经将常遇春骁勇的两名宿卫,刺落马下。
常遇春战马脱力,本想一招刺杀地方主将与军阵前,自己便能扭转战局,而只交手一招,常遇春就意识到,倘若马力十足,尚可与来将一决高下,而今马力不足,只能留着青山,待日后砍柴。
明玉珍向来勇武,见敌人人少且马力不足,自然不肯轻易放弃,都帅兵马,紧追不舍,而明玉珍本人,却瞄准了常遇春的头目,紧追不舍。
常遇春战马脱力,奔跑速度缓慢,闹得常遇春及其狼狈。
为了能增大与敌人的距离,他连马槊也弃了,压低身段以防止敌方的弓箭,却操起自己的弓箭,不时回头平射。
可是明玉珍久经沙场,作战经验丰富,一双两头蛇,将射来的羽箭全部挡落,奔不数十米,便已经将常遇春囊括在自己的作战半径内,操着两头蛇直刺常遇春的后心。
常遇春之所以落败,只因为马力不足,闻听身后风声,知道敌人的枪尖已到,情急之下,只能丢了弓箭,拔出腰刀,又与明玉珍战做一团。
双方枪来刀往,大战不下二十回合,常遇春马力已尽,速度逐渐缓慢下来,而明玉珍的战马劲力十足,战马的马鞍,已经超过常遇春的马头。
常遇春马力不济,就算不被明玉珍击败落马,只消片刻功夫,战马跑死,他落马背的瞬间,也将被大夏的枪骑兵刺杀。
常遇春绝望了!
正皱眉见,却见前方一阵尘土袭来,一队大宋骑兵,奔腾而来,为首一员黑脸大汉,手持一把开山大斧,端端如同门神一般。正是胡大海!
常遇春心中一阵兴奋,大呼:“老胡,今天给你引来个厉害角色,杀了他你就扬名了!”却极力掩盖自己战败的事实,仿佛是自己不是战败,而是特意把敌人引来一般,还送给胡大海一个立功的机会。
“老常稍歇,看老胡我劈了他!”胡大海呼喊着,实则是给自己造势,希求能吓住敌人。
连常遇春都打不过的敌人,胡大海料定自己也不是对手,但也不能看同袍沦落如此险境,上次在庐州,二人可是痛快的干了三大碗的酒,单为着三碗酒的情谊,也得帮着挡一挡。
胡大海打马到近前,轮圆战斧,瞄准明玉珍的脑袋,批头便砍。胡大海身后的二三千生力骑兵,也让过宋军,接住大夏的骑兵,双方兵对兵,将对将,终于救常遇春于窘迫之中。
常遇春跑过军阵不过二三十米,长长的舒了口气。
可他不能看着胡大海孤身作战,又恐怕战马再跑下去就要毙命,他想,胡大海怎么也能抵挡一阵,停下来休息片刻马力,待马力稍有恢复,接替胡大海,继续战那敌将。
常遇春刚刚勒住战马,调转马头,却听见胡大海一声吆喝:“敌将好生厉害!”,回头看时,胡大海单手轮着长柄大斧,防止敌人近身,却已经落败下来。
常遇春心道:老胡,你也不顶用啊?却只能调转马头,继续奔跑。
俞通河都帅压后队的骑兵,缓缓而行,猛的见胡大海、常遇春溃退下来,赶紧都帅兵马迎头赶上,惊讶问道:“二位将军,何故如此慌张?”
“敌将如此厉害,俞将军先抵挡一番!”胡大海气喘如牛道。
“哪里有什么敌将?”俞通河不解的问道。
常遇春、胡大海回头看时,身后早已经没有明玉珍骑兵的身影。
常遇春在军中寻了两匹备用马匹换乘了,赶紧命令道:“全军全速前进,咬住明玉珍,不要让他跑了!”
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六章 灭其水军
郝仁刚刚击溃万胜的兵马,就已经得到常遇春在宜州与明玉珍遭遇的消息,大喜之余,将一应火器、辎重全部留在荆州,全军轻装简行,全向宜州开进,希求在明玉珍进入栈道钱前,彻底将明玉珍击溃。
明玉珍不愧是重瞳猛将,骁勇异常,连破常遇春、胡大海两阵。放走明玉珍等于纵虎归山,一旦明玉珍回归巴蜀,无论其手上有多少残余的兵马,凭借巴蜀的险峻和明玉珍的骁勇,宋军再想消灭明玉珍,将会非常困难。
在宜州的明玉珍没有得到万胜的消息,又遭遇宋军的攻击,知道大事不妙,宋军已经攻杀过来,生怕自己被宋军保卫,哪里还顾得上掳掠人口?连一应辎都舍弃,水6大军轻装简行,全向巴蜀之地回军。
而常遇春与胡大海,得到俞通河兵马的支援,军威复振,两军就像狗皮膏药一般,紧紧咬住明玉珍,死追不放。
明玉珍及其骁勇,让步兵先行,亲自都率大夏最精锐的虎贲骑兵,负责殿后,倘若宋军冲进安全距离,便都率兵马回军冲杀。
常遇春、俞通河的骑兵马力一直没有得到完全的恢复,没有能力击溃明玉珍及其精锐的虎贲营,只是依靠敌人步兵行动度缓慢的优势,尽最大限度迟滞夏军的归路。
常遇春、胡大海、俞通河三军都明白,此时不是与夏军决战的机会,三人早已经订好计策。
俞通河的精锐骑兵,每人备了两匹战马,走山件小路,马歇人不歇息,全赶往夏军的大后方,争取赶在明玉珍进入栈道之前,烧毁入巴蜀的栈道。
吴刘奇、俞通海两军水军,沿着长江逆流而上,大小战船,清一色以水车为动力,虽然是逆江而上,却是行进如飞。
时值东风打起,海军和江防军挂起三张云帆,更是为大宋水军提供十足的动力。
“哈哈!”俞通海得意的对吴刘奇道:“就算明玉珍侥幸逃脱回去,恐怕其赶回渝都时,我们的水军已经占领他的老巢了!”
“俞都督休要大意,主公命我等追歼大夏的水军,明玉珍急于退兵,在战船上也说不定?倘若我等击杀明玉珍于江中,那渝都必然被我等攻克,你我哥俩儿头顶上的爵位,都准备提升一大截吧!若是我等追不上敌人水军,明玉珍有机会回归巴蜀整顿军务,我等再想破巴蜀,恐怕就要等天时了!”吴刘奇道。
巴蜀之地地势险峻,而明玉珍凭借自己的骁勇,在巴蜀之地积威已久,若是明玉珍退回巴蜀,只能大夏的君主,也想陈友谅一样,早早死掉,军心不稳之时,宋军方能入巴蜀。
“吴兄,有水军利器,又得东风助力,此乃天降大功与你我,大夏水军,必然能够追得上!”俞通海甚是得意道:“命令水手们,全前进,务必追歼大夏水军!”
崆峪滩是长江三峡中“险滩之冠”。滩中礁石密布,露出江面如石林,航道弯曲,狭窄。
大宋水军行进至此,两艘海船触礁搁浅,俞通海与吴刘奇知道已经抵达长江上游,大船已经无法通行,只能将全部海船留在江中,留军队看守战船,只是都率中、小战舰,楼船、艨艟、飞舸,凭借东风助力,继续追击。
三峡两岸,群山矗立,风景秀美,历来被文人墨客大书特书。
长江北岸,有一叠层次分明的岩石,看似一堆厚书,还有一上粗下尖的石柱竖直指向江中,酷似一把宝剑,传说是诸葛亮存放兵书和宝剑的地方,此处正是三峡中西陵峡所处的兵书宝剑峡。
正是在这个地方,吴刘奇、俞通海联军,终于追上大夏的水军。
大夏地处长江上游,通航水域只在白帝城以东,而且江内水位低,大船无法通行,大夏的水军,远远没有他的马步军强大,存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在于运兵。
所谓的大夏水军,其实只是一两千艘的平底江船,就算宋军已经舍弃海船,依旧没有宋军的楼船、艨艟强大,也没有宋军飞舸灵活,而且也没有配备火炮,只配备数量不多的投石车。
堂堂大夏水军只是这样一个模样,跟两年前被消灭的大汉水军根本没法比,就是跟宋军的艨艟比起来,显然也是中央军与土匪的区别。
吴刘奇和俞通海都因为对手太弱小,失望的情绪,要远远比追上敌人的兴奋情绪要大。
夏军作战非常勇敢!也只能用勇敢来形容了!毕竟实力相差太悬殊。
吴刘奇以艨艟舰队为先锋,以火炮辅助攻击。
战鼓填然,号角呜咽,炮声隆隆,弩箭破空。
艨艟战舰,平素最大的功效用于冲撞,战舰船前端有锋利的棱角,战舰火炮,次第开火,艨艟战舰,劈波而来,咚的一声闷响,便已经将一艘平底江船撞的粉碎。
艨艟战舰,甲板远远高于平底江川,宋军站在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