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第9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我上面所说的东西,您恐怕也可以看出来,赵进和他的集团都充满了野心,也拥有足够的让野心成为现实的能力,他们甚至都没有费心去掩饰这一点。
在欧洲,美迪契家族在寻求对整个意大利的统治,而在握有比美迪契家族更加庞大的财富之后,赵进集团的野心,又怎么可能比美迪契家族更小呢?
我们很快就看到了这种野心的证明。
在经过徐州城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支正在行军的军队。
在之前,看到押送我们的那些人的精悍、齐整、纪律严明的作风、然而却得知他们仅仅只是徐州集团的非正式战斗人员时,我们就已经暗自揣测他们的正式部队将是什么样了,但是直到亲眼见到之后,我才发现原来对他们的估计还是太过于低了。
这些士兵在军官的命令下排着十分整齐的纵队,拿着长矛行进着。这些士兵,都戴着头盔,头发也被简短了,他们还都穿着简单的甲胄,甲胄下面是统一的藏青色的棉布衣服。这种甲胄不同于我在中国其他地方所看到的那种轻甲,而是类似于欧洲式的板甲,除掉那些东方式的装饰元素之外,在我看来他们和普通的明国官兵不同,反倒更像是久经战阵的西班牙士兵。
我问了旁边的巡逻队长,想要弄清楚这甲胄到底是谁设计的,而他马上自豪地告诉我,这正是赵进本人发明的铠甲,并且傲然声称这是全天下最好用的铠甲。
这真的让我有些意外,这究竟是赵进本人头脑中的灵光一现呢,还是他的身边也有其他从欧洲过来的人的指点?如果是后者,那就有些令人担心了,有可能某些异端先于我们对赵进产生了影响,我不禁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同时,虽然只是远远旁观,但是我们看得出来这些甲胄的质量都不错,显然赵进将他的那些铁器作坊的最好产品都交给了他的部队使用。而赵进的庞大财富,也使得这些人成为了我在明帝国所见到的装备最为优良的部队。
在我们和其他许多看热闹的乡民的围观下,这些默默无声、然而服装整齐而且鲜明的部队,无视了冬天的寒冷,整齐划一地行进着。他们动作显然经过了良好的训练,而且身材也强装魁梧,无形中给我们带来了精锐军队才能给人带来的那种压迫感。
这些士兵专注的神情,让我不禁想起了激战前战场的缩影,在徐州城巍峨的城墙下,反而显得诗意盎然。在静止的时候,军队士兵们好似在效法四周的建筑,所有的部队都岿然不动。观众不由自主地把这些人墙与这些石墙相比较。冬天的阳光倾注在百年老墙和这些人墙上,照亮了无数张黝黑的脸,每一张脸都记录着昔日的枪林弹雨,每一张脸又都在紧张地注视着未来的刀光剑影。
看着头盔下这些认真投入的年轻面孔,我不禁又想到,难道赵进和他的亲信们武装了这样一支军队,仅仅只是想要用它来守卫自己的既得利益吗?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押送我的巡逻队长艳羡地看着这些人,说他自己本来也是其中的一员,只是因为在前阵子的战斗当中受了伤,行动不便,所以才被从军队当中转出,成为了维护治安的巡逻队长。
没错,我这时才知道,原来在近几年当中,赵进已经挫败了明帝国内各种势力甚至明帝国本身的压力,几次击垮了明帝国朝廷纠集起来的镇压部队,甚至通过自己的庞大势力还开始了对外扩张。
这下,我终于知道一路上所看见的这些平民们,他们自信心的来源了——当人们知道自己这一边拥有一支明显优越于敌人的常胜军队时,人们还用得着担心什么呢?
赵进维护了秩序,所以他们只拥护赵进。
我们很快就知道了巡逻队长并没有说大话,他确实曾经是战斗部队的一员——因为和那群士兵接触了之后,他突然认出了这支小部队的带队军官正是他当年的战友,两个人很快就亲热地寒暄了起来。
而在我们的请求下,巡逻队长也将我们介绍给了这位带队军官,不过,这个军官态度和亲切的巡逻队长有些不同,他和欧洲的军官一样,态度矜持而且带有某种傲慢,总之,他不怎么和我们搭话,也不喜欢回答我们的问题,这也给我们泼了一盆冷水,原本我们是想从他那里更多地得知赵进集团军队的信息的。
不过,我们些许的遗憾很快就得到了补偿。
两个前战友亲切的寒暄结束了之后,军官因为职责所在,必须带自己的部队离开了,在离开之前,他将他的一部分军需品赠送给了巡逻队长——好吧,我们不用遮遮掩掩了,这些军需品就是烈酒。
当接过这些烈酒的时候,押送我们的巡逻队员们几乎个个都欢呼了起来,好像得到了什么重大的礼物似的。毕竟,在冬日的出行和行军当中,没有什么比烈酒更加能够振奋人心的东西了。
巡逻队长也没有忘记我们,他也送了几瓶酒给我们。虽然身为教士我们不得酗酒,但是仁慈的天主并没有剥夺我们从酒当中获得一些慰藉的权利,我们早已经在寒风当中感觉有些瑟缩了,于是,我们没有经过什么推辞就各自喝了几口。
第1093章缺铜
在见面之后,汤若望和他的教士同伴们就被圈禁在了火器工场的区域内,火器工场这片地域已经被完全封锁起来,除了路易主仆二人和那个老麦之外,其他所有的洋人都严禁离开这片区域。
不过这种形同软禁的生活并不艰苦,食宿颇为优渥,环境也很干净,但让汤若望等人不怎么习惯的是,他们每天都要被询问,问欧洲的局势,问他们掌握的知识,问他们知道的一切一切,这样的询问虽然很和气,可时时刻刻有人记录,让教士们总是想起法庭和监狱里的拷问。
在这枯燥的问答过程中,教士们明显能感觉到,说自己懂得天文和数学方面的知识,盘问他们的人往往不耐烦,可说起火器制造和机械方面的,对面往往来了兴趣。
让教士们最不舒服的一件事,就是身为来自欧洲,同一个信仰的那位路易,没有丝毫作为同胞教友的自觉,很多次参加到询问中,而且语气比徐州这边的汉人更加严厉,不留任何情面。
和他们从澳门一起来到这边的向导刘维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按照他的话讲,眼下的徐州看起来不似人间,完全不是他记忆中和传闻中的那个徐州,或许来自京城的大明官员能知道的更多,可他们在来到徐州后就再没有见过。
这些官员是被驱逐了?还是被软禁了?教士们私下议论的时候有种种猜测,不过他们都避免去想那最坏的结果。
汤若望和随行的教士们不知道,和他们一同被抓获的官员以及其他人等也不知道,在他们离开清江浦之后,清江浦向北的运河河段,在清河县和桃源县之间的某处,几艘漕船发生了倾覆。
这段运河也是冬日漕运向北的末端,因为过了泗阳那边,运河就已经结冰封冻了,这个时候的河水并不深,不过船上的人比较倒霉,全被淹死在河中。
船上的漕丁运兵或许害怕罪责,在沉船被发现之前就已经不见了踪影,天知道跑向何处,南直隶江北这边是漕丁们的大本营,他们彼此遮掩掩护,找人是不要想了,得罪漕上更是天大的麻烦。
运河上的案子,有油水的清河、桃源两县衙门都是争先恐后,没油水的则是互相推诿,这一次运河里几十具浮尸,而且没太多财货,两县捕快的效率却不慢。
一具具浮尸被打捞上来,沉在河中的大炮也被打捞上来,看到这几千斤的铁家伙,大家大概猜测出倾覆的原因。
漕船重心高,这段时间南直隶江北又在刮风,很可能风一吹,漕船摇荡,因为这几千斤的火炮在船上,一旦摇晃太大,就没办法止住,然后势头太猛,船上的人来不及反应,看船上这些人的样子恐怕都是不会水性的,漕工水手能逃出来就不错了。
至于其他几艘船为什么也翻了,十有八九是因为风大浪大,船只碰撞,酿成这一桩惨剧,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漕船被翻过来之后停泊在岸边,两门大炮也被拖到岸上,就地搭了个棚子,由本地民壮守卫,不少百姓都过来看新鲜,啧啧惊叹,居然还有这么大的火炮,这几千铁干什么不行,何苦糟践做这个。
至于这尸首那更是轰动两县,居然有来自外洋的番人,那些高鼻深目看着和鬼怪差不多的番人,虽说在水里已经把尸首泡胀了,可还是能分辨出来,这些番人不是信自家的什么神仙吗?还不让人拜祭先人之类的,这次遭报应了。
按说冬天天寒,尸首可以存很久,等待上司衙门的刑名仵作之类的过来,可又出了一桩稀罕事,看守尸首的民壮非说这些番人尸体闹尸变了,其他被溺死的人也都看着古怪。
这消息一传出去,清河县和桃源县顿时闹腾起来,好好过个年,怎么能让这外洋的鬼怪晦气了,何况一旦尸变,这几十个妖魔鬼怪闹将起来,本地要遭大祸的,这最近的法师也要去徐州云山寺才能请到,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好用的法子就是把这些尸首一把火烧了,化成灰之后再也没办法作祟。
牵扯到番人,据说捞起的大明人士里还有穿官袍的,这案子非同小可,不说凤阳巡抚这边,南京刑部搞不好也要来人的,可地方上群情激愤,这势头谁能挡得住?
再说了都是乡里乡亲的,这尸变之类的又牵扯到自家地头,捕快差役们阻挡的都是三心二意,甚至暗地里帮忙都是有的。
这么一来二去,停尸的棚子被人堆积柴草,点火烧了个干净,为了将妖孽彻底烧光,甚至还泼上油脂,熊熊大火把一切都烧成了灰烬。
地方上对这些也没有隐瞒,来龙去脉都在公文上说得明白,不管是淮安府、凤阳巡抚又或者是南京刑部,甚至是京师那边的有司过来查问,一切都是如此,尸首连同衣服行李之类的都已经化为灰烬,船只和火炮仍在。
消息南下北上花费一番周折之后,京师终于确认这是派到澳门那边采买火炮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