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新传-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学生们自视甚高,看不起那些外地过来赶考的学子。而外地来的学子同样也不把太学生这群官二代放在眼里,所以两拨人时常针锋相对,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这群文人们针锋相对无非就是对喷。
其实太学里面也不都是官二代,国子监里面才都是官二代。
在很多朝代,国子监和太学其实是一回事,在宋朝一开始,也是只设有国子监,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但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说白了,国子监不过是官二代们取得国子‘解试’资格,以参加礼部贡院考试的地方。
范仲淹时期的庆历新政改革学政,扩大学校教育,以国子监房屋‘狭小,不足以容学者’,便奏请在东侧的锡庆院设立太学,从八品以下官员子弟和平民的优秀子弟中招收。其中最优秀的二百名为内舍生,由国家供给饮食。其余为外舍生,饮食自理、但亦不收学费。
总的来说,这些抱团其实就是汴京本地以太学生为首的学子群体,和外地来汴京的学子群体之间的相互看不惯而已。
――――
“嘿!”
突然,武植肩膀被人从身后拍了一下,武植顿时打了一个激灵,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面白眉清目秀,却蓄着小胡须的书生正笑嘻嘻的站在自己身后。
“灵儿,你吓死我了!”
武植拍拍胸脯,来人正是灵儿,这次她又男扮女装,而且还贴了胡须,绕是武植也差点没认出她。
不过灵儿出现,武植还是很开心的,拉着灵儿的手,让她坐在对面,武植笑眯眯的仔细盯着灵儿看了起来。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武植发觉灵儿这张精致小脸,自己怎么看,都看不够。
灵儿也支着桌子,双手捧着脸蛋,歪着头,大眼睛忽闪的盯了武植好一会儿,才不怀好意的对武植笑了笑。
“武大官人最近这些天可潇洒的很呐!我听说你还见到了李师师姑娘?”
武植顿时流下了一滴冷汗,嘿笑了下武植道:“灵儿你不要误会,我去可是为了办正事的……而且最后还被人家奚落了一番呢……”说着,武植对灵儿露出了无辜的小眼神。
“好啦!瞧你紧张的,构儿都告诉我啦,你是为了酒坊的事情。”灵儿甜笑着,勾了勾武植的鼻尖,道:“只是那个李师师太过傲慢了,居然对你如此无礼,以后我找机会捉弄她替你出气!”
灵儿一脸的护短相……
武植幸福的笑了笑,摆手道:“无妨无妨,有灵儿关心我,那我宁愿再被她奚落一番,嘿嘿!”
白了武植一眼,灵儿便不再提这一茬。
“对了,听构儿说你有要紧的事情和我说,该不会是……”
灵儿的话还未说完,大厅里面突然传来了一声怒喝。
“你们说谁土包子呢!”
武植和灵儿目光都被这愤怒的质问吸引了过去,只见一个年轻学子涨红了脸,正怒指着一帮神态倨傲的学子。
“连得意楼的酒菜都能让你们这么兴奋,不是土包子又是什么?”
“是啊,这种酒菜在我们汴梁很普通而已……”
一听这口气,明眼人都知道又是汴京的太学生们和外地的学子们相互扯淡了……
武植也苦笑了下,太学生们明显是为了打击外地学子故意夸张,纵然是在汴京,得意楼的酒菜也一点都不普通。
“你们……”
果然,外地学子听了这话一个个面红耳赤,倒是中间几名山东过来的学子脸上很是淡然。
不过事情一挑起来,两拨人顿时分成两派互相嘲讽了起来,都是年轻气盛的人,谁都不让谁,整个顶楼一片嘈杂。
武植正打算拉着灵儿离开,谁知道灵儿偏偏喜欢这种激烈的场面,对武植古怪的扮了个鬼脸,灵儿便冲到了两拨人中间。
“停!”
灵儿嗓门清脆,大吼过后就是大鹏展翅的举起双手,两拨人竟然真的被灵儿给震的安静了一瞬间。
“咱们都是文人,这样大吵大闹岂不是太失风度?”灵儿趁机环顾两边劝道,清了清嗓子,灵儿继续道:“不如这样,我们都是要准备秋闱的,不如来比试下文采,来个文斗定输赢,如何?”
灵儿说完,便不自觉的站到了外地学子那边的阵营,看来灵儿是打算帮外地学子了,武植虽然不打算掺合,可是也瞧瞧站到了外地学子阵营的后面。
被灵儿这么一提醒,两派人都眼睛一亮。
“好!就文斗!让你们这帮土包子见识下我们太学院的厉害!”
“哼!谁输谁立刻离开这里!”
“不止离开,还要把这酒钱全部给付了!”
外地学子出身富贵的也不在少数,闻言立刻答应了下来。
灵儿见两拨人都接受了自己的提议,立刻满脸兴奋的冲后面的武植眨了下眼,武植无奈笑笑,对于这种文斗,武植却是兴趣缺缺,无非是和那晚词会差不多。
而武植肚子里已经没多少干货了……
两拨人各自回到自己的座位,然后以大厅中央为线,泾渭分明的对峙了起来。
“说吧,想比什么?”20985673
………………………………
第248章 文斗对联!
店里的伙计开始流水价的摆上各种干鲜果盘、花雕蜜饯之类。两边人马已经迫不及待了。
“为了省时间,就对对子吧!”
灵儿抢着提议道,看来这妮子是想玩对对子了,所以刚才才会那么积极。
“只管出对就是。”
太学生们一脸的满不在乎,根本没把这群外地的学子放在眼里。
“我出‘雨’。”一个太学生率先出题道。
“我对‘风’。”灵儿可不会让人抢了她的风头,立刻代表外地学子出列迎战道。
“我这是‘杏花雨’。”
“我这是‘杨柳风’。”
“吹面不寒杨柳风。”
灵儿才思敏捷,片刻之间便掌握了主动,几句工整的对子也引得身后外地学子纷纷叫好喝彩!
都是外地四面八方的学子,灵儿虽然是他们的阵营,他们不认识灵儿也没人觉得不妥。
“别急没完。”那人又道:“沾衣欲湿杏花雨,红雨。”
“接着就是。”灵儿嘿笑道:“吹面不寒杨柳风,绿风。”
“沾衣欲湿杏花雨,红雨落后结青果。”那人使出最后的杀招。
“吹面不寒杨柳风,绿风吹过飘白绵!”灵儿不假思索,如有神助的对道。
此对一出,对面那和灵儿对的人顿时一脸的局促,显然,他已经词穷了。
而太学生那边众人也都微微变了变脸色,出师不利,这第一阵竟然就没拿下,他们自然脸上无光。
就在太学生一众人为首的那个准备亲自上场的时候,却被一人拦住,笑道:“杀鸡焉用牛刀,周兄,还是让小弟先来吧。”
太学生众人一看出来这人,登时大喜,都道‘这下妥帖了’。
武植暗地拽过来一个小二询问清楚了那两人的身份,出列的这个叫朱纯,乃是当朝龙图阁大学士的小儿子,文采在太学院也属一流。而那个为首的名叫周达,是当今文坛领袖周彦邦的孙子,才学更是过人。
提到周彦邦,武植又是一阵意味深长的微笑……
便见朱纯轻摇折扇,缓缓踱步到阵前,抑扬顿挫道:“柳线莺梭,织就江南三春景。”
“云笺雁字,传来塞北九秋书。”
这次接对的不是灵儿,而是外地学子中一名白衫书生。
“花坞春晴,鸟韵奏成无孔笛。”这是把鸟鸣声比作无孔之笛。
“树庭日暮,蝉声弹出不弦琴。”
白衫书生寻思了好一会儿,才对上来,这是将蝉声比作无弦的琴声。自然得到他身后同仁们一致的喝彩声。
“朱兄来点难的。省得让他们小瞧了咱们。”太学生们的人大声道。
这时候,楼下的士子书生都被吸引过来。观看这场龙争虎斗。朱纯冷笑一下,便合上纸扇,缓缓吟道:“钟鼓楼中,终夜钟声中不断。”这看似平淡的一联,实则暗藏杀机。因为联有三个同声。钟,中。终,而且钟和终字都出现了两次。
白衫书生满头是汗,不得不败下阵来。满脸羞愧的对为首的几名外地学子道:“我输了……”
“已经很好了。”众人笑道:“看你会之兄的。”
灵儿似乎有妙对,伸长了脖子蠢蠢欲动,却被武植给按了下来,因为武植发现太学生那边已经有人满眼怀疑的盯着灵儿了,为了防止灵儿暴露身份破坏这场有些精彩的文斗,武植只好哄着劝着压下了灵儿。
这次外地学子那边出来的名叫“会之”的人,是一名青衫书生,书生面如冠玉,气宇轩昂,随意的反拿着纸扇,倒是个颇有个性的书生。
这群外地学子们都进京来没多久,这个叫会之的年轻学子能这么快就被这些人推举,倒也证明其文才不凡。
“朱兄的上联是,钟鼓楼中。终夜钟声终不断。”会之淡淡一笑,推开窗道:“小弟的下联是。金科场近。今日金榜尽题名。”
众人先是一愣,待品过味道后,不禁爆发出震天的喝彩声,不光是外地学子,那些听众,甚至太学生中的人,也由衷的赞叹起来……对子如此贴题自然,且又能把刁钻到无以复加的对仗对上,这个叫会之的家伙绝非凡品!
朱纯的上联,乃是憋了多少年的绝对,他家学渊源,数年前从某孤本上看到这个上联,苦思了数载也没有对出下联。此刻见那会之此轻描淡写就搞掂,他一下臊红了脸。
急于挽回面子,朱纯又拿出另一道压箱底的上联道:
“雨滋春树碧连天。”
这次不光看似平平无奇,众人甚至连玄机都品不出来,但谁都知道,一定暗藏杀机。
会之沉吟片刻,抬头笑道:“风送花香红满地。”
“我这上联可以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