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头将军-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几个侍臣分列在两辆豪华的车前,手举遮风避日的华盖、羽扇。
郭子仪和李光弼一见这仪仗阵仗,感觉不太对劲,按理说一般钦差出行,没这么声势隆重,两人对望一眼,都感到非常吃惊。
这位钦差到底是何方神圣?
但他们可以肯定,这钦差至少是三品以上大员,否则没有这样的阵势!
这时候啖廷遥驱马走了过来,郭子仪赶忙迎接,“原来是廷遥兄!有失远迎,望乞恕罪!”
啖廷遥赶紧下马还礼,“郭大帅客气了,赶紧迎接钦差大人吧。”
郭子仪点点头,和李光弼来到马车前,“郭子仪、李光弼,恭迎钦差大人!”
马车前的卫士拉开车帘,走出来一位中年人。
国字脸,头戴幞头,身穿圆领蟒袍,腰系革带,饰金銙,郭子仪和李光弼见来人下车,赶紧跪地伏拜:“臣郭子仪、李光弼叩见太子殿下!”
原来这人竟是当朝太子,皇三子李亨。
全军都跪下,齐声伏拜:“叩见太子殿下!”
“众卿平身!”
李亨赶紧扶起郭子仪,“大帅劳苦功高,是我大唐的中流砥柱,李亨怎敢受此大礼?”
郭子仪谦虚连连。
相互客套了几句之后,李亨放眼环顾,只见朔方军全军将士都在,还有人披麻戴孝。
辕门外的法场上跪着两个囚犯,下面跪着的是一群披麻戴孝的士卒,中间停着两口黑色大棺材。
李亨觉得这个场面有点古怪,按理说迎接钦差用不着全军出动,可这更诡异的是还带着两口棺材来迎接钦差,怎么看都有点诡异。
于是问道,“大帅,这是怎么一回事?”
郭子仪当下也不隐瞒,把事情说了一遍。
啖廷遥是领过兵的人,当然明白杀降的害处,啖廷遥不置可否,向李亨说道,“太子爷,那咱们先请圣旨吧!”
“嗯,”李亨点了点头。
“臣郭子仪、李光弼恭请圣安!”
啖廷遥把圣旨递给李亨,李亨侧身而立,向南方拱手,朗声道:“圣,躬安!”
………………………………
第四十九章 前方吃紧
太子李亨当下宣读了圣旨:朝廷对朔方军的右玉城大捷,给予高度评价,称这是大唐自安史叛乱以来的第一次大胜,极大地振奋了大唐军民平叛的信心和决心,打破了安禄山自起兵以来不败的神话。
朝廷决定,加封郭子仪为尚书令。
表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即日持节河东,领兵抗敌。
对于首功的李嗣业和陈文周,朝廷同意郭子仪的表举,按其表举受封,命郭子仪回京述职时,带上二人。
皇帝要亲自接见!
听到后面这两句,郭子仪总算放心了!
果然就听李亨大声说道:“郭大帅,这两人触犯军法,论罪当斩。然而陛下有令,你回京时务须带上他二人,陛下要召见他们,如果就这么斩了,怕是落了个欺君之罪呀!”
“这,这可如何是好?”郭子仪故作惶恐地问道。
李亨笑道:“大帅,这二人虽犯死罪,然而其战功赫赫,又是不可多得的少年将才,这杀降之罪说大也大,说小也小,方才听大帅讲,那周万顷等人屠我汉人百姓,哼,其罪当诛。”
“两位小将军也是义愤所致,以本宫愚见,不如先将两人的死罪暂且押下,等日后回京奏明陛下,再按律处置如何?”
“谨遵太子谕!”
“哈哈哈哈,”李亨和啖廷遥看着郭子仪哈哈大笑,他们难道还看不出,郭子仪有心保这二人。
郭子仪难得老脸一红,跟着大笑起来。
“叫他俩过来!”郭子仪让身边的随从去传李嗣业和陈文周。
两人活动了一下筋骨,走过来朝李亨下拜,“参见太子殿下!”
“嗯,”李亨点点头,认真打量了一下二人。
“两位小将军请起!我一路行来,可听说了朔方双绝啊!勇绝李嗣业,鬼绝陈文周,领一千人马神出鬼没,歼敌九千余,虽战神亦不过如此吧!我大唐有你们这等少年俊杰,何愁不能中兴?”
“多谢太子褒奖!”李嗣业和陈文周拱手回答。
“太子,您的行辕我已派人准备好,酒席也已备下,太子一路舟车劳顿,不如先用过午膳如何?”郭子仪说道。
“大帅戎务繁忙,还亲自打点安排,本宫受之有愧呀,就依大帅的意思吧,”李亨客气道。
然后看了看李嗣业和陈文周,“要不让两位小将军也去?我看他们刚才受了惊,顺便给他俩压压惊嘛,哈哈哈。”
陈文周和李嗣业搓搓手,低眉臊眼地看了看郭子仪。
郭子仪板着脸哼了一声:“你们两个浑蛋,还不赶紧谢过太子爷!”
“嘿嘿,谢太子爷!谢太子爷!”
元帅府后堂。
李亨坐在主位,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陈文周陪同。
“太子殿下,戎马之中,条件实在简薄,招待不周之处,还望太子殿下多多海涵则个,”郭子仪笑道。
李亨摆摆手,说道:“大帅言重了。如今征伐之际,朝廷本就该节俭开支。前方的将士们披荆斩棘,尚且吃不饱穿不暖,我们哪还能过多要求?”
陈文周嘿然一笑,低着头小声嘀咕:“这就是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嘛!”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时怒瞪陈文周。
”哈哈哈,“李亨笑出声来,然后神色转为严肃,“文周的话虽不中听,却是事实。”
他叹了口气说道,“叛将史思明领了八万人马紧逼潼关城,形势岌岌可危啊,如果潼关一破,那么京师长安就失去了最后一道屏障,无险可守,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宰相杨国忠整日介给父皇谎报平叛大业是如何顺利,形势如何喜人。长生殿到现在,还在夜夜笙歌,唉!”
郭子仪等人都不说话了,战事吃紧,然而皇帝依旧耽于酒色,这是他们都知道的。
但是这话却没法说出来,李亨是皇帝的儿子,总不能当着儿子的面去说他老子的坏话吧。
何况这老子还是天下第一的头号老子。
李亨继续说道:“上个月父皇听信了内侍令边令诚的谗言,以怠战的罪名,斩了高仙芝和封常清,如今又派哥舒翰镇守潼关,形势可危呀!”
郭子仪宽慰着李亨说道:“太子爷不必担心,哥舒翰也是沙场老将,深得用兵的精髓,自然能够分析眼下的局势,他必定深沟高垒,拒不出战。”
“只要守住潼关城,稳住局势,我再领朔方军东出河北,光弼领河东军兵出太原,我们两路兵马会师河北,定能一举攻占安禄山的老巢范阳,到时安禄山必定回师救援,潼关之围自解!”
李亨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郭子仪和李光弼同时皱起了眉头,不明白李亨的意思。
就听李亨说道:“哥舒翰我倒不担心,他是我朝名将,虽然重病在身,然而头脑却很清晰。听说他到潼关之后,加固城墙,挖掘堑壕,加强防御,叛军接连发动数次攻城,却都被潼关守军击败。”
“那太子是?”李光弼问道。
李亨忧心忡忡地说道:“我担心的是朝廷那边哪。”
“此话怎讲?”李光弼问道。
“一来,父皇是几十年的太平天子,文治武功可谓是威震天下,造出一个空前绝后的大唐盛世!安禄山起兵造反,望风披靡,势如破竹,不出两月,就已经打到了潼关城,称帝建制!这对父皇的自尊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打击,所以父皇急于求胜以找回自尊!”
“二来嘛,杨国忠与安禄山素来不和,安禄山也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谋反,所以杨国忠担心父皇把他杀了,以堵安禄山之口,让安禄山师出无名。所以杨国忠必定向父皇进言,速战速决,以求保全自己。如此两方面原因,只怕父皇会强令哥舒翰出战哪!”李亨满面忧心地分析道。
“其实这次来传旨,说个不好听就是来督战的!”李亨看着郭子仪说道,“不过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塞北不比潼关是天子脚下,大帅自行酌情处置即可,朝中之事,我自会替大帅打理!”
郭子仪心里一惊,赶紧拱手说道:“殿下推心置腹,臣感激之至!”
郭子仪人老成精,怎么不明白李亨这话的意思?
这是太子李亨在向他示警,同时也是示好。
………………………………
第五十章 后方紧吃
“别光说话呀,太子爷,胡乱吃些果腹吧,”李光弼见气氛略显严肃,于是岔开话题。
“对对对,吃东西,”郭子仪也反应过来,赶紧说道。
李嗣业和陈文周早就等不及了,两人从将军沟出来就没吃过一顿好饭。
今天上午又受了一场大惊,这会儿早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了。
一听开吃,两人立马进入作战状态。
开始两人还顾着些礼仪和形象,斯斯文文地夹菜,到后来看其余三人只顾说话,两人没了顾忌,撸起袖子就开始了大扫荡!
陈文周眼疾手快,先抢了一盘牛肉;
李嗣业不甘示弱,端了一盘猪蹄。
站在李亨后面的啖廷遥吞了吞口水,心想前方将士果然比自己从军那些年还要艰苦啊。
李亨倒是浑不在意,见状也不和郭子仪他们说话了,不停给他俩夹菜。
到后来嫌夹菜太啰嗦,干脆整盘给他们递到面前。
“陈大黑!你怎么吃独食!鸡腿拿过来!”
“哼,猪蹄都被你啃光了!”
李嗣业和陈文周差点为了一只烧鸡打起来,多亏李亨公平裁决,拿小刀亲自为他们分成两半,这才化解了一场水火干戈。
桌上每人一壶酒,到后来,李亨三人一共象征性地喝了半壶,其余四壶半全部倒垃圾似的灌进了陈文周和李嗣业的肚子。
两人就差抱着盘子舔了。
不多时,啖廷遥一看