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宋好屠夫 >

第524章

大宋好屠夫-第524章

小说: 大宋好屠夫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智要与女真一起打高丽,除了因为想得到更多的钱粮以外,郑智也在谋划着女真。金国在历史上为何越打战斗力越差?享乐的氛围与精锐士卒的稀释才是重要原因。
  高丽南方产的粮食,虽然总数不一定比河北多,但是郑智能征收的比例一定比河北多几倍。郑智在河北,还要让百姓生活富余。在高丽,郑智想征多少,便能征到多少,几乎可以不用考虑民生问题。这就是差别。
  此时的生女真,刚从山林出来,正是能打能战的时候。几万人便可纵横天下。没有奴隶的女真人,便不会有享乐的条件,有了足够的奴隶,这些女真人才能坐着享受。当人学会了享受,特别是当游牧民族学会了享受,战斗力就会大大削弱。
  有了人口的金国,第一件事情便是大肆扩张军队的数量,大量的高丽人到时候必然充斥在女真大军之中,大军的战斗力便会越来越差。高丽人,从不善战,永远都是被人侵略的对象。
  女真此时看似有钱,却是缺少物资供应。女真看似能战,但是女真人的战斗力都是天生的,对于军队的训练以及管理都毫无经验,甚至对真正的后勤供应都没有多少经验。庞大的军队到时候必然不是金国的倚仗,相反还会变成金国的累赘,经济上的累赘,作战中的累赘。
  这一点并非郑智异想天开,而是历史的证明。一两万生女真带着两三万杂兵,便能直入大宋,抓回两个大宋皇帝。但是后来多了好几倍的兵力,反而被岳飞打得丢盔弃甲。主要也有因为士卒素质急剧下降的原因。
  金国国内,更因为低下的生产力与突然得到的无数贵重金属,造成巨大的通货膨胀,给普通士兵发放的军饷都要用车去拉,一车的钱还买不到什么东西。钱并非越多越好,并非金山银山就是富庶,经济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合适的价格有合适的物资可以交换。物资缺乏的社会,再多的金山银山,也只是通货不断膨胀而已。
  郑智也不怕女真人口增多,女真掳掠的人口再多,也不及河北燕云的十分之一,实在算不得什么。郑智要把一个精壮的女真汉子变成一个臃肿的大胖子。
  还有一点便是郑智不会派部曲登陆高丽,郑智在高丽外海,还有百万嗷嗷待哺的党项人,足够肆虐高丽南方。郑智显然不想让麾下的精兵悍将消耗在高丽人身上。但是女真人继续作战,便会让真正精锐的士卒越来越少。这将也是郑智将来面对女真人的优势所在。
  郑智还要给自己争取一些时间,郑智的地盘,有钱粮,有人才,有生产力,有训练管理军队的成熟经验,有足够多优良兵员。这一切都是女真人不能比的。只要有时间,双方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吴乞买想了许久,又与粘罕对视几眼,端着酒杯喝了好几口。显然此时粘罕还没有权利去决定些什么,但是粘罕的眼中多出了一些期盼。
  郑智也端起酒杯与之示意,同饮了几杯。
  帐篷之内,并无交谈之声,只有下人倒酒的声音。
  便听吴乞买开口说道:“大金要七成的高丽人口。”
  郑智闻言一笑,只道:“某也要人来种田,六成五的人口,一言为定。”
  吴乞买闻言站起身来,往帐外大喊:“唤文书过来,把某的印鉴也带上。”
  吴乞买一语,无不显示出这个汉子如今在大金国内一言九鼎。完全可以代表阿骨打。
  郑智也站起身来,往帐外说得几语。
  此番大事已定,郑智又抬杯去敬粘罕,此时粘罕的面色也缓和了许多,勉强有了一点笑意来回应郑智。
  国家纵横之道,似乎真容不得多少个人感情。郑智心中,面对粘罕,多少也有些悲哀。


第六百一十五章 可喜可贺,普天同庆
  本站 ,最快更新大宋好屠夫最新章节!
  盟约很简单,双方也没有更多的交集,相隔一两里地的两个营寨,第二日大早连互相告别都没有,便各奔南北。
  以后的书信也不会再从草原这条线来往,古北关口,才是女真与燕云最近的道路。
  大金国还沉浸在灭亡辽国的喜悦之中,也在获得无数战利品的喜悦之中。不论是阿骨打还是吴乞买,对于高丽之战,也只想着会获得无数的战利品与奴隶人口。
  似乎并未去想这些奴隶与人口该用什么来养活。游牧渔猎,从来都养不活大量的人口,唯有农耕才能解决大量人口的粮食问题,这个时代的辽东,又有几亩耕地?
  郑智显然是有先见之明的,也看到了这个问题所在。养不活的后果就是对外扩张,没有其他办法,大金对外扩张的方向除了燕云,已然没有选择。
  无数放下锄头拿起刀枪的高丽奴隶,将会是郑智在战场上面对的敌人。即便女真人收拢无数的战马,这些高丽人也不可能立刻就能在马背上奔驰拉弓。
  身为大奴隶主的女真人,大概也还未预料到那时候的战场将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郑智回到了燕京,在燕京待得不久,又往河间而回,吴用却是留在了燕京。
  夏天的脚步也近了,铁甲穿在身上格外的热,阳光一晒,让人难以忍受。要说铁甲这种东西,冬日冻彻心扉,夏日炙烤之后能煎鸡蛋。实在不是一个好东西。
  两万多从草原来的汉子,一万多新招的党项青壮,却是披上了甲胄,在河间城外的烈日之下站得笔直。
  教官提着马鞭来回巡视,皮鞭抽打在手背或者腿脚后面无甲之处,便是哀嚎,哀嚎之下也就更加站得笔直。
  从草原带回来的健马。不断沿着官道往南方送去。直有三万之多。
  鲁达更是每日亲自在校场之上督导,一个一个的沧州步卒开始爬上马背,战战兢兢,轻轻拍打着马腹,示意马匹尽量走得慢一些。
  方石头第一次看到属于自己的马,终于有一匹属于自己的健马,再也不用去羡慕别人,脸上的兴奋与喜悦难以遏制。
  虽然面前这匹马显得矮小了一些,不如党项马高大,但是看这健马的大腿之处,肌肉更加发达,便也知道这匹马的必然比高大的党项马要更加有耐力。
  方石头牵着这匹属于他的马,站好队列,一排过去几十号人,皆是如此。
  头前的教官开始慢慢介绍着马匹的一些基本要点,如何安装马鞍,既要保证马鞍不能滑动,又要保证马鞍不能太紧,以免把马匹勒得难受。
  如何查看马蹄铁在什么状况下要及时更换,如何注意自己马的跑动习惯,即时发现那一条腿更加受力,便也要多注意马蹄铁的状况,以免马匹四条腿高低不一致。
  如何喂食,该怎么搭配事物。如何发现马匹的不良情况,马匹的什么表现是生病了。
  如何为马匹进行洗刷,如何跟马匹建立感情。
  基础的东西说完,教官便亲自上马,来回奔驰两趟,再到人群之前,指着马镫之处大声说道:“诸位注意,脚在马镫之内,不可太前,也不可太后。以前脚掌踩踏马镫最为合适,如此主要是避免坠马之时脚被马镫卡住,若是脚被马镫卡住,那便会被马匹一支拖行。坠马之时,第一件事就是与马匹脱离,避免被拖行,更要避免被踩踏。可明白。”
  “明白!”方石头随着所有人大声回答,脑中不断去记教官所教导的知识。
  “记住,马匹上坡之时,在马背上一定要把身体前倾,如此马步才稳,也能让马省力。马匹下坡之时,尔等当稍稍后倾,如此重心向后,避免马匹跌滑。。。”
  “骑马之时,双腿用力夹紧马腹,身体微微前倾,腰部保持平衡。若是在险要时刻,马匹不听使唤了,便更要伏低姿态,甚至可以抓住鬃毛,不要一味大力拉缰绳,缰绳要稍微轻一点去拉。如此也是避免马匹吃痛跑得更快。”
  教官事无巨细,慢慢教导着这些将来纵横沙场的汉人骑兵们习练骑术。先能骑,后能奔,再才是骑马拉弓,然后马上作战。最后方是阵列集结与冲锋。
  对于一个世代农耕的汉人来说,骑马作战实在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科学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组建大规模的汉人骑兵,耗费的人力物力实在太大。但是郑智更知道汉人骑兵是必须要大力发展的,不论多大的代价也要发展。
  方石头也慢慢爬上了马背,尝试着控制马匹四处走动。
  远方一骑快马飞奔而来,一直到得方石头面前,方才勒马急停,吓得方石头连忙抱紧马的脖颈,生怕座下的健马受了惊吓。好在健马纯熟,把脚步停得稳稳。
  “你可是方石头?”来人开口问道。
  “卑职正是方石头。”方石头一脸疑惑答道。
  来人点了点头,打量了一下方石头,开口说道:“某乃大将军府下亲兵,你考过了,明日大早到大将军府集合,北去河间讲武学堂入学。”
  方石头闻言大喜,双手不自觉在空中挥舞了两下,口中大喊:“多谢多谢,哈哈。。。本以为这一次没戏了,未想还真考过了。。。”
  便是方石头几句话语,马蹄也左右轻动几下,人已从马背之上栽倒下来。
  看得鲁达的亲兵满脸是笑,口中笑道:“你这骑术差得太远了,得好好练,快起来吧,文书给你。”
  这人说完便从怀中拿出一份文书。
  方石头一脸尴尬连忙爬起,擦了擦脸上的泥土,伸手去接,口中也道:“见笑见笑。。。”
  马背上的汉子点了点头,已然打马转向:“某先走了,还要去通知其他人。”
  “慢走慢走。。。”方石头还是一脸的尴尬,慢慢打开文书,一字一句读了起来,十个字倒是有五个不认识。不过方石头能认出其中一些字,已然是最近在大名府闲暇之时花费了很大的功夫了。
  方石头左右看了看,捡起缰绳,一手拉马,一手举起文书,便奔了起来,口中大喊:“哈哈。。。等老子回来,便是你们的都头了,兴许是你们的指挥使。。。”
  左右皆是战战兢兢打马的军汉,闻言又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