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革兴大宋 >

第116章

革兴大宋-第116章

小说: 革兴大宋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赵祯原来并不擅长历史,他对历史的了解大多来源于平时的阅读积累和影视作品等方面,一个不研究历史的孩子不经意来到宋朝,不耍乌龙那是不可能的,而这个张尧佐就是他耍的一个最大的乌龙,并且这个乌龙还伴随了他的一生。
北宋前期历史名臣很多,可要说道出名的奸臣跟其他时期比起来就有点跟不上形势了,而在宋仁宗时期比较出名的就是北宋“五鬼”,不过也没蹦跶几年。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在众多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角色,他就是老跟老包唱对台戏的“庞太师”。
宋仁宗时期,确实有个姓庞干过宰相这活,这个人就是庞籍。正是因为他这倒霉的姓,赵祯对他抱有很深芥蒂,因此在赵祯的提拔名单里面没有他的戏。当然了,赵祯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被影视作品给坑了,文学人物“庞太师”的原型不是“庞籍”而是“张尧佐”。
原本历史上外戚张尧佐是个借女之势换得个位高权重,实则无德无能、庸碌贪婪的“太师”。他才是诸多小说中“庞太师”的原型。而“庞太师”三个字只是个作家编出来的名称代号。庞籍只是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包括赵祯)“对号入座”而已,错只错在小说家们不该让那太师姓个“庞”。
赵祯穿越来后,一直没找老婆,也没找**啥的,张尧佐没有外戚这个依靠,这让他一直觉得很不安,自己莫名其妙的就当上了最高军事长官,总得找个机会报道皇帝的知遇之恩不是,这种能够不打仗的功劳他是求之不得。
张尧佐这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他是奸臣,他喜欢拍马屁,喜欢排除异己(跟包拯打对台),这都没错。但说他是奸臣并不是说他对赵祯不忠心,也不是说他没能力,他能够混到人臣之巅,能力绝对是有的。
张尧佐从赵祯这接下赈灾这活后,回去之后做了周密的计划,为了这次活,他不可谓不尽心。他对于赈灾并不在行,但他在短时间内找来相关人询问,了解到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濠州这个地方的大体情况。
灾情传回的第三天,张尧佐领着四千多骑兵,一人双骑,一马载人,一马载物,带着最急用的衣物帐篷和少量的粮食,就往濠州扑去。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找赵祯要了几位太医,同时也从民间聘请了不少医生,一同随他前往濠州。就凭这一点,赵祯觉得他就对得起自己让他当这官。
当张尧佐带着士兵出现在重灾区濠州城的途中,他幻想着自己会是一个拯救者,一个让万众敬仰的救星!
他想得没错,当大宋野战军红底五爪金龙旗出现在灾民的视野的时候,他们都不自觉朝着旗帜跪下了,淳朴的百姓知道朝廷在这一刻没有放弃他们,他们内心充满了感激,但他们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所有的感情都融入到了这一跪。
可张尧佐却越走越难过,一路走来,放眼望去,全是断瓦残垣,尸横遍野,幸存百姓的恸哭声。刚开始他只是想向皇上表现自己的能力,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眼前的惨像让他的想法在慢慢改变,起码在这一刻,他是真的想为黎民百姓做点什么……
他也不知道也不懂地震灾区的重点在哪,反正只要看到有受灾的地方就留下若干士兵建立一个临时的住所,并点燃狼烟引导附近的灾民和各地参与救援的军队。就这么走一路,留一路,到达濠州城的时候,他身边的士兵已经所剩无几,可看到眼前一片废墟的濠州城,他却感到很无助。自己一行人走了这么久,可这灾区似乎没有头,还越来越严重,他不知道自己这些人还能撑多远,也不知道后续接应的部队到了哪,就连求援他都不知道该向何处求援。
但当他带着配备不堪的士兵走进城时,眼前的场景却让他大跌眼镜,在这个一路上以来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受灾的百姓反而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自救工作。不停有人从断强废屋中抛出受伤或是死去的人,一旦发现活着的就急忙向一个印着十字架的地方抬去,在那里有许多的帐篷,不停的有人在那进进出出,繁忙却又有序。就算是发现死人,这些百姓也没有随处丢弃,反而把他们归到了一起,还在上面撒上了石灰。
随处可见一些穿着白衣服的人再给一些受伤的百姓包扎伤口,还有一些身作黑色劲装和藤甲的人在维持治安,同时还给百姓们发放食物和水。这些看上去像是一支军队,但张尧佐敢用自己最心爱的乌纱帽发誓,大宋绝对没有这样装束的军队。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是哪来的?
这个问题并没有让张尧佐纠结多久,因为他们的到来已经引起了百姓的注意,也传到了“临时指挥中心”。
“属下参见大人!敢问可是枢密使张大人?”两个锦衣卫来到张尧佐面前抱拳行礼。
“本官正是!你们是何人?”这旮旯怎么会有人知道,张尧佐也很纳闷。
“回大人,属下乃国安寺派驻金陵的锦衣卫,这是我等令牌,请大人过目!”
张尧佐仔细查看了令牌标记才问道:“这些都是你们布置的?”
“回大人的话,属下可没这本事,这都是抗震救灾总指挥的功劳,对了,属下在此有圣谕给张大人,圣上命令所有参与救灾人员全部听从总指挥的命令,不得有误!”另一个锦衣卫搭话道。
“臣张尧佐接旨!”
“请张大人随我等去见总指挥吧!”
“好好好,二位带路,本官正想看看是哪位大人得以胜任此职呢!”
“那大人可要失望了!呵呵!”
“此话怎讲?”
“您见了就知道了,就在前面不远处。”
这还真把他难住了,按官位算,整个大宋能够超过自己并不多,而自己却是出发最早的,谁能跑到自己前面去呢?就算是那几个也不能不出来迎接自己吧?
不管怎么说,碰到比自己官大的,恭敬些,多拍拍马屁是没错的,他一进帐篷纳头便拜,直夸总指挥大人指挥有方,能够走到这个分上的朝廷重臣实属罕见,但他就是其中一个。
“这位就是张大人吧!不要客气,快快请起!”
女的?张尧佐抬头看了一圈,还是只有眼前这个女娃娃。
“大人,地上凉,快起来吧!您要是受了凉,民女可担不起呀!”张柔笑嘻嘻地打算拉他起来。
“你是谁?胆敢冒充总指挥大人?”张尧佐猛地站起来,指着张柔诘问。
“呵呵……民女张柔,您如果说的是这个赈灾总指挥,那真是不好意思,正是民女了。”
“你就是那个造……总指挥大人,可你不是被……”
“张大人一路辛苦啦!您说得不错,张姑娘确实被王先由给抓了起来,不过已经被下官救出来了。”就在这时,折惟正听说张尧佐来了,便赶了过来,笑着对张尧佐说道:“来来来,我给两位介绍一下,眼前这位张姑娘正是圣上刚封的抗震救灾临时总指挥,这位大人正是当朝枢密使张大人是也!”
“总指挥大人好!您有什么吩咐尽管提,下官一定照办!”张尧佐从来都没有把自己当成君子,而且当官时日不多,骄横之气还没养成,习惯性的抱大腿。在他看来能让皇上调动野战军千里救人的人,绝对不是一般人,而且眼前这还是个女人,他只用十分之一的脑袋也能猜到自己绝对不能得最眼前这个女人,哄人什么的,自己最拿手了。
“张大人客气啦!不过我这还真缺人手,您来得真是太及时了”
两人客气一番后,张尧佐就按照张柔的吩咐,带着自己带来的军士加入到了抗震救灾的序列中去了。
至于张柔为啥跑到濠州来干这个总指挥,那一切还得从赵祯那一跺脚开始说起……

第118章 越狱无门

话说赵祯当时一听到王宣恩说起“张晓薇”这三字,他这脑子一下就蒙了,想想自个老婆居然跟自己穿到了一个时代,仿佛就像老天爷给自己发了个超级大礼包。这本是好事,可尼玛谁知道到阴差阳错让自己苦苦等了十多年,直到现在才发现老婆的存在,老天爷把自己可忽悠惨了,要是在这期间自己老婆成了别人老婆,那还不得哭死啊!
可想而知,在他能够有幸穿越千年时光,又能够找回自己的老婆,这对他来说有多么激动。这一激动也不打紧,关键是还有人想欺负自个老婆,这种事是个男人都不能忍,必须教训那龟孙。
因此,他是怒发冲冠为红颜,脚踏四海震四方,结果就导致山河震怒……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作为一个皇帝,遇到这么大事,他总不能丢下百姓不管,自顾去找自个老婆吧!
不得已,赵祯只好让展昭带着一个小队的高手连夜出发,他还得留下了主持救灾事宜。虽然赵祯也没有经历过救灾,更没经历过这种大场面,完全是被赶鸭子上架,但相比这些古人来说,他无疑要适合得多。
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好在此次地震发生在冬天,寒冷能够有效延缓疫情的发生,当然,寒冷本身也是一个**烦。为此,赵祯可是亲自给范仲淹针对救灾需要防范的地方进行了提点,像什么防寒、防饿、防疫、安人、安心、安家之类的。
地震发生后的第十天,在得到进一步的灾情情报后,由范仲淹带队的救援主力,万余名野战军步兵,带着主要救灾物资,踏上了南下的船只。在古代,黄金救援时间一说就是句废话,他们能做的就是让活下来的百姓能够真正活下来,重建家园才是他们的主要职责所在。就这样,范仲淹带着赵祯的重托开赴了灾区,临时征集起来的船队和那些自发前往的船队布满了黄河河道……
皇家时报也加急刊印,专门对此次灾难的情况进行了大幅报道,并对朝廷积极救灾的措施给予了高度评价。千年难遇的大地震给大宋百姓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同时也打动了那份埋藏在华夏百姓内心的那份博爱,引得大宋百姓竞相奔走,在皇家慈善基金会的适时引导下,真可谓做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尤其是在各大都市,生活好过一点的百姓都纷纷前往慈善基金会分部献上自己的一点心意,哪怕是小小的一个铜板或是一件旧衣服,那也是承载着一个个爱心的寄托。
可以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