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历史穿越电子书 > 武大郎新传 >

第366章

武大郎新传-第366章

小说: 武大郎新传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寿现在对什么画其实并没有兴趣,经过方才与武植的交谈,让他颇为失望,他没想到武植有如此大才,眼界却是如此短浅,胸中也无什么抱负,是个没有志向的庸人!

    庸人,这是周寿给武植定的性。

    在他看来,一个人就算有经天纬地之才,若无远大的志向,只知道守着老婆孩子,守着家中的一亩三分地,不思进取,这种人就是庸人。

    周寿怅然若失的叹了口气,他觉得武植是庸人,他知道他自己也是庸人,空有一腔远大志向,却偏偏没有武植那样的本事,还抱守着一分无用的清高,不是庸人又是什么?

    进了里屋后,武植抱出一个大木箱,随后掀开箱子,取出了里面平铺的纸张。

    周寿微眯着眼睛看着武植的举动,他的眼神已经不似之前那么热切了,多了几分冷淡,和轻视,就像看别的商人一样。

    “先生请看这张。”

    将画作小心的放在书桌上,武植拿去遮挡,将第一张画交到了周寿手上。

    这张画的纸有一方小茶几那么大,除了中间部分被画的有些灰黑外,其余部分全是白纸。

    周寿缓缓展开画卷,他本就兴趣缺缺,只想敷衍扫几眼了事。可是当他的目光扫到那画卷上的时候,原本半闭的眼睛突然睁的溜圆,脸上也布满了惊异之色。

    “这……这不是你吗?”

    周寿瞪着眼睛,一会看着武植,一会又盯着手中的画,满眼的不可思议。

    “正是我,这张画就是按照我的样子画的。”武植微笑着,问道:“先生,你看这画如何?”

    那画纸上正是武植的素描画像,铅笔勾勒描影下,画上的武植像惟妙惟肖。

    周寿依旧处在巨大的震撼当中,他没有回答武植,而是小心的放下那画,又颤颤巍巍的去翻桌子上其它的那些画作了。

    桌子上的那些画内容很千奇百怪,花草鱼虫,各式家具,人像都被铅笔画在了上面。

    半柱香过后,周寿终于看完那些画作,看完后,他已经满头大汗,扶着桌子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武植面带笑容,没有再问什么,而是给周寿奉了一杯凉茶。

    “这个,是什么画法?”

    周寿语气很重,可想而知他内心是多么汹涌了。

    “这叫素描。”武植淡淡道。

    “素描?”

    “对,就是素描,用铅笔画的。”

    说着,武植从书桌笔筒里拿出一只削好的铅笔,递给了周寿。

    周寿拿起铅笔,在自己手背上划了一道――只有一道白痕,并无笔迹。

    “要在纸上划才能看见。”

    说着,武植抽出一张画,在拐角用铅笔画了一道。

    “别!别啊!”

    周寿见武植居然在画作上乱涂鸦,顿时急了起来。

    “呵呵,没事,都是学生的作业,又不是什么值钱玩意。”武植随口道。

    “什么?你说这些…这些画都是学生画的?”周寿难以置信道。

    “是啊!”

    “可是,他们怎么会有如此高的绘画技法,而且画的如此之像,当世又有几人能做到?武植,你莫不是在说笑?”周寿质疑道。

    武植笑了笑,学生们学了几个月素描,如今已经能基本按照透视法勉强画的像了,但是武植这么久也是跟着大家一起学绘画的,在他看来,这些画作虽然很像,但是一些光线阴影的运用还是很生疏,除了谢清的画还不错外,其余的水平真心不怎么样。

    不过周寿毕竟第一次接触这种画,惊讶也难免了。

    武植回道:“这些画确实是我学生画的,而且他们每个人画什么都能画的很像。先生你倒是说说,这些画哪里好呢?”

    武植知道素描最大的优势就是画的像,他也知道,古人看到这么像的画作一定会惊为天人的,但是从艺术的角度分析,画光像是不够的,他请周寿来鉴赏,就是为了彻底搞清楚,素描画比现在的水墨画有什么具体的不同,强又强在哪里?还有什么不足的。

    周寿像看怪物那样看了看武植,眼里又闪过一道惋惜和失望,因为他知道,武植在青州学院教的就是绘画,那么这些学生的画都是武植教的咯!

    “这素描画画的宛如实物,光这一点就是传统水墨丹青写意不能比的了,但是最为让人惊奇的是此画中将工笔画的技法运用到了极致,实属高手风范,武植你说实话,这真是学生画的吗?”周寿还是不敢置信。

    “确实是学生画的。”武植问道:“工笔画是什么?”

    深深的看了看武植,周寿解释道:“所谓工笔画,就是设计建筑图纸匠人常用的一种绘图技巧,直到本朝才刚刚融入传统画中不久,当今官家就精通此画法,是个中大家!简单来说就是根据景物及人物的远近,画在画纸上的人物和景色就有大小明暗之分……”

    详细解释工笔画法后,周寿继续道:“这种画法在唐朝时候就没有人会用,包括画圣吴道子,我家中有一副唐朝的御撵图,有空拿给你看看,那画中人物虽然惟妙惟肖,不过远近人物与树木马车都不成比例,这就是不通工笔画的结果。”

    被周寿这么一说,武植了然了,敢情工笔画就是素描中常用的透视法嘛!而且听工笔画的运用,明显没有透视法来的简单。

    透视法只要拿个铅笔头比划比划在画纸上标好线条就好了……

    “如此说来,先生觉得这些画作能否登堂入室?”武植沉声问道。

    “能!太能了!就算当朝国手官家亲来,也定然会赞不绝口的!”周寿肯定道,旋即他看着满脸意味深长笑容的武植,又不解问道:“你打算做什么?”

    “不做什么?”武植嘿笑了下,悠悠道:“打算过几天在青州办个画展!”
………………………………

第430章 大宋第七贼

对于武植办画展的事情,周寿听武植解释清楚了“画展”这个名词后,倒是十分赞同的,这样有助于素描这种新式画法在大宋传播。

    武植笑笑没有说话,而周寿自从将武植定性为胸无大志的庸人后,也对武植不冷不热的,话不投机半句多,送了周寿一张画作拿回去研究后,武植便亲自为他在学院整理出了一座僻静的院落住下了。

    武植让周寿当了青州学院首席副院长,他家学渊远,本人更是学术大家,如今又领了太师官位致仕,学院上下对于他当副院长自然是服气的很。而且,正因为有周寿的加入,青州学院在学术界的份量又重了几分。

    所以,对武植的各种殷勤,周寿只觉得理所应当,并无太多客气。

    他看武植的眼神,始终带着一丝失望和轻视。

    对此,武植只当什么都不知道,周寿对他只是“恨铁不成钢”而已,并不是真的讨厌,只要周寿好好在青州学院教书做学问,继续为百家复兴运动摇旗呐喊,哪怕他再看不起武植,武植也无所谓。

    从周寿的小院里出来后,武植遥望着蔚蓝的天空轻嘘了一声。

    周寿如此目光深远,他却没有看出眼前武植办画展的真正目的所在。

    想不到周老夫子也犯了文人们总摆脱不掉的老毛病――好高骛远!

    武植办画展,打响素描画法,以及后来油画画法的名气,为的就是借此契机开始向大宋朝局涉及。

    说白了,这些画就是武植的跳板,只要这些画在大宋造成的轰动越大,那么武植就有机会借着这些画,扶摇直上。

    至于为何能凭借这些画打入朝局,其实武植也是有“前车之鉴”的。

    谈这些“前车之鉴”之前,就不得不提一位才华横溢,风流多情,史上第一帅的皇帝了――灵儿老爸,武植未来大岳父,当朝官家,历史上的宋徽宗,赵佶。

    这位皇帝浑身的艺术细胞,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水墨丹青无所不爱无所不精,而且生性放荡不羁,渴望自由,当然所有这些品性特点放到一位皇帝身上,那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但是放在任何一位普通人身上,那就是无数耀眼的天赋和才华。

    当朝六贼之所以能如此受宠如此飞黄腾达,几乎都是因为摸准了皇帝的这些性格。

    蔡京靠一手连皇帝都为之拜倒的书法,加上和皇帝几乎相同的时尚品味,让皇帝对他十分欣赏;童贯靠着独到的眼光和强横的手段四处为皇帝搜罗名画,也让皇帝很喜欢他;朱家也是靠着为皇帝搜罗奇石发达的;王黼不用说,他是皇帝的铁哥们,除了他,谁敢踢皇帝屁股?而皇宫里的那个隐相梁师成之所以握有大权,就是因为皇帝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无暇打理朝政,把朝政都交给他处理,所以他稍微耍点心思就有大权了。

    ――这些都是武植的“前车之鉴”。

    娘的!武植早特么看透了!想要在昏君当道的大宋朝局中出人头地,靠能力爬只有喝西北风的份,唯有投皇帝所好,才能快速掌握权势。

    这个道理,大宋朝无数人都懂,但是当朝皇帝品味太高了,又什么都有,一般人能拿出什么讨他欢心?

    偏偏武植有这个优势,皇帝爱画更甚爱奇石,他画的鹰,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无人能出其右,只要武植的素描画名气打出去,不愁皇帝不主动送上门来!

    试想一下,当徽宗皇帝看到那样真实的素描画,或者油画的时候,他会作何反应?

    ――虽然武植远在青州,但是他却有办法让皇帝看到那些画。

    给李师师的木盒里面就是这些画,而尽管武植没有任何要求,但他知道李师师一定会给皇帝推荐这些画的,画都是小谢清亲手画的各类素描,还有几张油画!

    油画目前青州学院里还没教,因为武植也不会……他最多和学生们一起学些素描而已,油画的概念武植只是告诉小谢清,他摸索着练习几个月后,居然已经画的有模有样了,到让武植大为惊喜。

    有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