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不咳嗽-第3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对这艘船有点腻了。经过这么多年的亲身体会和研究,洪涛觉得金河造船厂的工艺水平还可以往前迈进一步,并通过建造一艘真正的风帆战列舰展现出来。
在洪涛的记忆里,风帆战舰时代最厉害的战舰就是那些被称为特级、一级战列舰的大家伙。它们的排水量超过了两三千吨,有三四层火炮甲板,配备着上百门火炮。
这种船开出去就是一个能活动的海上堡垒,虽然速度稍微有点慢,但用来装逼是绝无仅有的好船。现在洪涛已经不能驾着船随便出去乱逛了,所以船速快慢不是主要的,适航性、安全性、舒适性,再加上一个气派才是重中之重。他是帝国皇帝,不管去哪儿都代表着帝国的脸面。
其实洪涛更想要一艘巡洋舰,大小和蛟鲨级差不多即可,把舰体拉长、减少火炮数量和水手数量,不光可以提高船速、还能加大不间断航程,更适合在大洋上长途旅行。
这种船型很符合自己的性格,他并不是大舰巨炮的热衷者,他其实啥也不热衷,他只喜欢探索各种未知。一艘带着武装的高速巡洋舰更符合他的需求。碰到敌人太多,可以加速跑掉;碰到敌人比较少,可以追上去利用舰炮去欺负人家。
和巡洋舰相比,战列舰的船体过大、吃水太深、转向也比较笨拙。这种船一般都是做为舰队的中坚火力输出存在,是和敌人主力舰对轰的。它的单独生存能力并没有巡洋舰高,需要团体合作才能发挥它的能力,不太善于单打独斗,更不善于洪涛这种欺软怕硬的风格。
但是这次议会算是铁了心和洪涛作对,他们坚决不批准帝国皇帝用所谓的快速巡洋舰来当旗舰,这种巡洋舰性能再好,也只能作为皇家海军的战舰使用,皇帝的旗舰必须要高端大气上档次!
金河帝国富甲一方,虽然大家没有出去臭显摆的嗜好,但自己国家的皇帝出行,坐一艘豪华大战舰还是必须滴。这是整个帝国人民的脸面问题,不是皇帝个人喜好的问题,哪怕洪涛想自己掏钱建造自己的旗舰也不成。
“好吧,既然你们不怕花钱,那我就勉为其难的奢侈一回。不过咱们事先要说好,这艘大战舰造出来,完全是由国库出资,并且是在我反对的情况下强加给我的,不能以后用这艘船来攻击我的个人品德!不是我要享受,而是为了国家!”相对于有理有据的辩论,洪涛尽管输了,也愿意认头。但是他思想比较龌龊,或者说比较事故,凡事儿都愿意往坏的方面使劲想,更习惯于把身后有可能的漏洞提前补上,哪怕这个漏洞只是理论上的。
堵完了漏洞,洪涛拿着议会的最终决议,又开始发愁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巨型战舰,说起来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容易的很,就连帝国造船厂里一个小学徒工都能白话出来个构想。可是构想终归是构想,真要实际建造出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船型问题不难,有了金河号做实例,稍微改一改船型、放大一圈、加两层火炮甲板就是一级战列舰了。当初建造金河号的时候就是按照战列舰的方向琢磨的,经过了五六年的研发,帝国造船厂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难点,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分分钟可以开始施工。
说到资源,稍微有点小难度,主要就是木材的问题。像这样一艘排水量预计在两千五百吨左右的大船,还是皮糙肉厚的战舰,耗费的木材将是天文数字。初步计算就需要三千棵以上的大料,还不能是普通的松木,最次也得是产自加里曼丹岛的柚木、印度半岛的玫瑰木和马来半岛的大花龙脑香木。
这些木料干湿收缩小,基本不变形,硬度仅次于铁犁木和紫檀木,但是重量又轻一些,还抗虫蛀、抗腐蚀,载荷冲击强度高,是建造战舰最好的木材。而且玫瑰木和龙脑香木还有漂亮的纹理和清香的味道,用它们建造舱室既美观又让人心旷神怡。
可是这些木材在吕宋岛上出产不多,大料就更少了,大部分全得从普吉岛那边转运回来,运输消耗极大。这其实也不是重点,南洋诸国基本上都成了金河帝国实际上的属国,宗主国的皇帝想要几根木料,他们就算把自己的宫殿拆了也得赶紧凑齐。还别提钱,谁提钱这位皇帝就跟谁急眼。
问题是这种战舰造出来结实是结实,适航性也没问题,唯一的缺点就是自身重量太大,光靠风帆推动,估计最高航速能到九节就不错,平时也就跑个六七节。这种速度洪涛坚决无法忍受,连主力舰队都跟不上,这不是累赘嘛!可是按照目前的船只建造技术和现有的材料算,不可能把战舰造得太过细长,木料龙骨没有那么大的支撑强度,海浪稍微大一些,船体就得变形。
洪涛又不能明着违反议会的决议,这艘船还必须够大、够高端!如何在不违反议会决议的前提下,让自己有一艘比较称心如意的旗舰,就成了他每天必须发愁的第一重要公务,其它的事情可以拖一拖,这件事儿不能拖!
“哎呀,我要是能到澳大利亚去砍点杏仁桉就好了!”一琢磨降低船体自重的问题,洪涛头一个想到的就是木料。
在澳大利亚生长着一种叫做杏仁桉的大树,它的特点就是重量比较轻,但坚固程度、耐腐蚀性、载荷冲击强度都很高,收缩性却很小。而且这种树长得笔直且高大,超过一百米不算事儿,是造船的极好材料。
可惜洪涛还没来得及去开发澳洲,这个计划至今为止还没提上日程。他之所以宁愿去遥远的欧洲、美洲探险,也不去看一看澳大利亚这片荒芜的大陆,并不是没编好瞎话,主要还是因为那里的气候太操蛋了。要不就是沼泽遍布、鳄鱼满地跑,要不就是干旱异常、连水都喝不上,很不适合人类生存。
在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的十三世纪,想光靠人力去开发澳洲很不合算,开发出来也没啥用,想要土地去占领加里曼丹岛就可以,没必要绕着大圈子跑到澳洲东南沿海地区去,路程也不近啊。其它的地方连种粮食都种不活,天天吃袋鼠肉也不是事儿。更别提去酷热干燥的内陆地区挖矿了,那些玩意至少也得等有了铁路和火车才能玩得转。
“铁路!?有点意思啊……我先去找齐祖问问,看看他是不是把那玩意弄出来了。如果真的弄出来了,我的大船就有眉目啦!”一想起铁路,洪涛突然一拍大腿,站起身就往外跑。
三百二十六章工字钢
“珠珠姐,咱的皇帝不会是被议会逼疯了吧?自打他打仗回来之后,就一天比一天古怪了。往常他吃药都是把药渣子扔了,现在我发现他偷偷把药渣子藏了起来,然后塞进一个小铜碗里接着吃。吃得身上老有一股子呛人的味道,我看着他都难受。议会里那些人也太没良心了,干嘛要往死里逼他,谁家打仗不死人啊,而且他的弟弟不是也死了嘛。”洪涛这个举动吓了泊珠和塞尼娅一跳,看着那个健步如飞的背影,塞尼娅有点含糊,她觉得洪涛近来很不正常。
“你别瞎想,他根本就不是在吃药,那都是骗人的。他嘴里叼着会冒烟的东西叫烟草,是一种闲来无事抽着玩的东西,他还给我试过,我不喜欢,很呛人。议会的事情你也不要去外面瞎说,咱们这位皇帝啊,不逼疯别人就是好事儿,议会里那些人他根本不怕。我估计他又去找齐祖了,这些天他都在琢磨着如何造船呢,看样子是想出办法来了。”泊珠对洪涛的了解比塞尼娅深刻,洪涛很多事情也都和她交过底。
泊珠确实猜对了,洪涛想起了一个能让帆船长宽比造得更大的办法,但他还不确定能不能成,必须要问过齐祖才知道。这件事还得从铁路说起。几年前洪涛在视察矿山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严重影响产量的问题,就是运输。金河湾的铜矿在金河上游,距离河边还有一公里左右的距离,而且全是山路。挖出来的矿石只能用人背着运到河边的船上,就是这一公里的距离,把矿石产量降低了很多。因为就算挖出来了,没有太多人手也运不出来,只能堆在矿山边上慢慢背,占用了大量劳动力。
面对这个问题洪涛想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硬木铺设轨道,让后用木制的小轨道车往外推。这样就能让矿石的运输变得容易很多,在不增加额外人手的情况下,可以把负责背矿石的奴隶减少三分之二,再把这三分之二的奴隶送去开矿,无形中就提高了近一倍的产量。
在和齐祖讨论如何建造这条木质轨道的时候,洪涛半认真半开玩笑的和他聊起了铁轨的事情。按照他的说法,如果能把硬木轨道变成钢制的,那就不用隔一段时间就去更换木制轨道了,钢轨可以用很久,而且阻力还小很多。至于说钢轨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洪涛不清楚,他没见过。但他知道另一种差不多形状、也可以代替轻型铁轨的型材是如何弄出来的,那就是工字钢。
他当年大学实习的时候,在首钢的轧钢车间待过,而且就是型材车间,专门跟着师傅学习过如何对辊轧完的工字钢做热处理。辊轧设备洪涛没地方弄去,那玩意也不是十三世纪能搞出来的东西。不过洪涛有个土办法来解决,就是靠锻锤来加工预热好的钢锭,相当于初步辊轧成型钢坯,然后再放入模具中一小段一小段的锻打,最终就能获得所需的钢制型材。
不过说起钢轨的时候,金河湾还没有平炉钢,洪涛过完了嘴瘾也就把这件事儿扔在了脑后了。虽然齐祖已经把他说的东西都记下来了,之后还问过几次工字钢的规格问题,但自己却一直没当回事儿。就算齐祖能把工字钢弄出来,火车头呢?光靠人力推着矿车走,钢轨和木轨的区别真不太大,甚至木轨还更经济更有效。
因为木材加工在这个时代相对要容易的多,玩钢轨倒是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情。把一块硬度合适的钢锭,经过几十次预热、锻打变成一截钢轨,光这个料钱就够买回来一大船好硬木的了。
但是现在洪涛突然想起这件事儿了,如果齐祖研究过这个技术,确实也成功了,那自己就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