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大宋好屠夫 >

第461章

大宋好屠夫-第461章

小说: 大宋好屠夫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是没有想到宋人忽然自己让开了一条路。耶律大石心中有许多的疑惑,甚至怀疑宋人故意放走自己是为了跟着自己找到耶律延禧的藏身之地。
  当耶律大石不断派斥候回头守候的时候,又并无发现。耶律大石就这么带着满心的疑问直往西而去,出了张家口,便会入得草原。
  郑智有心放走耶律大石,其实并没有那么多谋划,耶律延禧的行踪,郑智一清二楚,夹山这个词汇,郑智是记得的。
  之所以让耶律大石远走,便是不愿意这么一个英雄人物,就这样死在了燕京城下,一个传奇还没有开始,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中亚有多远,郑智极为清楚。中亚五国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广义上也包括阿富汗斯坦。
  甚至巴基斯坦也可以勉强算入中亚。这些地方将来都会是耶律大石的地盘。中亚并非就是西域,更非新疆。
  这么遥远的距离,对于此时的郑智来说,是鞭长莫及的。郑智即便再有雄心壮志,此时要面对的越是当前的一团乱麻。就算将来郑智能够在这团乱局之中崛起,中亚的距离对于汉人大军来说也是难以企及的。
  耶律大石的存在,将来对于郑智来说,还是有许多好处的。比较耶律大石能写汉字,能说汉语,甚至都可以在某种文化意义上算是汉人。
  若是真有一天,郑智能组织游牧与汉人合编的大军,耶律大石也能在中亚建立起来汉人统治的基石。
  对于这个时代而言,统治的最大问题并非敌人有多强,而是遥远的距离,遥远的通信。就如汉朝对于西域的统治一样,军队受到匈奴的袭击,八个月之后,才能得到消息。这就是问题,这些问题要想解决,实在太难。
  耶律大石也就更有存在的必要。
  城门洞在无数人的努力之下终于畅通起来,米真务与往利德带着骑兵毫不犹豫冲入了燕京城。
  后续更有源源不断的铁甲。不得多久,一片混乱的城头之上辽人的士卒都往城中而去。郭药师也带兵上得城头。
  燕京外城已破,内城自然也不是问题。
  郑智却是并不入城,而是打马慢慢绕着城墙往北城而去。站在北城之外等候城门被打开。
  一座几十万人口的城市,两万守军实在不多,进得城内,守军便显得更少,无数的大街小巷,皆是宋人士卒横行,却是看不见几个辽人守军。
  城内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街道上没有一个行人,窗台角落处一双双无助的眼神偷偷往街上打量。厮杀声并不多,多的是士卒们整齐的脚步声。
  那些刚才还在帮助守军御敌的民众,此时多是回到家中静静等候。
  城内有汉人,有契丹人,有奚人,有渤海人,甚至也有熟女真,还有草原阻卜人。
  契丹的贵族都在内城之中,内城城墙之上,无数的士卒皆已做好的守城的准备。有穿铁甲的军汉,也有来自各家各户的奴仆。
  萧干在皇宫之中,站在耶律淳病榻之旁。眼含热泪,看着几尽油灯枯尽的耶律淳,久久不语。
  耶律淳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些事情,慢慢爬起身来,到得床边坐下,开口道:“宋人是不是进城了?”
  萧干心中之悲哀,难以言表,诺大一个不可一世的帝国,忽然之间分崩离析,速度快到许多人都还没有反应过来。
  耶律淳见萧干不言不语,泪水滚落,心中更是了然,费尽全身力气坐好之后,又道:“也罢也罢,亡于宋,总比亡于女真要好。宋人的檄文你也看过,想来宋人能容得下我契丹子民繁衍生息的,且把玉玺取来吧,写一封降表国书与郑智,契丹之国没有了,但是契丹人还是要继续生存下去的。”
  耶律淳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无比的安静,似乎内心之中并无多少波澜。兴许耶律淳是知道自己快要死了,能从容面对许多事请。
  更有可能是耶律淳在耶律延禧出逃的时候,心中的希望就随之一起消失了。这几年间,耶律淳收到过太多的坏消息,女真每一步的动作,耶律淳都会接到一个不能接受的坏消息,黄龙府,辽阳府,上京,中京。
  似乎这些坏消息能让人麻木,能让人习惯。
  萧干沉默不语,却是点了点头,两人都是聪明之人,更是能看透大局之人。
  快要出得寝宫的萧干忽然回头说了一句:“陛下,大石走了,往草原去了。”
  耶律淳点了点头,有气无力说道:“草原并非我契丹的家园。大石也将是无根的浮萍。只愿他的安然的活下去。”
  兴许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耶律淳在病入膏肓的这一刻,头脑似乎无比的清晰。
  萧干驻足未走,而是又接了一句:“陛下,大石非寻常人,逃出升天,必然有一份不一样的前途。”
  耶律淳闻言点了点头,却是并不多言,又往床榻之上躺了下去。
  萧干抹了一把眼泪,从寝宫而出。待得再回头时,这个临危受命的耶律淳已然皱着眉头离开了人间。
  本该三个月之后才会病死的耶律淳,却是提前三个月死在了床榻之上。
  到得北城门的郑智,望着已经空无一人的城墙,不断回头往北望去。
  一个多时辰之后,城门洞开。
  无数骑士飞奔而出,最头前的米真务一脸激动冲到头前,口中大喊:“主人,辽人投降了,内城已开,萧干就跪在城下之下。耶律淳死了,尸首也在城墙之下。投降国书在此,玉玺印鉴也在此。”
  米真务下马把国书与印鉴都递到郑智面前。
  郑智接过之后,也不多看,直接递给了身旁的吴用,开口说道:“命所有骑士都聚集起来,快快随某北上古北口!把萧干也带上。”
  米真务闻言立刻回头上马,又往城内飞奔而去。
  “学究,速速草拟圣旨,加盖玉玺大印。”郑智已然一刻也不能等,就怕女真人入了燕云关口。
  吴用赶紧下马,直接从马背之上抽出卷轴,也管不得有没有金黄的布帛,直接在纸上开始下笔。
  “传令郭药师随行北上,沧州铁甲留一万人在城中,其余人都集结北上,所有州府士卒皆留在燕京城中,安抚百姓。”郑智又往左右令兵吩咐。
  吴用片刻之后草拟好圣旨,递给郑智查看。郑智看得几眼,说道:“速速再誊抄几份,加盖好大印。”
  吴用立马又提笔疾书,已然满头大汗。
  不得多久,米真务再次从北城而出,郑智接过吴用写好的几个卷轴,打马调头。
  几千米氏与往利其实,两千西军骑士,还有五千并不熟练的沧州骑士,已然随着郑智打马往北飞奔。
  还有三万沧州铁甲与几千常胜军在后跟随。
  吴用却是并未同行,而是回头入得燕京主持大局。李纲也入得燕京城中。接管诺大一座燕京城,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按理说郑智应该在燕京善后,却是有些事情更加重要。
  。



第五百五十三章 郑智;快下来 四千
  郑智带人一路狂奔往北,目的地就是三百里外的古北口,也是北边重要的长城关口,松亭关下来,便是古北口。
  一万多号铁甲骑士往北飞奔,路过顺州(顺义),路过檀州(密云)。城头上许多辽人的士卒远远的观望这一队打马而过的宋人骑士,却是没有一人出城,甚至连一根箭矢都没有发出。
  看到这一队往北的宋人大军,似乎所有人都已明白过来,整个城池都是一片的哀伤,主将主官在城头之上泪水纵横。
  燕京被宋人打破了,辽国没有了。
  快马而过的宋人大军中忽然奔出几个军汉,临近城墙之时,一支羽箭飞向城头,羽箭之上绑着白色的纸筒。
  射完这一箭的骑士随即又往北飞奔,没有留下一人。
  打开卷得紧密的纸筒,上面的文字并不复杂,那汉字与契丹文字组合在一起的红色印鉴显得格外的醒目。再一次证明这个大辽契丹之国一去不返,“契丹”之意为“镔铁”。寓意着这个民族如镔铁一般坚韧。只是镔铁也有锈蚀消融的时候,这一刻终于还是来了。
  待得几个时辰,又有三万铁甲步卒跑步而过。
  顺州的城门终于被打开了,大小官员全部出得城池,准备投降。却是未想到这队大军竟然也丝毫没有停留,就这么在所有人的眼前往北奔去。
  紧闭了许久的城门,就这么开着,民众们有人出城而逃,有人在家中紧闭门窗等候。
  甚至也有人把脖子放在横梁上垂下来的布条之上,然后蹬开脚下的椅子,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兴许就如耶律淳所说,亡于宋,总比亡于女真要好。至少不会有几百万人妻离子散、为奴为婢为牲畜的悲哀。
  如此亡国,似乎也是一种幸运。
  东京城内,已然乱作一团。忽然整个城池竟然买不到一颗粮食,这是大宋开国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满城之内尽是人心惶惶,枢密院与殿前司把百万人近一两个月的口粮全部征用一空,以满足出征的大军几个月所需。
  家有存粮的家庭暗自庆幸,家中刚好吃完了存粮的,只能自认倒霉。自然也有那些手段不凡的人提前收到了消息,安置储备一些粮食,待得大军出征之后,再私下里高价出售。
  东京城与京畿,在册二十多万大军。蔡京坐镇枢密院,等待着大军集结。
  却是不想第三日,蔡京竟然在枢密院破口大骂起来:“乱臣贼子,一个个都是乱臣贼子,都与郑智一丘之貉,童贯高俅,皆乃狗贼之辈。二十五万禁军之数,却是只聚得八万。国贼也,国贼!!!”
  领枢密院事郑居中谨慎开口说道:“太师勿忧,才过三日而已,七日之后,必然能再多聚一些兵将。”
  “素闻禁军糜烂,未想糜烂如斯,尸位素餐,尸位素餐啊。实乃触目惊心,皆是国贼,偷盗之贼。”蔡京怒不可遏,双手把案几之上的东西全部拂在了地上。
  蔡京口中骂着偷盗之贼,却是不知他自己又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