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新传-第3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武植也是优先考虑为青州军装备这种马的,可是这种马在辽国就是军备物资,管制极其严格,武植没搞到……
不过现在,倒便宜了武松,乱军骑这种短小精悍的蒙古马逃命,就没有半点优势了。
蒙古马跑的不如汗血马快!
所以武松才有信心追击到耶律达葛里。
…………
武松带领的五千轻骑兵像长虹一样势如破竹,约莫半个时辰过后,拐过一个路口,就远远的看到了前方狼狈逃窜的乱军骑兵,乱军骑兵大概也有四五千人,见宋军出现在后面后,乱军明显被吓的不轻,逃跑的速度又快上了几分。
宋军这边速度依旧快如闪电,任凭乱军如何抽打战马加速,可宋军还是不断的和乱军拉近着距离。
渐渐的,武松身边的花荣张弓搭箭已经可以射到最后面的乱军了。
乱军背后骚乱四起,忽然,最后一部的乱军像是得到了什么命令,齐刷刷的勒住马调转马头,迎面向着宋军反冲杀了过来!
武松冷笑一声,既然有一部分乱军返身阻挡宋军,这就说明耶律达葛里必在其中了。
之前武松还有些担心耶律达葛里会不会冒险分兵逃跑,现在看来担心多余了。
乱军冲杀回来,武松战马速度丝毫不减,迎面手刃了一个敌军后,便挥舞长刀左劈右砍的开路继续追击前方的耶律达葛里了。
身后骑兵似乎都有着默契一般,也立即分为两拨,一拨由索超带领和那些乱军缠斗在了一起;一波为首的是花荣卢俊义,他们丝毫不贪战,都是冲杀几下便紧紧跟着武松继续去追击。
宋军穷追不舍,之后乱军前部又分拨了几批骑兵试图拦住宋军追击,武松却依旧不减速度,战马交肩而过,鲜血喷洒,数颗人头被武松削掉,紧接着他便又接近了前方奔逃的乱军几分!
――还在逃跑的乱军已经只有几百人了,武松甚至已经看到了耶律达葛里那狼狈的身影。
一个时辰过后,花荣卢俊义已经分别停下和乱军缠斗,还在武松身边继续追击的骑兵只有一千人左右,而武松前面几乎近在咫尺的耶律达葛里所带的骑兵,只有寥寥几百人而已!
“杀!”
两队人马一追一逃,速度快到了极致,前面不远处就是一上坡路,武松瞅准机会,冷喝一声,宋军骑兵突然冲刺杀进了乱军队伍中。
耶律达葛里就在这里面,武松大开杀戒,一把镔铁长刀气贯长虹,使在他手里宛如神兵,乱军拿刀去挡刀瞬间被劈穿,拿枪去戳,枪瞬间被挑飞,武松一刀下去,必斩一人!
盾牌盔甲在长刀面前犹如豆腐一般完全不起作用。
“武松!纳命来!”
一声爆喝响起,耶律达葛里知道难再逃掉索性转身和武松拼了起来。
耶律达葛里手持黑铁长矛,与身边的四名主将一起向武松合围杀了过去。
原来武松冲的太猛,已经深入对方队伍中间,外围宋军骑兵虽然作战英勇,但是一时还冲不进来。
五对一,周围还有诸多乱军骑兵伺机偷袭,武松的处境很危险……耶律达葛里残忍的冷笑了下,他就算跑不掉,也要拉武松当垫背的!
事情都是相对的,这个处境在别人看起来很危险,但对于武松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杀!”
四位乱军猛将招呼各式兵器齐刷刷的或砸或刺或劈或扫向了武松,几乎避无可避,武松丝毫不慌,只见他猛的一拍马背,直接飞身跃起,躲开了下面的长枪,然后横扫一脚,踢开了狼牙棒和朴刀,最后手中长刀飞扫,将劈向自己的巨斧挑开!
下一瞬间,武松刚落地,一柄黑矛就向他心窝刺了过来!
武松冷瞥了下刺黑矛的耶律达葛里,他知道方才自己若不是跳下马的话,这柄黑矛刺的就是马腹了!
耶律达葛里他们第一招就是为了逼武松下马,而武松本也打算下马,又何须白白折损一匹战马?
武松闪退了几步,躲开了长矛,耶律达葛里等人见武松下马,顿时面露喜色,他们这么多人骑马居高围杀一个落地的骑兵,哪怕这人武艺再高,也必死无疑了!
没有给武松任何间隙,下一刻他们便对武松举起了屠刀。
而当他们举起刀的时候,他们的脸色突然变的惨白了起来。
因为武松不见了!
不!不是不见了,他正在快速移动着,只是身法太过诡异,才让人产生消失的错觉!
“啊!”
“啊!”
“啊!”
………
紧接着就是数道惨叫声响起,这些惨叫是耶律达葛里身边的四名猛将发出的,当耶律达葛里寻声看向他们的时候,他们的胸口都在往外飚着血!
一刀贯穿心脏!
而且就在片刻之间,连杀四人,还有一将没有叫出声,那人正在用双手捂着脖子,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他的脖子也在飙血!
“咚!”
四人同时翻身落马!
武松刀尖滴血,身后乱军骑兵吓的动弹不得,耶律达葛里惊怒之下,恶胆横生,他歇斯底里的大吼一声,黑铁长矛以雷霆之势刺向了武松。
武松没有躲闪,甚至没有看那黑矛,他淡淡的看着耶律达葛里,眼神冷酷至极。
就是这个人,毫无道理的冲到大宋烧杀抢掠,肆意妄为,让大宋数十万百姓受战火之灾,让大宋禁军折损数万儿郎!
“该杀的!”
怒喝一声,武松一把抓住黑矛,来势如电的黑矛“戛然而止”,在武松手中似乎从来不曾动过一样。
耶律达葛里大骇,黑矛像插入了钳子中一样,怎么拔都拔不出来,他刚要松手,谁知武松那边突然发力,一把将耶律达葛里整个人都挑到了半空中!
“啊呀呀!”
武松少有的大叫一声,手上黑矛用力往上一戳,耶律达葛里肥胖的身躯便被抛了起来,然后横着身子往武松所在的位置落了下去。
当耶律达葛里快落到地上的时候,武松照头飞踢一脚,瞬间将其踢的直起了身子,而后武松横起长刀,猛的一挥!
鲜血喷射到空中,一颗人头绕着圈的在空中飞了几圈,然后砸落到了地上的烂泥里。
斩首!
此时,乱军大多已经被宋军击杀,其余人见主帅被斩顿时没了斗志,缴械投降了。
耶律达葛里终于死了!
武松站立不动,静静的看着地上的头颅微微摇了摇头。
他知道,生擒耶律达葛里比直接杀死更为有利一些。
他本可以生擒的。
但是,如果再让武松重新选的话,武松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斩杀此贼!
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
第421章 终结
耶律达葛里虽然已经被杀,可是河间府还在乱军手上,那里驻守的乱军将领是耶律达葛里的副帅同样是耶律姓的耶律齐。
不过乱军主力已经被歼了大半,剩下河间府那两万人也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武松斩杀耶律达葛里后率领轻骑兵继续前进,到傍晚的时候顺利和林冲鲁智深他们所率的宋军在河间城外汇合。
四万宋军雄赳赳气昂昂,到了河间府外却并没有急着一鼓作气攻城,而是就地驻扎了起来。
其实武松只要把耶律达葛里的死讯传到城内,那么乱军军心必然大乱,趁机攻城绝对能排山倒海般的拿下河间城,但是再怎么压倒性的攻城宋军也难免有死伤,武松并不想宋军做无谓的牺牲。
所以,大军在河间城外驻扎后,武松便派使者把装着耶律达葛里首级的盒子送到了河间城内乱军守将耶律齐的手中。
同时送过去的还有一封劝降书。
此时此刻,乱军守着孤城一座,面对着四万精锐宋军,已经是必败无疑的局面,没有任何的侥幸,武松相信,城内的乱军会投降的,他们没有任何坚守的理由。
因为这片土地,这土地上的百姓本就和他们没有任何瓜葛。
…………
武松没有多等,经过一晚的时间,第二天早上,河间城门大开,两万乱军在耶律齐的带领下出城投降,出城后,乱军下了战马,放下了兵器,耶律齐独自一人走到宋军阵前,十分谦卑的向武松递交了降书。
武松沉着脸接了降书,随后指使一支队伍前去收缴乱军的马匹和兵器。
至此,河北乱军彻底平定!
身后四万大军齐声大喊,颇有耀武扬威之意,各个主将们也一脸的骄傲,而那些降兵们则是一脸的惨然。
武松没有制止士兵和部下的耀武扬威,这种时候,他们应该耀武扬威,而那些侵略过大宋的降卒,也应该受到这种嘲讽……不杀他们已经是恩典了!
“进城!”
两万降卒自有部下去接管,武松大手一挥带领大军浩浩荡荡的进了河间城。
虽然进城前武松等人耀武扬威了一番,可是他对耶律齐等乱军降将,以及降卒们还是给予了应有的尊重和善待,宋朝乃是礼仪之朝,历来对降将降卒都是优待有加,这也使得很多外族人世世代代都在大宋扎了根。
尤其是西夏边境和辽国边境这一带,宋开国以来,历代都有外族的忠臣良将涌现,最著名的就是杨志他们祖上杨家将,杨家将里面八十挂帅的佘老太君就是党项人!她的娘家位于西北边境的佘城,里面由党项人的家族世代驻守,为大宋抵御西夏党项人的入侵立下了汗马功劳!
如今大宋西北军之中,有近一半将领都是党项人,而现在这个河间府中,也有近一半的大宋百姓是契丹的血统。
但是,这些人确确实实的是大宋子民,而且比一半汉族人更为对大宋忠诚。
这种现象其实很好理解,就像后世的中国的朝鲜族人,他们和韩国人是同一个种族,文字语言民族传统都一样,但是这些人就是咱们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